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品牌支部實踐研究

2024-04-12 18:18劉旭光
新西部 2024年3期
關鍵詞:農林校企學院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熱帶農林學院基層黨支部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搭建多元化的服務平臺、優化教師服務鄉村振興環境、建立健全教師服務鄉村振興體系、完善教師服務鄉村振興效能考核體系,搭建政校企行華南鄉村振興戰略產教聯盟,完成政校企行共培、共享多類型、多層次人才培養機制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不斷的實踐中,高職院校逐步認識到政府、高校、企業、行業的有效互動對立體推進“生產實踐、教學實踐、創新研發、應用服務”有著重要的意義。政校企行深度融合是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地方高校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主要集中探索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析、[1]農林院校產教融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探索與實踐、[2]開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人才培養實踐研究、[3]不同專業服務鄉村振興問題和策略研究[4]和教師參與鄉村振興途徑和優勢探析。[5]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立足學校的歷史和現狀,發揮地緣優勢、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依托農墾并與政府、學校和企業進行合作,形成了政校企行四方聯動的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培養、智力支持、科技支撐和服務保障等多方面的支持。

構建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服務鄉村振興

戰略品牌支部的基礎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隸屬于廣東農墾集團的高職院校,具有獨特的行業辦學特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文化底蘊深厚。學校高舉“鄉村振興戰略”的辦學特色定位,黨政領導多次召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專題會議、帶領中層干部赴校內外調研,通過現場指導辦公會,引領二級學院從平臺搭建、人才支撐和激勵機制等方面制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

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積極響應學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形成以廣東農墾熱帶作物產業和廣東現代農業的戰略調整升級為契機,緊密結合現代農業產業鏈,開設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食品智能加工技術、畜牧獸醫、園藝技術和園林技術等多個涉農專業。該學院擁有60名教師,其中55名黨員,分為2個教工黨支部和1個學生黨支部。所有老師均具備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其中包括10名教授、15名副教授和11名博士。熱帶農林學院擁有校內農作物種植、花卉養殖、園林規劃、農產品質量檢測、食品加工等38個校內實訓室和20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國家科普基地為學員提供了更廣闊的實踐平臺。

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服務鄉村振興

戰略品牌支部的實施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積極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聯動工作機制,打造鄉村振興戰略品牌支部。開設專升本、現代學徒制、擴招班等人次培養機制,為在校生、村官、職工等不同層次人員學歷提供路徑,基層黨支部為教授、博士創新服務團隊提供資金、場地、智力等物質保障機制,激勵師生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服務行動。

(一)構建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打造鄉村振興戰略品牌支部

為了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工作,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設好教師服務鄉村振興的主陣地、建立師生服務鄉村振興信息臺賬、建立政校企行資源共享平臺,提升支部服務鄉村振興的組織能力、服務能力。制定黨支部統籌部署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教書育人、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學生管理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同總結的“五同”工作模式,通過“三會一課”強化教師服務意識,形成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產學研為載體,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夯實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省級三型黨支部建設成果。

黨支部通過召開師生圓桌會議、調查問卷多途徑了解教師服務鄉村振興需求及困惑,制定以作物生產技術為龍頭、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的熱帶智慧農業專業群,形成“規劃設計、種養殖、加工、檢測”一體化人才培養格局。組織教師實施“111”工程(1個學院對接1個縣市,1個專業對接1個鄉鎮,1名老師對接1個企業或村莊)助力脫貧攻堅,解決鄉村生態宜居規劃、產業種植技術、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食品安全、休閑花卉養護以及農藥獸藥殘留等問題。

通過深入墾區、走訪機關、走進企業,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各種資源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通過“項目化”和“主題化”的方式提升黨員服務鄉村振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專業群特點與師資隊伍優勢轉化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民生幸福的實際舉措和效果,繼續為國家和廣東省區域經濟、南亞熱帶產業,尤其是廣東農墾特色優勢產業保駕護航。

(二)政校企行聯合培養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保障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6]為精準扶貧做好人才支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在學校黨委的帶領下,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赴各市(區)農墾局、政府部門、企業開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崗位需求,調研鄉村振興實用人才技能培訓需求。黨支部還對墾區弟子升學困境,企業職工、村官學歷提升,在職員工技術提升等不同層次人才培養需求進行調研分析。

