?

論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模式的“一體兩翼”

2024-04-05 16:46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國司法 2024年2期
關鍵詞:一體兩翼國別國際法

閆 冬(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202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參與國際治理,對于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養具有國家利益意識、法律專業素養、語言文化底蘊的涉外法治人才,建設通曉國際法律規則、善于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涉外法治工作隊伍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當下,我國涉外法治人才在數量和技能上的供給尚無法滿足統籌涉外法治工作的需要,強化和優化培養工作迫在眉睫??傮w而言,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政治引領、專業建設、教學創新三個方面出發構建有針對性的“一體兩翼”機制?!耙惑w兩翼”是指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應堅持以正確的政治引領作為“本體”,以國別法、國際法兩個專業建設作為“兩翼”的培養思路。國際法的學科專業與培養模式經過數十年的建設雖然已成型但仍顯不足,需要繼續提升其學科地位以及優化其“招、培、就”的協同性。相對而言,國別法人才培養體系存在建設晚、發育慢的問題,無論是國別區域以及部門法的覆蓋面都難以滿足我國與眾多國家和區域交往的需要。國別法人才培養不能因循守舊,必須在“外語+法律”教學上作出嘗試,通過翻轉課堂、比較法教學等方式創新培養模式,解決人才供給的關鍵問題。

一、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是補齊涉外法治工作短板的關鍵。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從涉外法治工作全局性的高度強調了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3年11月27日專門就加強涉外法制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對于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加強學科建設,辦好法學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培育機制,早日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養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養機制建設刻不容緩。

雖然,我國法治人才培養工作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仍然存在明顯的“瓶頸”。近十年來,高校共培養法學類本科生75.9萬余人、法律專業學位碩士15.7萬余人、法學一級學科碩士10.2萬余人、法學一級學科博士9700余人。律師事務所已經在3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分支機構160多家,擁有涉外律師1.2萬人。但是,與快速增長的需求相比我國涉外法律服務業仍存在很多短板,國內能夠熟練辦理涉外法律業務的律師、辦理“雙反雙?!睒I務的律師,能夠在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獨立辦理業務的律師,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實踐的要求。

涉外法治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相關人才短板必須盡快補齊。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單位應培養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專業本領”的涉外法治人才。筆者認為,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應落實“一體兩翼”的模式一以貫之?!耙惑w”是指立德為體,在培養全流程當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家國情懷,解決好“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皟梢怼笔侵敢試H法與國別法兩個專業為支撐,在培養過程中“兩翼”并舉來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專業能力、實踐水平,解決好“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

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應堅持正確的政治引領

涉外法治人才肩負著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使命,只有秉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才能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企業利益。立德是樹人的關鍵。蔡元培先生曾指出:“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023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依法治國辦、司法部、教育部和中國法學會聯合舉辦了全國法學院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為如何堅持正確的政治引領指出了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①《中央依法治國辦、司法部、教育部、中國法學會聯合舉辦全國法學院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訪問網址:https://www.moj.gov.cn/pub/sfbgw/gwxw/xwyw/szywbnyw/202312/t20231221_492134.html,最后訪問時間:2024年1月7日。

具體而言,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引導參與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師生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實踐者。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應當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開設、開好相關法學專業核心必修課,并在部門法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百年法治大事記》等內容,全面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與法治工作部門聯合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實踐相關課程,鼓勵師生通過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鍛造理想信念。

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第一,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方針。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法學入門階段要著力筑牢信念、打好基礎,通過國內國外學習與實踐的方式逐步打磨和提升涉外法律專業知識和實務技能。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當中做到夯實信念基礎與強化專業本領建設并舉。第二,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信仰鞏固與本領提升深度融合。在教學體系改革中,深入推進法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加強涉外特色教材的編著工作。第三,與涉外法治實務部門積極互動,建設涉外法治人才協同育人機制,在實踐教育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積極傳播者。

三、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應完善國際法培養體系

我國國際法人才培養工作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然存在比較突出的供需矛盾。在國際組織當中(尤其是國際法律組織),中國的國際法專家數量較少。據統計,在聯合國系統的雇員中,中國籍雇員目前僅占1.12%,列第11位,居于菲律賓、印度、俄羅斯等國之后,而中國向聯合國繳納的會費占比為7.921%,位居繳納會費量前三。我國高校開設法律專業的院校有600多所,但開設國際法專業的院校僅為63所,遠遠滿足不了我國對涉外法治人才的巨大需求,主要表現為數量不足、能力不足、經驗不足、培養不足。②黃進:《加強我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戰略選擇》,訪問網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373131,最后訪問時間:2024年1月7日。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要強化國際法專業本領提升,重點做好涉外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人員的培養以及國際組織人才的培養推送。

(一)扎實建設完備、全面的國際法課程體系。國際法學科包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簡稱“三國法”)等主干課程,但一些法學院校仍然將國際法作為選修課開設,或者把“三國法”合并為一門課程開設,極大地削弱了國際法教學的基礎性與完整性。國際法人才的教學計劃中應當重視并開足“三國法”課程。另外,也有不少學校雖然開滿了“三國法”課程,但沒有開設專門性更強的涉外課程,例如國際金融法、國際環境法、國際稅法等,導致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員儲備不足。高校應進一步建設國際法專門領域課程,培養學生在相關具體領域的專業專長。還有,國際法課程內容也有待于充實以便能夠全面涵蓋多邊、諸邊國際組織與國際協定,例如歐盟、東盟等區域性組織與法律。高校要通過建設歐盟法、東盟法等區域性法律課程,讓學生們對于國際間的法律關系能夠在各個層次上進行理解、掌握和運用。

