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2024-04-10 13:43符麗
廣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博白縣客家文化教育模式

符麗

摘 要: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林市博白縣博白鎮第五小學通過構建“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推動客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形成“客家神韻”特色教學品牌,為傳承和發展客家文化探索可行路徑。而為“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的有效實施,應從制度、物質、精神、活動四個方面提供保障。

關鍵詞: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博白縣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4-0028-03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是客家人在其聚集地長期的生活生產中形成的獨特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林市博白縣是我國最大的客家人聚居縣,擁有豐富深厚的客家文化。隨著近年來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視,博白縣的各中小學校結合客家文化的優勢和學校教育教學的特點,以客家文化為中心,構建起學校、基地、社會為一體的客家文化實踐教育模式,即“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在“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推動下,博白縣的中小學校形成了以客家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教育,涌現出博白鎮第五小學、王力中學等客家文化特色教育學校,進一步推動了德育與客家文化的融合,為博白地區客家文化傳承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實施“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的條件分析

“一中心三層面”是指以博白縣客家文化為中心,從學校、基地、社會三個層面著手,將客家文化納入學校特色教育中,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程設置,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實現研學一體化發展。

學校是博白縣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主陣地。截至2023年12月,博白縣共有中小學424所、幼兒園492所,全縣在校學生超過39萬人。博白縣教育局要求學校以博白縣客家文化為基礎,確立客家文化與德育融合的總體目標、學期目標、年度目標、課程目標,科學規范客家文化課程,成立課程研發小組,制定特色課程,開展客家文化實踐活動等,將客家文化打造成學校常態化、規范化的文化特色課程。目前,博白縣城區眾多中小學校都具備良好的客家文化氛圍和教育基礎。

構建“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需要政府、客家文化傳承人、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博白縣政府非常重視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要求學校重視客家文化的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和“1236”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保障工作開展、活動安排、資金投入。博白縣作為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縣,擁有185萬人口,群眾對客家文化認可度高,具備濃厚的客家情懷。目前博白縣獲得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編織工藝品之都”“中國雜技之鄉”等美譽。優越的社會文化條件和群眾基礎,為博白縣開展客家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博白縣擁有王力故居、陶公亭、字祖廟、大平坡水樓等客家文化名勝古跡,為學生了解、探索客家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同時為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活動提供了重要場所。另外,博白縣現有唐國成(博白雜技)、朱國彬(博白芒竹編織技藝)、李其廣(博白山歌)等眾多客家文化傳承人,他們不僅為中小學??图椅幕慕虒W實施、課程制定、研學開發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還與一些學生建立了師徒關系,指導學生掌握客家文化和技藝。良好的客家文化基地與客家文化傳承人條件,為博白縣中小學開展“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開展“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的主要做法

博白鎮第五小學在推廣客家文化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先后被評為“玉林市課改先進學?!薄坝窳质械掠冗M單位”等稱號。2022年1月,博白鎮第五小學還以“客家山歌”作為傳承項目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下面,筆者重點分析博白鎮第五小學開展客家文化教育的具體做法。

(一)突出“一個中心”

每所學校都應該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及辦學目標,明確校風和學風,從而形成引領師生成長的價值體系。博白鎮第五小學為有效推動和保障客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以客家文化為中心,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制訂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一方面,健全組織機構。學校領導班子成立客家文化特色教育工作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副校長擔任副組長,任課教師作為成員,積極推動小學客家文化課程、文娛活動、文化教學、研學等有序開展,為客家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融合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另一方面,制訂“客家特色文化教育發展規劃”。學校以實際需求為基礎,明確將客家文化特色教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作為學校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檢查客家特色課程實施情況,開展學期總結、年度總結和反思,促進客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發展。