在學校黨委協調下,黨支部黨員們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孵化工作,黨支部各專業教師制定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習實訓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訓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三全育人機制,為培養“一懂兩愛”服務農村經濟的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才積極奉獻,為精準扶貧做好人才支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7]研制三二分段中高銜接、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機制,打通中職、高職、本科在校生學歷提升通道。在政校企行負責人充分論證、調研下,舉辦現代學徒制班、農墾系統農民工班、“村官”班等不同層次人才協同育人機制。成立以專業為核心創新服務團隊,為墾區、行業、企業人員提供專項技能短期培訓班,承辦廣東省無公害檢驗員、糧農食品檢驗工等職業資格考證培訓工作。教師赴企業、下鄉為企業排憂解難、為在職技術人才提供種養殖、深加工、產業規劃、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等技術服務,為鄉村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提供智力保障。

(三)搭建政校企行服務平臺,師生服務鄉村科技振興

為了更好地支持師生的成長和創新,熱帶農學院黨支部搭建華南鄉村振興戰略產教聯盟平臺。集聚政校企行資源,協助高層次人才組建博士(教授)創新與服務團隊,服務創新團隊開展技術創新攻關、成果示范推廣和精準技術服務,助力區域產業升級換代。支部搭建師生幫扶平臺、培育技術過硬的骨干隊伍,探索“黨建帶團建+團建帶群眾”的師生骨干隊伍建設模式,建立“老傳新教師導師+學生雙導師”的師生互助制度,并組織“教師成長活動+創業工作室”等系列活動來提升師生專業技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的師生協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骨干隊伍,以滿足熱帶農業種植和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農業以及農業信息化等不同產業領域的發展需求。全力以赴完善湛江農墾“示范園”項目,將學校的教育資源與企業的產業資源有效結合,打造了一個職教示范園、科技推廣園和管理創新園三合一的“示范園”創新創業園區。

(四)優化服務保障體系,促進政校企行協同服務

在推動鄉村科技振興過程中,熱帶農學院黨支部將實行醞釀協商、集體決策、分工負責、團結合作的運行機制。為了提高鄉村振興服務效能,支委將完善政校企行協同機制,并搭建多元化服務平臺。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和服務效能考核體系的建設,以聚焦核心、機制健全和人員合理的工作格局進行工作。完善政校企行協同機制,提升溝通效能,基礎黨支部與政府、學校和企業緊密合作,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形成聯動機制,共同制定并實施相關政策和計劃。黨支部實施“一會一報、一事一報”制度,及時解決各方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按照結果導向和質量管理要求進行反饋和調整。

搭建多元化服務平臺、優化服務環境。探索支部指導和各黨小組為師生搭建多元化政校企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載體,并利用學院的實驗硬件、技術和人才優勢,探索共建共享實驗場所運營機制,利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室開展多元化的服務項目。

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建設,保障服務效能。通過調研現有的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團隊,完善師生對鄉村振興戰略多樣化需求,立足實際,提供資金、場地和智力等條件保障。黨支部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社會服務啟動資金;制定《熱帶農林學院青年教師幫扶機制》,幫助青年教師快速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指導、科研轉換生產力和技術、技能等社會服務型工作;同時建立健全《熱帶農林學院創新創業實訓室管理機制》,為師生開展社會服務提供研究場所,以提升教師黨支部的保障服務能力。

健全服務效能考核體系建設。黨支部完善創新服務責任清單,細化責任要求,并加強督促檢查。根據師生協同服務社會工作需求,制定《師生協調服務社會管理制度》。同時,制定各黨小組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考核方法和退出機制評價考核辦法,對政治思想意識差、服務效能低的工作室團隊采用退出機制。

