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問題

2024-04-09 03:36李佳張俊山
理論月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新發展格局技術創新

李佳 張俊山

[摘 要] 新發展格局包含技術創新這一重要因素。為考察新發展格局下的技術創新,可在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基礎上構建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模型,推導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诩夹g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順利實現需要在兩大部類按比例生產的基礎上調整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比重。由于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在國民經濟循環中的不同特征,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中易產生顯性不平衡與隱性不平衡的平衡困境??疾?000年以來我國社會再生產的相關數據發現:我國一方面實現從技術引進向自主創新的轉變,規避了社會再生產的隱性不平衡;另一方面在堅持技術自主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社會生產結構與分配結構,規避了社會再生產的顯性不平衡,有力地推動了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關鍵詞] 新發展格局;技術創新;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條件;平衡困境

[DOI編號]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3.007

[中圖分類號] F014.6; F124.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004-0544(2024)03-0059-12

基金項目:吉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科研項目“馬克思國民經濟循環思想對新發展格局的學理構建研究”(2022WQN015);天津市教委科研計劃項目“科技自立自強視域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2023SK051);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科研啟動項目“‘雙維度—雙目標視域下《資本論》導讀課程建設與科研方法論的培養”(KYQD202330)。

作者簡介:李佳(1988—),女,經濟學博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張俊山(1954—),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一、問題的提出

進入新時代,技術創新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2020年黨中央提出的構建新發展格局內在地包含轉變技術創新方式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特別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1](p4-18)。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特別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并將其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是經濟循環暢通的前提條件。學界普遍認為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2](p108-115)[3](p68-77)[4](p44-53)[5](p14-16),并將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問題作為研究構建新發展格局問題的重要選題[6](p86-96)[7](p37-47)[8](p37-42)[9](p16-26)。關于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問題的相關研究主要分為四個方向。第一,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問題的理論框架與新發展格局的實現機制。焦方義等闡述了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產品實現和剩余價值實現的作用機制,說明我國從國際大循環轉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必要性與必然性[10](p20-28)。武素云等結合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關系問題探討了國民經濟循環的暢通機制[11](p49-57)。第二,新發展格局下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葛揚等指出,為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與社會再生產的實現,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我國實體經濟[12](p1-6)。王俊等探討了雙循環條件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雙重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認為提高勞動者報酬、重視國內經濟循環有助于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13](p36-45)。徐志向等通過研究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規模效應和結構效應考察了新發展格局下兩大部類需要滿足的比例關系[14](p40-63)。第三,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之間的辯證關系。周文等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既注重價值生產又注重價值實現,在發展國內市場與開辟國際市場中發揮了巨大優越性[15](p1-9)。張峰探討了國內經濟循環與國際經濟循環中社會再生產斷裂的可能性,指出我國為避免社會再生產斷裂須暢通生產與流通,構建新發展格局[16](p27-34)。陳曉楓等運用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考察我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實踐過程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作用機理[17](p19-32)。第四,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問題中的數理分析。李幫喜等通過建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三部門模型,實證研究說明經濟循環中技術、分配、需求與生產四個方面形成的不同經濟結構組合,以及這些組合構成的不同發展模式[18](p4-19)。謝莉娟等通過模型構建與實證檢驗,指出國家價值鏈建設有助于恢復社會再生產的平衡,構建新發展格局[19](p140-155)。

總體來看,學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立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研究架構,通過考察國內經濟循環與國際經濟循環的數理比例,分析社會再生產中各環節的辯證聯系,闡發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問題,深化了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目前關于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問題的研究較少從技術創新這一視角切入,而技術創新的不同方式(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在經濟循環中有著不同的作用機理。為進一步考察新發展格局下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本文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下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模型,分析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探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顯性不平衡與隱性不平衡問題;考察2000年以來我國社會再生產的現實狀況,指出我國規避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平衡困境,從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條件。

二、新發展格局下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再生產理論框架

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涵是強調經濟發展的自立自強,把握國民經濟循環的主動權,這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立論前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意味著我國的國民經濟在更高的技術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因而考察國民經濟循環中的技術創新問題,特別是不同技術創新方式所構成的國民經濟循環圖景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本文所構建的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再生產理論框架,以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三篇中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為研究基礎。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一是物質補償的實現,二是價值補償的實現?!斑@個運動不僅是價值補償,而且是物質補償,因而既要受社會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比例的制約,又要受它們的使用價值,它們的物質形態的制約?!盵20](p438)技術創新因素的存在使新發展格局下社會再生產的物質補償與價值補償更具復雜性,因為技術創新中的自主創新在再生產過程中表現出“在較長時間內取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而在這個時間內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產品”[20](p396)的特點,這就需要單獨分析國民經濟循環過程中的技術創新因素,以討論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問題?;诩夹g創新的社會再生產循環如圖1所示。

