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肝癌化療患者人文關懷護理方案的構建及應用

2024-04-08 04:37楊波
河南醫學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因性關懷肝癌

楊波

(南陽市中心醫院 腫瘤內科三病區,河南 南陽 473000)

肝癌對放化療并不敏感,手術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等是治療肝癌的常用手段,但對于部分不耐受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需接受化療以延長其生存期[1]。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是肝癌化療患者重要的姑息性治療方法,但患者身體會遭受病痛與介入治療操作引起的疼痛雙重折磨,易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增加其痛苦體驗[2]。既往常規護理干預能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服務,但難以滿足部分癌因性疲乏程度重的肝癌化療患者身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化療效果?;赟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強調以人為本,可為患者提供個體化優質照護,在促進患者健康、獨立方面存在諸多優勢[3]。本研究為進一步豐富肝癌化療患者的護理經驗,構建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并觀察其在肝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原發性肝癌符合《外科學》[4]中的診斷標準;②腫瘤TNM分期Ⅲ~Ⅳ期;③患者不耐受手術切除,符合肝癌化療指征,接受實施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④預計生存周期≥6個月。(2)排除標準:①伴嚴重凝血機制障礙及出血性疾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③門靜脈主干被癌栓完全栓塞;④伴聽力或語音功能障礙;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1.2 一般資料

本研究為一項前瞻性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2022年1—12月南陽市中心醫院肝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共納入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0例。

觀察組中男47例,女13例;年齡48~62歲,平均(55.52±2.78)歲;TNM分期為Ⅲ期51例,Ⅳ期9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A級20例,B級40例。對照組中男49例,女11例;年齡51~64歲,平均(56.28±2.82)歲;TNM分期為Ⅲ期49例,Ⅳ期 1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A級22例,B級3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颊吆炇鹧芯恐橥鈺?。

1.3 干預模式構建

成立干預模式構建的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共7名,包括護士長1名,??谱o士3名,心理咨詢師3名,營養師3名。小組成員經文獻檢索和篩選、證據匯總、遴選德爾菲咨詢專家、編制專家咨詢問卷、質性訪談、信息整理分析、干預模式修訂等一系列流程,最終構建出肝癌化療患者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模式。

1.4 干預方法

1.4.1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嚴密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出現不良征兆時及時處理并通知醫生;常規開展疾病健康知識教育、飲食及用藥指導、心理疏導、放松訓練指導;于患者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持續干預4周。

1.4.2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干預。(1)了解?;颊呷朐?~2 d內,由多學科協作團隊人員對患者自身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患者病歷資料、病情進展、患者目前心理狀態、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社會支持度、既往飲食習慣、飲食喜好、營養水平等對患者術后恢復產生不良影響的問題并進行記錄。在患者化療過程中積極與患者溝通,耐心細心地傾聽患者顧慮、困惑及內心訴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耐心解釋。(2)陪伴。護理人員每天定時與患者開展一對一交流溝通,進行有目的對話,了解患者生活經歷、患病后的情況及表現;鼓勵誘導患者訴說自身肝癌故事,梳理出目前困擾患者的主要問題及其生活中消極因素并記錄;引導患者回憶曾經美好、有意義的事情,讓患者感受到生活中的積極性因素,看到自身價值;督促患者親朋好友多陪伴患者,給予患者精神支持和鼓勵。(3)幫助。協助患者術后早期經過進食,鼓勵患者適當多飲水,若患者營養嚴重失調且不能經過進食可控制性給予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對于化療后嘔吐患者及時清理嘔吐物并提供低濃度鹽水讓其漱口,若嘔吐劇烈可暫停飲食,癥狀緩解后再給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對于難以耐受疼痛的患者,行常規鎮痛護理外,護理人員向患者演示身心放松技巧與抗壓方法,包括正念冥想、自我暗示、呼吸訓練、肌肉放松訓練等,并告知患者在閑暇之余反復練習放松技巧使機體形成條件反射,同時做好記錄,積極向醫生反饋問題,直至能掌握適合自身疼痛減輕的技巧。(4)賦能。利用多媒體向患者進行賦能理論的健康宣教,同時分發癌痛以及化療自我照護知識手冊,講解癌痛以及日常生活護理要點,并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根據提出的問題引導患者及家屬一起設定可行的康復目標,保證患者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具體行為,包括正確評估后早期疼痛、癌痛、非藥物方式緩解疼痛、保持心情放松以及遵醫囑用藥等。對患者行為癥狀的改變做出反饋,并肯定和表揚努力適應的患者。(5)維持信念。于患者至醫院進行復查、調整化療藥物時,對患者經過護理后的認知、病情及行為進行二次評估,總結干預內容、效果、評價指標等是否科學、合理,與患者共同制定短、中、長期康復目標;介紹分享榜樣實例鼓勵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指導患者參與群體抗癌、多參與集體活動,通過他人的抗癌經歷來鼓勵自己,維持積極抗癌信念。

