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版與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對比分析
——以《故都的秋》為例

2024-04-08 12:16周依諾
教書育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故都的秋高中語文文本

周依諾

(吉林師范大學)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共八個單元,八個單元中有十五個單篇文本是舊教材上的文本。在這十五個文本中,包括郁達夫的經典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課后習題是教師備課及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谝陨?,把重點放在《故都的秋》新舊兩個版本中課后習題的對比中,有利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重新定位教學理念。

一、基于核心素養,創設問題情境

人教版從原文出發,創設文本情境。人教版教材《故都的秋》中課后習題注重的是對課文細節的理解,注重分析句段等問題,是基于文本基礎性、淺層性的問題,如“作者寫了什么?從中你可以看出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等。從這樣的設計來看,人教版教材課后習題的設計很注重學生對課文細節的分析和理解。通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提問,讓學生關注文字的脈絡,使學生有基本結構框架,對文章的景脈、情脈、境脈有著更深入的理解,整體把握文章。從原文出發,創設文本情景。把重點放在對文本的挖掘上,對于學生而言,是從知識層面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注重單篇寫景抒情散文的學習。

統編版從個人體驗情境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情景化的學習任務,創設整體學習情境,以任務為核心,突出真實情境下的語文自主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成為本單元設計的指導原則。在新課改后,高中語文強調“單元學習任務”。整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設置分任務進行教學?!豆识嫉那铩匪诘牡谄邌卧?,教學目標圍繞著審美體驗。本單元主要內容為抒情類的散文,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切實體會到自然與情感的融合,從而提升個人文學素質,開闊文學y 品位。單元學習任務中包含三大部分,六個小方面,與《故都的秋》這篇課文相關的任務有三個。

第一個任務是要求學生寫一段評點文字,這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有著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通常有著兩種載體:一個是課文中的文字;二是頭腦中的想象。從思維角度分析,單看文章的文字屬于抽象思維,后面展開聯想屬于形象思維。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把抽象思維與想象思維結合,之所以提出第一個任務,主要是希望學生通過獨立書寫一段點評文字的方式,在自身既有理解與知識能力的基礎上,更深層次的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從而提升閱讀情感,創造文學之美,與中國詩畫中“留白”意義相近。這也是學生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所以第一個任務培養了學生語言、思維、審美三個能力。

第二個任務還原教材本身,從教材內容出發,通過文本中提到的故都的秋具備“清、靜、悲涼”等情景元素,要求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分析并列舉出從哪些文字中看到了這些元素特點。這個任務是上個任務的拔高,上一個任務中找到文本中“好”的地方。這個任務把學生帶入具體的情景中,讓他們欣賞美,進而欣賞祖國大好河山,體會中國山水美景,體會中國文化的力量??梢酝ㄟ^學生課前觀察獲得中選擇情景素材。這里的素材可以通過二個方式來獲得:一是學生自己拍攝家鄉秋景圖;二是根據已拍攝圖片,學生分享“秋”的感受,探討中國文學中的“意境美”。這一任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語文學習產生期待,而且可以完成審美與文化目標。

第三個任務要求學生編輯一個散文集,并且撰寫序言。這也對學生的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也需要及時更新自身觀念,提高自身能力,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師引導、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綜合來看,這些任務都需要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才能進行。也就是說新課改后對學生素養的要求提高了。吳欣歆在體驗式學習活動鏈教學科學研究中提出:“情境素材是設計的基礎,情境是與體驗過程相聯系的具體環境和背景,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喚醒學生知識儲備的背景情境,另一個是激發學生實踐熱情的任務情境兩部分相輔相成”。舊課標注重增加學生知識的厚度,新課標注重學生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更多是把教材當作范本去教更多知識,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感受民族審美,樹立文化自信

統編版教材中《故都的秋》的單元任務二是從文本中體驗民族審美心理和特點?!靶陆虆⒌膯卧f明:分析寫景、體會情感、品味語言、理解哲理、注重審美、讀寫結合。其中注重審美強調:文章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表現了作者的審美傾向,體現了民族的審美趣味。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民族審美心理和特征,并進行評價?!薄皩徝黎b賞與創造”被列為語文核心素養之一,可見其重要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從作品的語言美、形式美、情感美等方式展開鑒賞,而且要上升到民族心理層面,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當中,審美鑒賞與創造被列為新的語文素質之一,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這篇散文中,基于情感與審美的雙重閱讀要求之下,體現出中國美學濃厚的悲秋色彩。

可見,新教材對審美目標的要求更高,對文本挖掘要求更深。不再拘泥于只對文本的鑒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變動,教學方法自然而然也需要改變。但是,這里所說的改變并不是說完全否定以往的教學方式。以前是注重教師的“教”,而在新課改下,開始更加注重學生的“學”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反對教師“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滿堂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輔助、指導作用。

此外,對美的認同有利于對文化的認同?!拌b賞一篇散文,尤其是其中的經典名篇,應該首先基于作者的文化精神和文人個性,并通過理解、借鑒來促進自己的心智提升”。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故都的秋》,教學方法也要有所變動。只看課文就能得高分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教學目標更是由原來的三維目標轉向現在的四維目標,更加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高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加強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聯系。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是知識、能力的學習,還應該是美的欣賞,文化的傳承。新課改后,第七單元圍繞著“美”的大目標,通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欣賞,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以利于更好的文化傳統與發展。

