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雙向耦合:智能時代的教育取向

2024-04-06 11:08
關鍵詞:人機人工智能人類

張 珺

(河南工程學院 教務處,河南 鄭州 451191)

當前,人工智能頻繁演變、迭代升級,從“互聯網+”到“虛擬現實”,再到超級智能(SI)、反思性人工智能(ARI)、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區塊鏈(Block Chain)、元宇宙(Metaverse)、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科研、管理、評價等各個環節,飛速發展的節奏使得教育領域幾乎被全面“逼宮”[1]。不難看出,人工智能以其“能存會算”的自動化、“能看會聽”的感知化、“能解會創”的認知化,大規模、全方位影響著教育的發展,推動著人類教育思維、教育架構發生著顛覆式變革,促進著教育生態時刻處在解構與重構的運動變化之中[2](P24-25)。然而,毫無疑問,芯片、算法、數據可以模擬人類的思維、認知、推理,甚至可以達到十分逼真的程度,但最終無法模擬出完整人性的教育世界。教育唯有理解和接納人工智能,并在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人性教育”上做足功課,才可以使人類的“自然智能”不至于淪為人工智能的“配角”“龍套”和“附庸”,重新回到人類教育的舞臺中央,從而實現人機共生、人機共強、相得益彰、雙向耦合的美好愿景。

一、全面“逼宮”: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困境

自從智能機器人誕生以來,人類的教育享用著人工智能帶來的諸多便利。特別是各種AI助理的出現,使得教師與學生都在智能科技普惠紅利的“盛宴”上補給滋養。人類教育與人工智能相伴共生,人工智能追求思維算法化、反應智能化、場景虛擬化、動作擬人化,而教育活動是以人類的生物特性、社會交往、自然智能、價值商談、對話理解為基礎的“社會性”活動。這種人類原生的教育形態無論如何也不會被人工智能全面取代。然而,智能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元宇宙的出現,打破了教學空間的物理邊界,虛擬空間、虛擬身份、虛擬教學“無休止”提檔升級,打破了傳統的教育生態,擠壓了教育的行為空間,人類教育已經處于邊緣的生存狀態。而接踵而至的ChatGPT,使用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更是具有強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實現對人類聽覺、視覺、理解甚至情感上高度仿真模擬[3]。人工智能強大的“毫無邊界”的“類人性”功能足以表明,未來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在邏輯推理、表情交互、信息感知、認知決策,甚至情感體驗、道德人格等各個方面“圍困”“取代”人類的原本屬性,從而使人類的自然智能在教育領域日趨處于“邊緣化”“困境化”“次弱化”“替代化”的危機之中。

(一)程序算法與人類智能的博弈:教育的靈性被數字消解

程序算法是智能技術的基本工具,依靠的是物理芯片、認知模擬、數字編碼、符號語言等核心要素,遵循程序設計、線性邏輯、圖像識別、編碼記憶等“類人性”的思維模式,從而實現數字神經網絡構建,作出邏輯推理分析,執行聽說讀寫算等指令。而人類的自然智能是人類作為“生命體”的生物學特質,包含了人類的意識世界、創新精神、社會責任、倫理擔當、喜怒哀樂、心靈美德等人性特征。多年以來,人們在教育實踐中,已經自覺認識到,那些可以通過工具來完成的教學任務,依靠人工智能來執行,可以做的更加精細和精準。甚至一些需要教師合作、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人工智能依然可以很好地做好輔助性工作。人工智能可以將智能技術整合運用到教育領域的諸多層面,推動教育組織、教學設計、教育評價不斷創新和進化。使用人工智能優化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提升教育資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這是教育領域使用人工智能的核心旨歸[4]。顯而易見,程序算法是一種高效、精準的計算方式,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這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廣泛的,例如個性化推薦系統、智能輔導系統等,都是基于數據和算法的結合。通過程序算法,我們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習慣等因素,制定出最適合他們的學習路徑,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然而,智能技術在為人類解決現實問題的時候,其本身被賦予的條件和限度,在客觀上也要求并預設著人類的教育活動,這就是程序算法的“規制性”體現。以人類自然智能為核心的人性化教育強調的是人的主體性、獨特性和情感交流。在教育中,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尊重他們的情感和體驗,引導他們在學習中尋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人工智能的程序算法與人類智能之間的博弈,實際上是一場在教育效率和人性發展之間尋找平衡的較量。程序算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效率,而人性化教育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盡管算法化帶來了諸多好處,但我們不能忽視它可能帶來的問題。如果教育過分依靠人工智能的程序算法,那么教育目標的制定權、教育過程的控制權、教育評價的“把關權”將會全面讓渡給機器,教育的價值取向將被人工智能“圈囿”。教育片面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工智能將不斷推送程序算法精準計算而獲得的人的“需要”資源而非“想要”的資源。由此,人工智能將以權威的“支配者”身份出現,強制教育者、受教育者按照數字邏輯展開教育教學活動。而當人類長期機械性地遵從程序算法的規制性時,教育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必然大打折扣,同時也使得教育的靈性逐步被數字消解。

