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事件自救互救技術培訓方案在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中的實踐

2024-04-09 09:17蔣維連唐文帥喻愛芳黃子涵
衛生職業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技術培訓本科生應急

蔣維連,楊 帆,潘 闖,梁 菡,唐文帥,喻愛芳,馬 香,黃子涵

(1.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199;2.桂林醫學院護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10)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危害的事件[1]。目前,國內對學生防災減災、自救互助的研究呈增長趨勢,但存在以下問題[2-5]:多以調查性研究為主,干預訓練實踐研究較少;研究重點多集中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程度上,缺乏學生獨立查找災害信息能力培養的研究;培訓內容主要是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培訓內容單一,應對不同突發事件的系統培訓較少;培訓過程相對分散。護理人員是突發事件救援的重要主體,在救援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護理本科生作為突發事件護理人才的重點培養對象,其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對救援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在前期研究[6]的基礎上,對具備一定醫學基礎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大三護理本科生進行1 個月培訓,評價其培訓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桂林醫學院護理學院2021 級44 名護理本科生為觀察組,其中男生5 名,女生39 名,年齡(22.34±1.79)歲;選取2020 級42 名護理本科生為對照組,其中男生4 名,女生38 名,年齡(22.41±1.82)歲。納入標準:(1)已學習過人體解剖學、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課程,具備一定醫學基礎知識。(2)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不能全程參與培訓者。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法,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內容包括突發事件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評估能力、行為素養4 部分;培訓形式主要是發放學習手冊、開展講座、組織觀看視頻,均采用視、聽、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結束后,教師通過雨課堂推送復習材料,并通過QQ 群進行在線輔導,護理本科生根據個人意愿自行復習。

1.2.2 觀察組 開展突發事件自救互救技術培訓。(1)組建培訓方案設計的專家團隊。團隊由多學科專家組成,共12 名,護理教育學專家4 名、急診科專家5 名、科研領域專家3 名;職稱:高級9 名,中級3 名;學歷:博士2 名,碩士6 名,本科4 名。

(2)培訓方案設計依據與目標。方案設計的理論框架和設計理念嚴格按照Bartholomew 所提出的相關理論為依據[7],確定培訓目標、培訓方法、課程內容、培訓實施過程及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以提高護理本科生災害護理能力、突發事件自救互救能力為目標[8],社會(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災難護理學組)、高校(桂林醫學院護理學院災難醫學教育中心)、醫院(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多部門開展系統化的培訓。

(3)培訓方案內容。自救互救技術課程設置應與我?!傲⒆銖V西,面向全國,服務基層”的辦學理念相契合,堅持以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為目標開展培訓,從而確保護理本科生具有較高的應急急救能力。目前該課程是一門具有實踐意義的專業選修課程,計劃在第五學期開課。在課程教學前,征召了一批護理學院專任教師及臨床急診科、重癥科臨床教師,并組成了教學團隊,共28 人,其中兩人擁有美國心臟協會基礎生命支持(BLS)和高級生命支持(ACLS)培訓導師資格、7 人獲得美國心臟協會HearthSaver 證書。教學團隊經過閱讀文獻及前期調查結果設計自救互救技術課程教學大綱,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函詢13位高年資教師、醫療機構資深專家及紅十字會負責相關培訓的專家等,經兩輪修改最終確定教學大綱。學時安排:該課程分為校內實驗課、校外實踐課,其中校內實驗課開展3 次教學(6 學時),校外實踐課5 次(21 學時),共27 學時;課程內容:心肺復蘇術、海姆立克急救術等七大模塊。課程教學方案見表1。

表1 自救互救技術課程教學方案Table 1 Teaching plan for self 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technology course

(4)培訓方案的實施。①師資選拔。從大學或醫院選拔優秀的師資充實教學隊伍,從事理論教學的教師應具備本專業學習背景、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及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教學經驗不少于3 年,有5 年及以上臨床實踐經驗。