鄉土文化資源是不同年齡段學生都感到親近的文化內容,因此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注入情感、融入記憶。博白鎮第五小學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角、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墻體、文化長廊等設施,展示客家文化,豐富學生的直觀感受;根據客家文化節日、特殊紀念日等開展樓道客家文化彩繪展、客家文化黑板報創作競賽、客家文化宣傳展等客家文化活動,讓學生沉浸在客家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等線上方式開展客家文化宣傳,邀請學生家長等各界人士參與學??图椅幕顒?,構成“學?!獙W生—家長—群眾”平臺,讓學生、家長、學校都能沉浸在客家文化氛圍中,逐漸形成客家文化審美,形成價值認同。

博白鎮第五小學以少先隊為載體,通過學校宣傳欄、墻繪、電子屏幕等,圍繞客家紅色人物事跡、革命故事開展客家文化宣傳,營造良好的宣傳和傳承氛圍;圍繞少先隊工作開展客家英雄少先隊員評比活動,以年級為單位開展“客家紅旗班級”“紅色英雄班級”評比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客家紅旗手”“客家小英雄”評比活動,按月評選班級和個人榮譽,從而凝練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客家精神。另外,學校圍繞紅色文化打造旗幟鮮明、主題突出的“客家神韻”校園文化,將紅色精神深深銘刻在學生心中。

(二)落實“三個層面”

1.學校層面

博白鎮第五小學從制度上保障客家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的地位和發展主線,建立了客家文化領導小組,一把手牽頭,自上而下重視客家文化,為客家文化教育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障;以客家文化為核心,明確客家文化教學目標,創新客家文化課堂,提煉客家紅色精神,設置客家文化獎勵機制,形成了客家文化特色品牌。第五小學的一系列措施,讓學校的客家文化底蘊日益深厚,拓寬了學生了解客家文化的渠道,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文化教育模式。如將“紅色客家名人”“讀紅色客家故事”“唱紅色客家山歌”“客家民俗體育”等內容與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結合,豐富學科教育資源,實現了客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機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客家神韻”教學品牌。

博白鎮第五小學創建的“客家神韻”特色校園文化是客家文化教育的典型案例?!翱图疑耥崱狈譃樾蚰?、第一版塊《南遷》、第二版塊《傳承》、第三版塊《奮進》、第四版塊《騰飛》五個部分,用山歌演唱、雜技、魔術、獨唱、情景歌舞、詩朗誦、樂器演奏、茶藝表演等豐富的形式,表現客家人的恢宏歷史篇章、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展示博白縣客家人獨特的客家文化與人文精神,表現了客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2.社會層面

博白鎮第五小學充分吸納學生家長意見,加強與客家文化傳承人的溝通合作,拓寬客家文化研學渠道,將客家特色校園文化推廣到社會。在“客家神韻”創作過程中,學校充分采納客家文化傳承人、學生家長及其他群眾的意見。為擴大客家文化的影響力,學校通過民協組織的演出活動、社會公益演出、校外演出、縣市級文藝匯演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展示“客家神韻”,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讓特色校園文化走出校園,走入社會各階層。

客家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離不開客家文化傳承人與學校的精誠合作。博白鎮第五小學與客家文化傳承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建關系,如聘任唐國成(博白雜技傳承人)、王保威(“非遺”喃嘟管傳承人)、李其廣(博白山歌傳承人)等客家文化傳承人為客座教師(教練),邀請其參與學??图椅幕n程的制定和活動的策劃,為學??图椅幕ㄔO出謀劃策;學生、教師分別與客家文化傳承人建立師徒關系,成立客家文化傳承班、師徒班等。例如,客家文化傳承人與學校合作創編的客家童謠《謠里客家情》淺顯易懂地向孩子們傳達客家人的勤勞智慧以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傳統美德,《美麗新客家》唱出了博白縣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日新月異的變化、抒發了對家鄉的贊美和對祖國的熱愛。