(二)虛擬世界與心靈教育的沖突:教育的空間被機器擠壓

“互聯網+”“5G時代”、深度學習和元宇宙的快速崛起,使得人類教育的世界和空間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人工智能為教育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虛擬世界的大門。特別是元宇宙技術的出現,更“逼真”重構了一個與真實世界完全同步的“虛擬生活場景”。這意味著人們的心靈不再完全棲身于充滿靈動性的生活世界之中,人們的存在感必須不停地在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之間來回切換,人類教育將不得不直面虛擬環境的提檔升級與迭生演變。人工智能為教育帶來了虛擬世界的擴張,不可避免地擠壓了人類心靈教育的空間。教育面臨的真正風險是真實的學校生活逐漸被這些智能設備所替代,學生極其容易被虛擬學習的擬人化場景、角色所吸引,甚至可能沉迷其中,逐漸對真實“人間煙火氣”的生活世界反應遲鈍、自我迷失。長此以往,人類特有的感性、靈性、理性被數字、符號、編碼、程序所屏蔽,“去生活化”成為學校教育常態,學生自主思考、社會交往和情感表達的機會嚴重流失,個性發展和獨立思維成為奢侈品。

當人類教育被機器、芯片充滿的時候,虛擬教育場景泛濫,自然教育形態遭遇冷漠,其后果是學生內心世界的荒蕪和個性成長資源的枯竭。原本靈動鮮活的自然教育形態受到排擠,道德人格、審美教育遭遇冷漠,人類特有的關懷性、倫理性、同情心、人情味成為學校教育生活中的稀缺珍品。生活的多樣性、豐富性、真實性越來越不容易被感知和喚醒[5]。事實上,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世界里,教育才能夠培養出真正有感知能力、體悟能力、創造能力、適應能力的“親社會”人才。過分推崇人工智能,弱化自然智能在教育中的存在,人為地把學生生活世界割裂為“虛擬”和“真實”兩極,那么真正實現心靈教育的目標勢必難以達成,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目標將無從談起。因此,我們在接納人工智能教育、追求虛擬教育時空的同時,必須努力保持對真實生活、真實世界的持續關注和積極參與。只有在“真人在場”的真實世界里,人們才能真正感知、理解、體驗、傳達出生活的真實和美好[6]。因此,人工智能越是發展,教育就應當更加努力促進虛擬教育和真實教育之間相互融合,進而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整體合一的發展空間。

(三)去人傾向與機器超人的兩難:教育的空殼化風險加劇

人工智能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全面而深刻。在生產勞動領域,“去人化”和“超人化”兩極并存。在教育實踐中,同樣面臨兩難處境,這是機器擬人化和人類機器化的必然結果。智能時代的教育,教育實踐的大部分工作和任務交由智能機器人來設計、監控、代理和評判,加深了人類教育生活世界的去人化進程[7]。與此同時,由于智能機器人在算法記憶、程序推理、表情交互、復雜設計等方面全面超越自然人的態勢加劇,教師的“教書”職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智能機器人所取代。智能技術正是因為可以替代許多教師教育教學的活動,使得部分教師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尋求智能技術的幫助而非“反求諸己”,導致的結果是:機器越來越“聰明”、人卻越來越“笨”。智能技術本來是人類創造用來方便幫助人的生活的,然而人性的弱點(如過度依賴等)卻造成了人與技術從屬關系的顛倒。智能產品的便利性使人越來越不愿意獨立思考和主動努力,以至于人類被機器“反向馴化”,教育活動更多地被智能技術所替代、支配與控制。