②實施前準備。選擇實踐基地:學院與濟南市23 家企事業單位及社區進行合作,簽署社會實踐類課程實踐基地協議書。實踐基地需要準備好實踐培訓場地及教學所需要的音響、話筒、桌凳等,并且還應在培訓開始前大力宣傳;準備實踐用物:結合課程內容,提前準備好教學所需的教具和模型,如心肺復蘇模型、繃帶等;準備宣傳用物:根據課程內容,制作海報、宣傳冊及學習資料;網絡資源建設:申請并維護以“公眾自救互救技術”為主題的微信公眾號,并開展急救知識宣講、急救操作視頻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報道等工作,以便護理本科生參考學習。

③實施。培訓方案分為校內教學和校外教學兩個階段。校內教學:3 名教師進行3 次教學(6 學時)。課前:給護理本科生發放網絡問卷,調查其職業認同感、自我價值感、社會責任感,并借助相關軟件分享教學課件,以便護理本科生提前預習。課中:教師結合PPT 對相關理論基礎知識進行10 分鐘的講解,對護理操作過程及細節進行25 分鐘的解析,并將護理本科生分為3 個小組,由3 名教師帶隊進行練習,教師負責糾正實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限時40 分鐘;下課前抽取一名護理本科生進行實操演示,教師點評及總結所學知識要點,限時5 分鐘。課后:組織護理本科生練習操作,共3 次,單次限時1 小時。待課程學習結束后,組織理論、操作及試講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環節的實踐教學,考核未能通過者需要補考,直到考核通過為止。理論考核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考查護理本科生急救理論知識掌握情況;操作考核主要考查護理本科生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操作技能掌握情況;試講考核采用模擬授課的形式,護理本科生自選七大模塊中的某一內容(如心肺復蘇術、外傷止血包扎等)進行10 分鐘的模擬授課。校外教學:進行5 次教學(21 學時)。社區工作人員在培訓前做好宣傳推介工作,吸引社區居民參與培訓活動,并布置好培訓場地及準備好培訓設施。將護理本科生隨機分成兩個小組,由兩名教師帶隊準備好宣傳海報等物品,先后到各個實訓基地參加實踐教學活動。如開展“心肺復蘇術”培訓時,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教學:興趣激發:教師根據PPT 講解國內心肺復蘇急救培訓現狀及急救成功案例,調動護理本科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急救意識,在此期間講解心肺復蘇術理論知識,幫助護理本科生回顧所學知識,也為實踐操作打下基礎,時長25 分鐘。實踐引導:教師利用模型講解徒手心肺復蘇術操作流程、急救操作定位方法、按壓頻率要領和細節,護理本科生觀摩學習,時長25 分鐘。實踐融合:按照護理本科生人數分配教具和任務,安排護理本科生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逐個指導參訓群眾進行實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及時糾正護理本科生不規范的操作,指導其熟練掌握急救操作流程、急救手法及動作要領。與此同時,讓護理本科生關注微信公眾號,引導其熟知更多急救常識,時長125 分鐘。效果評價:完成操作練習后,教師總結培訓內容及實操中遇到的問題,時長25 分鐘。

1.3 評價方法

培訓結束后對兩組護理本科生進行調查和測評。(1)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該量表由李潔等[9]研制,包括衛生應急素養相關知識(32 個條目)、衛生應急素養相關態度(9 個條目)、衛生應急素養相關行為(24 個條目)3 個維度65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5 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總分65~325 分??偭勘淼腃ronbach′s α 系數為0.988,折半信度0.996,重測信度0.860,信效度較高。(2)護理本科生教學滿意度:包括學時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培養護理本科生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教師示范操作是否熟練標準、課堂管理是否嚴格等條目,滿意度問卷總分100 分,≥90 分表示滿意,80~<90 分表示基本滿意,<80 分表示不滿意。利用桂林醫學院教務系統中的在線評價系統收集評教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描述,采用χ2檢驗,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等級資料比較,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本科生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得分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的衛生應急素養相關知識、行為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衛生應急素養相關態度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本科生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各維度得分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in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Nurse Health Emergency Literacy Assessment Scale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s)

