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朗讀進行到底

2024-04-11 06:59張學偉施燕紅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閏土高墻少爺

張學偉 施燕紅

教學目標:

1.利用課文中的描寫、對話、獨白、敘述部分分別落實讀出畫面、讀出角色、讀出情感、讀出發現的朗讀策略。

2.對比海邊少年和高墻少爺的不同,引發學生多維度的思考。

教學過程:

一、讀“月下刺猹”——讀出畫面

(課前板書課題:少年閏土? ? 朗讀)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做一件事情——(指黑板)

生:朗讀。

師:我們跟著魯迅先生走進他30年來念念不忘的一位少年時期的朋友,他就是——

生:少年閏土。

師:30年來,閏土的形象一直在魯迅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他的形象是這樣的——(出示)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生朗讀)

師:讀得不錯!這是閏土月下瓜地刺猹的畫面。好的朗讀者,會通過自己的朗讀,把聽的人帶到文字描寫的畫面。我們先來研究一下,你們發現沒有——這段話其實是分了兩部分的,哪兩部分?誰來具體說說。

生:我覺得這一段第一部分是環境描寫,第二部分寫的是閏土刺猹的過程。

師:簡單說就是,前面是寫景,后面是寫人。

師:讀給大家聽。先讀寫景的——

生:(朗讀)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師:再讀寫人的——

生:(朗讀)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師:寫景加寫人,他的發現很重要。那么,我們再來發現——第一部分寫的景給你什么感覺?

(生思考沉默)

師:天空、圓月、沙地、西瓜……放在一起給你什么感覺?

生:寧靜。

生:寂靜。

師:對,這是一幅靜謐的畫面。第二部分寫人的時候主要寫什么?

生:寫人的動作。

師:是啊,第一部分寫景,是靜的,后半部分寫人——

生:是動的。

師:是有動感的,對不對?

生:對。

師:現在我想請你再來讀一遍。前面的寫景的,讀得特別靜;后面寫人的,就有了動感,前后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你來讀。

生:(速度較快)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

師:(輕拍學生頭,學生不解,停下來。)我們是要讀出月夜靜謐的感覺,我問你,聲音是應該輕還是重?

生:輕。

師:語速是應該快還是慢?

生:慢。

師:對了。(范讀,虛聲、緩慢、拉長)深藍的天空中……

生:(朗讀,輕聲、緩慢、抒情)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場上掌聲)

師:下面開始有動感了——

生:(頓悟,語速加快)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師:真有感覺!誰再來讀?讓我們陶醉一下——

生:(朗讀,緩慢、輕聲、抒情)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語速加快,有跳躍感。)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師:真好!朗讀就是這樣。用心體會,用情傳達。朗讀是一件特別神奇的事情,它能夠把我的感覺、我的理解傳給你,把你的感受傳給他……這位同學做到了!張老師來讀一讀,注意輕重、停頓和快慢。

師:(范讀,前后變化比較明

顯)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讀出節奏變化)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

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

走了。

師:同學們,這就是朗讀的

奇跡——再現畫面。(板書:讀出

畫面)

二、讀“少年對話”——讀出角色

1.朗讀“刺猹”,進入角色

師:人和景,動和靜,就是這一段描寫的秘密。其實,同樣的“看瓜刺猹”這件事,在課文里還有一段描寫——(出示)

閏土又對我說: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p>

“管賊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底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跨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這是一段對話。這段對話里藏著兩個角色。一個是生長在海邊的少年——

生:閏土。

師:另一個是困在深宅大院里的少爺——

生:魯迅。

師:(板書:高墻少爺? ?海邊少年)大家看這幅圖(課文插圖),你有什么發現?

生:站著講話的是閏土,坐著聽的是魯迅。

生:閏土講的時候兩手上舉,手舞足蹈,應該很投入。

生:魯迅托著下巴,聽得很入神。

師:我們來談談閏土的生活

吧——

生:閏土的生活很豐富。

生:閏土的生活很自由。

生:閏土懂得真多——看瓜、

刺猹、、捕鳥、撿貝殼、看跳魚兒……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趣。

師:你們想象一下小魯迅的生活——高墻少爺每天面對的是什么?