當前,智能機器人的類人性設計越來越逼真,教育活動逐漸被智能技術裹挾生存,教育主體“去人化”、智能機器超人主導趨勢越來越明顯,智能技術開始從幫助者演變為主導者、促逼者,以至于教育被“四面圍困”,教師學生被捆住手腳,教育的空殼化風險日益加劇。破解教育空殼化難題的關鍵在于,人類自然智能重新回到教育的舞臺中央,不再把教育權、受教育權、監督權和評價權無原則、無底線、無休止地讓渡給智能機器?!八迫朔侨恕钡闹悄芗夹g“擬主體化”特征既有教育豪餐盛宴的狂歡,更有前途未卜的隱憂[8]。其實,人類的命運從來不會取決于人造的機器。智能機器無論怎樣更新換代,也只是工具和手段,機器是否被使用、怎樣使用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人類的手中。如果教育過于崇拜迷信人工智能的工具性和實用性,漠視人類主體的精神性、情感性和能動性,將教育價值與人的發展生生剝離,這樣的結果是人的物化和異化。相反,如果教育克服了智能技術奴役人的異己力量,重視教育過程的情感投入、道德關切和人文關懷,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話和價值商談,就可以自覺抵制教育世界的“去人化”風險,將“超人化”的機器有限、有序、適度應用,合理實施“人機”混合教育。

二、超越“工具”:基于“人類智能”的教育真義

人類智能又稱“人類自然智能”,具有生物性、社會性、系統性和情景性等特點。人工智能就是在“類自然智能”“類人性智能”方面所做的技術性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工智能是人類自然智能的“衍生物”。人工智能令人震撼的三大核心功能是:類人性感知功能、類人性思維功能和類人性表達功能。人工智能中特有的程序性、虛擬性、離散性本身就決定了其“工具性”的價值存在,無法與人類自然智能相提并論。換句話說,人工智能模擬的是人類自然智能的一部分而遠非全部。盡管人工智能不能全面代替人類智能,但是如果人類自然智能不被教育者主動增強,那么此消彼長進而引發的“人工智能主導人類生活”也絕非危言聳聽。制衡智能機器霸權的唯一出路,是人類自然智能的深度挖掘和主體凸顯。在教育實踐中,要通過強調自我意識、培養自主能力、確保人格在場、守正心靈教育,使得人類的自然智能在本質上、主體上、人性上、限度上全面超越人工智能,從而保證人性不被技術壓迫,從技術至上回歸以人為本,避免陷入人機兩傷的“負和博弈”狀態。

(一)強調自我意識:在本質上超越

盡管人工智能的人性化趨勢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更新,但人類智慧終究高于機器智慧?;蛟S智能技術經過長期演進、調適,可以超越ChatGPT,可以與人類實現高質量、高性能的對話、根據指令“創造”、操作和設計許多復雜的“擬人類”活動,但質的差異性始終存在于人類和機器之間。因此,高舉人性的靈動性、道德性、社會性是人機互動、人機協同中使人類主體地位立定站穩的“尚方寶劍”。換句話說,如果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撼動了教育認知、教育思維、教育設計、教育評價的方式方法、挑戰了教育職業存在的合理性、“勢力”強勁以至于直逼教育活動的“后宮”,人類教育最終將不得不拿出人類自然智能的超越性力量,通過“絕地反擊”的殺手锏求得自立與自保。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的駭人之談,而是對人工智能與人類關系發自靈魂的反思與預判。事實上,技術哲學一直把人與技術的關系作為核心問題,從倫理、科技、法律、人學、教育等多個視角全方位考量,尋找人工智能難以逾越的質變“奇點”[9]。人類自我意識是人類“生物性”存在的根本屬性,它具有自我反觀性、靈動涌現性、道德自律性等特點,堪稱人工智能激變的關卡。人工智能可能有超人的計算能力、巨大的存儲能力、神秘的模擬能力、強大的設計能力等,但只要不越過關卡,就不會對人類存在的價值性構成真正的威脅。而一旦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識,就意味著機器人不再滿足于機器屬性了,它可以根據自我意識,反思、改造運行系統、具備人性才有的情感、欲望和價值觀,進而使挑戰人類成為可能。但是,正是自我意識的鴻溝,使得智能機器人無法實現物質屬性的根本改變,人類自我意識活動的超然性、精神性、靈動性是智能機器人的程序性、模擬性、數字化、符號性等無法比擬的。因此,越是提倡數字化教學、智能化操作、虛擬化學習,就越是要強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自我意識。

