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內在價值邏輯和現代轉化
——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

2024-04-05 23:53李文靜
關鍵詞:敬畏道德傳統

李文靜

(青島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9)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要“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1],這為全面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尤其是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既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偉大進程,也要充分發揮道德建設在彰顯文化自信上的重要作用。中國道德教育體系是具有內在邏輯與價值對象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道德敬畏觀的基本邏輯出發,思考其現實價值合理性,彰顯新時代文化自信,并結合現實要求推進道德實踐,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要重視的任務之一。

一、歷史淵源: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理論依據

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建立在儒釋道三家思想之上,并與傳統習俗承繼密不可分。但從本質上說,天人合一的思維邏輯是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緣起與建構的根本理論基礎。理解天人合一與傳統敬畏觀的關系,我們更能深刻領會中國傳統道德觀的緣起與建構。

(一)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緣起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觀念之一,它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關系。這一觀念發端于周,后呈現為孟子“性天通”以及董仲舒的“人副天數”學說,到宋代,這一理論才真正達到成熟。與早期淺顯簡陋的天人關系學說相比,張載與二程對“天人合一”的理解更立體化,這也標志著其達至更高的理論水平。

張載和二程等思想家對“天人合一”的理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他們認為“天”是至高的原則,是自然界的主宰,是宇宙的本原。他們認為天道自然,自然界的存在和運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的,這些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人類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順應天道,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其次,他們認為“天”是自然的天,是客觀存在的。人類應該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反對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和破壞,認為這會破壞自然的平衡和穩定,從而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第三,他們認為“天”是最高的主宰,是宇宙的本原。人類應該尊重天的權威和主宰地位,順應天意,才能獲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他們反對人類對天的忽視和輕視,認為這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在肯定人是自然的存在物的同時,張載和二程等思想家試圖將天道與人道合二為一,認為天道和人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他們認為,人類應該遵循道德原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也是我們思考其與傳統倫理道德建構之間的關系的前提。

張載在《正蒙·太和》中說道,“性”與“天道”具有內容上的同一性,程頤也認為道與性具有同一性,人性即為天道,這實際上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但因其包含著人生的至高理想是天與人之間的調和與協調,所以仍然具有現實的價值合理性。在評價張載、二程等思想家的“天人合一”理論時,我們需要正視自然規律與道德原則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把自然規律和道德原則對立起來,認為它們是相互矛盾的。實際上,自然規律和道德原則是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必然是不道德的行為,而符合道德原則的行為也必然是符合自然規律的行為。因此,我們應該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遵循與踐行道德原則。

(二)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建構

實際上,天人關系從根本上來說是在論述自然與精神的統一性。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也多次將思維規律與自然規律放在一起考慮,并且認為只要它們被正確地認識,那么它們必然是相互一致的,在此基礎上,恩格斯也承認辯證法在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普遍適用性。違背自然原則的做法必然是不道德的行為,從這一角度來看,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具有統一性。但是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道德原則具有自身的階級性和歷史性。而那種將道德原則抬到天經地義的自然原則的做法,是將某一歷史時期的道德原則絕對化的企圖,是不符合社會運行規律的。[2]

確實,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僅僅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而是將人類的行為、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緊密結合在一起。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了人類對自然、他人和自身的尊重和敬畏,這種態度與現代社會的道德建設有許多相通之處。首先,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了人類應該對自然持有敬畏的態度。自然界的運行規律是神秘而又強大的,人類應當對自然界的神奇之處保持敬畏之心。在古代,人們常常把自然神化,視為不可侵犯的力量,這種對自然的敬畏態度在今天依然具有啟示意義。在面對自然時,我們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界的運行法則,而不是試圖去改變或破壞它。這種對自然的敬畏態度也是現代環保倫理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核心所在。其次,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還強調了人類對他人的敬畏和尊重。在古代社會中,人們普遍認為天地之間有神明主宰,人類應該對神明保持敬畏之心。同時,人們也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因此,對他人的尊重和敬畏也是傳統天人合一思想所強調的。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對他人的敬畏和尊重表現為人際關系的和諧與相互尊重,這也是構建公正、平等的社會的基礎。最后,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強調了人類對自身的敬畏和尊重。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的生命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人類應該珍視自己的生命,同時也應該尊重他人的生命。這種對自身的敬畏和尊重在現代社會中表現為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以及對個體權益的保護。

