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文明倡議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理念轉型和實踐進路

2024-04-10 07:53任慶亮
榆林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倡議中華文明

任慶亮

(1.四川外國語大學 研究生院,重慶 400031;2.三峽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與交流是提升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維度。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近年來,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傳播媒介的更迭也進一步促進了各國傳統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互動與交融。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大國,文化遺產豐富。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既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內在需要,也是深化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舉措,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2017 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探索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1]以來,我國在建立海外傳播機構、發展對外文化產業、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推進中外智庫合作和發揮華僑華人、外籍來華人士的傳播優勢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成效顯著。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指出,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2]。這為新時代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供了前進方向與基本遵循。

近年來,隨著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文化傳播也面臨著來自國內、國外的雙重挑戰。質而言之,國內方面,當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至少還存在以下短板:傳播理念上,“重形式、輕實質”[3],對文化符號背后的內涵與價值挖掘不夠;傳播內容上,重傳統、輕現代,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西方敘事下的中國古老、神秘乃至相對落后的刻板印象”[4];傳播主體與傳播渠道上,政府部門及其管理的官方媒體發揮了主力軍作用,而由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傳播力量共同參與的“多主體與多渠道的全球傳播網絡”[5]亟待建立。此外,“傳播的效果評估體系有待進一步細化”,“傳播的法律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6]。國際方面,中外語言與文化的內在差異、“西強我弱”的世界信息傳播秩序以及國際各類不穩定因素等制約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另外,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以及世界發展大勢波云詭譎,使文化交流與互動的形勢變得更為復雜。

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現狀和人類新一輪世界變局的全面把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互動與交流在增進不同國家和民族間的相互理解、助推矛盾糾紛妥善化解中所發揮的精神力量,并創造性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彰顯了中華文化的開放胸懷和文明互鑒的中國方案。從本質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全球文明倡議的根基所在。同時,全球文明倡議又能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提供理念指引,三者具有內在關聯性。因此,本文擬在分析總結全球文明倡議基本內涵與現實意義的基礎上,著重討論全球文明倡議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新理念、新發現,最后就如何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效能的可行性路徑進行簡要闡釋。

一、全球文明倡議的基本內涵與現實意義

文明的交流與傳播是促進文化進步、維系世界和平的紐帶,它在推動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加強國家合作、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敖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出現并向全球擴張。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打破了民族、國家之間孤立隔絕的狀態,人類文明進入普遍交往和相互依存的全球化階段”[7]。但是“受資本全球無序擴張、全球治理體系的單一主導和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控制的負面影響,不同文明交往常常陷入無止境的對立和沖突之中”[8],國際社會迫切呼喚更加公正合理、更加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文明交往理念。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既具有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蘊,又符合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促進平等對話、尊重文明多樣性等方面的共同價值追求,內涵豐富、意義深遠,贏得了國際輿論的高度認同。

(一)全球文明倡議的基本內涵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并發表了主旨講話。會上,針對“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等一系列“現代化之問”,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響亮的中國答案,并首次提出了以四個“共同倡導”[9]為核心內容的全球文明倡議,向世界彰顯了中國為推動文化交流、文明互鑒而努力的堅定信念與責任擔當。

第一,“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10]。世界上不同國家和民族基于自身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及其交往實踐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自然樣態。盡管各個國家也許在文明的形成歷史、發展道路、表現形式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每一種文明都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都是世界文明大花園的一部分,絕無優劣之別、高下之分。同時,也正是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推動著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融合,使人類文明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然而,一段時間以來,諸如“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西方文明優越論”等論斷甚囂塵上,不同文明的平等對話遭受挑戰。全球文明倡議呼吁各國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尊重并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11],為促進世界文明的多元共生和多樣發展貢獻力量。

第二,“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12]。各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政治制度、經濟水平等可能千差萬別,但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一直是人們共同的追求。全人類共同價值強調在和平與發展的環境中實現公平、正義、民主與自由,符合各國的發展實際與普遍期待。此外,在處理不同文明的差異性時,共同價值主張全面、客觀、寬容地認識其他文明的價值內涵,“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于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13],呼吁“在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尋找共同性,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鑒、共生共存的過程中攜手創造共同性”[14],為不同文明間的平等交流、互學互鑒提供了價值紐帶。

