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同姓村家族互助變遷研究
--以榆林清澗縣為例

2024-04-10 07:53賀小劍趙亞珠
榆林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陜北村落家族

賀小劍,趙亞珠,張 曉

(榆林學院 政法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家國同構、家國同治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特征,隨著社會變遷,家族也隨之承襲更替,在家族互助變遷的歷程中,家族成員為滿足自身需要,借助實質性的家族活動促成家族的生長綿延。以往關于家族群體和家族變遷的研究,國外學者如弗里德曼和守屋美都雄等注重史料的整理,國內學者則形式多樣,從家族結構、家族系統、家族文化、家族行動、家族適應①等對家族進行深入研究,但均偏重于家族整體和家族系統的運作,尤其是著眼于結構和形態等家族的外在表現形式,從而忽略了家族活動的實踐主體,即家族成員的個體主觀體驗。同時研究地域多集中于南方,對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區研究較少,缺乏對中國家族群體和家族變遷整體性的認識和把握。近年來學界呼吁將研究對象還原為生活主體,并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個體敘事可以成為一種路徑[1]。本文通過考察陜北村落家族成員的生活事件和交流實踐,試圖以家族成員個體的行動和主觀感受來解釋家族群體和家族互助變遷,從而作為已有家族研究的補充和參照,全面把握中國家族變遷的真實情況。

本文調研地點為陜西省北部,包括清澗縣賀家山、管道山、黃家畔、張家洼、上下朱家山等村落,這些村落均為同姓自然村,且都位于沿黃公路旅游觀光帶,村落之間存在姻親往來,村落家族群體和家族變遷具有許多共同特征,結合上述文獻和調研村落的具體情況,本文將家族界定為以男性血緣世系原則為基礎,但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包括一些姻親關系和擬血緣關系,并存在某種組織形式和具有家族色彩的活動,家族成員對家族有認同和歸屬感,家族也有著一定的外部邊界,文中主要關注家族的實際存在狀態和家族成員的個體敘述及體驗。筆者依據2013年至2023年期間對這些村落的實地調研資料,將陜北村落家族互助變遷劃分為前工業社會、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等五個階段,從家族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觀互動入手,關注家族中普通成員的日常生活實踐和日常生活策略,通過家族成員在不同時期的具體社會行動和他們的主觀體驗,研究家族互助在各階段的存在方式和主要特征,從而把握陜北村落家族互助變遷的真實情況,進而預測其未來走向,以期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助力陜北村落社會發展,構建多元包容的鄉村共同體。

一、 前工業社會中的家族:保障與約束

在前工業社會,家國同理同構,國家借家族來進行管理。根據陜北村落的具體情況,可以將前工業社會時期的家族劃定為土地革命之前,期間推行家族權威,鞏固族長權力,舉行強制性的家族儀式,家族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同財共居,凝聚了“家累家,戶累戶”的家族意識。

這一時期,族長掌握著家族內部再分配的權力,處理家族成員之間的沖突與糾紛,出面與官府和其他組織交涉,同時也是家族成員的依靠,在家族成員遭遇困境時協助解決,保證大家族的生活和存續?!拔倚r候聽我爺爺那輩人說,民國十三年有一場旱災,當時村里面管事的人,把自家的糧食分給全村,三天分一次全分完了,他家里沒吃的把五歲的小女兒餓死了?!?HGG20130305)在當時家族成員的觀念里,有困難就找族長想辦法,失去父母的孤兒由族長收養直至娶妻生子后才分家另過。此外,陜北很多村落在彼此都有“吃墳會”的習俗,用墳會地的產出或祖墳地的木材準備香紙炮燭和一些“長卷子”②等特殊的祭品,舉辦“吃墳會”的時候家族成員都會到齊,一起緬懷祖先和評點家族成員,通過共同參與家族祭祀,完成了對家族傳統的延續和保護。前工業社會時期,除了舉行強制性的家族儀式外,家族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同財共居,在大家族內部分工合作,“我們爺爺手上不分家,子女適合什么做什么,會處事能服人的管家事管賬,頭腦靈活的做生意販貨,老實力氣大的只管種地,兒媳婦輪流做飯縫補衣服,其他有病的就養著。好處人多力量大,不好處就是有什么飯吃什么,有什么衣服穿什么,喜不喜歡都由不得自己?!?HGH20130305)極為有效地整合了家族成員的才干,使家族成員各盡其能為大家族做貢獻,也保護了一些需要照顧的家族成員,但也同時將家族利益凌駕于個人利益至上,家族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家族對個體的束縛和限制?!澳菚r候就是家累家,戶累戶,誰家窮了,病了,娶不上媳婦了,會提籃子在村里走一遍,都會幫襯一點。向外面請會借貸,也是整個家族擔保。一個人犯了事,苦主找上門來向父母要,向兄弟要,向整個家族討說法。反之,一個家族山前梁后的名聲要是不好,你個人條件再好,也討不到好媳婦?!?ZCY20160316)家族成員彼此依存,唇亡齒寒,在日常生活中凝聚了極強的家族觀念和家族互助意識。

