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痹證概述 *

2024-04-06 02:44劉峻承曾義山鄧春玲譚利莎余夢琴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湯主痹證醫家

劉峻承 曾義山 鄧春玲 譚利莎 周 倩 余夢琴

(昭通市中醫醫院腎病風濕科,云南 昭通 657000)

痹證是由于人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濕等邪氣乘虛侵襲人體肌膚、經絡、肌肉、筋骨、血脈,從而痹阻經脈氣血,出現肢體關節麻木、重著、腫痛等癥狀,甚至累及臟腑的一類疾?。?]?!秲冉涍x讀》[2]中提到,病在四肢關節肌肉為輕者,病在臟為重者。

1 先秦兩漢時期痹證中醫經典文獻

1.1 《黃帝內經》對痹證的論述《黃帝內經》提出“痹”“五體痹”的概念,以及“五體痹”向內臟傳變的機制。痹證的發生與風寒濕邪的侵襲、臟腑營衛氣血的失和相關,既需重視外因,也不能忽視內因。另外,痹證的預后從感邪氣性質、發病部位、病程三方面論述,風氣勝者、病在皮膚間者、初起者易愈,病在筋骨間者、病久者難愈,病邪入臟者預后差。

參照《內經選讀》[2]教材結構,首先,論述了痹證的發病特點、病因病機及其分類,見第711條:“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腎;筋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肝;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肌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脾;皮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其次,提出痹證的發生與營衛之氣相關,見第713條:“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于五臟,灑陳于六腑,乃能入于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再次,分析了痹證臨床癥狀的病機,見第714 條:“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則屈不伸,在于肉則不仁,在于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最后,總結了痹證的預后,見第712條:“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1.2 《傷寒論》治療痹證的論述漢代醫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雖未提及痹證病名,但提出了“風濕病”的病名。臨床上將痹證稱為中醫風濕?。?]。

參照《傷寒學》[4]教材中治療痹證的條文,可見第20 條:“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第35 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第146 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第301 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第305條:“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第318 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第351 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1.3 《金匱要略》治療痹證的論述仲景在《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3 篇中,不僅論述了痹證的病因病機、癥狀以及方藥分類,還提出了完整的辨證論治體系[5]。

參照《陳慎吾金匱要略講義》[6]中治療“痹證”的條文,見第2條:“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第5 條:“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第8 條:“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第10條:“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第20條:“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第21 條:“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膳c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第22 條:“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第24 條:“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第29條:“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2 魏晉至民國時期痹證歷代醫家文獻舉隅

晉代葛洪《肘后備急方》[7]提出:風、寒、濕邪侵襲關節,痛甚有如虎嚙。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按病因和部位將痹證分為風痹、濕痹、風濕痹、血痹、歷節風、虛勞風痿痹、五體痹等,論病機不離氣血,提出“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并記載治療痹證之按導法30 余條,每條有具體術式和適應證,如“安心定意,調和氣息,莫思余事,專意念氣……徐徐以口吐氣,鼻引氣入喉。須微微緩作,不可卒急強作,待好,調和引氣,勿令自聞出入之聲”[8]。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將痹證歸納在諸風、虛勞等疾病的方藥辨治中,比如常用的獨活寄生湯[9],提到“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

南宋的嚴用和在《濟生方》中提到“身體煩疼,項背拘急,或痛或重,舉動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并創立現今臨床上依然廣泛應用的蠲痹湯[10]。宋代許叔微的《普濟本事方》制方用藥宗于經典、顧護脾胃,劑型以丸散為主,如芎附散“治五種痹,腿并臂間發作不定”,增損續斷丸“治榮衛澀少,寒濕從之痹滯,關節不利而痛者”,川烏粥法主治“風寒濕痹,麻木不仁”[11]。