總之,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在本質特征上呈現出多元立體的特點,主要包括道德敬畏的穩定性和強烈執著性。道德敬畏在面對自然現象的恐懼心理中逐漸形成,并隨著人們將臆造之“懼”轉化為現實之“感”,逐漸在自己身上束縛著“道德”名號的枷鎖。這種“枷鎖”式的存在與其他易逝型情感相比更具穩定性,但隨著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升,這種名號也逐漸退出恐懼的舞臺。另一方面,人們對“道德”本身的敬畏感不會隨著認知水平的提升而消失,反而會因為對其價值的認可程度不斷加深而變得更加執著和強烈。這種道德敬畏與信念聯系在一起,用執著與強烈的情感去呈現道德行為的不同形式,使道德敬畏的形態隨著歲月的流逝趨向穩定與立體。盡管存在封建社會背景下的局限性,但中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多元立體特征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價值分析:新時代背景下傳統道德敬畏觀轉化的深層動因

新時代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轉化受到多種深層動因的影響。首先,在新時代背景下推進傳統道德敬畏觀轉化是我們堅定道德建設文化認同的重要工作。其次,傳統道德敬畏觀是我們現今進行道德建設的重要支撐。再次,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和發展,我們需要對傳統的道德敬畏觀進行反思和轉化,以實現其在新時代下的價值和作用。

(一)重燃傳統道德敬畏之火:夯實道德自信的基石

“敬”與“畏”是中國倫理思想的核心范疇,同時也是人們道德意識迸發與形成的情感基礎,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觀念就是從“敬畏”二字衍生來的?!蹲髠鳌べ夜辍分姓J為,能“敬”必有“德”。在傳統典籍中,“敬”不僅被看成是重要的道德情感,也是修身立己的根本。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受到現代思想的非理性抨擊與否定,而儒家傳統的“敬畏”思想也逐漸被現實層面的資本邏輯的利益追逐性所蒙蔽。而為了追逐利益,一些人毫不顧道德底線,喪失道德操守,引發現實道德危機,這使得培植人們的敬畏之心成為現代道德建設的重心。而中華傳統倫理道德觀歷來重視“敬”德思想,并將此作為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基礎,這為我們思考傳統倫理道德觀的現實價值,探尋道德敬畏觀的價值對象性提供了依據。同時,此舉也是我們探求中華傳統道德的意義,堅定道德自信的重要工作。

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保?]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作為民族的根與魂,是我們保持自身獨立性和尋求現實發展的前提與依據。在漫長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華民族充分展示了獨特的精神意志,這也成為激勵廣大中華兒女團結奮進,朝著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勇向前的精神動力。因此,還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樣貌”,引導中華兒女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們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重視的問題。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源流關系,包括“清”與“濁”的關系;強化文化認同價值觀教育,建構“國”與“家”,“學?!迸c“社會”下的傳統文化基本路徑。[4]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道德教育模式,從“敬”與“畏”入手,引導人們在正視人與自然關系的同時,形成對道德的敬畏感,這是傳統道德建設的基本邏輯。遵循傳統道德也是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自信的文化淵源,是增進社會成員歸屬感與樹立道德文化自覺的前提。

(二)重塑道德敬畏之光: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新時代道德建設更加強調傳統道德邏輯的重要意義,提出要在堅持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這也為整合中國傳統優秀道德建設資源與加強新時代道德建設實踐提供了前提與依據;而傳統道德敬畏觀作為古代中國構建道德模式進行家教傳承的重要支撐,為新時代道德建設實踐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形式與內容。因此,對道德敬畏觀的解讀是我們堅持新時代背景下的道德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首先,從新時代道德建設的基本邏輯來看,新時代道德建設需要“道德倫理他律”的“在場”,這與道德敬畏觀的實施邏輯有本質上的一致性。新時代公民道德實施方案要求我們需要正視傳統道德的助推力,而在其積極實踐中,我們所遵循的長效機制,從本質上說是創造性地利用道德價值他律論來進行現實的道德教化。但是這種道德教化機制需要社會成員對機制內容普遍認可,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道德規范普遍遵循的約束機制。