前工業社會時期的家族,對家族成員保障與約束并存。家族成員的命運與大家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家族對家族成員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家規家訓等道德規范的傳承,在某種程度上干預了家族成員的自主權利,限制了家族成員的選擇和發展空間,但家族在制約家族成員的同時,也提供了保護和支持,在家族成員遭遇困境時提供援助,擔負一定的救助責任和義務。通過考察家族成員在這一時期的微觀互動,可見家族對家族成員既有保障又有約束,家族成員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形塑著家族。

二、 土地改革時期的家族:互助與合作

陜北村落的土地改革,既沒收了地主的土地,也取消了家族的墳會田,將農村的土地資源集中起來重新進行分配,破壞了封建家族存在的經濟基礎,形式化的家族在土地改革后逐漸消亡,家族失去了前工業社會時期的權威色彩。但陜北村落聚族自保的親緣關系和地緣關系非但沒有破壞,還受到國家行政力量即戶籍制度的進一步強化,將家族成員牢固束縛在家族群體之中,他們的觀念和互動自然也無法擺脫家族的影響。

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2],給家族成員帶來了不少好處,但家族成員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面臨很多現實困難,比如大家族分家后,有的家庭缺少勞動力,有的家庭買不起農具和牲畜,有的家庭欠缺干農活的經驗和種植技術,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幫助和支持?!巴恋馗母锖醚?原先走老遠給地主做生活,土改后有自己的地,起碼不用餓肚子。但原先給地主做生活出力就行,現在各家各戶都有地了,有的人口多分的地多,但干活的人手少。有的家里窮,買不起毛驢,馱水犁地光靠人不行。以前靠大家族養著,現在各顧各了,只能找兄弟、家家們伙的種,兩家、三家合起來買頭驢……那時候,沒有現在這么好,沒有錢雇人,也沒有地方去貸款?!?HDH20200316)家族成員擁有土地資源后,依然面臨著各種現實困難,而當時政府尚未建立起相應的職能機構,因此在面臨這些困難時,家族成員自覺合作,以互幫互助的形式渡過難關,家族內部的合作就成為必然。這一時期家族成員的日常生活中,始終貫穿著實質性的家族互助活動。

在土地改革時期,陜北村落的家族,雖然失去了墳會田等物質基礎,也在“破四舊、立四信”的社教運動失去了族長、家族祭祀等一系列外顯的家族特征,但家族成員們依然會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尋求家族間的合作與互助。形式化的家族消亡后,家族成員無法再依賴大家族,不得不各謀生路,基于長久以來被家族形塑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使他們傾向于選擇家族進行資源交換,這種交換式的互助是自愿并且多方獲益的。由于血緣和地緣形成的路徑依賴,使家族成員在遇到困難時傾向于求助家族,而通過家族合作成功解決了種種困難后,又進一步強化了家族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的聯系和互動,促進了土地改革時期陜北村落家族互助的實質性生長。

三、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家族:適應與創新

土地改革之后,中國共產黨通過農業合作化重建鄉村社會結構[3],家族成員作為重要主體參與其中。前述陜北村落的農業合作社,一般以同姓自然村作為基礎,農業合作社的成員大都沾親帶故,使家族在適應與創新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隙。通過調研發現,陜北村落的農業合作化大致為1953年到1978年,成立農業合作社后,土地無償收回,牲畜農具按價收回,各村落生產大隊的隊長投票后當選,家族成員一般會投給本家的候選人,以期通過家族抱團實現利益最大化。