(二)培養自主能力:在主體上超越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要培養人,而且以培養具有獨立人格的、自覺、自主、自治的“全人”目標為要旨。即便是人工智能設計了程序復雜、虛擬多變的教育空間,并且使學生置身于逼真的虛擬生活場景中,人們習得的更多的規則和知識,而人們自覺的判斷、能動的選擇、真實的體驗、生命的對話等顯然是人工智能所創設的虛擬教育最大的局限[10]。如果“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那么人類自然智能相較于人工智能,最大的優勢就是其不可替代的生活育人和生命育人功能。育人的起點和歸宿,是要人們成為生活和生命的主體,自主體驗生命的鮮活性,自主感受生活的靈動性。因此,培養自主能力、喚醒自主意識、促成自主人格是人類教育的主旋律,也是人類自然智能在教育主體性培養上超越人工智能的關鍵所在。需要說明的是,自然智能教育的“主體性特征”不是對人工智能教育功能的否認和排斥,而是提醒人們對生命主體的重新思考。在智能化的時代,人的主體地位容易在智能化的狂歡中遭遇淡化和漠視,從而迷失自我。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Tocqueville)提出,人們在信息領域習慣性地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困縮在自己營造的“信息繭房”之中苦苦掙扎不能自拔[11],而人工智能精準的用戶偏好畫像頻頻推送“個性化”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人們自主選擇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智能技術越發達,留給人們自主思考、自主選擇的空間越小,而這種思想上、體驗上主動性的“閑置”,會使人們的主動能力不斷弱化,久而久之,自主選擇變為被動接受,認知世界在智能推送的裹挾下演變為???Foucault)筆下冷冰透明的環形監獄(panopticon)[12](P1-7)。人類自主能力被物化或者異化之后,獨立人格會漸漸遭受侵蝕,進而引發人們的主體地位式微。事實上,人之所以為人,所呈現的“生命主體性”特征是其核心屬性,理應得到認可和尊重。所以,通過人類自然智能,培養人的自主能力,對于個體的生命成長而言尤為重要。

(三)人文精神在場:在人性上超越

人文精神是人類對自身及世界存在意義的思考,是形而上的追求,是對于生命、死亡、存在、時間等深刻問題的探索和解答。首先,人文精神強調對人的主體存在的尊重。這種尊重是對于人的內在價值、人的尊嚴、權利、自由的理解和崇尚。其次,人文精神意味著對生命的敬畏。理解并接受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是神圣而寶貴的,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再者,人文精神強調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基礎,人文精神鼓勵我們思考社會的公平問題,尋求解決辦法,推動社會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最后,人文精神是對愛、責任、自由的理解和追求。愛是教育活動展開的邏輯起點,責任使教育意識到自身的使命,自由使教育的思想更加開放。教育是人的主體間心靈的交流、情感的溝通、思想的共鳴與爭鳴,其目的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講解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完整的道德人格,認識人生價值和意義。智能化時代人們對于技術的依賴日益增強,而人文精神“不在場”的情景時常容易發生。如果過于依賴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那么一切與人性關聯的尊嚴、榮譽、價值、德性、崇高、正義等人文精神將被擱置。在這種背景下,教育更加需要堅守人文精神,防止智能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侵蝕了人類的精神世界。智能化時代容易讓人沉溺于虛擬世界,而忽視了真實的人際交往。人文精神能夠引導人們關注真實的世界,關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健康的人格。只有人文精神在場,教育活動才不會“空心化”“空殼化”,才能真正達成教育的真正意義。因此,重申人文精神,是教育實踐中超越人工智能“見智不見人”困境的重要法寶。