其一,圖1涉及兩大部類內部的再生產比例關系問題以及兩大部類之間的再生產實現問題。傳統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注重考察兩大部類之間的再生產實現條件,然而在《資本論》第二卷中馬克思指出,在任何社會生產方式下,兩大部類內部都要滿足一定的再生產比例關系。馬克思以第Ⅰ部類為例:“如果生產是社會的,而不是資本主義的,那么很明顯,為了進行再生產,第Ⅰ部類的這些產品同樣會不斷地再作為生產資料在這個部類的各個生產部門之間進行分配,一部分直接留在這些產品的生產部門,另一部分則轉入其他生產場所,因此,在這個部類的不同生產場所之間發生一種不斷往返的運動?!盵20](p473)

其二,圖1中單獨列出技術創新支出作為再生產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不同技術創新支出性質對再生產過程產生不同影響。用于技術引進的技術創新支出來源于本國生產部門創造的剩余價值,是對國外技術的支付。過于依賴技術引進將會使本國更多地受到國外技術的控制,削弱國內經濟循環的主體地位。作為自主創新的技術創新支出來源于本國的剩余勞動①,用于本國技術的原始創新與技術的更新迭代。因而構建新發展格局應更加倡導通過自主創新以增強國內經濟循環的主體地位,使技術創新成果更多地惠及我國人民,增強我國對國民經濟循環的整體控制力。

其三,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需要兩大部類內部的技術引進部門與自主創新部門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障兩大部類內部的產品交換和技術交換,實現兩大部類內部的物質補償和價值補償,確保我國在新時代發揮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綜合優勢。新發展格局下,兩大部類之間須按比例進行產品交換和技術交換,使我國在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中把握技術創新的主動權,加快技術創新方式的轉變,進而提升國民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之,兩種技術創新方式下技術創新因素的引入加大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順利實現的難度。后文將構建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模型,進行相應理論探討與實踐分析。

三、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

按照傳統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的分析,可以將簡單再生產模型中每一部類的價值構成分為不變資本C、技術投入T、可變資本V以及剩余勞動量M,每一部類的總產值用Y表示。第Ⅰ部類、第Ⅱ部類的價值構成如式(1)所示:

[ⅠC+ⅠT+ⅠV+ⅠM=ⅠYⅡC+ⅡT+ⅡV+ⅡM=ⅡY] (1)

與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不同的是,式(1)中的每一部類增加了技術投入[T]。[T]為技術創新支出,該項支出在生產過程之前支付,但是由于技術創新中的自主創新具有不確定性,當期生產過程中不一定形成技術設備等相應物質實體①。將式(1)中的上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ⅠV],下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ⅡV],得到式(2):

[Ⅰc+Ⅰt+1+Ⅰm=ⅠyⅡc+Ⅱt+1+Ⅱm=Ⅱy] (2)

式(2)為簡單再生產的生產效率等式。其中,[Ⅰc]、[Ⅱc]分別為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的資本有機構成;[Ⅰt]、[Ⅱt]分別為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的技術—勞動比,表示技術創新推動勞動力進行生產的效率;[Ⅰm]、[Ⅱm]分別為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的剩余勞動率;[Ⅰy]、[Ⅱy]分別為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的勞動生產率。式(2)中的等式關系表示:其一,每一部類的勞動生產率與這一部類的資本有機構成、技術—勞動比、剩余勞動率正相關;其二,一個部類在資本有機構成一定的條件下,技術—勞動比與剩余勞動率此消彼長;其三,提升勞動生產率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技術創新支出、改進技術水平來實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增加勞動強度,從而在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多勞動產品來實現。

簡單再生產的順利進行須滿足兩大部類的基本交換關系??紤]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兩大部類交換關系等式為:[ⅠV+ⅠM=ⅡC+ⅡT]。因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問題中所討論的技術創新直接面對生產,所以技術創新支出的性質與生產資料的投資近似。以上兩大部類基本交換關系等式表明:第Ⅰ部類生產者所需要的消費資料[ⅠV+ⅠM],應與第Ⅱ部類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投入[ⅡC+ⅡT]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兩大部類的物質補償和價值補償。將兩大部類基本交換關系等式的左邊提取[ⅠV]、右邊提取[ⅡV],得到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式(3):

[ⅠV(1+Ⅰm)=ⅡV(Ⅱc+Ⅱt)] (3)

式(3)表明:其一,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中的可變資本投入須保持一定的比例;其二,在資本有機構成不變的條件下,第Ⅰ部類剩余勞動創造價值的效率取決于第Ⅱ部類對技術創新的需求情況。