金元四大家時期,張從正治療痹病用“攻下”之汗、吐、下三法,汗法用于“風寒之邪,結搏皮膚之間,藏于經絡之內,留而不去,或發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腫癢拘攣”;吐法用于“風痰宿食,在膈或上脘”;下法用于“寒濕痼冷,熱客下焦”。朱震亨從痰濁瘀血論治痹病,立“痛風”病名,《丹溪心法·痛風》提出:“痛風者,四肢百節走痛是也。他方謂之白虎歷節風證。大率有痰、風熱、風濕、血虛。因于風者,小續命湯;因于濕者,蒼術、白術之類,佐以竹瀝;因于痰者,二陳湯加酒炒黃芩、羌活、蒼術;因于血虛者,用芎歸之類,佐以紅花、桃仁”,總結出“熱血得寒,污濁凝澀,所以作痛”。李東桓從脾胃論治痹病,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以及“風能勝濕”,認為“脾全藉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否則“脾病,體重即痛,為痛痹,為寒痹,為諸濕痹,為痿軟失力”以及“諸風藥皆是風能勝濕也”[12]。

明代張景岳在《類經》中提出:“尺膚澀者血少,血不能營,故為風痹”。營血虛少是感受風邪的發病關鍵,善用祛風、溫補,辛甘溫熱不僅體現扶陽思想,還注重培育真陰[13]。明代李中梓在《醫宗必讀》中提出:“治行痹者,散風為主,御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可用防風湯、如意通圣散等[14]。

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提出:“風濕化熱,蒸于經絡,周身痹痛,舌干咽燥。津液不得升降,營衛不肯宣通,怕延中痿”,因“經脈受傷,陽氣不為護持”,出現“痹痛全止,行走痿弱無力”及“經熱則痹,絡熱則痿”[15]。清代林佩琴在《類證治裁》指出諸痹“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襲,正氣為邪氣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澀,久而成痹”,病久者“必有濕痰敗血瘀滯經絡”,并論治了各種痹證,如歷節寒痹治以辛熱除寒、開結定痛,藥用川草烏、松節、生姜,服藥后飲酒借勢直達病所[16]。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概括了濕溫熱痹的病因病機、證治規律,提到“濕聚熱蒸,蘊于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萎黃,病名濕痹,宣痹湯主之”“寒痹勢重而治反易,熱痹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證,則難治矣”“暑濕痹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其中加減木防己湯是治療暑濕痹之祖方[17]。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18]中指出:“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總名曰痹癥……用身痛逐瘀湯”。

民國時期,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19]提出:“從來治腿疼臂疼者,多責之風寒濕痹,或血瘀、氣滯、痰涎凝滯。不知人身之氣化壯旺流行,而周身痹者、瘀者、滯者,不治自愈,即偶有不愈,治之亦易為功也。愚臨證體驗以來,知元氣素盛之人,得此病者極少。故凡遇腿疼、臂疼,歷久調治不愈者,補其元氣以流通之,數載沉,亦可隨手奏效也”。

3 當代醫家痹證辨證施治舉隅

《當代名醫臨證精華:痹證專輯》共收錄54 位醫家的醫論及醫案,涉及醫家醫論85 個、醫案78 個,其中當代名醫朱良春的蟲類藥運用、董建華的藥對、謝海洲對疼痛的用藥、焦樹德等醫家治療用大劑以及張沛虬的酒劑、汪世英等醫家的外用制劑等,對痹證的治療都頗具特色[20]?,F將《當代名醫臨證精華:痹證專輯》[21]中當代醫家對痹證的病因病機、方藥等認識,舉例如下:

朱良春指出,痹證日久,邪氣久羈,深經入骨,久之血瘀滯不行,變生痰濕瘀濁,經絡閉塞不通,非草木之品所能宣達,必借蟲蟻之類搜剔竄透,方能濁去凝開,氣通血和,經行絡暢,深伏之邪除,困滯之正復。寒濕甚者,用烏梢蛇、蠶砂;化熱者用地龍;夾痰者用僵蠶;夾瘀者用地鱉蟲;痛甚者用全蝎或蜈蚣;關節僵腫變形者用蜂房、僵蠶、蜣螂蟲;病變在腰脊者用烏梢蛇、蜂房、土鱉蟲。