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構建服務鄉村振興

戰略品牌支部建設的成效

熱帶農林學院教師黨支部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積極主動貫徹“三農”思想,致力于解決“三農”問題,并推動基層黨組織發揮核心作用和政治作用。熱帶農林學院教師黨支部完善師生服務鄉村振興激勵和獎懲機制激勵機制,提升支部服務師生高效開展鄉村振興服務。構建在校生和在職員工學歷提升工程以及在職員工技能提升機制,搭建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聯合體,為精準扶貧做好人才支撐,并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服務。熱帶農林學院教師黨支部積極發揮先鋒引領作用,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勇于擔當、敢于拼搏,得到了政校企行的高度認可。

(一)完善鄉村振興服務機制體制,提升支部服務鄉村振興戰斗力

熱帶農林學院進行了一系列走訪活動,與廣東湛江農墾、梅州市政府、韶關學院、中國熱帶科學院及廣東省名優企業369家政校企行開展密切合作,共同發起建立華南鄉村振興戰略產教聯盟,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和共享?;鶎狱h支部組織產教聯盟成員協商制定《華南鄉村振興戰略產教聯盟章程》,為政校企行各方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為了更好地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該基層黨支部組建女勞模工作室、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食品安全志愿者隊伍以及廣州市女科技工作者社會服務工作室等40多個鄉村振興服務平臺。在支部的組織和帶領下,熱帶農林學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并摸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子,以科研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通過優質的服務贏得了企業的信任,并獲得了企業的支持。

(二)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機制,穩步提升鄉村人才振興

學院堅持校企共育人才協作委員會制度,深化政校企行戰略聯盟,建立了多類型、多層次共建、共享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在校生和在職員工學歷提升工程、完成在職員工技能提升培訓項目,為精準扶貧做好人才支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黨支部專業負責人勇于承擔人才培養重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通在校生學歷提升通道。開設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3+2”分段中高銜接、園藝技術專業“4+0”協同培養本科新生、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2”協同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出“緊跟農時,且耕且讀”“學中做、做中學”等人才培養模式;推行落實“三全(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導師制育人模式,健全“十大育人體系”,全力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實施農林卓越人才培養體系。

黨支部積極服務各專業協同政校企行協同完成農民工、村官、職工共育、共享機制,高質量完成作物生產技術專業農業職業經理人學歷教育;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食品營養與健康、畜牧獸醫等專業現代學徒制招生、培養工作,采取靈活多元的教學模式與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村官”、職工培養的辦學特色之路,實現了高職農林院校服務地方、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的功能。

黨支部整合政校企行資源和需求,組建名師教學團隊展農業技術技能提升培訓服務,提升居民職業素養。面向增城區等8個地級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赴陽江等6墾區開展農業生產和加工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管理者、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專題培訓工作;協助區域食品生產企業風險排查第三方審評服務,提升了企業產品品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服務企業學員考取農產品安全檢驗員、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等職業資格證書;組織師生食品安全志愿者赴增城區各鎮街開展食品安全進工廠、進校園等“五進”膳食科普宣傳等系列活動。

(三)服務師生科研團隊建設,提升政校企行產業振興

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發揮組織領導作用,發揮基層黨支部資源優勢,組織黨小組協助專業教師實施“111”工程,指導黨小組高效完成了熱帶高新技術示范中心等12個校級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以及熱帶農業種植和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等11個博士(教授)創新與服務團隊中心的工作。提升學院的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能力,也為熱帶農業種植和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個黨小組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學院的發展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積極貢獻。

作物生產黨小組成立女科技工作室、博士(教授)創新服務團等服務鄉村振興隊伍奔波于課堂和土地間,優化雷州半島甘蔗品種種植結構。用三年時間完成系列提質工程,推廣7萬畝甘蔗全程機械化示范技術,引進近20個優良品種,淘汰3個落后品種;推廣甘蔗連作障礙生物修復與高產優質配套技術體系8000畝;推廣橡膠林下種養模式10000畝;推廣水肥一體化噴灌技術、無紡布綠色防草技術和測土配方技術,提升墾區甘蔗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菠蘿名優品種栽培技術。

畜牧獸醫教師團隊推進劍麻研究院科學試驗與產業開發工作,為廣東農墾、全國劍麻產業提供技術服務。完成麻渣飼料研發項目、麻田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麻水回田利用等六個項目。組建開展機械化種植、篩選套種驅蟲植物、高產劍麻育種建立200畝示范種植基地、麻渣制作酒精和麻劍液提純生物藥物研發項目。