以上是將技術創新作為一個整體性因素來考察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如果考慮技術創新的不同類型,將技術創新分為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兩種方式,那么第Ⅰ部類、第Ⅱ部類的價值構成可以寫為式(4)的形式:

[(ⅠCa+ⅠTa+ⅠVa+ⅠMa)+(ⅠCb+ⅠTb+ⅠVb+ⅠMb)=ⅠYa+ⅠYb(ⅡCa+ⅡTa+ⅡVa+ⅡMa)+(ⅡCb+ⅡTb+ⅡVb+ⅡMb)=ⅡYa+ⅡYb] (4)

在式(1)的基礎上,式(4)對每一部類劃分出兩種技術創新方式。其中,角標a表示用技術引進的技術創新方式從事再生產的生產部門,角標b表示用自主創新的技術創新方式從事再生產的生產部門。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是不同技術創新方式對同一部類內部和不同部類之間的影響,而非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因而在此均假定同一部類內部具有相同的資本有機構成。令[βⅠ]、[βⅡ]分別表示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中采取自主創新的技術創新方式進行生產的比重,即[βⅠ][=ⅠCb+ⅠVbⅠC+ⅠV],? [βⅡ]=[ⅡCb+ⅡVbⅡC+ⅡV](張俊山,2008)②。將式(4)中的上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ⅠV],下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ⅡV],經整理,得到式(5):

[Ⅰc+(1-βⅠ)Ⅰta+βⅠⅠtb+1+(1-βⅠ)Ⅰma+βⅠⅠmb=Ⅰy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1-βⅡ)Ⅱma+βⅡⅡmb=Ⅱy] (5)

式(5)為考慮不同技術創新方式的簡單再生產的生產效率等式。與式(2)相比,式(5)增加了不同技術創新方式的權重。每一部類的勞動生產率與該部類的資本有機構成、加權的技術—勞動比、剩余勞動率正相關。一個部門中自主創新比重越高,技術創新部門越能夠通過提升技術—勞動比以及剩余勞動率提升勞動生產率。同樣,根據簡單再生產的兩大部類交換關系等式[ⅠV+ⅠM=][ⅡC+ⅡT],可以得到考慮不同技術創新方式的簡單再生產實現條件式(6):

[? ? ? ? ⅠV1+(1-βⅠ)Ⅰma′+βⅠⅠmb′=ⅡV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 (6)

式(6)表示,當考慮不同技術創新方式時,第Ⅰ部類加權剩余勞動率和第Ⅱ部類加權技術—勞動比要保證協調的比例關系,以滿足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也就是說,第Ⅰ部類中兩類技術創新部門要滿足一定的比例,以實現第Ⅱ部類對技術創新的需求,通過與第Ⅰ部類的交換換取本部類兩類技術創新部門所需要的消費資料。

考察考慮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過程,有以下發現:

在不考慮技術創新類型的情況下:其一,就本部類而言,技術創新投入的增加一方面可以通過技術改進推動勞動者的勞動效率,提升本部類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降低勞動者勞動強度的基礎上保持本部類較高的生產效率。其二,為了使兩大部類的簡單再生產順利進行,第Ⅰ部類剩余產品的積累需要第Ⅱ部類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創造條件。其三,無論是在生產效率等式還是簡單再生產實現條件式中,兩大部類之間的勞動投入均須保持一定的比例,因此保證生產部門勞動者收入穩定,穩步提升生產性勞動者的收入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要保障。

在考慮技術創新類型的情況下,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還要注意以下內容:其一,為了保證一個部類的生產效率,該部類需要自行調整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所占的比重,國民經濟的宏觀層面以及企業經營的微觀層面都要處理好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之間的辯證關系。其二,采取不同技術創新方式的部門在剩余勞動的分配中表現不同。實行技術引進生產的部門其剩余勞動表現為剩余價值,這些剩余價值更多地被國外技術供應商榨??;實行自主創新生產的部門其剩余勞動表現為剩余產品的形式,這些剩余產品更多地用于本部門的長期建設。從長遠利益上講,自主創新能夠更好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破舊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

四、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

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在追加資本的基礎上進行,在區分不同類型技術創新的情況下,第Ⅰ部類的追加資本情況與第Ⅱ部類的追加資本情況分別如式(7)和式(8)所示:

[ΔⅠCa=ⅠCaⅠYa×kaⅠ×ⅠMaΔⅠTa=ⅠTaⅠYa×kaⅠ×ⅠMaΔⅠVa=ⅠVaⅠYa×kaⅠ×ⅠMaΔⅠCb=ⅠCbⅠYb×kbⅠ×ⅠMbΔⅠTb=ⅠTbⅠYb×kbⅠ×ⅠMbΔⅠVb=ⅠVbⅠYb×kbⅠ×ⅠMb] (7)

