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的人民觀及其時代價值

2024-04-13 21:28張樹華楊抗抗
新視野 2024年1期
關鍵詞:依靠人民群眾

文/張樹華 楊抗抗

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承的價值導向。作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的毛澤東,深刻認識到人民在歷史進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力量和所發揮的作用,形成了獨具特色、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人民觀理論,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始終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彰顯百年大黨的理論本色和政治胸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2023 年12 月26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這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未竟事業,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蓖瑫r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中國人民的事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匯聚蘊藏在人民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盵1]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領悟踐行毛澤東的人民觀,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歷史主動精神,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對于凝聚社會共識,筑牢黨的執政根基,匯聚起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 毛澤東人民觀形成的理論來源與理論基礎

毛澤東的人民觀,是在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形成、發展的,其理論形成具有深刻的思想來源與理論基礎,滋養于中國傳統民本文化本源,接受了中國近代先進分子思想影響,并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原理。

(一)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中蘊含的民本文化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2]

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與人民至上的政治觀念相融。民本思想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治國理念?!渡袝の遄又琛酚性疲骸懊裎┌畋?,本固邦寧?!薄豆茏印つ撩瘛分刑岢觯骸罢d,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薄盾髯印ぐЧ分刑岢觯骸熬?,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薄懊瘛痹趪液蜕鐣姓加兄匾匚?,歷朝歷代統治者和思想家都對“民”給予了高度重視?!懊癖尽彼枷朐陂L期演進過程中,涵育著“民惟邦本”“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富民利民”的文化傳統,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的重要思想遺產。古代有見地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力諫君主將“民”視為國家的根基,勸誡君主愛民、利民、養民、教民,多興利民之舉,多謀利民之事,從而創造國泰民安、太平盛世。[3]

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治國理政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文化基因。毛澤東的人民觀,批判地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他曾經提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大民族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發展法則,有它的民族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承繼遺產,轉過來就變為方法,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運動,是有著重要的幫助的?!盵4]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民意的重視以及在政治運作中所體現的責任政治倫理,構成了毛澤東人民觀的思想來源之一。

(二)中國近代先進分子的思想影響

近代以來,列強的侵略使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目睹國家被列強所欺凌,為實現國富民強,以孫中山等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積極向西方學習尋求“救世良方”,他們提出來的思想學說雖然從根本上看是資產階級性質的,但是包含有富民興國、民主進步的積極因素。

資產階級革命派以“三民主義”作為自己的思想理論,“民生”是其核心政治話語。在孫中山看來,“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便是?!盵5]孫中山還指出,社會的文明發達、經濟組織的改良和道德進步,皆是以民生為重心,“民生就是社會一切活動中的原動力”。[6]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很好地解決民生問題,社會的文明就不能進步,經濟也不能很好地發展,人們的道德水平也會下降,政治的民主更是無從談起,種種社會的不良現象多數與民生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有關系。孫中山強調,“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7]孫中山對民生問題的重視,包含了對中國社會發展道路的思考,對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批判。

對于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革命綱領,毛澤東是持肯定態度的。他在1938 年3 月12日紀念孫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孫中山的偉大“在于他的三民主義的綱領,統一戰線的政策,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切國民黨員、共產黨員和愛國同胞,“都應接受這個遺產而發揚光大之”。[8]毛澤東還指出,共產黨雖然在現革命階段贊同實行三民主義,但決不能拋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9]只有共產主義制度才能實現社會根本變革與人民大眾的幸福。這也是毛澤東人民觀先進性的彰顯。