人民公社時期實行工分制度,上工、下工、賺工分是社員日常生活軌跡。但就在這種頗為程序化的制度中,家族成員也通過各種渠道達成家族合作,家族活動極具適應性和創新性。首先是家族成員中流行“過分”③,人民公社按分分紅,工分作為當時主要的交換中介,在家族成員的衣食住行中承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家族成員通過過分這一創新性的家族活動,實現了家族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合作,例如修窯洞、打家具、縫衣服,甚至照顧孩子,都可以通過過分在家族成員之間實現交換,滿足各自的需求,保持家族的聯系?!爸灰阌萌思?就要過分,就算趕集捎帶買東西,也要事先商量過幾分,大家都靠分吃喝。我當時有手藝買了縫紉機,縫一件上衣是過四分,褲子是過三分,靠給全村的人縫衣服賺夠了修窯的工分。農業社里大家都困難,兄弟叔伯們過來幫你修窯就誤工掙不到工分了,所以過來一次就過一個工分?!?ZCY20130917)此外還有“變工”④的形式,就是日常生活中相對等的一些勞動,會采用變工這一直接交換的形式,完成家族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合作,變工的形式多種多樣,家族成員通過變工調劑勞力和畜力,“變工就是商量好,我幫你做這個,你幫我做那個。比方說我使喚他家的牲靈,不能白使喚,完了要變工給人家,幫人家攔羊。再就是一個人干不了的生活,比方說圈墻啥的,就要叫人來,完了再變工還?!?HDH20130316)過分、變工是在資源被集體控制和壟斷時期,“全部都不是個人的了,地都是隊里的,大家一起種,你不能種自留地,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種點菜也要偷偷摸摸的,發現了要接受批評教育?!?ZCY20130316)家族成員缺乏可供交換的物品或資源時,通過靈活的變通來適應現有的體制,將家族活動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滿足家族成員的各種個性化需求。

在農業合作化時期,家族展現了極強的生命力,家族活動不斷改變和創新,以適應變化了的體制和規范。家族成員出于自身需要,通過靈活變通整合家族資源,以適應新的社會制度,促成了陜北村落家族的生長綿延。

四、改革開放以來的家族:多元與實效

在農業合作化時期,國家全面控制著中國農村社會,而1978年的改革開放使這一局面發生了重大變化,推動了農村結構變革和蓬勃發展。[4]這一政策在陜北村落“落地”執行后,使農村生活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不用再捆綁在集體生活中,誰有能力誰先致富,甚至擺脫了長久以來土地對人身的束縛,家族成員紛紛外出打工,在全國范圍甚至全世界范圍內尋找致富機會。

家族成員外出打工時并不是個體單獨行動,而是采取一家帶一家的方式,各村落打工去向體現了明顯的家族特征,家族成員都是哪有親戚就往哪走,在打工目的地形成了新的地緣關系?!拔覀兂鋈ゴ蚬な峭抟x書,把娃的戶口遷到親戚的學區房里,才能念上好學校,我們一大家子都在榆林,也有一家子都去延安、去貴州、去太原或北京的。一大家子在一起,出門在外也有個照應?!?HHX20220517)最初打工時大都是投奔家族成員,在尋找工作機會時也實現了資源共享,甚至是衣食住行方面,家族成員都會彼此照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體現了多元和實效的家族合作,例如財物之間的互助,當時并沒有便利的金融借貸系統,家族成員往往互相借貸,通過家族互助渡過難關,甚至在子女教育方面,家族成員也會你托我,我托他,通過家族網絡和人情關系解決問題,至于婚喪嫁娶等家族成員的重大生活事件,更是不辭辛勞千里趕赴,“有些婚喪嫁娶是必須要到場的,村里誰家回老家辦白事,兄弟們請假誤工也要回去幫忙的,結婚一般在外面,也是自費買車票去跟事情,說是必須去,其實也是想去愿意去,去了也熱鬧高興,兄弟們一起喝酒也痛快,村里的人都看著親,旁人比不了?!?WD20200629)有時候距離的增加,反而強化了家族意識。家族成員熱衷于通過電話和網絡聯系,分享彼此的近況,“現在微信里有各種群,村里的群,娘家的群,大家沒事就在群里聊聊天,年輕時好過的姐妹們,現在也聯系上了,一視頻就一兩個小時,聊村里的事,聊家里的事,基本啥都能知道?!?LZY20180316)如此,發生在家族成員身上的特定生活事件,例如學業、結婚、生子、疾病、死亡都會迅速在家族網絡傳播,家族成員通過彼此聯系和分享,獲得了一定的歸屬感。