[ΔⅡCa=ⅡCaⅡYa×kaⅡ×ⅡMaΔⅡTa=ⅡTaⅡYa×kaⅡ×ⅡMaΔⅡVa=ⅡVaⅡYa×kaⅡ×ⅡMaΔⅡCb=ⅡCbⅡYb×kbⅡ×ⅡMbΔⅡTb=ⅡTbⅡYb×kbⅡ×ⅡMbΔⅡVb=ⅡVbⅡYb×kbⅡ×ⅡMb] (8)

為便于分析,假定追加到各部門的資本均按照原有生產結構進行追加。k[aI]、k[bI]分別為第Ⅰ部類技術引進部門、自主創新部門中剩余價值用于資本積累的比重;k[aⅡ]、k[bⅡ]分別為第Ⅱ部類技術引進部門、自主創新部門中剩余價值用于資本積累的比重。

在追加資本的條件下,第Ⅰ部類、第Ⅱ部類的價值構成如式(9)所示:

[? ? ? ? ? ⅠCa+ΔⅠCa+ⅠTa+ΔⅠTa+ⅠVa+ΔⅠVa+ⅠMa1-kaⅠ+ⅠCb+ΔⅠCb+ⅠTb+ΔⅠTb+ⅠVb+ΔⅠVb+ⅠMb1-kbⅠ=ⅠY? ? ? ? ? ⅡCa+ΔⅡCa+ⅡTa+ΔⅡTa+ⅡVa+ΔⅡVa+ⅡMa1-kaⅡ+ⅡCb+ΔⅡCb+ⅡTb+ΔⅡTb+ⅡVb+ΔⅡVb+ⅡMb1-kbⅡ=ⅡY]? (9)

將式(9)中的上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ⅠV],下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ⅡV],經整理,得到生產效率等式(10):

[Ⅰc+(1-βⅠ)Ⅰta+βⅠⅠtb+1+(1-βⅠ)Ⅰma+βⅠⅠmb=Ⅰy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1-βⅡ)Ⅱma+βⅡⅡmb=Ⅱy] (10)

由于各部類中無論是自主創新部門還是技術引進部門,追加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與技術支出之和等于該部門剩余價值中除去消費的部分,以第Ⅰ部類的技術引進部門為例——[ΔⅠCa+ΔⅠVa+ΔⅠTa=kaⅠⅠMa],可知式(10)與式(5)是相同的。這說明無論是在簡單再生產還是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考慮不同技術創新類型的生產效率等式是一致的。該生產效率等式的含義已在式(5)的討論中涉及。

擴大再生產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條件是第Ⅰ部類中的可變資本、追加可變資本及扣除追加后的剩余勞動與第Ⅱ部類中的不變資本、追加的不變資本、技術投入及追加的技術投入相等,即滿足交換等式(11):

[ⅠV+ΔⅠV+ⅠM(1-kI)=ⅡC+ΔⅡC+ⅡT+ΔⅡT] (11)

經過整理,式(11)左邊提取[ⅠV]、右邊提取[ⅡV],可以得到考慮不同技術創新方式的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式(12):[]

[? ? ? ? ?ⅠV1+(1-βⅠ)(1-ξaⅠkaⅠ)Ⅰma+βⅠ(1-ξbⅠkbⅠ)Ⅰmb=ⅡV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βⅡ)ξaⅡⅡma+βⅡξbⅡⅡmb] (12)

其中,

[ξaⅠ=Ⅰc+ⅠtaⅠc+Ⅰta+1];[ξbⅠ=Ⅰc+ⅠtbⅠc+Ⅰtb+1]

[ξaⅡ=Ⅱc+ⅡtaⅡc+Ⅱta+1];[ξbⅡ=Ⅱc+ⅡtbⅡc+Ⅱtb+1]

在不考慮技術創新不同方式的情形下,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可以整合為式(13):

[ⅠV1+(1-ξⅠk)Ⅰm=ⅡVⅡc+Ⅱt+ξⅡⅡm] (13)

其中,

[ξⅠ=Ⅰc+ⅠtⅠc+Ⅰt+1];[ξⅡ=Ⅱc+ⅡtⅡc+Ⅱt+1]

