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身真實復雜情境:語文“跨學科主題”的建構思路

2024-04-11 17:30殷亞清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跨學科細節建構

殷亞清

2022年版課標有一個引人關注的新變化——設置了“跨學科學習”任務群,“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F行語文教材按單元編排,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主題統領,便于學生有效學習。語文跨學科學習同樣離不開主題統領,不同之處在于跨學科學習需要“跨學科主題”的引領?!翱鐚W科主題”應該具有什么特征?2022年版課標對跨學科學習的目的設定為“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此目的達成的方式路徑是“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本質是創造讓學生樂于投身其間的真實而復雜的學習情境,這也是語文“跨學科主題”必須具備的特征。但這樣的主題無論在教材還是教師的經驗中都是缺失的,需要創造性地建構。如何建構,成為教師實踐中不可回避的難題。本文從真實復雜情境創設的視角談一談體現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語文“跨學科主題”的建構路徑。

一、望見知識具體化應用的生活場景

語文教材單元主題本身都具有綜合性,但主要是學科內的綜合。語文“跨學科主題”的綜合性強調的是不同學科文化知識的相互滲透、共同發揮作用,是多學科的綜合;語文“跨學科主題”的實踐性體現在主題本身創設的真實情境自帶具體任務,為學科的知識內容服務于生活實際和生產勞動打開空間,讓知識能夠在真實生活世界中發揮解釋、改造的功能。這里所謂的具體任務,必須做到任務承擔主體的角色清晰、任務意義指向明確、任務操作要求有據可循。

一位教師在朋友圈發了題為“小小設計師”的一組學生作品,作品展示了學生在圓盤形白色紙板上畫的各色圖畫,因為圖畫內容各異,文字顯得很自由,繪畫技法也看不出統一學習的內涵,所以無法判定這是美術課還是語文課的抓拍。如果是美術課,作品少了點藝術的精美;如果是語文課,作品又缺了語言表達的水平。其實,這是語文教師實施的以“小小設計師”為主題的“畫圖寫話”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從結果看,“小小設計師”這個主題顯然沒有充分彰顯引領學生跨學科學習的功能。因為“小小設計師”這一主題,從名稱上看涉及內容極為寬泛,無法讓人想到設計什么、為何設計,缺乏情境的真實感和具體性,因而相應的學習活動也就思路不清晰。如果改成“我的小書房(桌)圓盤詩畫設計”,我們就能想到活動的任務是在圓盤上設計詩文配畫,并且知道這是為了用于自己的小書房(桌)裝飾。這就勾勒出了對每一個學生而言都具體生動、可感可觸的活動情境,學生可以從營造美好學習心境、提示努力學習要求、激勵積極學習情感等多個方面去自由探尋可用且自己喜歡的詩句,然后以自己的審美眼光和繪畫技能為詩句配上恰當的畫面,最后讓語文教師、美術教師、學生共同賞析作品,評出設計亮點和創意,共享智慧。此活動可以延伸出“? ? ? ?圓盤詩畫設計”“給? ? ? ?的詩畫設計”系列活動,讓學生自由確定具體的對象、場景去設計詩畫作品,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應用能力。學生從中既能應用詩句,又能應用繪畫作品創作的不同風格、技法,還能獲得裝點自己生活環境的創意,確實能夠通過體現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跨學科主題”的引領,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獲得更全面的素養發展。

以“設計”為線索的真實情境主題在生活中常見,例如慶節日活動方案設計、迎新生教室黑板報設計等等。這類主題可以生發出擬定設計要求、討論設計方案、完成設計作品、撰寫作品評鑒等多個活動環節,構成一個持續、完整的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作為跨學科的主題,必須結合學情和時代背景,能提示知識的具體化應用方向,讓學生因主題而置身于廣闊而真實的生活情境,為各學科文化知識找到共同發揮作用的空間,自主地展開跨學科學習。

二、聯通概念多領域解讀的意義空間

知識的結構從具體而精確到抽象并可遷移,層層邁進。學科的概念性知識由事實性知識來支撐,某個學科的概念性知識也可能概括了多個學科的事實性知識。這就是學科的相通之處,也是跨學科學習可以順利展開的一個有利條件。因此,語文跨學科學習的主題可以從尋找語文學科(最好是體現在教材中)的概念性知識著眼,通過對概念的多領域、多學科理解發現其互相關聯融通的意義,然后生成學習方向和內容框架。

語文學科基于教材學習情境探尋概念性知識進而來建構“跨學科主題”是可行的。對“語文主題學習”有過十幾年探索的李希貴校長認為:“‘語文主題學習說來非常簡單,因為教材都按照單元編排,每個單元無論從內容還是教學重點難點上,基本上都有明確的主題。比如某個單元5篇文章,從內容上看全是寫教師,或從寫作方法上看都是運用細節描寫、刻畫形象,這就是主題?!睆倪@段內容來看,主題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可以是一類對象,如“教師”;也可以是一種技法,如“細節描寫、刻畫形象”;當然還可以是其他。概括地說,主題可以是人物、事物、現象等,是一個有意義的整體的名稱,它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相同卻相關的事物或現象放置在一起組成一個系統。通常,我們認為“教師”肯定不僅僅屬于語文學科研究的主題,而“細節描寫、刻畫形象”明顯屬于語文學科探究的主題。但如果超越學科界限去看,“細節描寫、刻畫形象”是多個學科共用的知識,細節讓藝術更精致,細節讓生活更美好,細節讓形象更優雅,細節讓學習更優秀……這是一個值得學生去探究的主題,可以引領學生從藝術如雕塑、繪畫、音樂作品中感知細節在塑造形象特點上的作用,從特定環境的布置細節上去感受和捕捉細節所表達的特別風格、特別意蘊,從行為禮儀的不經意表現中感受細節蘊含的修養之深厚,從同伴學習的細小而良好的習慣上懂得優秀的意義……這個跨學科學習主題可以概括為“探尋細節的奧妙”,讓學生在多領域的細節表現形態的具體解讀和碰撞中領悟“細節”概念的深厚意義。這樣的情境創造就是基于教材又超越了學科,讓具有概括性的知識融通多個學科和領域,展示了其廣闊的意義,構成跨學科學習的主題。如此學習,一方面讓學生搜集不同學科的相關事實性知識支撐起對概念性知識清晰而豐滿的理解,一方面又讓學生在概念性知識提供的高水平視角上整合原本零散的不同學科的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完成個人意義的知識建構。知識遷移的通道由此打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也獲得了空間。

