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2024-04-06 17:34
學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戲曲雙減農村

吳 錕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雙灣中學,甘肅金昌 737100)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具備實效性。雖然目前初中的綜合實踐課程還是一門新鮮學科,并沒有具體的教材,但課程的本質是不變的,想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不變的。所以,農村初中學校應在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實踐規章制度;組織多種實踐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注重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展示實踐成果,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自信心。在“雙減”背景下,促使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穩步開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綜合性人才。

一、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建立完善的實踐規章制度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在開展前,需結合當代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建立完善的綜合實踐規章制度,為綜合實踐課程順利開展保駕護航。在“雙減”背景下,如何確定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目標,是實踐活動構建的重中之重。教師要結合不同角度和內容,開展整體性的研究,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構建可以形成規范化流程,建立完善的實踐規章制度,以制度促進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針對初中不同年級,需要確定不同的綜合實踐活動;針對初中男女學生比例及男女學生具體的身體素質,研究更具體的教學任務,擬定任務達標的標準,始終遵循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搞形式主義[1]。此外,教師在設計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時,要確保內容豐富,不僅要有主題活動,還需要有具體的活動章程,明確在實踐活動中具體要表現什么;學生需要完成的活動任務是什么;需要確定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如何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指導等。以上內容都需要包含在具體的實踐規章制度中,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綜合實踐活動順利地開展,并且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二、組織多種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若想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重視組織多種實踐活動,通過不同類別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能順利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選擇或者設計主題活動時,應注意符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設計結合理論知識的實踐活動,重在強化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認知,還要設計偏重于實踐操作的實踐活動,重在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首先,教師應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緊扣德智體美勞五個素質發展點,重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融入多學科知識與技能,確保學生學以致用。其次,教師應立足實踐導向,進一步突出活動中的實踐操作內容,以“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理念為出發點,開發動手、動腦、實操的活動板塊,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相應的活動形式主要有資料收集類、項目設計與應用類、社會參與和社區服務等。其中資料收集類活動是讓學生圍繞具體的活動主題,在書報資源、互聯網平臺中,動手查閱、篩選、整理所需的信息資料,進行資料共享和研討等活動,以培養學生形成敏銳的信息識別、應用意識,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通過實踐過程掌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項目設計與應用類的活動是通過核心主題與學科滲透,引導學生以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為工具,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和制作。主要包括創意美術、小制作、小發明、模型設計、圖紙繪制,等等,使學生打破機械識記的桎梏,通過實踐活動感受學科知識的聯系,得到廣闊的實踐創新和理性發展空間;社會參與和社區服務類活動,兼具體驗性和實踐性,教師可以基于活動主題,或者某個社會現象、熱點事件,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使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增加對社會生活的積累,獲得對社會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認知理解,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服務。主要包括環保公益、弱勢群體公益等,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社會責任感[2]。

三、突出學生活動主體,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在設計研究過程中,應該重視充分深入研讀教育部下發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大綱,明確主旨。例如,在構建綜合實踐活動時,要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適宜學生的發展,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要確?;顒訕嫿ǖ亩嘣院筒呗允褂玫撵`活性,開展活動時要明確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才能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教師要重視學生發展的質量,同時也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只有通過個性化的培育,才能在綜合實踐活動的使用上,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有所發展。通過發揮自身的優勢,建立自信,讓學生體會活動創造的價值與意義。

首先,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傳授給學生預定的知識經驗。通過依托開放的活動情境,師生共同作為活動項目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揮智慧和創意,通過交互、合力達成活動目標,幫助學生獲得積極、自主的活動體驗,從而得到主體地位的深化。其次,在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教師應聚焦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優勢點并不一致,教師必須重視發揮小集體的力量和個體特色,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和開展需求,把小組合作落實到活動的全過程,讓具備領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協調其他組員圍繞活動目標,對各項活動內容進行細化分解,每個組員按照自己擅長的領域,選擇并承擔具體的活動工作,教師則負責統籌和協助,引領學生在組內密切合作,組與組之間加強交流和互動,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體驗到協作及發揮個性特長的快樂。最后,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還應該適度地滲透競爭成分。學生一般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帶有競爭色彩的活動環節更容易喚醒學生的進取意識和主體意識。教師可以結合活動主題和實施步驟,設計競爭內容和具體的規則,鼓勵學生以組為單位,朝著共同的目標開展競爭、比拼和探索,創建合作與競爭并存的活動氛圍,從而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活動質量,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心態和主觀能動性[3]。