對比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實現擴大再生產要額外滿足以下規定:其一,當不考慮技術創新的類型時,兩個部門的[Ⅰt]、[Ⅱt]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證各部類擁有穩定的利潤率。剩余價值中用于追加投資的比重k越大,越需要第Ⅰ部類具有較高的國內利潤率①,以滿足擴大再生產條件下與第Ⅱ部類交換的要求。其二,在考慮技術創新的不同類型時,不僅要使不同部類的技術—勞動比保持一定比例,同一部類不同技術創新方式部門的技術—勞動比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這一是出于我國對所引進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的需要,二是出于我國培育自主創新能力,使技術創新成果滿足擴大再生產要求的需要,三是出于調節生產部門利潤分配的需要。兩大部類和部類內部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的生產部門要保持一定資本積累率,特別是在技術引進困難的時期,可以通過國內剩余勞動的過往積累形成自主創新生產部門的積累基金,以解決技術創新不足的問題,從而順利實現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

五、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平衡困境

引入技術創新因素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須考量技術創新的資金來源、技術創新的價值實現、技術創新的價值分配以及不同技術創新方式之間的轉換等情形,因而容易引發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平衡困境。這種平衡困境一方面表現為顯性的不平衡,即由于技術創新的價值實現受阻而不能滿足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另一方面表現為隱性的不平衡,即雖然滿足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但技術創新方式轉換后技術引進部門占比過高,導致社會再生產過程過度依靠國外技術,從而不利于國民經濟結構的優化,阻礙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一)考慮技術創新的社會再生產顯性不平衡

考慮技術創新的情況下,社會再生產表現出的顯性不平衡源于自主創新的不確定性與長期性,兩者都會造成技術創新投入與技術創新產出在價值上的不對等。自主創新的不確定性表現為一個部門或企業的每一次技術研發、技術攻關方向并不能保證都是正確的。即便所選擇的技術方向是正確的,技術攻關也容易在競爭中被本國其他企業或國外企業趕超,使技術創新的收益難以覆蓋其投入。自主創新的長期性是指技術創新投入在當期生產結束后并不能產生對等的技術創新產出,自主創新產品的價值實現需要經歷較長時期。而技術引進在技術創新的投入和產出方面具有較大的確定性,技術引進免去了企業技術選擇的試錯過程,在當期生產就可以取得經濟收益。因此在市場自發作用下,自主創新成果的價值實現面臨困難,技術引進成果的價值實現較為順暢。

在自主創新當期不能完全實現產品價值的情況下,第Ⅰ部類自主創新部門的投入小于當期的產出,表現為ⅠCb+ⅠTb+ⅠVb+ⅠMb<ⅠYb;第Ⅱ部類自主創新部門的投入小于當期的產出,表現為ⅡCb+ⅡTb+ⅡVb+ⅡMb<ⅡYb。從整體上看,兩大部類中每一部類生產規模萎縮,價值產出小于期初的價值投入,表現為ⅠC+ⅠT+ⅠV+ⅠM<ⅠY以及ⅡC+ⅡT+ⅡV+ⅡM<ⅡY。

相應地,兩大部類的生產效率等式(5)的等式關系被打破,成為式(14):

[Ⅰc+(1-βⅠ)Ⅰta+βⅠⅠtb+1+(1-βⅠ)Ⅰma+βⅠⅠmb<Ⅰy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1-βⅡ)Ⅱma+βⅡⅡmb<Ⅱy] (14)

這說明兩大部類各自加權平均后的技術—勞動比較低,技術投入不足以維持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勞動生產率。這樣一來,第Ⅰ部類不足以為全社會提供足夠的固定資本和技術投入,第Ⅱ部類不足以為全社會提供足夠的消費資料,如式(15)所示:

[ⅠC+ⅠT+ⅠV+ⅠM<(ⅠC+ⅠT)+(ⅡC+ⅡT)ⅡC+ⅡT+ⅡV+ⅡM<(ⅠV+ⅠM)+(ⅡV+ⅡM)(15)]

式(15)表明由于自主創新不能在當期為社會提供足夠的產出,因此不再滿足簡單再生產的條件式(3)和式(6)。由于自主創新的不確定性與長期性,社會再生產過程不能順利進行①。以上分析表明,自主創新的不確定性和長期性給社會再生產帶來的不平衡,導致不能滿足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顯性的不平衡。

(二)考慮技術創新的社會再生產隱性不平衡

自主創新的價值實現困境給社會再生產帶來不平衡問題,促使生產部門進行自發調整,調整方向為降低自主創新生產的比重,同時提升技術引進生產的比重,即降低[βⅠ]與[βⅡ]。誠然,提升技術引進的比重可以在較短時期內使生產部門滿足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但這會造成社會再生產的隱性不平衡。隱性不平衡由技術引進的依附性所致,表現為一個國家長期依靠技術引進,致使整個國民經濟體系陷入國際壟斷資本的技術控制。技術輸出國代表國際壟斷資本的利益,通過技術輸出全面控制技術引進國的生產領域。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企業傾向于選擇立竿見影的技術引進以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而忽視長期技術引進削弱企業的創新動力,加強技術輸出國對技術引進國超額剩余價值攫取等危害[21](p64-74)。自主創新是為現代化經濟體系搭建技術基礎,提升一國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但這些優點往往被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忽視,導致追求經濟收益的生產企業在技術自主創新方面投入不足。