(生不答)

師:你們還不了解——小魯迅被禁錮在兩點一線,從周府大院到三味書屋,每天面對的是枯燥的四書五經,是翻來覆去的背書、描紅、練字……你們知道嗎?學生不懂的內容,那時的先生根本不講解啊,上課只做一件事——背背背,背多分?。ㄉΓ┬◆斞傅纳畋饶銈冞€慘!

(生笑)

師:再觀察這幅圖——在高墻少爺魯迅的眼里,閏土怎么樣?

生:他簡直是個小英雄。

生:他是個超人。

師:假如閏土是一只自由飛翔的海燕,那魯迅就是——

生:一只關在籠子里的小鳥。

師:從高墻少爺魯迅的眼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羨慕。

生:向往。

師:小魯迅想不想了解閏土的生活?

生:想!

師:急不急?

生:急!

師:我們來讀這段對話,讀出海邊少年的自信,讀出高墻少年的急切。我們分角色讀,同桌兩個練一練。

(生同桌練習)

師:(指一個學生)我倆一起讀

這段對話。你讀誰的?

生:我讀閏土的。

師:你讀閏土的——閏土特別自信,特別陽光。我讀小魯迅——

生:(急切地讀)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師:(問大家)他讀得行嗎?

生:行。

師:行是行,可惜不是說話,是念字,是朗讀腔。讀對話,要進入角色,揣摩人物,要模仿說話的語氣。閏土是多么自信!這樣,你把我當作小魯迅,對著我說,語速快點。(師范讀)“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突出“你——也去”,表現閏土真心邀請魯迅的心情。)

生:(對著“魯迅”,語速加快,模仿閏土語氣)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師:(模仿,急切地)管賊么?

生: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

師:(打斷)又不像說話了!像念字?!安皇恰痹趺醋x?這樣平淡不行啊,不夠神氣。(拉長音讀)不——是!

生:(模仿)不——是!

師:(范讀)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ㄍ怀觥安凰恪保?/p>

生:(模仿)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ㄍ怀觥安凰恪保?/p>

師:連起來讀——

生: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ㄍ怀觥安凰恪保?/p>

師:下面一句應該讀出悄悄的感覺——

生:(故作神秘)月亮底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師:對啊,這個感覺就對了。連起來讀一下,表現閏土的自信——

生:(神氣地)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突出強調“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變化,聲音變輕)月亮底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師:好的。閏土特別自信,這樣讀才有感覺,我們一起再來一遍——

生:(齊讀)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師:管賊么?

生:(齊讀,語氣有輕重變化)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底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師:(急切地)他不咬人么?

生:(語氣輕快)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跨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這才有對話的感覺。讀書要浸到文字里,才能活靈活現地把人物展現出來。來,同桌讀一讀。一個魯迅,一個閏土。一個著急地問,一個自信地回答。開始!

(生同桌分角色朗讀)

師:魯迅是語言大師,別看短短的一段話,其實表現了兩個小朋友的性格。陽光自信的閏土和心情急切的小魯迅。

2.朗讀趣事,再現角色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其他幾件趣事——(出示)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

“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

“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檢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師:(扮小魯迅,拉住一個學生的手)閏土哥,我們明天捕鳥吧?

生:(馬上回應,讀得比較口語化,有感覺)“這不能——(拉長音)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

背……”

師:(順著學生的朗讀感覺指導)真好??!什么是朗讀?把心放進去,把自己當成文中的角色,去體會他的感覺——讓他先說了捕鳥的準備,靜靜地等待,然后拉繩子的時候動作多么迅速,當他看到竹匾下的鳥兒時,他是多么——

生:興奮。

師:對??!閏土的情緒就在這字里行間悄悄地變化,誰再來讀出它的滋味?

