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手機依賴心理及家庭應對策略初探*
——以疫情后兩所農村小學高段孩子為例

2024-04-07 11:58丁慶慶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關鍵詞:家庭疫情家長

丁慶慶 胡 超

(1.肥西嚴店鎮劉河小學 2.肥西上派鎮樂平路小學 安徽合肥 231200)

疫情期間學習生活打卡都離不開手機,農村小學生手機依賴行為逐漸表現出來,甚至有的孩子身心健康出現嚴重問題。疫情后復學,課題組調查發現孩子們因為過度使用手機,出現了一系列急需解決的問題:有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學習效率下降;有的沉迷于手機,與伙伴和家人交流減少、感情變淡,不想交往,甚至連正常交往也有問題。為此,課題組以兩所農村小學高段孩子為實驗組,探尋手機依賴的心理成因,同時積極尋找家庭應對手機依賴的有效方法。

一、手機依賴及其危害

關于手機依賴的研究起步較晚,很多學者都認為手機依賴屬于心理依賴的行為范疇。課題組查閱了很多文獻資料,發現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手機依賴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歸納為手機依賴是一種不良的習慣,這種依賴可以導致很多的負面影響,使用者會出現過度依賴性行為。

(一)影響學生的視力

青少年正處于視力發育期,如果長時間接觸和使用手機會造成很多不適。眼科醫生指出可能會造成視力損傷,眼睛出現酸脹、疼痛、干澀等不適癥狀,甚至可能出現視力下降和模糊不清情況。另外,手機屏幕小、字體小,手機中各種短視頻內容非常豐富,孩子們的眼睛長期處于高度聚焦的狀態,更容易出現疲勞感。孩子與手機距離過近,有的高年級孩子為了躲避父母的監督在昏暗光線下甚至被子里看手機,更容易導致藍光損傷眼睛,使睫狀肌過度疲勞,造成眼部調節功能下降,從而影響到物體在玻璃體前成像,使視力減退引起近視。

(二)影響學生的睡眠

睡眠和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密切相關的,孩子的睡眠健康應放在第一位睡眠與兒童青少年的體格生長、神經心理發育、情緒行為發展、代謝功能都有密切關聯。對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來說,睡眠剝奪、生物節律紊亂會引起短期注意力不集中、學業成績下降等后果。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小學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學習任務,過度依賴手機會影響到其睡眠時間,使得睡眠時間不足。另外,手機中豐富復雜的內容還會使學生的神經系統長時間處于緊張活躍的狀態,大腦神經也很難放松下來,這樣就會導致很難入睡,使得睡眠質量下降。有研究表明,夜間長時間面對光亮的屏幕會導致青少年的睡眠障礙。

(三)影響同伴交往和社會化活動

對于小學高段孩子來說,同伴對其社會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們在同伴關系中能夠學會理解、遵守社會規則。同伴關系還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自己、鍛煉社交技能,同時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而我們在疫情后的調查中發現,過度依賴手機的孩子會更多關注手機,從而減少了與同伴、家人面對面的交流。在這種“人—機”交往模式下,孩子少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戲的機會,交際圈無形中也在縮小,更容易產生自閉傾向,甚至無法適應社會。有的高年級孩子沉迷于網絡交友,對現實中同伴交往缺乏動機和熱情,交流困難,從而和同伴產生距離感,對班集體生活也難以融入,慢慢就降低了社會適應能力。

二、手機依賴心理成因

(一)青少年心理特點

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自我體驗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他們獨立性增強,總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像大人一樣獲得獨立和認可。孩子們身心發展還沒完全成熟,自制力不夠強,但是他們好奇心十分強,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這樣更容易出現手機依賴問題?,F在的智能手機中信息量強大,尤其是里面的短視頻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課題組調查的農村高段孩子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基本都是與手機為伴,在上網課之余難免會被手機中一些新奇信息吸引,沒法不沉迷于其中。孩子們在手機和游戲中可以忘記自己的煩惱和壓力,暫時逃避困惑。

(二)“成癮”心理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的大腦三分之一的結構屬于行為強化系統。有研究表明反復做同一件事情,過度興奮就會出現并形成行為強化系統,交感神經系統也會高度變化,行為成癮也就這樣慢慢形成了。人的行為是由刺激、反應、習慣以及環境所塑造的。手機可以算是一種強化物,學生居家上網課幾乎每天都會和手機為伴,而每次使用手機就是一次強化。課余孩子們在使用手機休閑娛樂時,會產生心情愉悅的感受,與手機有關的信息與此同時也建立起確定的反應,大腦就會形成有關手機使用的情景記憶,這些都在無形中進行了強化。

正強化對手機依賴起著重要作用,具體來說正強化是行為后果帶來的積極刺激,由此行為的頻率也會增加。比如網絡游戲會有不同級別的闖關和升級獎勵,每次通關、升級都會讓孩子獲得滿足甚至勝利的感覺,從而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強化,很容易使孩子產生網絡依賴甚至成癮。

(三)自我實現和歸屬感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從低層次到高層次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正處于交朋友獲得友誼的時候,而疫情期間孩子們更多時間是居家,很多天性因為疫情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手機中強大的功能和信息量正好滿足了孩子的需要,為他們拓展了對外交流、交友的時空領域。調查中發現,很多孩子的父母需要外出打工,甚至有的家長因為在工廠上班疫情期間不能每天回家,孩子們在家無人溝通和交流,特別需要他人的關愛和幫助。而孩子們在手機上進行交流,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網絡,并獲得一定的歸屬感。