在社會再生產隱性不平衡的情形下,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仍然滿足生產效率等式(5)或等式(10),均衡狀態如式(16)所示:

[Ⅰc+(1-βlⅠ)Ⅰta+βlⅠⅠtb+1+(1-βlⅠ)Ⅰma+βlⅠⅠmb=ⅠyⅡc+(1-βlⅡ)Ⅱta+βlⅡⅡtb+1+(1-βlⅡ)Ⅱma+βlⅡⅡmb=Ⅱy] (16)

由于社會再生產的隱性不平衡,兩大部類中自主創新所占比重較低,在(16)式中分別用[βlⅠ]與[βlⅡ]來表示第Ⅰ部類與第Ⅱ部類較低的自主創新比重。自主創新比重較低、技術引進比重過高造成兩大部類的加權技術—勞動比[Ⅰt]和[Ⅱt]的大小更多地受到[Ⅰtb]與[Ⅱtb]影響,在技術推動勞動力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加劇了技術輸出國對技術引進國技術創新投入資金和勞動者剩余價值的雙重盤剝,使技術引進國的技術創新資金積累不足問題愈加凸顯。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資金的來源與產品的價值分配具有差異性:在資金來源方面,自主創新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收入來獲取資金,屬于國家對國民收入的統籌使用,具有前瞻性;技術引進主要依靠企業收入,屬于技術輸出企業對技術引進企業創造剩余價值的占有。從產品價值分配來看,較大的技術引進比重使[Ⅰm]、[Ⅱm]中的較大部分被技術輸出國占有,不能轉化為本部類內部所需要的技術創新資金;較小的自主創新比重使自主創新部門不能從本部類獲取足夠的收入,導致下一階段的生產中各部類內部的自主創新投入不足。

在社會再生產隱性不平衡的情形下,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式(6)仍然滿足,均衡狀態如式(17)所示:

[? ? ? ? ?ⅠV1+(1-βlⅠ)Ⅰma+βlⅠⅠmb=ⅡVⅡc+(1-βlⅡ)Ⅱta+βlⅡⅡtb] (17)

式(17)表示,較高的技術引進比重[βlⅠ]與[βlⅡ]雖然可以保證簡單再生產的實現,但是由于簡單再生產過程存在著兩大部類的交換,發達國家的技術輸出不僅能夠控制本部類的生產過程,使本部類創造的剩余價值更多地流入技術輸出國,還能通過社會交換過程控制另一部類的生產過程,以全盤控制技術輸入國的生產領域。在式(17)第Ⅱ部類加權平均的技術—勞動比[(1-βlⅡ)Ⅱta+βlⅡⅡtb]中,由于技術引進比重過高、自主創新比重不足,此時第Ⅱ部類技術—勞動比的經濟含義更多地表現為技術引進對勞動者創造剩余價值的占有,而非像自主創新那樣能夠降低勞動者的工作強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在兩大部類交換過程中,國際壟斷資本不僅可以從第Ⅱ部類生產中占有更多剩余價值,還能從第Ⅱ部類與第Ⅰ部類的交換中獲取第Ⅰ部類創造的剩余價值。在第Ⅱ部類加權平均的技術—勞動比較高的條件下,兩大部類交換中第Ⅰ部類需要更高的加權剩余價值率[(1-βlⅠ)Ⅰma+βlⅠⅠmb]與之匹配,從而維持社會總資本的簡單再生產。

在社會再生產隱性不平衡的情形下,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式(12)仍然滿足,均衡狀態如式(18)所示:

[? ? ? ? ⅠV1+(1-βlⅠ)(1-ξaⅠkaⅠ)Ⅰma+βlⅠ(1-ξbⅠkbⅠ)Ⅰmb=ⅡVⅡc+(1-βlⅡ)Ⅱta+βlⅡⅡtb+(1-βlⅡ)ξaⅡⅡma+βlⅡξbⅡⅡmb] (18)

其中,

[ξaⅠ=Ⅰc+ⅠtaⅠc+Ⅰta+1];[ξbⅠ=Ⅰc+ⅠtbⅠc+Ⅰtb+1]