如果語文教師設計的跨學科主題是基于語文學科主題,那么首先要從原有的學科主題中去拓展挖掘超越本學科的內涵。已有的語文教材以單元來設計規劃,每一個單元都有它的主題,但是這只是編者確立的主題。具有主體創造性的教者面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環境,還需要利用現有的教材資源,拓展固有的視野,提升原本的認識,從中去挖掘出更豐富而現實的意義,加工出跨學科的主題,為學生營造一個可沉浸其間多角度關聯、理解的開放空間。

三、打開事件人文關懷的情感境界

跨學科學習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終極目標。情境認知理論把核心素養界定為情境性知識運用的能力和學習結果。知識的情境性應用的高境界在于能夠在陌生化的情境中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情理、靈活自如地運用多種知識。這既依賴個體知識的豐富性又依賴個體參與情境的深入度。始終處于單一的熟悉情境會讓學習者難以應對變化了的陌生化情境,導致學習無能;陌生化情境缺乏學習者個體情感參與則會讓學習無法進入,導致學習無效。學習者只有帶著充分的情感進入多變的、豐富的情境,不斷經歷知識的多向碰撞聯接、靈活運用,才能具備追隨情境變化的適應意識和靈活聯結的創新能力。因此,語文“跨學科主題”的建構本質上是創設一種情境以支持學生適應變化、主動創新的內在情感迸發的過程。

央視的足球評論員賀煒被球迷群體稱為“詩人”,因為他的解說善于引經據典,超越足球和體育,充滿詩意和哲理,如同博覽群書之后開口即成的滿分作文,讓人身心舒暢,回味久長。2022年足球世界杯E組最后一輪比賽,兩戰過后僅積一分的德國隊盡管以4比2擊敗哥斯達黎加隊,但由于凈勝球少于西班牙隊,最終位列小組第三慘遭淘汰,連續兩屆無緣16強。賀煒評論道:“德國的球迷一直希望他們傳統意義上的中鋒能夠存在,德國足球能夠踢出像貝多芬的音樂一樣強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但是德國隊沒有做到這一點,連續兩屆世界杯,他們踢出來的,像是瓦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人們想起了當中著名的樂章《諸神的黃昏》?!卑⒏㈥犚?比0戰勝克羅地亞隊,晉級決賽。賀煒評論道:“作為馬可·波羅和特斯拉的家鄉,克羅地亞在足球世界中也在開創奇跡。馬可·波羅在地球上探索邊界,特斯拉在科學中探索未知。而莫德里奇和他的小伙子們,在足球場上為克羅地亞人民找尋新的快樂?!贝祟愒u論中,足球運動與看似無關的音樂藝術、地理探險、科學探索等關聯:因為足球比賽、球員魅力的廣泛傳播,原本沉睡的舊知變得新鮮而生動;而因為貝多芬、瓦格納、馬可·波羅、特斯拉等人物中的任何一位,那些原本不懂足球運動的人也能感受到此項運動的動人情感而因此親近足球運動,足球運動文化的豐富性得以拓展。在此,不同領域知識的碰撞互動激發了活力,實現了增值。從語文教師的視角來看,賀煒的足球評論是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優秀作品,對設計跨學科學習主題很有啟發。足球運動因為能充分地激發、釋放人類歡喜和憂傷的極端情感而獨具魅力,賀煒面對“詩人”稱號時表示“我不是詩人,我只是摯愛足球”,他的足球評論,是其積累于內心的豐富知識與摯愛情感激烈碰撞后的噴薄而出。在此,每一場足球比賽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事件,一種吸引人情感投入的境遇,而情感投入又豐富了事件的意涵,提升了境界,激發了創造性的語言表達。如果我們能夠設置或引入動人心魄的事件(活動),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激情經歷事件、投入活動,在情感召喚下其所獲得的體驗與認知將伴隨著事件歷程的鋪展而豐富,其原有的知識更具活力,知識與事件的聯接點因此而更多,就為進入跨學科學習打開了空間,教師再輔以相關學習資源,跨學科學習就能生成。

以情感提升境界,此情非同一般,而是源于內心人文關懷的情感。事件(活動)要具備動人心魄的魅力正是在于人文關懷的投射。引導學生立足人文關懷——去關懷事件(活動)中人的生存狀態、人的尊嚴,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從學科內在邏輯關系的建立拓展到學科知識內容與人的生存發展之間關系的建構,這是指向綜合性、實踐性的跨學科主題建構的又一條基本思路。由此,語文跨學科學習就是在學科知識內容與人的素養發展之間建立起了直接關系,既體現了素養關懷,又凸顯了語文學科深厚的人文性?!?/p>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惠山區教師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 郭艷紅

猜你喜歡
跨學科細節建構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建構游戲玩不夠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細節取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