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讓學引思”的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模式

2024-04-07 13:56姜延玲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生物圈讓學引思案例

姜延玲

“讓學引思”是一種教學方法和理念,強調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其中,“讓學”指的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習活動真實發生和正常展開,而“引思”則是指引發、引導、引領學生思考,保證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入,養成思考的習慣,提升思維品質,實現學習者和思想者的統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讓學引思”的價值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的原則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者,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情境創設、案例分析和集體實踐等策略的運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生物學知識,提高核心素養。

一、在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中實施“讓學引思”的必要性

在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中實施“讓學引思”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學生而言,“讓學引思”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注重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而大單元教學中的“讓學引思”則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思考,而且基于大單元關注整體的特點,“讓學引思”能夠引導學生從相對整體而非局部的視角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而在提高全面看待問題能力的同時,培養獨立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理解知識,而不是簡單地記憶答案。另一方面,對教師而言,“讓學引思”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僅挑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對教師的角色和職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指導者與合作者,需要關注學生的需求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和教育需求。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了跨學科主題的學習與核心素養的培養,這與大單元教學理念是相符的。因此,“讓學引思”代表了現代教育改革方向和趨勢,對推動初中生物教學的創新具有重要價值。

二、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的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強調生物學知識點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孤立的片段,這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機串聯與整合,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生物學知識體系。這需要教師對初中生物教學內容有全面了解,并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二)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注重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組織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鼓勵他們勇于質疑、勇于創新。

三、基于“讓學引思”的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策略

(一)情境創設

1.創設可視化情境,引發好奇心。

用具象化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能夠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化設備展示豐富的可視化內容。

例如,在濟南版生物八年級下冊“生物的多樣性與分類”(由“生物圈中的動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的分類”三個單元整合而成)這一大單元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將生物圈中的動物、微生物和生物分類的知識點進行有機串聯,制作精美的課件和互動性較強的多媒體資源,將生物圈中的各種生命形式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生物圈中的動物、微生物等生命形式的生態環境和活動情境進行模擬和再現。比如,通過視頻或模擬動畫,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行為模式,或者觀察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和互動。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圈中的生命形式及其生態環境,增強學生的生態意識。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擴展和延伸。如展示生物分類的圖表和圖像,讓學生了解不同生物之間的分類和演化關系。這些擴展和延伸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圈中的生命形式及其分類方法,拓展他們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總之,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可視化情境,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圈中的生命形式、生態環境以及分類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2.創設問答情境,引出課題。

問答情境的創設正符合“讓學引思”,教師可以提出與課題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方向、更有目的。而且師生之間的“問答來往”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更積極地接受新課題的知識內容。

以“生物的多樣性與分類”這一大單元的教學為例,首先,在教學初期階段,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與生物多樣性及分類相關的問題,如“同學們知道生物有哪些種類嗎?”“生物多樣性的含義是什么?”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出本單元的學習課題。而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提問,如在介紹生物分類時,可以提問“生物分類的意義是什么?”“生物分類的方法有哪些?”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生物分類的相關知識,并引導其思考如何應用這些知識。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比較不同生物之間的差異來引出課題。如介紹植物和動物的分類時,可以比較它們在形態、生理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差異,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根據這些差異進行分類。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對不同生物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生物多樣性和分類的理解。

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發現來引出課題,如讓學生觀察不同生物之間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自主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并引出分類的概念和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本單元學習內容。

總之,在“生物的多樣性與分類”這一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問答情境,以流暢地引出課題。通過提出與生物多樣性及分類相關的問題、比較不同生物之間的差異、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等方法,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案例分析

1.分析生活案例,促進理解。

生物學與現實世界有著緊密聯系,因此,教師要讓教學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期,即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出示生活案例,并引導學生分析,以促進學生現實性思考。

例如,在“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生物與環境的互動”(由“生命的演化”“生物與環境”兩個單元整合而成)這一大單元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與生命起源、演化以及生物與環境互動相關的生活案例,如一些植物或動物的分布、習性、繁殖等特征,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案例。教師可以問:“為什么這種植物或動物會分布在這個地區?它們的習性和繁殖方式是如何適應環境的?它們對環境有哪些影響?”這些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對生命起源、演化以及生物與環境互動的理解。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物種的案例,如選取一些不同物種的繁殖方式、分布范圍、習性等方面的案例,讓學生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從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多樣性和演化過程。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比如,學生分組討論某種植物或動物的演化歷程、分布范圍、習性等方面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學習內容。

總之,在“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這一大單元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生活案例、提問、比較不同物種的特性以及組織小組討論等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生命起源、演化以及生物與環境互動的理解。

2.分析典型案例,鞏固知識。

初中生物學習離不開案例分析,而分析典型案例能夠讓學生鍛煉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他們對所學內容的鞏固。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后期引導學生分析典型案例。

以“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這一大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命起源和演化案例,如恐龍的滅絕、人類的起源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深入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過程,以及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研究恐龍化石,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并思考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這與環境變化有何關系。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學習關于恐龍的知識,還可以了解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以及環境變化對生物演化的影響。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讓學生研究人類的進化歷程,了解人類的起源、發展和演化,并思考人類的發展與環境的關系,以及人類如何適應和改變環境。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從而深化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同時,這種以案例分析為主的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集體實踐

1.野外考察,培養觀察能力。

組織學生進行野外考察活動,讓學生在自然環境中觀察生物,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命周期與作用”(由“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兩部分內容整合而成)這一大單元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野外考察地點和考察時間。地點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草地或農田,時間則可以根據季節和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來選擇。出發前,為學生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如指南針、放大鏡、植物標本等。在考察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綠色植物的生長情況、形態特征以及它們與其他生物的相互關系。此外,引導學生觀察綠色植物的繁殖方式和傳播方式,比如,觀察一些植物的開花結果情況,了解它們的繁殖方式和傳播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植物種群分布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讓學生觀察一些植物對土壤改良、氣候調節等方面的影響,分析這些影響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價值。

這樣,引導學生進行野外考察,讓學生親身觀察綠色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情況,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社區服務,培養責任意識。

基于生物學注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這一核心素養,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的社會參與,如組織學生參與環保宣傳、動植物保護等的社區服務項目,讓學生將生物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以“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命周期與作用”大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聯系當地的環保組織或動植物保護協會,了解他們正在進行的項目,并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如植樹造林、環保宣傳、動物救助等,讓學生親身參與并體驗綠色植物和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可以制作宣傳海報,向社區居民宣傳環保知識和綠色生活方式。在宣傳過程中,學生可以向居民講解綠色植物對生態環境的作用、動植物保護的意義,讓更多人了解并關注環保問題?;顒咏Y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反思。通過反思和總結,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綠色植物和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性,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綠色植物和動物的生命周期以及生長環境,同時增強學生的動植物保護意識。

總之,組織學生參與環保宣傳、動植物保護等社區服務項目,可以加深學生對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命周期與作用的理解,同時進一步拓展學生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關系的認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深入探討了基于“讓學引思”的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方法,著重闡述了情境創設、案例分析和集體實踐等策略的實施,提出可視情境和問答情境的創設能夠起到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的作用;生活案例和典型案例分析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在實踐方面,本文建議組織野外考察和社區服務,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同時,教師在實施“讓學引思”的教學方法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育目標進行適度調整和創新,以實際行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切實落實好《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更好地推動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的發展。

猜你喜歡
生物圈讓學引思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節教學設計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模擬生物圈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模擬生物圈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讓學引思”
基于“讓學引思”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讓學引思”與小學語文閱讀
“讓學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