(四)守正心靈教育:在限度上超越

人類的心靈世界往往被稱為人們的“精神家園”,通常指的是一個由信仰、價值觀、文化傳統等多種元素構成的復合體。它賦予了人類對社會現象的解讀和理解,為人類提供了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也幫助人類在面對社會變遷和多元文化的沖擊時保持自我價值的認同。心靈教育旨在追尋人們在精神家園內棲居的舒適度和穩定性,提高其價值認同和情感理解,從而更好地學會生存、適應生活、體驗生命。心靈教育的內容涵蓋了很多方面,如情感管理、認知調整、人際溝通、自我認知等?;貧w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促進人們在心靈和身體上充分、自由、和諧發展。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對于促進人類心靈世界的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教育過多關注技術視角下的人工智能,那么教育世界中的人類情懷、教育情懷都將被逐步弱化和消解,人們的心靈世界和精神家園將無處安放。因此,智能化教育時代,教育更加需要回歸到生命成長的起點,落腳到教育真實發生的根本之上,站在人類智能的高度讀出“大寫的人”而非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解讀“數字化的人”[13]。人工智能大規模、全方位應用到教育領域,極有可能加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社會交往淡化,人們之間真實的心靈溝通被虛擬化智能手段遮蔽,教育偏離原生使命,異化為妨礙、阻斷師生生命成長和心靈交往的負面力量。教育的本真要義,是要解放人的心靈,幫助受教育者養成獨立的道德人格,獲得理想發展的良好狀態。守正心靈教育,守護人類的精神家園,警惕人工智能所營造的“心靈繭房”,是智能時代教育的神圣而嶄新的歷史使命。

三、雙向耦合:“人機共強”理念下的教育變革

在教育實踐中,協同自然智能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實現人工智能與自然智能之間的雙向轉化與互動成長,無疑是當前教育研究中的關鍵問題。找到自然智能與人工智能“互構”“融合”的關鍵節點,探索人工智能與自然智能教育最佳的結合方式,實現人機共生共強、協同協作、互促互補,從而達成“雙向耦合”,通過優勢互補、科學分工、過程整合,才是未來人類智能化社會辦出“有溫度的教育”的不二選擇和必由之路。

(一)人機共強: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走向

在智能化教育時代,走人機共生共強的發展之路,師生自然人與智能機器人互構互生、協同創造,是人類自然智能與人工智能“正和博弈”的必然選擇[14]。人類要重新認識智能技術,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審視人類社會和智能機器的關系。人工智能在存儲記憶、超算能力、虛擬仿真、智能識別等方面具有諸多優勢,而人類的自然智能在情感意志、道德商談、尊重信任、交往溝通等方面的意識自覺、生命自主更是智能機器人不能比擬的。共強的前提是共生。理論上說,人類創造了人工智能,人類和人工智能之間合作互動、互惠互助,這應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構成難以化解的難題,更不會讓人類因“自找麻煩”而陷入困境之中。人類加快人工智能的發展,智能機器人幫助人們更加便利地生活、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人類完全沒有必要把機器當作對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被機器取代,更沒有必要站在智能機器人的對立面,去把機器當成一定要打敗的敵人。人工智能的“類人性”可能會越來越逼真,但是其缺乏自我意識的物化屬性不會改變。并且,人類的意識、思想、理性、道德、精神層面都不會允許智能技術被無度、無序、無底線、無人性地開發和使用。因此,從遠景上看,人機協同、人機共生、人機共強是教育發展不能不面對的問題,構建共贏、共享、共創的格局也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15]。教育的新格局應當是,立足于人類的自然智能,適度有序使用人工智能,促進人工智能和自然智能優勢互補,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完整獨立人格的“親社會”創新人才。

(二)人性凸顯:人機共強教育的底線堅守

人機共強并不意味著“人機平等”。事實上,人機作為創造主體和創造客體之間的關系在客觀上是無法撼動的,但是在人工智能實際發揮的功用以及在人們“信息繭房”的認知偏差上,人們對所造之物的把控缺乏十足的信心。并且,由于人性中依賴性、懶惰性、浮躁性、狹隘性、偏私性等弱點,人們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時候常常被智能技術的規制性所左右,從而造成自身的主體性逐步弱化,進而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來回切換中迷失自我。遺憾的是,在教育實踐中,智能技術被過度依賴性使用的情況普遍存在。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評價活動,甚至是學習活動,已經全方位處在數字化、虛擬化、算法化的“遮蔽”之下,一不小心就會形成依賴,以所謂的“科學化”代替了教育本身應當具有的人性化屬性。而人工智能被不加控制“非人性化”過度濫用之后,將會給教育帶來極大的危害[16](P83-86)。一旦教育活動從教學設計到教育評價整個過程被智能機器人“無限承包”之后,有親情、有溫度的教育活動就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僵化的、冰冷的“目中無人”的“算法科學”和遠離真實存在的“虛擬空間”。這樣看來,教育問題的焦點和核心還是應該集中在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提升上,在“人性化”的前提下,討論如何使人工智能在人性光輝觀照的“陽光”下運行問題。不必諱言,人性之中有許多弱點,導致人工智能不能在教育活動中發揮正向合宜的功能,但是人性之中卻有著“創造者”超越工具的偉大屬性。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在教育領域,積極接納、合理使用,用“人類智慧”主導“機器智慧”才是人工智能教育正確的打開方式[17]。人機共強教育中,起到關鍵的能動作用的還是人類本身。換句話說,教育應當堅守的底線邏輯,是在人機共強中凸顯“人性化”而非主張機器化或者智能化。