1.5 觀察指標

1.5.1心理狀態

于干預前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5]評估患者焦慮狀態,量表包括認知功能、抑郁心境、軀體性焦慮等14項內容,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0~4分)評分法,總分范圍0~56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癥狀越嚴重。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6]評估患者抑郁狀態,量表包括認知障礙、體重、絕望感等17條目,對應條目按輕重程度分別采用Likert 3級(0~2分)、Likert 5級(0~4分)評分法,總分范圍0~76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癥狀越嚴重。

1.5.2疼痛程度

于干預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評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評分范圍0~10分,0分為完全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無法忍受,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主觀疼痛感覺越劇烈。

1.5.3睡眠質量

于干預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8]評估患者睡眠質量,量表包括睡眠效率、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等7個因子,按輕重程度每個因子如下計分:0分(很好)、1分(較好)、2分(較差)、3分(很差),總分范圍0~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

1.5.4癌因性疲乏程度

于干預前后,采用癌癥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9]評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量表內容涉及患者認知疲乏、軀體疲乏、情感疲乏,共1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5分),總分范圍15~75分,總分越高表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重。

1.6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

干預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分)

2.2 疼痛程度

干預后,兩組VAS評分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VAS評分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VAS評分比較分)

2.3 睡眠質量

干預后,兩組PSQI評分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PSQI評分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PSQI評分比較分)

2.4 癌因性疲乏程度

干預后,兩組CFS評分均較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CFS評分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CFS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肝癌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隱匿、進展迅速,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喪失了最佳的手術時機,需進行化療[10]。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廣泛應用于肝功能損傷相對較小但不能手術切除肝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療中,可有效滅殺腫瘤細胞并延長患者生存期。但此類患者不僅要忍受化療對機體的損傷,同時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壓力,不及時干預會影響臨床治療計劃的順利實施。

常規開展的護理干預雖然簡單、經濟,易于開展,但干預方法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多關注患者生存期而對患者心理需求的關注不夠,在減輕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方面存在不足。Swanson關懷理論為護理人員指明了具體可推廣的關懷行為,包括了解、陪伴、幫助、賦能、維持信念5個過程,以此為指導思想的人文關懷護理符合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標準,有助于緩解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促進患者康復進程[11]。

本研究顯示,干預結束時,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低,表明該模式可有效減輕患者負性情緒,改善心理狀態?;赟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注重心靈層面關懷對患者健康的重要性,在“了解”和“陪伴”階段與患者建立深度信任,開展一對一的有目的對話,以患者生活中獨特感受和體驗作為干預的切入點,通過同理共情、情感支持有助于打開患者心結,平復壓抑已久的負性情感[12]。賦能環節利用多媒體向患者進行賦能理論的健康宣教,系統講解疾病和自我護理知識,可更正患者過去錯誤認知,從而做好心理準備,減輕心理應激及焦慮情緒[13]。

在減輕疼痛及改善睡眠質量方面,干預結束時,觀察組VAS、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能緩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質量?;赟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在幫助環節指導患者掌握身心放松的技巧與抗壓方法,可淡化機體對疼痛的感知,增強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在賦能環節要求患者一起參與康復目標與干預計劃的制定,使患者成為自身疼痛管理的決策者,充分意識到疼痛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繼而高效參與相關訓練,有助于提高疼痛閾值,減輕自身癌痛以及化療期間疼痛對睡眠質量的影響[14]。

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結束時,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CFS評分低,表明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可減輕肝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這是因為該護理模式強調護理人員是患者人文關懷的具體實施者,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維持信念環節動態了解患者癥狀、心理狀態并引導其維持正確形態與行為,可有效減輕患者身心不適癥狀,促使患者主動、正確配合臨床護理干預,減輕負性情緒、不適癥狀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繼而達到減輕癌因性疲乏程度的目的[15]。

4 結論

構建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科學可靠,臨床實用性強,可以緩解肝癌化療患者負性情緒,減輕疼痛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睡眠質量。

猜你喜歡
因性關懷肝癌
林雁健脾益腎針刺法治療結直腸癌術后癌因性疲乏臨證經驗
睡前音樂療法對乳腺癌放療患者睡眠質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響
LCMT1在肝癌中的表達和預后的意義
九句因理論的形式語義學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microRNA在肝癌發生發展及診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種不同人肝癌細胞株中的表達
microRNA在肝癌診斷、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癌因性疲乏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