(二)大力推進國際法教學資源建設。為國際法人才培養提供持續性保障,建立強大的師資隊伍十分重要。國家層面要加快建設國際法研究的高水平智庫、平臺和刊物,鼓勵教師們參與相關活動、發布科研成果、擴大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教師從事國際法研究和教學的積極性。另外,鼓勵教師參與國際法教材建設,并將教材建設成果納入職稱評聘、科研考核指標體系,讓教師從教材編寫工作中有獲得感,讓學生從可靠、權威的國際法教材中獲益。

(三)著力開拓與國際法適配的社會實踐與就業渠道。國際法人才開展社會實踐的場景往往是國際組織、外事機構、涉外服務機構,但這些機構往往由于業務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吸納學生開展實踐的容量十分有限。政府和高校要協同發力,積極拓展相關崗位和機會。例如,外事機構對外談判或者在對外交往的過程中,允許學生參與相關活動并進行觀摩。還有,充分利用現有國際模擬法庭比賽平臺,通過參與模擬法庭活動進行鍛煉和提升。同時,政府和高校應積極疏通就業渠道,推動國際法人才在國際組織、國家機關涉外部門的就業和發展。

四、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應創新國別法教學體系

國別法人才不能簡單等同于國際法人才,也不能僅限于傳統法學院培養的“英語+法律”英美法人才,而應是熟悉對象國語言和法律的寬口徑人才。③張清、劉艷:《新時代涉外法治人才的多語能力培養探索——中國政法大學的人才培養實踐》,《外語界》,2023年第5期。盡管有部分國家“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建設高校開設了英美法、德國法等國別法課程,但是無論是從所覆蓋的國家以及所覆蓋的部門法來看目前尚無法構成體系,尤其是涉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的國別法課程仍有待開設。

對于國別法人才培養,除了應提高重視程度、夯實信念基礎、建立梯隊儲備,還應根據其自身特點嘗試一些教學方面的創新。國別法人才培養應聚焦“對象國語言+對象國法律”的復合培養之上,這一新模式會給涉外法教學工作帶來極大挑戰。世界上與我國有外交經貿往來的國家多達180個。按照法學體系對部門法的大體劃分,每個國家的法律至少包括16個大類。也就是說,如果要開啟國別法教學,需要至少開設兩千余門課程,這對任何一所高校來說都是難以實現的。

外語類院校在推動“外語+法學”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上具有先行先試的條件。以北京外國語大學為例,在國別法人才培養方面已經進行了長達15年的探索,在以下三個方面積累了經驗:第一,通過外語與法律專業的深度復合來培養國別法人才。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在2010年就面向全校語言類專業開設了法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外語類學生復合法學知識。2016年,法學院與語言專業院系共同合作,探索構建“外語+法學”特色班模式,重點推動非通用語國家法治人才培養。特色班模式有別于以往“中國法律+外語”培養方式,而是定制化的、區域化的深度復合機制,這也是國別法教學的創新。特色班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于2019年正式成為國內第一個“歐語(法學)”專業。2021年,亞非語和葡萄牙語專業也加入與法學的聯合培養模式當中,先后為國家培養了上百名國別法人才。第二,創造性采取翻轉課堂、比較法教學的方法解決“教與學”不匹配的問題。具體做法是,面對語言專業背景的學生,教師以部門法為授課單元,在講授中國法的通識部分之后鼓勵學生自行對其語言對象國法律進行閱讀、翻譯和分析,將作業成果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比較法方式來發現共性、探尋特點、修正誤讀、填補空白,從而實現師生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對國別法帶有特征性的部分進行深入分析,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法律、文化、政治層面內容,形成“點面結合”的知識體系。這一教學模式打破國別法教師自身在國別法知識廣度和深度上的局限,在教師對相關部門法的一般性、共同性、基礎性知識的了解掌握基礎上,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通過激發學生組織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國別法教學目標,可以較好地解決國別法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相關的國別法翻譯成果也可成為構建國別法律數據庫的重要資源,為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支撐。第三,打通社會實踐的“瓶頸”,在實踐中進一步鍛造國別法人才。北外積極鼓勵語言類學生在校期間到國外進行交換、訪學,不少學生選擇到語言對象國的法學院學習(例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法學院、波蘭雅蓋隆大學法學院等),進一步提升其自身對于國別法的學習及應用技能。學校2023年推出了“全球文明與青年責任”學生海外實習實踐,共派出25支團隊共286名師生前往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法學院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國內外模擬法庭比賽來鍛煉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結語

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應堅持“一體兩翼”的路徑遵循。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做好“立德”的前提下開展專業能力培養。在專業本領建設方面,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要做到國際法與國別法“兩翼”齊舉。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國際法的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和實踐渠道,持續提升國際法人才數量與質量。另一方面,要對國別法人才培養方式進行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外語+法律”的深度融合共促,通過翻轉課堂、比較法教學等方式實現國別法人才培養“瓶頸”的突破。

猜你喜歡
一體兩翼國別國際法
論陳顧遠之先秦國際法研究及啟示——基于《中國國際法溯源》
作為國際法淵源的條約
“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國別比較研究
國別成謎的紀王崮春秋大墓
國際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一體兩翼”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之“冠名培養”模式
淺析一體兩翼教學在中職建筑專業課程中的作用
2015 年新儒學“一體兩翼”發展格局
2012年8月不銹板(帶)分國別(地區)進口情況
2012年2月不銹板(帶)分國別(地區)進口情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