焦樹德著眼風寒濕熱,自擬經驗良方。行痹、痛痹、著痹用自擬治痹湯,熱痹用自擬清熱散痹湯,尪痹用補腎驅寒治尪湯。

汪履秋對風濕痰瘀痹阻證,用丹溪痛風方加減。

婁多峰辨病性,按部位,用藥不忘整體。病性辨證分風寒濕證、風濕熱證、瘀血證,按部位辨證分為頸項部、肩部、腰部、上肢部、下肢部。

施今墨證辨四候、治從八法,將痹證分為風濕熱證、風寒濕證、氣血實證、氣血虛證,立散風、逐寒、祛濕、清熱、通絡、活血、行氣、補虛八法,臨床視證候情況合用各法以治之。

劉渡舟認為方不在多,法活則靈。他治痹首先分清寒熱,熱痹以吳鞠通加減木防己湯,寒痹以張仲景的桂枝芍藥知母湯或桂枝附子湯或烏頭湯為主;有瘀滯者采用自擬活命化瘀湯;關節紅腫疼痛者,可兼服犀黃丸。

任繼學指出久痹不愈,養血調氣,兼用通經達絡之法治之。

路志正以養陰清熱愈風痹,治以秦艽鱉甲散;強腎固本治寒痹,治以右歸丸、麻黃附子細辛湯;健脾益氣除濕痹,治以麻黃加術湯合麻杏薏甘湯;溫補脾腎醫熱痹,治以濟生腎氣丸。

董建華指出,疏涸陰破冱寒配烏頭、麻黃,清熱毒涼營血配水牛角、赤芍,散外寒清里熱配川烏、石膏,袪濕毒利關節配萆薢、蠶砂,緩拘急舒筋脈配桑枝、木瓜,治頑痹開閉阻配麝香、黃酒,補肝腎填精髓配豬脊髓、熟地黃,壯元陽補督脈配生鹿角、杜仲,益心氣調營衛配黃芪、五加皮[21]。

4 經方臨床應用

姚蘭[22]用桂枝附子湯治療產后陽虛痹證。袁鐘瑜等[23]運用麻黃湯類方證診治營衛失和,邪犯太陽的痹證。陳建[24]用柴胡桂枝湯治療肝氣郁結,氣血不通的痹證。于虹等[25]用甘草附子湯加味治療風寒濕痹證。王慶國[26]指出麻黃附子細辛湯的主要作用是溫經通陽、散寒通痹,臨床應用并不局限于太少兩感證,不必拘泥于有無發熱惡寒之表證,如風寒身痛等證,使用本方均有卓效。梁志峰[27]用附子湯治療寒濕痹。周祖山等[28]用四逆散治療濕熱痹。趙新秀[29]用當歸四逆湯治療血虛寒凝的痹證。古結乃特汗?拜克里木等[30]用越婢加術湯治療濕熱痹。燕美彤等[31]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寒熱錯雜的產后痹。顧向浩等[32]用烏頭湯治療陽虛寒凝的痹證。岳峰[33]用麻黃加術湯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病久氣血虛弱的痹證。劉杰祥等[34]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療風濕痹證。戴錦成[35]用防己黃芪湯治療肺衛氣虛,濕邪痹阻的痹證。吳薇薇等[36]用桂枝加黃芪湯治療風寒濕型痹證。梁天賢[37]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哺乳期血痹。

5 小結

中醫對痹證理論的認識,以文獻形式存在于歷代醫家的著作之中,但歷代中醫書籍浩如煙海,如何讀書呢?國醫名師路志正說過,中醫書籍歸納為4類:經典醫籍,需要精讀;結合本人專業和研究方向,精選歷代有代表性的書籍;參考書籍,可選書中之精華細覽;查閱書籍,有疑難問題可隨時查閱[38]。在歷代醫家對痹證理論認識的基礎上,當代醫家不斷完善、補充其證治規律,有很多獨到的理論、方藥廣泛應用于臨床,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湯主痹證醫家
從“營衛傾移”角度探討痹證的中醫理論機制
《原機啟微》眼病辨證思想探討
“正統四象說” 與“醫家四象說” 相關問題辨析
清代著名醫家莫枚士之《經方例釋》臨證用藥思路探析
祛邪蠲痹湯治療風寒濕痹證92例
仲景痹證藥對略談
淺談清代河南醫家李守先《針灸易學》的學術特色
舒筋立安湯內服并外敷治療痹證160例
白云閣藏本《傷寒雜病論》厥陰篇講解(一)第一部分:版本文獻
明清醫家《內經》訓詁探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