其次,從人類道德生成的基本機制看,敬畏感是道德獲得的前提,也是新時代道德建設的依據。敬畏感是人們道德意識產生最為重要的情感性因素之一??梢哉f,道德行為從本質上說是由道德意識驅動的,但道德意識與情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道德情感的沖動又有可能影響道德行為的方向,最終轉化為具有實在性的道德行為。道德敬畏作為道德情感的主要內容,實際上起到了一種訓誡的作用,告誡人們不要踐踏道德的敬畏,否則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和焦慮。因此,沒有道德敬畏這一重要的情感性支柱,人們的道德理解就缺乏基本的建構環節。

第三,從新時代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來看,敬畏感是人們內心信念的固化劑,是完成道德建設中心任務的前提。道德信念是指“一個人對某種人生觀、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等的正確性和正義性的深刻而有根據的篤信,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履行某種道德義務的強烈責任感”[5]。而從定義出發,我們可以發現道德信念的生成內在地包含著道德敬畏的機制。因為人們內心道德敬畏的存在,他們才能在道德修養中自覺地將自我完善的追求與現實的道德實踐結合在一起,從而在理解生存與發展的終極意義之下,自覺強化內心信念。

據此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道德敬畏的存在,我們便不會有道德信念感的堅持,更不會有現實的道德行動。傳統道德敬畏觀是我們現今進行道德建設的重要支撐。

(三)新時代的道德呼喚:傳統道德敬畏觀的現實指向

在新時代,傳統道德敬畏觀需要進行轉化,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和挑戰。這種轉化不僅需要更新道德觀念,還需要將傳統價值觀與現代社會的發展相結合,以實現傳統道德敬畏觀的創新和發展。

首先,新時代道德敬畏觀需要指向社會規則和社會秩序。敬畏法則主要指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準則,以及隨之而來的對其產生的尊重感。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規則,整個社會便會陷入危險境地不能自拔。而道德敬畏不僅指向外在的法律規范和成文規則,也包括人們內在的道德原則或是為人之道,而這些都構成新時代公民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四次提到“秩序”,包括社會秩序、網絡秩序、網絡道德秩序、公共秩序,這也彰顯了秩序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保障作用。而對于個人來說,規則也是人們保證個體生命獲得世俗幸福的“庇佑神”,社會規則如果不能引導人們產生敬畏之感,道德實踐便會流于形式,毫無穩定可言。因此,道德敬畏在新時代更應首先指向社會秩序與規則,并引導社會在敬畏道德的基礎上,自覺遵循社會運行模式。

其次,新時代道德敬畏觀需要指向生命。在道德建設的全過程,敬畏體系的構建也要重點關注生命本身的價值。個體生命具有不可重復性,而每個人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都會激起整個社會的反應,正是基于對這一機理的分析,人們也逐漸形成生命敬畏感的完整思維。而敬畏生命本身也成為當代社會倫理,包括科技、生態、生命倫理共同關注的對象,也是人之為人必須要正視的道德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始終堅持生命本身的重要意義,無論是經濟發展與創新驅動,還是政治建設與民主彰顯、文化建設與人民需求、生態建設與居住環境,社會主義建設總布局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這也體現了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重視的道德敬畏。

第三,新時代道德敬畏觀需要指向自然。敬畏自然是指對自然敬重以及畏懼的態度。在人們認知能力比較低下的階段,敬畏自然主要表現為對原始自然物的敬畏。就如樊宏法先生所說:“對自然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是指萬事萬物背后蘊含的本性規律、萬物‘所以自然而然’的自身生成變化之理,其二是用以指稱‘自然而然’不假人為的萬事萬物組成的自然界?!保?]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以及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漸提升,人們逐漸將這種敬畏感衍生到作為秩序維系者的道德之上。但是“禁忌”與“警戒”作為道德敬畏的樸素呈現形式并沒有因此完全退出,而是化為一種更為樸素的“道德自覺”,這種道德自覺也是由原來的敬畏衍生出來對一定運行規律的遵循,正如懂得晝夜交替的規律便不再畏懼黑夜,懂得四季交替便會及時準備按時節作業。人們對自然的敬畏順理成章地過渡到對自然隱含規律的敬畏,并因此形成遵循生態倫理道德的基本形式。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保?]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更是將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引回規律本身,并將此自然地運作于社會運行與目標實現的全過程。