(三)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創造人類社會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主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強調“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10]列寧認為:“數以千百萬計的群眾,——哪里有千百萬人,哪里才是政治的起點;哪里有千百萬人,而不是幾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點?!盵11]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創造性地將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原理,同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結合起來,闡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無產階級政黨要贏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把人民群眾團結在自己周圍,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能動作用。正是看到了人民群眾這一主體所蘊藏的先進性和革命性,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群眾史觀,這也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鮮明的理論標識和行動指南。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并以之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之后,始終堅持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認識和分析社會問題,并自覺將其同中國革命實踐和具體國情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人民觀理論體系。毛澤東認為:“世界什么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盵12]并始終強調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只有依靠人民進行革命才能取得徹底勝利,這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的創造性運用與發展,是對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的重視,以及對人民群眾潛在的革命性力量的深刻揭示,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核心的毛澤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傳承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為文化基因,借鑒中國近代先進分子的有益思想,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觀,并致力于團結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實現中國革命的成功,建設一個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盵13]

二 毛澤東人民觀的主要內容

為多數人謀福利還是為少數人謀利益,這是一個關系政黨政治立場和價值選擇的根本問題。在毛澤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中,“人民”二字重千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構建密不可分的黨群關系,是毛澤東人民觀的核心內容。

(一)關于人民主體的思想觀點

在毛澤東看來,人民是歷史前進的動力?!叭嗣?,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盵14]在革命戰爭中,毛澤東最核心的是主張人民戰爭,認為兵民是勝利之本,要奪取戰爭勝利,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動員人民?!八^人民戰爭,基本上或者說主要的,就是農民戰爭。我們從來沒有說過,沒有廣大農民參加的抗日戰爭,可以打倒日本”。[15]只有依靠人民、信任人民、發動人民的戰爭才是人民戰爭,“只有這種人民戰爭,才能戰勝民族敵人。國民黨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它拼命地反對人民戰爭”。[16]正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認為,人民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不依靠人民群眾,社會主義建設便不可能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可能鞏固。

在毛澤東看來,“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歷史時期、歷史階段有著具體的含義,并非一成不變。他指出:“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拿我國的情況來說,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日本帝國主義、漢奸、親日派都是人民的敵人。在解放戰爭時期,美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資產階級、地主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都是人民的敵人;一切反對這些敵人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盵17]毛澤東的“人民”概念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政治概念,其內涵是指一切能夠促進革命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團體。

(二)關于人民利益的思想觀點

在毛澤東看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現實的。維護人民的利益體現在滿足人民物質生活需要的每一件小事上。毛澤東指出,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就必須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設身處地、想方設法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拔覀儜撋羁痰刈⒁馊罕娚畹膯栴},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盵18]涉及到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應該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干部要時時考慮的,在制定政策時真正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設身處地為人民群眾著想。毛澤東曾說:“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堅持真理,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因為任何錯誤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盵19]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提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盵20]“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而戰斗的。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21]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其一切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應該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都應該為人民利益制定和實施。

(三)關于人民民主的思想觀點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革命的目標是要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早在延安時期,在回答黃炎培的“窯洞之問”,即中國共產黨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這一歷史難題時,毛澤東回答:“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盵22]也就是說,防止政府公務人員的腐敗,關鍵是要充分發揮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確保人民監督權利的實現。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毛澤東進一步明確解釋了什么是“人民民主專政”。[23]1949年10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進入到當家作主的新時代。1954 年,我國第一部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盵24]無論權力歸屬還是權力行使,人民始終居于主體地位。

20 世紀50 年代末,毛澤東借批評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闡述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深刻思想。他說:“這里講到蘇聯勞動者享受的各種權利時,沒有講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盵25]他還說:“我們不能夠把人民的權利問題,了解為國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險等等權利?!盵26]人民當家作主,就要使廣大人民能夠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之中來,不僅包括政治事務,還包括公共性的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與生態等事務。因此,“人民民主”并非那種每隔幾年讓選民在不同政治集團中選擇政治統治者的游戲,而是要體現“人人起來負責”,參與對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以及生態等公共事務全領域的實際管理。從這一意義上看,相對于那種把民主局限于幾年一次讓選民參與選擇政治統治者的游戲,“人民民主”不僅是對于“精英史觀”的否定,也是對于民主內涵的革命性突破。[27]