第三,“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15]。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通,但同時“對于任何一個文明而言,能否實現自身文明的傳承和創新,是實現文明發展的重中之重與內在動力”[16]。質而言之,文明傳承就是要全面梳理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準確闡釋、辯證取舍,打造自身文明的延續性與獨特性。而文明創新就是緊扣時代發展實際,深入挖掘各個國家歷史文化的當代價值,在現代化進程中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第四,“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17]。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芭c政治安全合作、經濟貿易合作相比,人文交流更具有基礎性、廣泛性、先導性和持久性特征”[18],是消除隔閡與沖突、增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的重要方式。因此,不同文明體之間應努力“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19],做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踐行者,為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作出貢獻。

(二)全球文明倡議的現實意義

首先,從文明的多樣性來看,全球文明倡議呼吁尊重并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凸顯文明平等對話的價值,回答了“為什么需要交流互鑒”的問題,有利于引領世界正確看待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間的差異,為全球的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前提與基礎。其次,從文明的共通性來看,全球文明倡議凝練了全人類的基本價值共識,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廣泛認同的價值理念的最大公約數,回答了“為什么能夠交流互鑒”的問題,為全球的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價值支撐。再次,在文明的發展性方面,全球文明倡議既倡導對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繼承,又強調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深遠意義,展現了文明發展的價值,有利于引領世界各國在文明交流互鑒的進程中樹立不忘本來、面向未來的大局觀、系統觀,深刻回答了“交流互鑒什么內容”的問題。最后,就文明的包容性而言,全球文明倡議秉持開放、平等的文明觀,重視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在促進民心相通、維護世界和平、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的紐帶作用,回答了“如何實現交流互鑒”的問題,為不同文明體在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科技等各領域的平等對話提供了具體路徑。

總之,作為對不同國家或地區間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及其融合發展精神的弘揚與表達,全球文明倡議著眼世界各國的人文交流、文化交融與民心相通,既為不同國家、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提供了基本理念,也為中國同世界其他國家的文明對話,特別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在價值導向與實踐路徑上帶來了新的思路,意義重大。

二、以全球文明倡議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內在邏輯

全球文明倡議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高度的內在契合性。具體而言,全球文明倡議是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的繼承與弘揚,充分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和平性。同時,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理念對深化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特別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能夠為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效能帶來新理念、新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盵20]而全球文明倡議正是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美美與共”“協和萬邦”“推陳出新”等文化要素,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例如,全球文明倡議的主要內容,即四個“共同倡導”,均可在中華傳統文化“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天下觀、“推陳出新”“吐故納新”的開放創新精神以及中華傳統文化開放學習的心態[21]中找到源頭活水。當然,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也并非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械挪用,而是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往實際,著眼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它進一步闡明了不同國家、不同文明間文明互鑒的一系列問題,包括文明互鑒的可能性、內容、價值、途徑等,既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與生命力,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提供了方向指引。

三、全球文明倡議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理念轉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道德傳承、哲學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和,凝結了中華民族共有的核心價值觀。其中諸如“天人合一”“天下大同”“民為邦本”等理念在國際上也具有共同價值,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關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臺多項舉措,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初步打造出了中外文化互動的新局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已逐漸成為了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獨特場域。此外,我們認為,作為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眼世界不同文明主體之間交流互動的重要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思想內涵與理論體系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也有著高度的相關性,能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在傳播功能、內容、途徑等方面帶來新的認識與發現,助推傳播效果最大化和持久化。

(一)從價值認“同”到價值認“異”

作為增強中國文化海外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一系列工作從一開始就圍繞著如何讓海外受眾認知、認可、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開。經過長時間、多方面的努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的認知度不斷提升,但由于中外不同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耙恍﹪H傳播內容非但沒有增進中西方之間的認知和理解,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海外受眾對中國文化的‘他者意識’?!盵22]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海外認同難題亟待有效解決。我們認為,全球文明倡議中“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對話與包容”的相關內容或許可為該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視角。根據全球文明倡議,多種多樣的世界文明應該,也能夠和諧相處、平等對話,也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人類文明的繁榮發展。因為每一個文明的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所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來說,其戰略任務并不是以自身的文明和文化去說服另一種文明和文化,贏得全面認同,而是加深對彼此文明的理解和欣賞,為最大程度的彼此認同創造機會。進一步而言,承認文明間的差異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意味著承認本國部分文化在海外受眾中間暫時無法受到完全認同的可能,即“人們并不贊同和接受交往對方所持有的價值觀念,但能夠理解對方所持價值觀念由以產生的緣由和根據,并由此包容、體諒和尊重它”[23],也就是價值認“異”。價值認“異”也是“價值共識的基本形式,但以往人們并沒有對這種價值共識形式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24]。因此,在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我們既應追求最大范圍的價值認“同”,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走進去”,也應寬容、理性地看待暫時小范圍、小部分的價值認“異”的情況,堅持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平等、包容的文明觀,在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中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二)從“中國之中國”到“世界之中國”