綜上所述,傳統敬畏觀的倫理觀念與現代社會的道德建設邏輯生成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些觀念對于我們堅定道德自信、樹立科學道德觀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通過結合傳統倫理思想的智慧與現實道德建設的需要,我們可以更好地思考如何實現人類與自然、他人和自身的和諧共生,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平等、和諧的社會。

三、現代轉化:道德體系生成與現實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注重中國傳統精神的傳遞,同時“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7]。社會歷史發展具有連續性,而傳統“道德敬畏”思想源于古代社會的基本經濟發展狀況,因此必定帶有當時社會發展的局限性,只有對其進行當代改造,才能發揮其作為道德建設傳統基點的重要作用。

(一)明確“敬畏”之社會定位,正確看待社會發展基本關系

傳統道德敬畏觀將關注點放在“熟人社會”的倫理責任要求之上,而陌生人圈子中對“道德敬畏”的期待與要求卻難得形成完整體系。因此,要實現對傳統道德敬畏觀的現實轉化,首先應當明確“道德敬畏”的社會定位。在古代社會的道德建設語境之下,只存在君臣、父子、夫妻等倫理關系,而君主作為一國象征,具有絕對權威。面對社會生活的禮法習俗,人們通常僅是被動接受而非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的公共空間被不斷放大,因而人們在享受公共生活的同時也不免重新審視道德倫理的本質,人們的社會參與也由被動轉向主動。

而另一方面,人們的思想具有相對獨立性。雖然臣民關系在現實社會不復存在,但是等級感依然存在于人們思想深處,尤其是在面對非熟人關系時,如何秉持公正態度對待每一個社會成員,這也是我們面對的社會問題之一。為了消除人們內心的特權意識,首先需要在國家層面健全公眾政治參與和政事公開的基本制度,調動公民參與社會事物的積極性,并通過加強法律基本教育,促進民眾充分表達內心需求。同時,民眾自己也應當通過自身道德素質塑造提高自身公眾表達的價值合理性。而在道德建設這一維度上則主要表現為如何正確看待公與私、義與利之間的關系?!睹献印るx婁下》說到,通達之人并不是說一定要句句守信,做事也并非一定要有結果,但是要合乎道義。這集中體現于我們在處理現實義利、公私關系的實踐中。一方面要正確處理公私關系,既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個人可以在道德與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追求自身的合理利益,也要承認社會整體利益的價值,站在更為長遠的角度自覺克服竭澤而漁的現實傾向。另一方面也要正確看待義利關系,重義輕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但是純粹功利與道義都是不合乎情理的,在遵循道義的基礎上尋得現實利益的支撐點,才能為現實道德建設提供支持與幫助。

(二)明確“人”之本質,重拾道德敬畏之心

傳統道德敬畏觀在古代社會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但是這種“敬”與“畏”在當代社會卻開始逐漸喪失其價值合理性,并淪為物質性的工具存在,人們在天人關系之中不再敬畏自然與人倫關系。而人們一旦失去敬畏之情,便會淪為物欲的奴隸,為利所驅使,乃至為富不仁,對社會發展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需要喚起人們的敬畏之感。而從此角度出發,我們需要明確人之為人的本質,培植當代人們的道德敬畏意識。

首先,重建“道德敬畏”的價值理性,需要明確“人”之為“人”的本質存在。秉持尊重的態度為人處世,按照審慎的態度加強內心修養。在任何時候都不忘記審慎,對道德本身存有敬畏,人們便不會肆無忌憚地行事,而會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而此舉也可以將人們的情緒與欲望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即《中庸》所說的節制。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之一便是人可以用理性來控制自己的情感與欲望。而通過理性的自我控制,人們也可以厘清自己與其他生物的區別,從而更為深刻地把握人之為人的本質存在。