[ξaⅡ=Ⅱc+ⅡtaⅡc+Ⅱta+1];[ξbⅡ=Ⅱc+ⅡtbⅡc+Ⅱtb+1]

式(18)中較高的技術引進比重說明技術引進部門投入較高,而技術引進部門是以犧牲勞動者收入來換取大量的技術引進支出的,因此兩大部類技術引進部門中具有較高的技術—勞動比,即[Ⅰta]、[Ⅱta]數值較高。較低的自主創新比重意味著自主創新投入不足,因此兩大部類自主創新部門中技術—勞動比較低,即[Ⅰtb]、[Ⅱtb]數值較低。這樣一來,國民經濟循環中[ξaⅠ]、[ξaⅡ]的數值較高??傮w上看,[(1-βlⅠ)(1-ξaⅠkaⅠ)Ⅰma]整體偏高,意味著第Ⅰ部類會使用更多的剩余價值購買國外技術,以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的需要;第Ⅱ部類中[(1-βlⅡ)ξaⅡⅡma]數值較高,意味著第Ⅱ部類中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更多地被用來支付國外技術,這會擠占第Ⅱ部類的自主創新支出。雖然加權的技術—勞動比[(1-βlⅡ)Ⅱta+βlⅡⅡtb]可以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要,但自主創新部門的技術支出不足、自主創新動力欠缺使整體國民經濟循環受制于發達國家的技術控制。

以上分析表明,通過增加技術引進比重、降低自主創新比重雖然能夠滿足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條件,但卻是以犧牲技術創新主動權為代價而換取的“經濟平衡”,這既不利于增強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又不利于增強國民經濟循環中的主動權。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需要擴大自主創新比重,為國民經濟循環創造有利的技術條件,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六、避免平衡困境:2000年以來我國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的形成與完善

通過2000年以來國民經濟生產領域的實踐,我國形成了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避免了陷入社會再生產的兩重平衡困境:一方面,我國技術創新方式實現從技術引進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轉變,規避了社會再生產的隱性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國在堅持技術自主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社會生產結構與分配結構,規避了社會再生產的顯性不平衡。二十余年來,我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平衡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一)規避隱性不平衡:從技術引進向自主創新的轉變

2000年以來,我國技術創新方式經歷了由技術引進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轉變,形成并完善了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這一模式既能幫助我國擺脫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使國內循環成為經濟循環的主體;又能提升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為國際循環良好發展創造條件。

21世紀初,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發達國家期望通過經濟全球化從我國獲取更多貿易紅利與技術輸出紅利,這為我國的技術引進創造了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2000年至2010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技術引進支出大于自主創新支出(圖2)。2005年以前,技術引進支出占技術創新總支出的比重較高,保持在76%以上,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2001年達到最高值78%。隨著我國“入世”5年緩沖期結束,2006年后我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直面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為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我國自主創新的投資力度顯著增強。2011年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支出首次超過技術引進支出,達到5994億元,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形成。2011年后,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對不利于技術引進的國際環境,我國進一步鞏固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大幅提升技術自主創新比重。2020年,我國自主創新比重達到78%,較2011年增長了2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主創新支出高達15271億元,是2011年的2.55倍。

我國在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兩方面做出努力,促進了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其一,擺脫對發達國家的技術引進依賴,增強國內循環的主體地位。隨著我國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技術引進愈加困難,發達國家對技術的層層加密不利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2000年以來,我國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經費支出呈現出先增后減的趨勢,從2000年的22.8億元增至2011年的峰值202.2億元,2020年又跌回75.6億元。這說明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發達國家向我國技術轉讓的過程中為引進技術的后續開發設置了重重障礙,使我國難以依靠技術引進得到技術提升。為此,我國通過增加國內技術購買支出以促進不同部類之間的技術交流。2020年我國購買國內技術經費支出達到457.7億元,是2000年的13.24倍。這說明技術自主創新成果惠及更多的部門,提升了國民經濟的技術基礎,增強了國內循環的主體地位。其二,擺脫國際市場中的不平等交換,建立良性的國際循環。2000年至2004年,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較為嚴重的不平等交換問題。該時期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技術引進支出與貨物貿易的進出口差額相抵(圖3),這說明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在國際市場中獲得的貿易紅利僅能彌補對發達國家高額的技術引進支出。2005年后,隨著我國貿易結構的不斷優化和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貨物貿易進出口差額遠遠超過技術引進支出,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為國際循環的良好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規避顯性不平衡:技術自主創新基礎上社會生產結構與分配結構的優化

技術自主創新投入不能短期內轉化為產出,這會阻礙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造成社會生產結構與分配結構失衡,即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中的顯性不平衡。我國在建立與完善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的過程中,一方面妥善處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保持合理的社會生產結構;另一方面著力增加勞動者的收入,提升勞動者的地位,促進社會分配結構不斷優化。