如上文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其內容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但是,立足全球,如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傳統中國”內容與“當代世界”需求的有效融合關系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的內容選擇與接受效果。近年來,諸如李子柒、阿木爺爺等短視頻博主借助國際社交媒體對外較好地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尊敬長輩”“愛護自然”“勤勞友善”的傳統美德,受到海外受眾喜愛,但這遠不是真實、全面的當代中國。再如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將中國傳奇戰士花木蘭的故事改編為動畫電影《花木蘭》(Mulan)。雖然保留了相關的中國古代建筑物、人物以及故事情節,但為適應海外受眾的認知習慣與審美期待,“原有故事中的儒家傳統價值觀、民族矛盾沖突、女性的從屬地位等中國問題,都不見了或者僅隱約可見”[25],最終呈現的也僅僅是西方濾鏡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部分內容??梢?在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既要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又要原汁原味地譯介傳統文化內容本身,涉及到國際傳播中的充分性(adequacy)和可接受性(acceptance)問題。對此,全球文明倡議中“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內容值得借鑒。根據全球文明倡議,“在全球化時代,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思想更為錯綜復雜。只有通過對話交流,尋求人類共同價值,達成共識,才能形成維系各個國家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紐帶”[26]。而全球文明倡議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代表著不同文明價值追求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國際傳播中,可以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能夠展現此類價值意蘊的文化要素,選擇容易喚起國際受眾興趣和共鳴的話題與內容,以展現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解決當前全球交往與治理難題的價值、立場及其觀念,進一步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價值,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眾范圍與影響力。

(三)從單向傳播到深度互動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際傳播被認為是“跨越國界的大眾傳播,即國際大眾傳播,其傳播主體往往局限于國家政府”[27],從而導致在中外國際交流與傳播中,政治安全合作和經濟貿易合作一直十分活躍,但相比較而言,由政府官方主體與社會各界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民間力量共同參與的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未受到足夠重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翻譯與傳播方面,同樣也面臨著“優秀譯者匱乏、傳播形式單一、出版發行渠道不暢、傳播效果不盡人意等諸多問題”[28]??梢?要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效能,我們就必須要樹立“人人都是傳播者”的理念,廣泛開展國際人文交流活動,在中外各類傳播主體的交流互動中促進民心相通、增強文化認同感。對此,全球文明倡議在“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部分提出的“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29]等具體路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四、以全球文明倡議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實踐進路

依據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內涵及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理論啟示,以全球文明倡議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發展策略和進路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三點。

(一)以兼收并蓄的包容意識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時代價值

一方面,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季羨林先生在為《中國翻譯詞典》作序時曾指出:“倘若拿河流來作比,中華文化這一條長河,有水滿的時候,也有水少的時候;但卻從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數大大小小是頗多的。最大的有兩次,一次是從印度來的水,一次是從西方來的水。而這兩次的大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譯。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萬靈神藥就是翻譯。翻譯之為用大矣哉!”[30]季羨林先生雖是意在以兩次外來的“水”來強調翻譯活動對人類文明延續與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但作為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鑒方式的翻譯活動首先生發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中。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始終“從本民族文化價值出發判斷其他文化的價值,并認為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比本民族文化價值低”[31],那么,他將無法欣賞到其他民族文明與文化的魅力,更惶論深入地進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高度,深入闡釋了文明交流互鑒的可能性與必要性,為不同國家的文明對話及其文化傳播提供了理論向導。同樣,作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獨特場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傳播中也一定要以承認他國文明或文化的獨特價值為前提,加強中外文化差異的比較,堅持文明存異與價值求同相統一,繼而在平等、包容的基礎上向他民族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與價值,循序漸進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另一方面,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同吸收借鑒他國優秀文明成果相結合。全球文明倡議認為一個國家自身文明的傳承和創新是實現其文明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是本民族文明與文化對外傳播交流的基本前提。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自身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路徑。質而言之,就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統文化的相關論述為指導,全面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及其當代價值,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32]。尤其是在處理中外文明關系時,要弘揚并落實全球文明倡議以不同文明的互動交流超越過去某一文明單向傳播的理念與要求,主動對話、共同發展。為此,我們在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應積極主動地吸收他文化的合理成分,“并通過本土化的轉化再造、發展創新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從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與域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發展創新”[33],促進中外文明的融合發展。