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黨小組聯合廣東收獲罐頭有限公司共建的“廣東農墾菠蘿產品研發中心”開展菠蘿白蘭地、菠蘿糯米酒、鳳梨酥、鳳梨果醬、鳳梨果鋪等產品研發,延長菠蘿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協同廣東農墾共建“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服務廣東省農業廳舉辦的質檢人員上崗培訓、廣東農墾佳鮮農莊產品快速檢測技術培訓;開展農產品速測技術研發、食品安全檢測等技術服務。成立師生食品安全志愿者團隊,協助增城區開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園林、園藝技術黨小組積極服務熱帶農業規劃研究院,開展南亞熱帶農業實用技術的開發和工程化工作;農業項目的評估、評審和咨詢工作;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推廣和咨詢服務工作及新農村規劃服務團,高質量完成《廣東國家熱帶農業科技園控制性詳細規劃調規》、陽江市大溝鎮光伏農業觀光園規劃設計項目,東莞麻涌農業生態園規劃設計項目,承擔服務陽江市7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整治創建規劃和設計任務,為實現高標準精準扶貧任務奠定基礎;為廣東農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東農墾旅游資源普查專題培訓班提供服務。

(四)政校企行四方聯動,彰顯支部服務鄉村振興風采

在學校黨委的指導下,政府、學校、企業和農墾系統緊密合作,熱帶農林學院教師黨支部積極發揮先鋒引領作用。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勇于擔當、敢于拼搏,黨支部組建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特色產業、乳肉制品加工與質量安全以及現代農業產業等創新服務團隊,組建了廣東省、廣州市、河源市等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專家服務團,成為廣東高職院校中唯一有入選專家服務團的院校,成為廣東省黨建工作的標桿院系。

在學校黨委指導下,黨支部統籌規劃,通力合作,建成1個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良種良法示范基地、4個廣東省科技廳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以及4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平臺和科研項目。建設完成《熱帶作物生產技術》等3門國家級教學資源庫、4門省級精品課程,16門校級精品在線課程;編寫《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教材》和《甘蔗機械化技術手冊》等教學資源。黨支部教師在科研項目上取得了突出成績。承擔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82項省級科研項目;參與制定機械化甘蔗種植等團體標準2項目,申請40余項專利他們發表了80余篇高水平論文。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1人,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全國農林牧漁豐收獎等多項榮譽。

結 論

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品牌支部建設,以“三農”思想為指引,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熱帶農林學院黨支部發揮組織領導作用,發揮基層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利用學校自身地緣優勢、涉農類專業和人才、智力優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搭建政校企行華南鄉村振興戰略產教聯盟,形成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產學研為載體,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探索在校生、社會人員學歷、技術技能提升等多種類型和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為精準扶貧做好人才支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萍紕撔路掌脚_和博士(教授)創新與服務團隊,協助專業教師實施“111”工程,為熱帶農業種植和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動了政校企行農業、產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和提升,推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韓嵩、張寶歌:《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析——以遼寧省為例》,載《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10):116-120頁。

[2]李振陸、葉琦、尹江海:《農林院校產教融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探索與實踐》,載《中國農業教育》,2018(03):10-14頁。

[3]盧曉慧、吳海紅:《地方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載《農民致富之友》,2018(10):1頁。

[4]袁榮京、張奕奕:《農業類高職財經專業服務鄉村振興問題和策略研究——以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專業為例》,載《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3-16頁。

[5]楊立艷、張乖利:《高職院校教師參與鄉村振興途徑和優勢》,載《新經濟導刊》,2018(10):82-85頁。

[6]張桂云、秦中春:《增加辦學層次發展農廣教育》,載《現代農村科技》,2016(11):76頁。

[7]曹嘩:《鄉村工匠培育的現實性和途徑》,載《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7(5):21-25頁。

作者簡介

劉旭光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師,研究方向為食品科學、基層黨建

猜你喜歡
農林校企學院
信陽農林學院作品精選
初等教育學院
《天津農林科技》征稿啟事
《天津農林科技》稿約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AC311A加裝農林噴灑設備首飛成功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學院掠影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