生:(醞釀情緒,投入)“這不能——(拉長音)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速度加快)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興奮地)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師:這件事情是什么?

生:雪地捕鳥。

師:真好!誰再告訴我別的趣事?

生:(聲情并茂)“現在太冷(突出“太冷”),你夏天(突出“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檢貝殼去,(突出貝殼種類的多)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

師:這件事情是——

生:撿貝殼。

師:我想看跳魚兒——

生:(齊讀,放開了情緒)“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師:同學們真棒!這幾段對話的朗讀,我們再現了人物。(板書:讀出人物)

三、讀“抒情感慨”——讀出

情感

師:課文中還有幾段文字,既不是描寫,也不是對話,到底是什么——(出示)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這段話是什么?

生:抒情。

生:感慨。

生:魯迅的內心獨白。

師:是的,我們讀書時,如果發現一段文字里某一個字或者某一個詞語出現的次數特別多,我們應該特別關注它——剛才讀的這三段獨白中,出現最多的是哪三個字,你們發現了嗎?

生:是“不知道”。

師:是??!所謂猹是一件什么東西,高墻少爺那時——

生:并不知道。

師:現在——

生:也不知道。

師:天下的許多新鮮事,“我”——

生:素不知道。

師:關于西瓜,我先前——

生:單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師: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

生:所不知道的。

師:他們都和我一樣——

生: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我們這些高墻里的少爺對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

生:不知道。

師:而閏土好像什么——

生:都知道。

師:(板書:不知道? ?都知道)我們還發現——“我的”這三段獨白是有層次的,對不對?

生:對。

師:誰來具體說說?

(生沉默思考)

師:這樣吧!說不出來,咱們讀一讀吧。一讀,我們就會有所發現。第一段,開始——

生:(朗讀)我那時并不知道這

所謂猹的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師:這一段“我”只是不知道什么是——

生:猹。

師:好,讀第二段——

生:(朗讀)我素不知道天下有

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師:第二句說“我素不知道”——

生: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

師:從單單不知道“猹”,到不知道“許多新鮮事”。再讀第三段——

生:(朗讀)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閏土心中那無窮無盡的事,我們知道嗎?

生:不知道!

師: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小魯迅開頭就感嘆——

生: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師:誰有什么發現?

生:從不知道猹,到不知道許多新鮮事,再到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我”和閏土的差距好像越來越大!

生:“我”的情感一段比一段更

強烈了!

師:是啊,隨著一段段獨白,高墻少爺心里的羨慕是不是越來越大?

生:是。

師:高墻少爺心里的向往是不是越來越長?

生:是。

師:高墻少爺心里的遺憾是不是越來越深?

生:是。

師:高墻少爺心里的無奈是不是越來越重?

生:是。

……

師:我們來讀一讀,讀出這種羨慕、向往、遺憾和無奈,越拉越

長——

女生:(平靜地開始)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男生:(語氣漸漸強烈)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生:(男女生合讀,感情迸發)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語氣黯淡,充滿無奈)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這些抒情和感慨的語句,我們讀出了——情感。(板書:讀出情感)

四、讀“敘述語段”——讀出

發現

1.初見——“急”和“羞”

師:我們再把時光拉回,來看看這一對好朋友。雖然高墻少爺和海邊少年的生活相差那么遠,但是他們的心卻貼得這么近——(出示)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師:初次見面,閏土和魯迅的表現也是不同的。誰發現了?

生:“我”想閏土很久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跑得特別快。

生:“我”特別興奮、開心。

師:其中有一個字可以看出“我”的興奮,

“我”的著急,“我”的開心,哪個字?

生:飛。

師:我是不是急切地想見到閏土?

生:是。

(師板書:急)

師:如果用一個字來說閏土的表現,可以用哪個字?

