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建設: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讀呂波辦學思想有感

2024-04-07 11:54東北育才教育集團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辦學育人學校

東北育才教育集團 高 琛

拜讀了呂波校長的辦學思想,一個最深刻、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呂校長以“關于以文化人的思想和實踐”的思想認識,通過建設積極向上、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引領學校內涵式發展,真正實現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傳承發揚:夯實文化根基,挖掘“以文化人”內涵

人才培養需要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生命場域,這一工作的起點就是學校要有鮮明、 不斷更新的辦學理念,并由此出發,從培養目標、課程教學、隊伍建設、學校管理等方面逐步推進,積淀生成學校的文化底蘊、核心價值。

學校文化通常表現為“我們在這里學習和工作的方式”,具有積淀性、發展性、特質性的特點。文化的積淀性指學校文化是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的被師生普遍認可并共同遵循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文化的發展性表現為學校不斷適應時代需要,通過調整、豐富和發展實現學校文化內涵的持續更新;文化的特質性表現為每所學校因為發展歷程以及各自對學校文化的理解不同,從而形成了學校之間在文化內容與文化層次上的差異,并最終形成了學校獨有的文化特質。

面對新時代的教育改革與創新,肇東七中強調以文化的視野審視和解決自身發展中的問題,精心培育以“恪守正道、弘揚正氣、堅守正義”為核心的“正文化”體系,點燃了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二、守正創新:凝心聚力育人,踐行“以文化人”精神

我們常說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作為一所學校的校長,要想辦好一所學校,首先需要思考三個問題:為什么辦學校、辦怎樣的學校和如何辦這樣的學校。 這就要求校長必須從社會現實出發, 批判性思考學校的實際現狀,結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針,確立學校的發展策略。 為實現“以文化人”這一理念所倡導的教育目的觀與教育內容,呂校長開展了扎實的教育探索和實踐。

(一)精神立校,價值統領

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普遍自覺。 文化的自覺是一種認同,是學校全體師生共同追求的學校精神和學校倫理層面上的東西,是學校價值觀內化后形成的個人內在的品質和群體文化。肇東七中將精神文化建設的著力點確定在把“正道、 正氣、正義”的核心精神與師生日常的教育、教學實際緊密而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逐漸內化為師生的氣質與個性,讓全校師生認同卓越、實踐卓越。

在精神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學校以正德和正言為主要抓手,積極構建完善正文化德育工作體系,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體,深入開展“文化守正”主題系列活動,形成了“四季人生”“五色主題”等學校文化品牌,并將活動形式逐漸由對學生被動灌輸向師生互動交流轉變,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了健康和諧的精神文化氛圍,增強了師生對學校的價值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科學發展,品牌彰顯

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制度建設、教學提質、環境創設都是其重要的載體。 肇東七中正是錨定了這些關鍵領域,固化了學校育人理念,凸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學校將制度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標尺,始終奉行“硬性的制度溫情的管理,科學的制度規范的管理”的工作思路,以制定制度匯編和學生必讀手冊為抓手,逐步完善制度體系、體現學校辦學理念、傳遞學校價值觀念、凝聚學校文化之魂。

學校以文化建設為魂, 打造和諧高效的課堂文化,以校本研究實踐為載體,以學科思想滲透為途徑,構建了“生命課堂”, 將學校的正文化核心理念文化元素分解并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讓學校文化更好地扎根、生長、發展。

學校把環境創設作為文化觀念的載體,以助力學生終身發展為核心指向,對校園環境進行頂層設計,梳理歸納了“紅色文化”“科技文化”“詩禮文化”等符合學校氣質的文化內容,在走廊、教室、樓道間、宣傳窗等多處實現實體化,以顯性的方式彰顯出學校文化的生命與活力,發揮了學校文化的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

(三)追求卓越,人才強校

文化建設歸根結底是提高人的素養,學校內涵發展的品位,最終是由學校全體教師的內涵發展品位,即自身修養的提升所決定的,這既是文化建設的重要指標,也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學校中每個人對待學校文化建設任務的態度、對學校文化的感悟水平、參與度,都左右著文化建設的進程。

為了更好實現教師隊伍的內涵發展,學校推動實施專家引領、同行競賽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構建起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通道,引導教師從知識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轉變;啟動“教學名師”評選,創建“名師工作室”,以榜樣的力量帶動教師隊伍素養的整體提升。

三、展望未來:立足發展核心,實現“以文化人”質量提升

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學生卓越成長的需要,是學校創新發展的需要,更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 學校要以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與時俱進,在觀念提升、思維轉化、融合創新等方面實現持續迭代。

“五育融合”激發高質量辦學新活力。 堅持“人的全面發展”導向,把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育人質量的根本標準,德育更側重鼓勵學生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智育更強調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更注重涵養學生豐富的靈魂。 要堅持“素養”導向,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基礎上,系統開發學校的特色課程,增強學校課程的適宜性。

數字技術賦能高質量課堂新模式。 近年來,以ChatGPT 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加快對教育的影響和重塑。因此,要借助現代技術加速“活力共生課堂”的數字化轉型,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學習,推進基于大數據的精準學習,實現技術支持的深度學習,將規?;逃c個性化培養有機結合,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以評價改革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導向。 結合學校實際,探索適合的評價方法和工作機制, 以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學習品質、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為抓手,豐富與完善評價機制, 建立以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為導向的立體式、多方位評價體系。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 從文化建設的角度思考學校工作、謀求學校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 作為校長,只要我們堅守教育規律,堅定“為每個孩子準備好未來”的教育信念,那么,每個學生的發展活力必然會被激發,能肩負民族復興大任的創新人才必將大量涌現。

猜你喜歡
辦學育人學校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學校推介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