其次,將對“道德”的敬畏之心貫徹到社會生活中,在相互關系中深刻把握自我的本質。在社會生活中生存,人不僅是個體存在,也是社會存在。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在社會關系中,人的本質得以充分彰顯。比如,在家庭關系中,孩子對父母的尊重便是人與動物之間倫常關系的主要區別。而父母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孩子的尊重,以及他們作為人之父母的尊嚴。在孝這一關系上我們也能感受到人的本質。而在其他社會關系中,人們相互尊重,互不侵犯,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與地位。另一方面,給予對方一定的關心與照顧,在體貼與互相愛護中,人們感受到人之為人的尊嚴,在抽象意義上彰顯自己的本質。在自然與人的關系上,我們也應當通過正確處理天人之辨這一基礎性的問題來感知自我的存在本質。并在此前提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成就更多的外顯價值。而通過一系列外在成就的凸顯,人們也展現了自己的責任感與主動性,并感知自己的本質存在,而正是在此過程中,人們可以有效避免淪為純粹物質性的工具存在,這也是價值理性構建的關鍵。

(三)激發道德責任意識,培植當代道德教育機制

構建古今共通的道德建設機制需要我們從激發道德主體責任意識入手,堅持知與行的統一性,培植當代社會教育的基本模式。

首先,激發道德主體的責任意識,需要注重堅持“尊重”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形式的統一。道德敬畏既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內部尊重是道德敬畏的本質,表面上表示尊重而內心卻沒有真誠的尊重,這最終會淪為一種形式。但是如果僅有內在的尊重而沒有外在的形式,那么尊重只會顯得粗鄙,內在的尊重也很難得到體現。因此尊重的最佳狀態是內外一致,知行合一。

第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需要基于當前學校主渠道的價值培育,變革與構建新時代公民的德育模式。就道德培養機制而言,一方面加強公民的心性涵養培育,促使植根于公民內心深處的“善”得以彰顯,成就真正意義上的君子。另一方面,變革原有的學校教育載體,加強對原有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的變革,使傳統德育核心思維融入學校德育課程中。此外也要結合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需要,并將煥發新時代生機與活力的優秀傳統文化寫入學生德育培養的全過程。

第三,注意道德敬畏的遠近距離之統一,在此基礎上構建空間與時間意義上的命運共同體。從時間視角出發,傳統儒家思想與農業文明的時空觀念是相一致的,小農經濟背景下的人們生產技術能力有限,而在生活空間中也屬于傳統的血緣社會和熟人社區,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同時在場的人人之間的關系上。當然,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網絡的發展,虛擬的在線交流空間已經形成,傳統的親密真實的人際關系模式已經改變。隨著我們理解和塑造世界的能力增強,我們當前的行為不僅會影響當前世界的發展,也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因此,人類的現在和未來構成了空間和時間意義上的命運共同體。在此背景下,要培養當代敬畏感,確立新的時空觀念下的“敬畏”。一方面,從空間上看,“敬畏”作為一種道德責任應該從熟人延伸到陌生人,從家家戶戶延伸到國家層面,再從國家層面延伸到全世界。敬畏每個人的人格尊嚴、地位、生命健康、法律權利等。另一方面,從時間上看,它延伸到未來,也就是說,“敬畏”作為一種道德責任,應該從現在的人延伸到未來的人培養遙遠的道德關懷。我們必須尊重自然,遵守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注重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四、結語

總之,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的傳統道德敬畏觀具有價值合理性。傳統道德敬畏觀強調對道德原則的尊重和敬畏,認為道德是人類行為的準則和規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石。這種道德觀念源于自然規律和社會實踐,具有深刻的邏輯關系和歷史淵源,為中華民族提供了道德自信和傳統根基。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道德敬畏觀的本質內涵與目標指向更加明確,強調對道德原則的尊重和敬畏,關注生命與自然,因此有必要結合時代要求進行現代轉化,以充分發揮其內在價值。

猜你喜歡
敬畏道德傳統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一些敬畏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敬畏一粒米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敬畏先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