生:羞。

(師板書:羞)

2.分手——“鬧”和“躲”

師:相逢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兩個小朋友馬上要分手了。魯迅的語言,總是在平淡的描述中帶給我們很深刻的感覺。有人說——這一段分手的畫面雖然很短,但是讀完了之后,讓人五味雜陳。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出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師:分手的時候,兩個小朋友的表現也是有不同的。你們發現了嗎?

生:魯迅是大哭,但是閏土是躲在廚房里哭。

師:少爺是“大哭”,或者說是“鬧”,(板書:鬧)少年卻只能“躲著哭”。(板書:躲)這一“鬧”一“躲”之間,有什么深的含義?或者說,為什么“我”可以“鬧”,而閏土卻只能“躲”?

生:我覺得魯迅他是少爺,又是在他的家里,他是小主人,他很自然就直接哭出來了,但是閏土比較含蓄,他喜歡一個人躲起來不要讓人發現他,不要把他帶走。

師:這個發現非常重要。閏土不敢大哭,還有什么原因?

生:我想是因為閏土是客人,不在自己家里,總歸不能太鬧了。

師:沒錯??腿?,不好意思大哭。但肯定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生:我從文中知道——魯迅是周府的少爺,

有錢人家的孩子。閏土只是周府一個忙月的兒子,也就是一個短工的兒子,他在周府是不能大哭的。

師:魯迅的身份是——

生:少爺。

師:閏土的身份是——

生:窮孩子。

師:閏土小小的內心里一定也知道他們身份的差別,所以他的情緒只能壓抑,他很難過,舍不得好朋友,但也只能躲在廚房里默默哭泣。

師:文章寫得真好——閏土進周府,從廚房里出場,又在廚房里離開。剛才我們已經回顧了閏土和魯迅交往的整個過程。從初見和分手這兩個小片段,我們讀出了自己的發現。(板書:讀出發現)

五、朗讀“重逢”——拓展思考

1.不忍直視的重逢

師:小時候,我讀到這個文章的時候,我就特別想知道——魯迅和閏土之后有沒有再見面?他們見面的場景又是怎樣的?后來,我終于找到了他們30年后見面的場景。(出示。師配樂范讀。)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得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

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兒,猹,……但又總覺得被什么擋著似的,單在腦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生肅然,有的流下眼淚。)

2.無法追尋的結局

師:大家聽后什么感覺?

生:比較悲哀。

生:凄涼。

生:可憐閏土。

師:同情、可憐、凄涼、悲哀、失望……這種情緒有嗎?

生:都有。

師:閏土變了嗎?

生:變了。

師:紫色的圓臉——

生: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

師:小氈帽變成了——

生:破氈帽。

師:那曾經紅活圓實的手,也變得——

生: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師:最可悲的是——

生: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師:這一聲“老爺”,瞬間讓一對親密的少年朋友咫尺天涯,這一刻,魯迅知道—— 一切都回不去了……

師:那個無所不知的海邊少

年——還在嗎?

生:不在了。

(師擦去板書“都知道”)

師:那個初見時廚房里害羞的孩子——還能找到嗎?

生:找不到了。

(師擦去板書“羞”)

師:那個分手時躲在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的小閏土還能看見嗎?

生:看不見了。

(師擦去板書“躲”)

師: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心里只剩下三個字——

生:(齊)為什么?

(師板書一個大大的問號)

師:魯迅是我國近100年來排名第一的文學大師,他的作品帶給人的思索是深遠的,值得我們用長長的一生去尋找答案。希望你們課下讀一讀魯迅的小說《故鄉》,讀一讀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從中去找到答案。但是,我還想告訴你們,也許你們讀完了魯迅的小說,依然找不到答案。因為,要讀懂這個問號,還需要你們經歷生活的磨礪和歲月的滄桑,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希望同學們以后走近魯迅,來讀魯迅的作品,好嗎?