(三)邊界厘清:人機共強教育的風險規避

人工智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但是似乎人工智能越是快速發展,人們內心潛在的憂慮也就越大。這是由于人工智能不同于人類的自然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應用超級算法,而超級算法具有規制性的特點。這種規制性在教育領域遭到了一致的批評,理由是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思維和自主性的發展。譬如,當人們求助于人工智能時,它會通過快速精細的算法,告訴人們怎么做;而長期的過度依賴,自然就“剝奪”了人們創造性獨立思考的自由,擠壓了人們獨立人格發展的空間,隱藏著偏離“以人為本”教育初衷的風險[18]。然而,如果把人的碎片化認知、自主性缺失、創造思維能力弱化都歸咎于智能技術,顯然是不合理的。法國著名學者雅克·埃呂爾(Jacques Ellul)指出,技術進步總是含糊的[19](P138),技術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是否厘清了它的邊界,是否在邊界內合理地使用它。厘清邊界,就是要清晰、準確、合理劃分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頻率,在界限內使用[20]。超出邊界,就必然會面對各種倫理風險和教育風險。特別是在面對鮮活生命個體的學校教育中,人工智能的使用確實更要慎之又慎。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忽視了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不僅本末倒置,還會顯現出巨大的負向作用。例如:從教學上看,“肆意”依賴人工智能,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必然會弱化,甚至會被智能機器人替代,生生剝離了師生關系。師生情感對話缺失,師生關系演變為“生疏關系”,理想、信念、責任、尊嚴、情操等精神交流無從談起,“教學相長”的畫面逐漸淡出人們的意識世界;從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如果不著邊際、無休止尋求人工智能的幫助,人工智能將“不知疲倦、持續不斷”推送著“最正確”的答案,長此以往,學習者自我反省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勢必會面臨被消解的風險。因此,人機共強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厘清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使用的邊界,最大限度地規避濫用人工智能給教育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

(四)雙向耦合:人機共強教育的核心旨歸

由于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在教育實踐中各自具有獨特的優勢,并且兩者的優勢關系可以互補融合,那么,實現雙向建構、耦合共生勢必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所謂“雙向”,是指通過人工智能的“人性化”使用和教育教學適度“智能化”,達成兩者在教育實踐中的雙向轉化和互動生長。一方面,在教育實踐中,鼓勵適度使用人工智能,取代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中一些重復性、繁瑣的工作。另一方面,在人文精神教育和行業倫理教育中推進人工智能教育,要避免人工智能過度使用。所謂“耦合”,是基于認知分布理念,找到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最佳的結合方式,實現二者在教育教學中最佳的功能匹配[21]。認知分布理念認為,人類的認知、思維分布于個體內外,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信息集合體,對于人的發展都會產生巨大影響。但二者都具有優勢和局限性[22]。人類智能代表了生物智能的最高形式,在創造能力、價值判斷、生命體驗、自我意識、心靈守望、人性關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顯著優勢,但是在高算力、大庫存、自動化、精準性等方面確實不及人工智能[23]。而人工智能缺乏人類的情感理解、道德判斷和創造力,這些恰恰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構成。因此,人工智能需要與人類智能深度耦合、緊密合作,這是最好的教育選擇,也是一種雙贏的方式。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強大的教學工具和技術支持,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學生更好地學習。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保持身份邊界,在人工智能課堂的賦能下喚醒學生自我認知,建立智能化教學與現實世界的情感聯結。因此,我們更應當珍視并發展人類智能的獨特價值,因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不僅包括知識的掌握,也包括人格的塑造和情感的關懷。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應當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將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結合起來,形成人機共生共強的良好教育生態,從而實現教育領域的全面優化。

猜你喜歡
人機人工智能人類
人機“翻譯員”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從內到外,看懂無人機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人機大戰”人類智慧遭遇強敵
下一幕,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