陜北村落改革開放以來的家族活動,趨向多元和實際效用。家族成員從資源共享中獲利,從經濟互助中得到支持,在子女教育上得到幫助,在婚喪嫁娶活動中禮尚往來,此外還發展了各種形式的實質性家族活動。家族成員從實際出發,通過家族系統解決各種現實問題,維系家族的運作。家族成員在擺脫地緣關系的限制后,依然在血緣和姻緣群體中尋求家族合作。

五、鄉村振興時期的家族:重構與復興

陜北村落作為共同體,具有明確的邊界。從前工業社會的家族共同體,到農業合作化時期行政力量主導下的政治共同體,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利益共同體,既發揮保障協調作用,也是個體歸屬感的重要來源。在現代化進程中,鄉村共同體逐漸消減,使農業農村也隨之衰落[5],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戰略目標,并在黨的二十大持續深化,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眹胰Ψ龀洲r村地區發展,以期重構新型鄉村共同體。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陜北村落家族又煥發了新的活力。首先是鄉賢引領,鄉賢作為一種歷史傳統和當代的新型精英,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有效力量[6]。例如上述陜北村落的一些酸棗致富能人,在傳統紅棗產業遭遇發展瓶頸時,這些依賴聲望和能力在鄉土社會享有一定權威的新鄉賢,率先嘗試紅棗嫁接酸棗走出困境,“最早接酸棗的是我三哥,2016年就開始接酸棗了。去年酸棗一斤二十塊,我三哥兩口子靠賣酸棗掙了十多萬,比出門打工還強。今年村里人就開始跟著我三哥接酸棗,到現在也賣不少錢了,連其他村的親戚,兩姨弟兄們,也跟上接酸棗,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各村里都是酸棗樹?!?WD20220517)當他們獲得可觀經濟收入后,便通過家族網絡和姻親網絡傳授嫁接技術,指導和引領家族成員一同致富,再一次實現了家族合作,促成了家族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生長和綿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其次是陜北村落新興的女客回娘家活動,女性在傳統的父系家族制度中較為邊緣,處于從屬和依附的位置。在制度化的宗族解體后,女性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在新興的宗族中得以凸顯,推動了日常生活中家族活動的變革和鄉村社會的再組織?!芭鸵彩谴謇锏囊环葑?大家十來年不見,再見面依舊親熱,都說這個聚會辦得好,我們雖然嫁出去了,但根永遠在這里,以后要多來往多走動。聚會辦得又熱鬧又喜慶,相好的姐妹們都拖家帶口,兄弟們為招待女客們也都回來了,有一天吃飯時有五百多人?;I款時有一家出了兩萬多,在村里的名聲一下子就起來了,大家議論時誰不夸?”(HHX20231005)女客回娘家的聚會使女性在宗族中得到了歸屬感,也加強了整個家族的凝聚力,通過表演、閑談、籌款立碑等活動重構了家族系統,為鄉村社會增添了一定的文化影響力,強化了家族成員間原有的聯系,再生產出了包含女性在內的擴大了的家族網絡[7]。此外,陜北村落重修家譜,家族祭祀以及傳統廟會的復興,都推動了家族在新時代的重構與復興。