生:好!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做了一件特別重要的事——

生:朗讀。

師:朗讀最重要的是——(指

板書)

生:讀出畫面,讀出人物,讀出情感,讀出發現。

師:下課。

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 ? ? ? ? ? ? ? ? 朗讀

高墻少爺? ? ? ? 海邊少年? ? ? ? ?讀出畫面

急? ? ? ? ? ? ? ? ? 羞? ? ? ? ? ? ? 讀出人物

不知道? ? ? ? ? ? 都知道? ? ? ? ?讀出情感

鬧? ? ? ? ? ? ? ? ? 躲? ? ? ? ? ? ? 讀出發現

教學評析

“讀”占鰲頭? “比”見深度

隨著2022年版課標的頒布,老師們對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習任務的設計特別重視。為了追求情境、任務的新穎有趣,往往會忽略語文學習中最為普通、最為重要的“讀”。特級教師張學偉執教《少年閏土》一課,以讀為本,開合有度;舉重若輕,收放自如,非常好地展現了一節“讀”樹一幟、“讀”占鰲頭、“比”見深度的思維課堂。

張老師曾著《“慧”教學? “活”課堂》一書,書的封面上寫著——抓住語言的藤,守住語文的根。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渡倌觊c土》的教學,既見張老師的內功深厚,又是對其“以讀為本,舉重若輕”的最佳詮釋。

一、“讀”樹一幟的文本解讀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一說起《少年閏土》,“看瓜刺猹”的畫面就浮現在眼前。經典文本的魅力正在于此,經典文本解讀的難點,也正在于此。

如何解讀“月下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如何走進閏土與“我”的內心世界?如何品悟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不同,從而感受文本背后魯迅那份沉甸甸的傷感?張老師在深入品讀文本后,以各種形式的“讀”給出了答案。

在張老師的課堂里,“月下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見少年心性;“我”對閏土的世界充滿好奇與羨慕。在“我”眼中,閏土是害羞的少年,是刺猹的英雄,是那個躲著哭的孩子,他身上承載著友誼,承載著童年,承載著最純粹的美好??墒?,再次重逢,這一切的一切都被打碎了,只留下一個發人深省的問號。

這樣的解讀沉甸甸的。

深刻挖掘文本的內涵,卻以“讀”的方式領著學生去感受,張老師是大膽的。他賦予了“讀”前所未有的重要課堂地位。以“讀”代替講解,以“讀”代替分析,化繁為簡,以“讀”直抵語文學習的核心。因為他深知不進入語言涵泳品讀,只作煩瑣的分析,學生會逐漸失去對語言的感覺。

二、“讀”占鰲頭的課堂駕馭

張田若先生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遍喿x教學中的“讀”既是目標也是手段。閱讀教學本身應該把發展學生“讀”的能力作為自己的目的,而讀又可以當作理解、領悟和吸收文本材料的手段?;赝渡倌觊c土》的課堂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堂課中,讀是目的,也是手段;讀是過程,也是方法。(支玉恒語)張老師將朗讀進行到底,“讀”成為學生抵達文本彼岸的快樂支點,更成為學生學習的生長點。

1.以“讀”為線,串聯課堂

課堂伊始,張老師以讀“月下刺猹”引入,領著學生“讀出畫面”。景與人的和諧之美,靜與動的交融之美,在朗讀中緩緩彌漫開來,為課堂鋪上了美好中帶著一絲懷念的底色。

接著,自然引入另一段描寫“刺猹”的文字,通過模仿讀+想象讀,感受“我”的急切與閏土的活潑、陽光、自信。在繪聲繪色的讀中,閏土和“我”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有了具象。

然后,朗讀“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加深對閏土和“我”少年心性的認識。

對人物形象有了比較形象的感知后,讀“抒情感慨”,感受“我”與閏土截然不同的內心世界;讀“敘述語段”,走近那個“害羞的少年”“躲著哭的孩子”;最后,教師配樂朗讀《故鄉》片段,情感達到最高潮。

想象讀、對比讀、換位讀、演讀、配樂誦讀……各種形式的“讀”像一根無形的線,串起了整個課堂。

2.以“讀”為徑,實現生長

張老師的“讀”有梯度,有要求,以學生為本。無論是讀“瓜地刺猹”的畫面,還是讀人物的對話,抑或是內心獨白的語段,我們都能看到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變化。

讀著讀著,學生進入畫面了;

讀著讀著,學生走進人物內心了;

讀著讀著,學生想象的大門打開了;

讀著讀著,學生的思維拔節生長了!