實驗組中很大一部分男孩都沉迷于網絡游戲,他們說出了手機游戲很多“好處”:父母不在家時網絡游戲可以打發時間,消除學習的疲勞;不同玩家的合作游戲可以感受到同伴互相協作的快樂,尤其是在取得游戲勝利后那種感覺十分不錯;在游戲中可以扮演心目中的偶像,獲得現實生活中所不具備的掌控感,從而達成自我實現的愿望。很多游戲設置了鼓勵和獎勵程序,能深入孩子的心靈。他們“失敗”了也不會被責罵,而是不斷受到“沒關系,你再試一次可以很棒的”等肯定和贊揚。

(四)交往、娛樂需要及自控力缺乏

疫情時期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下,農村孩子出于家庭經濟等原因,基本都是利用手機上網課的。同時,孩子們生活圈子小,手機為他們提供了交往的載體,他們通過手機獲取很多資訊,通過手機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在網絡聊天中可以獲得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可以互相傾訴自己的心聲。

智能手機功能強大,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信息都可以傳遞,具有多媒體的功能、立體化的效果。高年級的孩子前額葉發育不完全成熟,他們社會經驗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理性能力也弱,手機中的新奇信息會被他們的大腦快速接受。在農村很多孩子平日里都是由爺爺奶奶負責生活起居的,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抖音”等短視頻是農村老人了解外界世界的主要渠道,甚至在疫情期間疫情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抖音,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耳濡目染。小學高段的孩子對事物的認識還不是那么清楚、透徹,特別容易受到其中各種信息的影響。

三、家庭應對手機依賴策略

(一)努力創設溫馨的家庭氛圍

課題組調查發現,留守兒童和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的手機依賴占比明顯更大,而親子關系的疏遠、家長疏于對孩子的監管都是形成手機依賴的原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可以幫助孩子遠離手機的負面影響。首先家長要努力平衡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讓孩子感受到家是安全、溫暖、友愛的環境,家人之間是包容的,自己在家庭中可以被保護、被接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也要像小時候一樣多表達對孩子的愛,讓他時刻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

小學高段的孩子心理還不夠成熟,內心需要重視和關注。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情緒和感受,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建立良好家庭關系。與孩子之間要平等交流,不能高高在上,要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并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一些事情,使生活不至于太單調而讓孩子被手機吸引過去,盡量創設多彩多姿的家庭活動。陪同孩子一起活動不僅可以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而且可以提高全家人的生活滿意度。

(二)適時監管孩子使用手機

目前農村手機持有率非常高,孩子不可避免會接觸、使用手機,接觸到手機網絡中的各種信息,但他們辨別能力十分有限。手機使用地點主要是家庭,所以家長應該做好“把關人”,監管好孩子對手機的使用。對于手機的使用宜疏不宜堵,家長要理解孩子閑暇時用手機刷視頻和打游戲的休閑需求,盡量引導孩子把手機用在學習知識、查閱資料和玩益智游戲上。

另外,小學高年級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協商制定手機使用約定,明確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間,一般來說高年級每天不得超過2小時,連續使用不得超過半小時(低年級最好不超過20分鐘),每次連續使用半小時后要讓眼睛休息10~20分鐘,努力做到每次使用時中途一定適時停下來讓眼睛得到休息,用遠眺或做眼保健操的方式保護眼睛。監督孩子不瀏覽違規游戲與網頁,不充值,不攀比,綠色上網,愉悅身心。

(三)家長以身作則做好示范

課題組調查發現,農村很多家長平時的主要娛樂方式就是玩手機,很多家長也會迷戀于手機游戲,對于看短視頻樂此不疲,在家中甚至手機不離手。這是很不好的示范,孩子自然也容易把玩手機當作主要娛樂方式之一。

對于成人來說,手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聯系工具,但是我們還是建議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在孩子面前盡量不用手機娛樂,用手機處理工作時遵循完成即放下的原則,為孩子做出榜樣。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家長盡量做到不在同一空間玩手機,以免干擾孩子;在陪孩子出去玩或者家庭晚飯時間,最好把手機收起來,沒有一個孩子希望在父母陪自己的時候經常被手機打擾。

(四)學習一些行為教育方法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手機依賴,家長也不要過度焦慮,切不可如臨大敵,不能一再“訓誡”和“要求”,而要想辦法和孩子一起面對。陽性強化法可以有效減少手機依賴,家長可以和有手機依賴的孩子一起協商具體使用手機的目標,比如確定一周使用時間和使用時間段,然后觀察記錄實際使用手機情況。當孩子能夠按照目標使用手機一定時間后,給予其具體的物質或精神獎勵,以刺激他們規范使用手機的行為,從而慢慢幫助其減少對手機的依賴。類似的還有代幣兌換法、負強化、行為消退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目標要明確具體,步子不能太大。比如孩子每天使用手機兩個小時,我們不能急于求成,把目標設定為每天半小時,可以把每天兩小時改為每天1.8小時或者1.5小時。目標應該是切實可行的,可以達到的,有足夠吸引力的。

猜你喜歡
家庭疫情家長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我心中的好家長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家長請吃藥Ⅱ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