2000年后,我國在技術引進向自主創新轉變過程中妥善處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2000年至2008年,我國技術創新方式以技術引進為主,通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消化吸收引進的技術,并使生產部門增加的產品適時進入消費領域,使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擴大與消費水平提升并進,保證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2008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44587億元,是2000年的4.39倍,而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10995億元,是2000年的2.89倍。2003年后,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超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圖4)。2000年至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值持續上升,社會總資本再生產處于先行積累階段。2008年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值基本穩定,2014年后呈微小下降趨勢。這是由于生產領域的前期投資普遍進入收益期,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自主創新投入短期內不能轉化為產出的情況,另一方面能推動消費領域提升品質,促進消費領域價值實現。因此,即使在技術自主創新支出不斷增長的條件下,我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也能順利實現。

我國通過提升生產領域勞動者報酬優化社會分配結構。2000年,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僅為18127億元,2019年這一數值增至266647億元,是2000年的14.7倍(圖5),而同期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7.7倍,這說明生產領域的財富分配逐步向勞動者傾斜,勞動者報酬顯著提升,社會分配結構得到優化。21世紀初,我國勞動者收入較低,以貨物貿易為主營業務的外資企業向勞動者支付較高的勞動報酬,推動勞動者平均收入增加。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增速明顯放緩,貨物出口總額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呈降低趨勢(圖5),從2008年的76%降至2020年的57%。不利的國際貿易環境一方面促使我國總需求從保外需向擴大內需轉變,提升勞動者收入水平以消化內需;另一方面倒逼我國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動自主創新成果在國內應用,在保證技術自主創新部門價值實現的基礎上,增強我國廣大勞動者在經濟發展與技術創新過程中的獲得感。

七、結論

本文為新發展格局下技術創新問題的研究構建了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模型,通過模型的理論研究與我國2000年以后的實踐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新發展格局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由于考慮技術創新因素而變得復雜。第二,在基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好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的比例關系。第三,自主創新支出會面臨在當期不能完全實現價值的問題,這將導致一國自主創新投入不足,出現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平衡困境:顯性不平衡不能滿足社會再生產實現條件,使國民經濟循環出現萎縮;隱性不平衡雖然能滿足社會再生產實現條件,但過高的技術引進比重不利于優化國民經濟結構。第四,我國2000年以來致力于建立與完善技術自主創新型社會再生產模式,從而避免陷入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平衡困境,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從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J].求是,2021(9).

[2]程恩富,張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求索,2021(1).

[3]王娜.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解析[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1(4).

[4]劉燦,韓文龍.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10).

[5]邱海平.關于新發展格局戰略思想的幾點認識[J].當代經濟研究,2021(1).

[6]周小亮.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理論邏輯與實踐思考[J].東南學術,2021(2).

[7]陳甬軍,晏宗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經濟學理論基礎與實踐創新[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6).

[8]施紅,程靜.從社會再生產角度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源泉和升華[J].理論視野,2022(3).

[9]張占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成果[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2(1).

[10]焦方義,史寧.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21(11).

[11]武素云,胡立法.馬克思供需平衡理論視域下國民經濟國內大循環的暢通路徑[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9).

[12]葛揚,尹紫翔.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理論分析[J].經濟問題,2021(4).

[13]王俊,蘇立君.論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的社會總產品實現問題——基于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20(11).

[14]徐志向,丁任重,張敏.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視閾下中國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研究[J].政治經濟學評論,2021(5).

[15]周文,劉少陽.新發展格局的政治經濟學要義:理論創新與世界意義[J].經濟縱橫,2021(7).

[16]張峰.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視野下的暢通國民經濟循環[J].當代經濟研究,2022(3).

[17]陳曉楓,錢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理論邏輯與現實發展[J].中國經濟問題,2021(6).

[18]李幫喜,奕菡,馮志軒,等.價值循環、經濟結構與新發展格局:一個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與國際比較[J].經濟研究,2021(5).

[19]謝莉娟,陳錦然.國家價值鏈與中國經濟平衡發展——新發展格局下的理論與經驗分析[J].財貿經濟,2022(11).

[20]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M].中共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李佳,張俊山.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技術自主創新的學理解釋與現實考察[J].政治經濟學研究,2022(2).

責任編輯(見習)? ?倪子雯

猜你喜歡
新發展格局技術創新
中國經濟:從客場到主場的全球化發展新格局
基于問題導向的中國制造業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
新發展格局下對現代流通體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新發展格局
“新發展格局”,牽動人心
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技術創新路徑下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研究
淺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及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