(四)關于黨群關系的思想觀點

關于黨群關系的認識是毛澤東人民觀的重要內容。毛澤東曾提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盵28]“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盵29]這生動地說明了黨要植根于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盵30]“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盵3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他在分析1957 年的發展形勢時,再次告誡廣大黨員干部:“黨群關系好比魚水關系。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盵32]中國的革命、建設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構建起了密切的黨群關系,黨群同心、軍民團結,匯聚起磅礴浩大、無往而不勝的強大政治力量。

三 毛澤東人民觀的時代價值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盵33]今天,深刻領悟毛澤東的人民觀,體會其深刻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就會更加深刻地懂得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以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主體地位,切實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密切黨群關系,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一)人民是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主體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積極發動群眾,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1934 年,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強調:“團結起千百萬群眾來,發展我們的革命戰爭,我們就能消滅一切反革命,我們就能奪取全中國?!盵34]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放手發動群眾,實行全民武裝,開展群眾性游擊戰爭,使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與老百姓生死與共、水乳交融,解放軍部隊打到哪里,支前民工就跟進保障到哪里,軍民團結如一人,橫掃千軍如卷席?;春鹨鄣膭倮?,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堅持人民觀,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注重發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的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運動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把貫徹人民觀放在第一位,注意發動人民群眾。正是依靠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轟轟烈烈地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將人民觀貫穿到改革發展各領域,鼓勵基層群眾大膽探索,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將人民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將群眾路線貫穿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依靠人民群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先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全體黨員領導干部的人民觀,樹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命意識,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無論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充分證明了堅持人民觀、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從幼小走向發展壯大,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中國共產黨贏得革命戰爭的勝利,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以及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并沒有什么特殊法寶,只是通過自身的理論和行動彰顯并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因此也必然贏得最廣大人民的真心擁護和支持。

人民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只有尊重廣大人民的主動創造精神,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緊緊依靠人民,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薄扒斑M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盵35]當代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面臨一些新的經濟社會風險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要想科學地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就必須聆聽人民心聲,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業推向前進。[36]

(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毛澤東曾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秉承黨的宗旨和根本價值立場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因此,繼承和發展毛澤東的人民觀,就要始終做到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將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皩崿F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心愿是黨百年不變的最大議題和根本價值旨歸?!盵37]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盵38]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必須從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滿足人民各方面需求。

(三)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毛澤東的革命理想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發展人民民主,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政治建設和發展民主的全過程。在黨的領導下,保障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

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長、治國理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見都能運用于治國理政,人民能夠廣泛、直接地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全過程人民民主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民通過廣泛多樣制度化的渠道,既能夠充分表達自身意愿,也能夠廣泛參與協商和決策,彰顯了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39]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就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緊緊依靠人民,通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凝聚億萬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增進社會各界共識,匯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正能量。

(四)持之以恒改進黨的作風、密切黨群關系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毛澤東人民觀的重要內容。毛澤東指出:“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40]因此,持之以恒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并不斷密切黨群關系,需要深刻理解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這一重要思想,始終樹牢公仆意識。2013 年6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決定著黨的事業的成敗?!盵4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盵42]人民是我們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黨脫離了人民,就如同魚兒離開了水、種子離開了土地,就會失去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壓城城欲摧’,‘我自巋然不動’,安如泰山、堅如磐石?!盵43]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

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解決作風問題,就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人民來監督”,是應對官僚主義、改善黨風政風的關鍵點和突破口。人民監督是毛澤東在“窯洞對”提出的經典理念,是“為人民服務”的題中之義。黨員領導干部要高度重視工作作風問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為師,向群眾學習,俯下身子深入到社區基層、田間地頭,注意聽取和收集群眾意見,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變化,了解群眾的思想動態,積極探索密切聯系群眾的新方式新手段。作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還需要與時俱進,培養互聯網意識和信息化思維,善于運用網絡等新技術手段收集民意、匯聚民智、解決民惑、造福民生,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猜你喜歡
依靠人民群眾
云治理”要貼近群眾
多讓群眾咧嘴笑
試論大別山精神中的人民性
楓橋經驗的法治內涵
人民性:習近平扶貧思想的邏輯起點與價值依歸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習近平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