表2 兩組護理本科生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各維度得分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in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Nurse Health Emergency Literacy Assessment Scale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s)

組別知識128.81±9.22 96.24±8.86 16.690<0.001 n觀察組對照組44 42 t P態度37.32±4.47 36.89±4.62 0.439>0.05行為101.37±9.69 82.67±7.84 9.811<0.001

2.2 兩組護理本科生教學滿意度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本科生教學滿意度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each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n(%)]

3 討論

3.1 自救互救技術培訓能促進護理本科生掌握知識、改變行為

研究結果顯示,培訓1 個月后,觀察組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的衛生應急素養相關知識、行為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校內與校外教學相結合的突發事件自救互救技術培訓能提高護理本科生自救互救能力,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10-12]?,F今有很多高校仍將“三下鄉”作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13],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學生不能真正融入社會。盡管諸多高校已嘗試在教學計劃中納入社會實踐這一內容,但活動機制不健全,也沒有相應的管理機制,加之實踐內容缺乏系統性,實踐周期短,導致學生無法真正開展實踐活動。將自救互救技術課程社會實踐與國內急救培訓相結合,根據護理本科生學習背景和學習需求,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經過兩輪函詢與修訂,最終確定課程教學目標、主要內容、具體實施方案和考核評價體系等,并將常用急救知識技能劃分為七大模塊,進行模塊化授課。教學團隊成員是既有護理教育背景又有臨床急診科工作經驗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經驗的專家,保障了課程授課質量,并且在授課過程中借鑒了其他課程社會實踐經驗[14],注重以護理本科生為中心,發揮了護理本科生的主體作用。

3.2 自救互救技術培訓對護理本科生自救互救態度的改變不明顯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本科生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的衛生應急素養相關態度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張娣等[15]的研究結果類似。本研究納入的對象為本科學歷,主觀意識較強,認可新模式對提高護理技能的積極作用。馬衣努爾·托合提等[16]調查了153 名臨床護士對突發公共事件救護的態度,研究發現,60.13%的受訪對象支持突發公共事件救護。此外,態度作為一種心理傾向,短期內不容易發生轉變,本研究是在培訓1 個月后對護理本科生進行測評,時間較短,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適當延長測評時間來觀察調查對象的態度變化。

3.3 自救互救技術培訓提高了護理本科生教學滿意度

觀察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護理本科生對自救互救技術培訓的接受度較高。社會實踐是課堂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如何提高護理本科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是教學的難題。自救互救技術培訓能讓護理本科生意識到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使其真正重視急救技能培訓,通過系統的急救知識和技能講解,提高了護理本科生急救能力。在培訓中,教師改變了以往口頭鼓勵、說教的方式,從傳播知識到傳授技能,再到引導實踐,整個過程引用了大量真實的案例,激發了護理本科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能“主動去想、主動去學、主動去做”,提高了自主實踐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

3.4 自救互救技術培訓方案實施要點

為保障培訓效果,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1)培養護理本科生溝通能力:讓護理本科生負責和協調整個實踐活動事宜,能使其掌握自我訓練、自我管理的技巧。(2)正確處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針對某些不善言辭的護理本科生在面對年長培訓對象時不敢大膽指導的情況,教師需及時給予支持和鼓勵。(3)調動護理本科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中,護理本科生的積極性對實踐活動質量有重要影響,應在培訓前做好宣傳工作,強調急救培訓的重要性,并分享事故救援成功等的案例讓更多人參與。

4 結論

自救互救技術培訓能提高護理本科生突發事件自救互救能力,護理本科生教學滿意度較高。未來可納入不同的研究對象,如大專護理學生、社區護理人員、居民等,開設不同層次、能滿足不同需求的課程,儲備應急護理人才,提升護理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猜你喜歡
技術培訓本科生應急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三大智能燈光技術培訓于CIT2021展會期間舉行
陜西千陽:春耕備耕抓上手 技術培訓走在前
SBS結合CBL在聽力學技術培訓中的應用與實踐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如何加強數字電視技術培訓工作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