陜北村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致力于營造生態宜居,干凈整潔的美麗鄉村,通過硬化、美化、綠化項目,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兼管并行,為村落居民提供舒適和便利的生活環境,還有回鄉創業和農村產業振興的一系列補貼和惠農政策,吸引了一部分外出務工的村民主動修繕居所,提高了他們重返農村的可能性?!澳悻F在開車回農村,路邊一家一家和別墅似的。政府給村里鋪了水泥路栽了路燈,還統一給種了各種花來美化村落。在家里的(堂)兄弟說接酸棗掙錢,政府還有各種補貼,我們兄弟便約了其他親戚,想著先回老家翻修,一起拉材料把窯洞處理了,院子里鋪上磚,幾家人一起,忙完一家再一家,花個兩月功夫把老家收拾的漂漂亮亮。如今農村收入越來越可觀,在老家勤快些一年十來二十萬,比在城里打工一年五六萬強,再說城市里啥都要錢,農民的養老金一個月就兩三百塊錢,等將來老了,在城里不夠花待不住?!?HSW20231005)在鄉村振興期間,榆林市清澗縣鄉村振興局公布了各種農村產業發展配套措施,推進鄉村規劃建設管理、農村道路暢通、數字鄉村建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養老助殘托幼等工作,努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由于陜北村落不少是同姓自然村,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需要家族這一傳統互助組織發揮協同作用。事實上,家族成員在鄉村振興期間,不但通過家族網絡交換和分享政策信息,更在日常生活中重構了家族中的合作與互助,農業社時期的變工,在如今又時興起來了,傳統的家族活動不斷復興并重新發揮了實際效用。

家族互助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極具現實意義,鄉村振興致力于建設農村地區公共服務體系,而家族互助網絡正是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在家族成員的日常生活中予以幫助和支持。隨著鄉村振興時期家族互助的重構與復興,家族成員在農村產業轉型、女客回娘家聚會、農村廟會以及婚喪嫁娶等人情往來中不斷增進了對家族互助的認同并再生產出包括女性、姻親、朋輩群體在內的擴大化家族互助網絡,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發揮實際效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綿延不絕的互助資源。

六、結語

通過對陜北村落家族的考察可知,家族互助不止存在于儀式儀軌之中,也存在于家族成員的日常生活實踐之中。隨著社會的變遷,在家族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家族互助歷經各個階段的變遷,逐漸變化為更適合家族成員需求的保障方式。由此可知,家族作為一種社會關系,在不同階段影響著家族成員的觀念和行為,而家族成員通過日常生活中對這一關系的運用也在重塑和改變著家族。村落社會中,基于血緣和姻緣結合而成的家族,使家族成員們彼此依賴,彼此信任,榮辱與共,相互依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習慣性地傾向于家族合作,而合作的獲益與成功又使他們更加依賴家族,自覺地推動家族的生長。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指出“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雹蓐儽贝迓浼易寤ブm歷經變遷,但在家族成員的日常生活中,始終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陜北村落經濟、文化和生態發展,就有必要挖掘家族互助文化資源,凝聚村落文化認同,強化家族互助模式,重建陜北村落區域共同體,不斷探索鄉村社會“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8]。家族這一社會組織,一直充當著陜北村落社會的精神紐帶,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為家族成員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保障和支持。但隨著中國社會的個體化程度加深,家族成員不能完全從家族中獲得全面的保障時,就需要家族、個體和社會協同來應對風險,最有效的保障途徑是在家族互助保障的基礎上,健全現有的社會福利體系,強化對家族成員的支持和保護,利用家族文化重建共同體精神,培育扎根本土的互助文化,構建多元包容的鄉村共同體。

注釋:

①詳見:林耀華.義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唐軍.蟄伏與綿延:當代華北村落家庭的生長歷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許烺光著,薛剛譯.宗族·種姓·俱樂部[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錢杭,謝維揚.宗族問題:當代中國農村研究的一個視角[J].社會科學,1990(5)21-28.楊善華,劉小京.近期中國農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0(5):83-90.(有關學術視野中的宗族和家族概念,一般認為中國農村家族是父系親屬原則組成的群體,在此基礎上學者們往往將宗族和家族等同,并不做嚴格區分,也有學者用宗族特指南方農村中實體性的宗族組織。)

②面制品,長條,每家都要準備,有的蒸一尺長,有的七八寸,寓意敬奉鬼神。

③農業合作社時期使用工分計算全年分紅,家族成員通過上工獲得相應的工分,過分就是通過家族互助進行轉換,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得到對方某些幫助并將自己的工分記在對方名下。

④變工是指家族成員通過換工的形式互助,比如今天幫對方去山上放羊,要求對方明天來幫忙在院子里鋪磚等。

⑤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考察調研時指出。

猜你喜歡
陜北村落家族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陜北綠了 百姓笑了
HK家族崛起
油畫《村落》
我的大陜北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小偷家族》
黨建地圖·陜北
皿字家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