張老師在指導學生讀閏土和“我”的對話這個片段。一開始就營造了“讀”的氛圍:閏土給“我”講這些新鮮事,少爺想不想知道,向往不向往,心里急不急?來,我倆一起讀,你讀閏土,特別自信;我讀魯迅,心里著急。學生一開始照本宣讀,沒有感覺。張老師立刻提醒:閏土不是背書呀!是在跟“我”說,所以要看著“我”。來,對著我說。學生馬上就轉換為說話的語氣,但還是沒有體現出閏土天真、自信的樣子,此時張老師通過范讀,強調讀書要浸到文字里,才能活靈活現地把人物展現出來。就這樣,在張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果真走近人物,感同身受,讀出了閏土和“我”對話中的那份情味。

這樣的“讀”,多么有魅力!它真正助力了學生能力的生長,實現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比”見深度的思維探究

語感是語文教學之魂,朗讀是幫助學生獲得語感的重要路徑。有效的朗讀不是一維的,它將情感、思維、審美等融為一體,是立體而豐富的。

《少年閏土》一課,另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對比思維。這堂課中,對比教學出現了三處:

1.對比品味,走進心理世界

在“我”的內心獨白部分,張老師領著學生讀了三組句子,發現了兩個人物——海邊少年和高墻少爺,抓住主要情感——“那時并不知道、現在也沒有知道、素不知道、單知道”等,層層推進,感受“我”對閏土的羨慕與向往,對自己生活的無奈。

三組句子的朗讀,張老師處理得極好。于是,在對比品味中,學生逐漸走進了“我”和閏土的內心世界。

2.對比發現,感受深厚友誼

在“我”與閏土初見、“我”與閏土分別的語段教學時,張老師采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

初見時,“我”急,閏土“羞”;

分別時,“我”鬧,閏土“躲”。

初見時的羞澀,比對分別時的悲戚,雖只有寥寥數語,卻讓學生感受到了“我”與閏土之間深厚的友誼。

3.對比感悟,引發深深思考

在課堂的最后,張老師配樂朗讀了《故鄉》的片段。他沒有用很多語言去分析,也沒有借助背景知識去渲染,僅僅是那樣聲情并茂的朗讀。卻把深深的思考帶到了學生面前——

閏土變了嗎?小氈帽變成破氈帽,渾圓的手變成了松樹皮一樣,紫色的圓臉變成灰黃。最重要的是那個侃侃而談的自信少年卻對我叫了一聲“老爺”。

那個海邊無所不知的少年還有嗎?

那個躲在廚房里害羞的孩子還找得到嗎?

那個勇敢的瓜地刺猹的小閏土還能看見嗎?

這是為什么?閏土到底經歷了什么?

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進行對比,各種疑問也會很自然地產生。這樣深深的思考,是鏈接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紐帶,它會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渴望,從而走到更廣博的語文世界里去。

“讀”占鰲頭,“比”見深度。張老師的課有創意,有思考,有力量。他重新定義了“讀”的課堂地位,值得我們細細琢磨。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附屬臨安小學/

浙江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責任編輯 張 茹

猜你喜歡
閏土高墻少爺
不當“少爺”
寵物學園之豪少爺的箭 3
汪汪狗爬高墻
鳥少爺與小跟班
關于《故鄉》的閏土人物形象分析
魯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鄉》的吶喊
陽光照進“高墻” 激勵復蘇希望
鄉土知識分子的“歸鄉”情節
讀書進高墻 化“魂”促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