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024-04-05 22:37王曉蒙
吉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長方形正方形課件

王曉蒙

(前郭縣哈薩爾路小學,吉林 松原 138000)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產生了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手段,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更喜歡探究數學知識。那么,怎樣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呢?

一、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富有表現力和吸引力,同時,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讓課堂成為一個互動的平臺。小學生的特點是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根據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尤其是在創設情境方面,信息技術比傳統教學更有優勢,通過各種各樣的小故事、小游戲、小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小學三年級“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筆者先利用希沃白板的知識配對功能,引導學生復習面積單位,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復習相關的知識內容。接著創設情境,設計了阿凡提買布的生活小動畫,讓大家幫忙思考同樣的價格買哪塊布更合適?讓學生進行比較,從而引出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樣的情境創設不僅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在教學“毫米的認識”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聽音樂猜人物,運用電子白板揭示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孫悟空,再運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和動畫功能放大縮小金箍棒,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觀察孫悟空的寶貝金箍棒能變長變短,引導學生回答有關長度單位的問題。這樣的情境創設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不僅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還讓學生對舊知進行了回顧。

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突破重難點

運用信息技術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復雜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可以有效展示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師在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學意圖和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資源輔助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同時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難點。由于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的理解力有限,知識的儲備量也有限,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針對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內容,教師用語言描述是比較困難的,學生也是很難理解的。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把抽象的概念用直觀形象的辦法表示出來,化難為易,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在探究新知環節,筆者首先出示一個長5cm、寬3cm的長方形,提出問題:“怎樣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呢?”引發學生思考,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可以用邊長為1cm的小正方形擺一擺,利用希沃白板的克隆功能和移動功能,找同學直觀演示擺的過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擺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是逐個拼擺,每行擺5個,擺了這樣的3行,一共擺了15個小正方形,進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有的是用7個小正方形就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這個時候一定要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擺,并給予充分的肯定。之后利用截圖功能將2種方式呈現在黑板上,直觀地讓學生觀察對比,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實時操作不能呈現的問題。學生發現無論哪一種辦法都是一行有5個小正方形,有這樣的3行,進而讓學生仔細觀察,感受每行個數,行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進而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接著進行小組合作驗證,出示合作學習要求,利用計時器規定好時間,這個功能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和學生掌握時間。教師也可以利用投屏功能將學生拼擺的長方形展示在大屏幕上,這種投屏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討論結束后,小組匯報自己的討論成果和發現,教師將學生的成果填在表格里,這樣很容易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接著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學生以此類推出: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容易產生疑問,出現失誤。如果教師恰當地利用課件,先直觀地演示擺一擺的過程,再讓學生小組合作拼擺,初步感受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系,最后抽象概括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從而順利地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運用信息技術將求解面積的過程生動地展現出來,改變了傳統教學操作難、演示難的問題,體現了信息技術的優勢。

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借助一些學科工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查,還可以將傳統板書難以講解清楚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強化加強學生的認知。既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有趣的。

教師適當地運用課件創設趣味性的課堂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在實踐應用環節,教師利用游樂園闖關的方式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了傳統的PPT電子演示文稿不能交互的問題

在答題環節,利用班級優化大師隨機抽選3名同學上臺完成,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訂正,班級優化大師的隨機點名和評價功能,學生非常喜歡。利用班級優化大師隨機抽選的功能增加了點名的隨機性,激發了學生的答題興趣。

在游戲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時回答,隨機選擇問題,改變了傳統的問答模式,由學生做主去選擇,體現了實時性和交互性。

在男女大比拼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課堂活動功能,選出男女生代表進行PK(對決),讓他們選出面積是3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既考查了學生對公式的運用和反應速度,也大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在自主學習環節,教師要求學生畫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還可以利用形狀工具畫一畫,讓學生實時進行操作,投屏也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發現。

闖關成功之后,集齊四顆寶石,選出1個代表進行刮獎游戲,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最后運用課堂活動功能,讓每個學生談談今天的收獲,利用思維導圖總結知識點。

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將學科知識還原于生活

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收集整理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各種材料和資源,在教學實踐中融入生活元素,同時借助信息技術資源,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感受數學知識的普遍性,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教學“認識方向”時,之前學生已經簡單地知道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但是不知道如何進行辨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辨別方向,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中熟悉的校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教師先借助信息技術播放了一段視頻,介紹生活中如何辨別東南西北,同時帶領學生在教室學習辨認方向的方法,在習題環節創設辨別方向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教學“認識時間”時,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學會了看鐘表上的時間,接著教師引領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觀察時間?學生回答:每天早上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幾點上學,都要觀察時間。這樣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體現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作為一名教師,要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讓信息技術資源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將數學課程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與用的真諦,這也是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進行整合教學的精髓所在。

五、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練習技能

數學練習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成為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的廣闊天地。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練習設計,讓學生有鍛煉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日常教學中,備課環節教師往往要準備大量與教材知識點相關的習題資料,并從中進行精選、改編,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庫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教師可以利用出題軟件準備多種類型的計算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同時借助信息技術資源庫,還能夠設置一些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趣味型的動態題目。在教學“十幾加幾”時,重復性的計算練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可以在希沃白板中創建一些PK(對決)、知識配對等形式多樣的練習題目,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極大地節省了教師在課堂上書寫題目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又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

六、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不濫用信息技術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不是簡單地將教材電子化,把教材內容用多媒體展示出來,也不要一味追求課件的技術含量。運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輔助教學,讓教學更加直觀、形象,方便學生理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并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應用信息技術。筆者聽過這樣一堂課,教師在教學“小數乘小數如何計算”時,整堂課都在用白板進行展示,也設計了很多精彩的課堂活動,但是小數乘小數的過程、算理并沒有呈現在黑板上,學生學得很困難,算理記得也不清楚。信息技術對于這節課而言,有喧賓奪主之嫌。因此教師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二)不過分追求課件的多樣化

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之前,教師應該深挖教材,設計好課堂活動,不盲目使用動畫,不一味追求多媒體課件的復雜化。教師要明確制作課件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幫助老師將一些抽象的知識點用課件直觀呈現出來。但有的教師本末倒置,拋開學生,單純追求課件的多樣化、復雜化。在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制作的課件很精美,課堂活動也很多,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但是很多課堂活動脫離了教學目標,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筆者聽過一位教師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課件展示得很全面,面積的求解過程生動地呈現給學生,然后就直接出示面積的計算公式了,給學生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卻非常少,導致過分追求課件的多樣化,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不過分夸大信息技術的效果

信息技術雖然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分追求信息技術的運用,不能夸大信息技術的效果,而摒棄傳統教學的優勢。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都有各自的優勢,教師要適當地進行選擇。例如,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經常使用黑板將一節課的知識點呈現在黑板上,這樣的呈現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歸納概括一節課的重要內容,而且還能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利用電子白板播放課件時,學生并不容易記住知識點。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和信息技術要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將概念性的知識點標記在黑板上,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明確,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各有優勢,信息技術可以輔助教學,但是不能過分使用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數學教學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形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為傳統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歡
長方形正方形課件
我愛長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類數 不出錯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換 妙解答
長方形的困惑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