三、進行散文寫作,培養實踐能力

“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就是要走出學科性知識教學的圍欄,將實踐性知識融入教學的過程之中,學科性知識與實踐性知識相互滲透、共同作用?!蔽膶W素養的培養,以寫作作為終極目標。在人教版教材中,著重注意語文的知識性。在統編版中,本單元第三個任務是借鑒文章寫作手法,結合本單元主題進行寫作實踐,這就要求學生不僅有理論知識,還要有實踐能力。

在《故都的秋》教學中,教師要鎖定目標,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最終提升散文寫作能力。在這里,可以通過課本出發,通過三個角度設計與訓練,以此不斷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和創造素養。一是從取材角度學習,使用“點面結合”方法,快速確定文章寫作對象。在本文中,將“故都”和“秋”兩個點結合,展現出“以小見大”的藝術表現手法的妙處。二是從結構中學習,文章結構簡潔,思路清晰。學習“總分總”的結構布局,同時注重中間分論點關系的處理。三是從語言中學習,“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薄扒逅鲕饺?,閑筆出真情?!边@些都可以概括為《故都的秋》所具有的語言特色??梢砸龑W生進行鑒賞和仿寫。

僅從新課改的高考來看,新增加了應用文寫作,應用文寫作中以信、演講稿為主,所以現行高考作文文言以議論文和應用文為主。從功利性講,學習散文寫作的意義并不大。但是在單元任務中,卻把散文寫作納入其中,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新課改下的一大特點就是注重實踐性和教育的長遠發展,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之前,有人認為,語文學得好是不能成為作家、文學家。這也因為之前的語言學習注重知識性,而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自身素質的長遠發展。針對此問題,高中語文課標及課文進行修訂后更加注重實踐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聯系現實。德國的費爾巴哈認為,理論所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實踐將為你解決。一切理論的學習,最終歸于實踐。語文實踐不僅僅是進行寫作,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對語文知識的運用。

四、加強目標整合,聚焦核心素養

學習任務群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整合的能力,因此,需要為學生創造閱讀鏈條進行整合,一般情況下,通過對比閱讀、群文閱讀、專項閱讀、拓展閱讀四個層面入手,為學生鋪墊閱讀情感,審視整體閱讀架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將單元看做一個整體,單元內每篇文章為整體內不同的部分,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比方說合作探究,角色扮演閱讀等方式,有效地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層次的理解文章情感,發掘文章深意,同時能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時代語文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體現,舊教參的單元說明是:分析寫景、體會情感、注重審美、品味語言、讀寫結合。所以在單篇教學下,注重的是對本篇內容的學習。好處是學生對本篇內容有準確的把握,深入地了解。欠缺之處是學生只會這一篇目,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只是“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所以,造成篇目間的割裂,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語文必修上·教師教學用書》中指出“整合教學、群文閱讀是新課程的常態,從以前的‘單點’變成現在的‘套餐’,加大了思維的容量,更能形成貫通、比較式的思維,進而讓學生形成文學鑒賞的眼光,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痹谛抡n改后,教學目標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過程中,注重課本間的整合?!靶碌母咧姓Z文課程標準改革中提出,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同時,將學生的總體能力培育作為重要教學要求,雙管齊下,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在這一教學要求的背景下,單元整合教學當屬最佳教學方案,最大限度上滿足新課標教學要求,推進了語文教學發展?!?/p>

單元整合實質上就是教師以單元為結構形式在構建語文學科教學目標系統的過程中對教材、課外選文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打破了之前單篇教學的傳統,教師教學要注重語文學習整體性、綜合性與實踐性,在整體把握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注重內容之間的銜接,教師可以設計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大單元教學。但是在大單元目標下,需要設置具有可操作性任務,把目標分解。比如選取第七單元目標:提升學生對美的感悟力和創作力。主任務:整體設計出景點宣傳語。分任務:分別設計《故都的秋》景區、《荷塘月色》景區、《我與地壇》景區、《赤壁賦》景區、《登泰山記》景區。子任務:結合我們所學作品,設計出若干個景點的宣傳語。在這過程中,學生語言、思維、審美、文化能力齊發展,并且注意到了篇目之間的整合,讓學生融會貫通,促進語文素養整體的提高。而在課后習題任務三中—學習散文寫作,我們可以結合本單元篇章《荷塘月色》進行比較學習。首先,我們要梳理出本單元人文主題—自然情懷,明確核心任務—學習寫景抒情類散文文本寫作。在這個核心任務之下,我們可以分為幾個具體問題:一是郁達夫和朱自清對景物的選擇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二是郁達夫和朱自清是運用什么角度和手法描寫出景物的特征?三是作者如何巧妙地把景與情融合?四是嘗試選取身邊某一景物、運用散文筆法抒寫自身情感。

五、結語

綜上,以《故都的秋》為例,對人教版和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課后習題進行對比分析,指出部編版教材更加注重情境下設問,注重對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注重課堂的實踐性,以及單元整合。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高中是學生能力素養形成與發展的關鍵階段,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化發展,不同學科對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發生重大變化。面對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緊迫性,對一線語文教師提出新的考驗,也應該進行更多的思考與學習,最終帶領學生做到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

猜你喜歡
故都的秋高中語文文本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讓人癡迷的瑰麗世界
由《故都的秋》談高中散文教學思路
以《故都的秋》為例談談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
從《故都的秋》教學中看六步點撥教學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