(二)以共情共通的溝通意識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針對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是我國文化在異域的一次跨時空“旅行”。受中外不同“旅行環境”即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因素的影響,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來傳播是影響傳播效果的首要因素。全球文明倡議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弘揚“有利于解決全球傳播中‘對空言說’的傳播困境”[34]。因此,在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過程中,應注重挖掘超地域的、超民族的、包含人類共同價值的傳統文化元素,以能夠引發海外受眾共鳴的傳播內容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價值內蘊。例如,我國傳統文化中包含的保護自然、誠信待人、遵守法律、恪守信用、敬愛家人等內容均與各國人民最基礎的生活經驗及倫理道德具有一致性,可以重點圍繞這些內容,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能夠彰顯人類共同價值的共性元素,筑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思想基礎。

此外,我們還要依據不同國家的情況,結合國際熱點與中外交流實際,充分考慮海外受眾的接受習慣,采取“一國一策”的訂制化傳播方式,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的針對性。例如,東亞、東南亞部分國家或地區,自秦漢以來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并且在歷史上,孔子儒家思想文化在朝鮮、越南、日本等國曾一度被尊崇為統治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在這些國家有著豐富的傳播資源與悠久的交往歷史。因此,立足儒家思想在這些國家的傳播歷史與社會影響,通過譯介典籍、舉辦論壇、實地參觀考察等方式,進一步挖掘、闡釋儒家文化所倡導的慈愛、禮節、信任、忠誠、道義等價值觀念在這些國家的當代價值,有利于通過借鑒儒家思想中的智慧增強目標國受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重建儒家思想在東亞文化圈內的影響力,助力構建東亞“命運共同體”。同時,還要建立必要的跟蹤反饋機制,即以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社會精英和普通民眾作為調研對象,研究分析特定文化傳播活動在受眾群體中的傳播效果與影響因素,進而從受眾反饋的信息中找到他們的喜好,為創作出受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提供數據支撐,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中的受眾意識與溝通意識。

(三)以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感染力

全球文明倡議明確提出要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重視人文交流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而言,相比較以往的文化典籍譯介、官方媒體宣講、單個漢學家的研究與傳播等傳統形式,國際人文交流活動具有形式靈活、內容親民、參與者廣泛等優勢,能較好地“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來動員更多海外民眾參與文化交流過程,在面對面的交流對話中達成雙方的認知和共識”[35],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大眾群體中的“軟著陸”。因此,在國際人文交流活動主體方面,新時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要注重大力開拓線上線下國際人文交流形式,吸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背景的海外受眾積極參與到藝術節、青年領袖論壇、文化年、國際學術會議、留學生交換項目、智庫對話等活動中來,拓展合作渠道,實現更廣泛的跨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走深走實。

另一方面,還應充分利用前沿科技,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方式?!爱斍?我國的 5G、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影像、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發展迅速,并被廣泛應用于文化領域”[36]。同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也離不開最新科技的應用。例如,積極扶持微信、微博國際版和抖音海外版的媒體綜合平臺建設,吸引海外本土主流媒體和自媒體入駐,打造“文化出?!钡淖杂忻襟w平臺;入駐海外國家主流社會化媒體,在包括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等海外熱門社交平臺主動發聲、“借帆出?!?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影響范圍;參照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和鳳凰衛視聯合創制的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 3.0》以及鄭州歌舞劇院排演的古典舞蹈《唐宮夜宴》等節目[37]的創新經驗,運用互動沉浸技術、4D 全息影像等多種前沿科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方式進行多元化重構,將過去沉寂在文本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搬上熒屏,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動態呈現,幫助海外受眾獲得更為強烈、真實、有趣的文化體驗。這些措施均可作為數字時代推進中外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的創新路徑,借力人文交流互動與媒介融合化趨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效能。

五、結語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3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工作對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整個人類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社會對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的肯定與關注為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來了良好的時代契機,但受中外不同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而全球文明倡議以其開放、平等、包容的文明觀為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事業帶來了新的理論指引?;诖?本文分析了全球文明倡議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內在邏輯,及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帶來的理論啟示,并提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實現理念升維與創新發展的實踐進路。這也將是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效能、筑牢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思想之基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歡
倡議中華文明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發起攜手共贏合作倡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