四、注重展示實踐成果,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自信心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機會顯著增加,獲得的實踐成果也會隨之增多。此時,教師應重視展示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成果,一方面能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自信心,另一方面能指導學生養成總結活動的良好習慣,為下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做好鋪墊。教師可以對學生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內容,讓學生在實踐活動課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洗禮,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例如可為學生導入戲曲文化、武術文化等。我國戲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浸潤了民族精神,不僅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結合當前初中階段學生對戲曲的喜好程度分析,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對戲曲的興趣不高,這實際上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損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藝術品格。尤其對于農村學校而言,一部分戲曲的發源地在農村,即使現在還有很多古老的村落保留唱戲的傳統,如儺戲、社火、秧歌等,但喜愛戲曲的大多為中老年人,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的戲曲文化底蘊,對學生開展戲曲傳承教育引導,這也表明農村學生更具有傳承戲曲藝術的責任。為促進農村學生對戲曲的關注度,并給學生創造自我展示的機會,教師可以搭建“戲曲舞臺”,比如通過小競賽的方式形成以賽代學,學習戲曲中的行當、臉譜等常識,嘗試鑒賞戲文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對戲曲方面的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還可以鼓勵學生對當前地方戲的現狀開展調查、討論,寫出一篇振興地方戲曲的方案。通過多元化的戲曲實踐活動,以此讓學生能設身處地感受戲曲的魅力,既能夠對戲曲這種傳統藝術有所了解,又能使學生提高藝術鑒賞水準,為對戲文思想的藝術特點進行探究,進而為振興、光大戲曲事業做好鋪墊。還可以對學生開展武術主題的實踐活動,武術是一種體育項目,與體育課程相比具有動作復雜、動作數量多的特點,可以在戶外對學生開展武術訓練活動及武術競技比賽。對學生開展武術實踐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和心理素養,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注意力、感知力、記憶力、判斷力,還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磨煉學生意志,讓學生了解武術文化。

五、完善綜合實踐評價,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收獲力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頻次顯著增加,在獲得的綜合實踐成果增多后,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增強。雖然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綜合實踐學習成果來強化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自信心,但每個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綜合實踐成果展示后起到的教學成效也不相同。如何確保每一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都能達到預想的教學目標,需要初中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性分析,完善綜合實踐評價內容。比如,優化完善教師評價內容,加強學生自我評價內容,這樣能幫助教師系統地進行整理,通過獲取的實質性資料加以完善,并通過下次活動充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首先,從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來說,教師必須淡化甄別和選拔,注重評價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發展情況,圍繞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來設置評價指標。包括參與實踐活動的態度是否積極,能否與他人順暢地交際、合作,以及在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創新思維、知識運用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實踐發展情況做出客觀的描述和點評,幫助學生把握后續努力的大方向。其次,從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說,教師應該強調互動參與,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示,組織學生先互評、再自評,引導學生對比著他人在活動中的優異表現和成果,反思自己在知識結構、綜合能力和情感態度等方面有待強化的維度,從而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機制,助推學生明晰不足、學有所獲[4]。

六、整合綜合實踐資源,提升教師綜合實踐開發力

綜合實踐活動應是依托于現實生活存在的,農村地區有著非常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這些資源在未開發利用前是零散存在的,且教育價值是隱性存在,若經過教師系統性地整合綜合實踐資源,經過教學開發利用后,這些資源的教育價值將顯性存在,不僅利于學生親身實踐體會并領悟,更利于教師有序高效地開展各種主題、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诖?,農村初中教師應重視將本地存在的綜合實踐活動資源有效整合,并提升個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力,為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奠定扎實基礎。教師還可以將范圍擴大,整合生活中的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充分融合生存、健康、科學、家庭、成長、心理教育等諸多課程資源,打造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此外,農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能為教師創新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提供更加優渥的資源支持。在整合這部分資源時,教師應該根據活動總體設計要求和學生素質培養需求,深入挖掘農村地方的本土特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把學科教育、綜合實踐、農村的資源優勢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開發農業、勞動、自然景觀、本土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傳統工藝等方面的資源,設計學農、勞動、家鄉變化調查、歷史文明回溯、風土人情探索等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拿學農實踐來說,學??梢越ㄔO專門的學農實踐基地,教師整合生物、地理、科學等科目的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參與農作物種植、觀察、養護、收獲等一系列活動,從而發揮農村先天資源的價值,為教師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提質增效。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與實踐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且需要落實到實際,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綜合能力全面提高。

猜你喜歡
戲曲雙減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的發生學述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