3.基地層面

在客家文化教育基地方面,學校充分利用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與博白縣客家文化藝術團和博白民間協會等客家民間組織及王力故居、陶公亭、字祖廟、大平坡水樓等客家文化遺址管理方建立了研學合作關系,豐富了客家文化教育內容和實踐場地,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校外實踐學習機會和平臺,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學校還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基地,開發“家?!毖袑W模式,將學生家長納入客家文化研學活動中,學生與家長共同前往客家文化基地完成客家文化研學活動,有效提高研學質量,促進學生和家長對客家文化的認識和認同。

三、構建“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的保障機制

(一)制度保障

成立領導機構和制定制度是客家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重要保障。一是成立組織領導機構,明確領導小組工作分工和職責,加強客家文化與學校各項工作的融合,切實保障工作落實。二是制定制度,將客家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的中長期文化建設規劃、確定工作明細,列入學校年度工作計劃,以學期為時間節點開展客家文化落地執行效果檢查和經驗總結,確??图姨厣幕逃目沙掷m健康發展。三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確保資金投入,為文化墻設計、校園客家文化彩繪、舉辦客家文化活動等提供后勤保障服務。四是完善客家文化人才的培養,引進客家文化人才,引導教師與客家文化傳承人建立師徒關系,外派教師學習客家文化和技能,邀請客家文化傳承人到校開展宣講和培訓活動,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二)物質保障

校園物質文化方面,主要包含校園文化長廊、樓道墻體繪畫、學校操場環境設計、教師櫥窗裝飾、學校紀念物品等?;诓┌祖偟谖逍W的實踐經驗,客家文化要有效融入校園文化,需要進行系統性的整體設計。例如,以客家名人故事為核心,設計客家名人墻、客家故事文化長廊,在校道旁設置客家革命烈士長廊,開辟師生客家文化創作展廳等??茖W合理地設計學校環境,實現客家文化的多元化展示,營造良好的客家文化環境,是開展客家文化教育的物質保障。

(三)精神保障

學校精神是實施“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的重要保障。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精神的外顯形式,是培養學生文化價值、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傳承客家文化、弘揚客家精神的重要手段。學校管理層應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弘揚“客家文化我做主”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學校黨團組織、少先隊等部門的作用,推動客家文化與校園各項工作的有機融合;圍繞客家文化精神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評先評優活動,培養出“客家氛圍濃厚,學生積極參與”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精氣神。學校教師要充分發揮以身作則的作用,帶頭傳承客家文化、參與客家文化活動,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積極投身客家文化學習中,提升客家文化素質。

(四)活動保障

活力源自實踐,實踐是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積極性的重要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一中心三層面”客家文化教育模式開展的有效途徑?!白寣W生在了解生活、熱愛生活、實踐生活過程中孕育良好品德,學會過一種有道德的生活,要在現實生活中去更好地培養個人的良好道德”[3]。學校要與客家文化教育基地建立合作關系,構建校外客家文化實踐平臺,充分利用客家文化教育基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觀客家文化遺址、客家文化博物館、客家名人故居,或開展客家文化研學、紅色主題教育等活動,使學生深入了解客家社會的風土人情,了解客家名人對國家的貢獻,讓學生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

客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堅韌不拔、敢于創新、不畏困難、開拓創新、勤儉持家、團結互助、尊崇親宗、誠實守信等精神品質。博白縣擁有良好的客家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社會條件,具有實施客家文化教育的良好基礎。因此,應該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校園物質文化條件,構建校外客家文化實踐平臺,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客家文化。

參考文獻

[1]唐漢衛.生活道德教育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26.

注:本文為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與實踐”專項課題“基于‘三全五育的中小學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21ZJY273)的階段研究成果。

(責編 林亦芳)

猜你喜歡
博白縣客家文化教育模式
廣西博白縣三叉沖矽卡巖型鎢鉬礦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礦預測
作品賞析(1)
王藝鑒作品
唐開大庾嶺路、贛水交通與石固神信仰
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淺論古代斯巴達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學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閩學四賢”理學思想與閩西北客家文化特質
談客家擂茶文化及其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