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價值

2024-04-13 21:28王壽林
新視野 2024年1期
關鍵詞:現代文明中華文明中華民族

文/王壽林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耙磺袆潟r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盵1]在建設經濟強國的同時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與追求?!霸谛碌钠瘘c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盵2]完成這一文化使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抉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抉擇,是應對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制衡西方大國文化擴張的必然抉擇。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善于傾聽實踐呼聲,回答實踐問題,引領實踐發展,不僅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奠定理論基礎,為推動文化繁榮指明科學路徑,為建設文化強國注入強勁動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開辟廣闊前景,而且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是履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學指南。

一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奠定理論基礎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是文化資源大國。其優秀傳統文化積千年之精華、蓄百世之流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含著大同理想、德治主張、民本思想、平等觀念、正義追求、道德操守、用人標準、改革精神、外交之道等價值理念、創造智慧、人文氣度和藝術神韻,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文明區別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獨特標識,從根本上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成就了世界上唯一綿延至今的中華文明,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獨特貢獻。因此,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掘創造智慧,是新時代推動文化繁榮的先決條件?!爸挥腥嫔钊肓私庵腥A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盵3]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一路走來、砥礪前行,在人類文明史冊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形成了突出的特性。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文明突出的特性做了精辟概括: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文明之所以綿延不絕、歷久彌新,根本在于穩固的文化根脈和強大的傳承能力。在歷史變遷中形成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植根于民族文化基因,中華文明的形成、傳承和發展蘊含著不竭的內生力量。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哺育下,中華文明形態不斷優化,中華民族精神不斷豐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標識。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五千年文明史昭示我們,中華文明是充滿活力的文明機體,具有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接納新事物、不懼新挑戰的無畏品格,以卓越的創造力繪就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絢麗景象。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統一性培育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風雨同舟的堅定信念,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構筑起共同依托、共同傳承的精神世界,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民族在交流交往中厚德載物的文化品格,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合理念是中華文明的本質屬性和價值取向。和平相處、合作共贏是和合的基本含義,既包括人與物的和諧關系,也包括人與人的合作關系。因此,中華文明從源頭上就向往和平和睦的生存環境,追求和諧與共的發展方式。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從根本上彰顯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自信之基,與時偕行、革故鼎新的自強之道,昭示了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自立自強的顯著優勢,為我們在更深層次上理解古代中國、認識現代中國、把握未來中國提供了入門的向導。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實踐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們以歷史底蘊豐富精神世界,以改革創新成就復興偉業,以團結統一凝聚磅礴力量,以開放包容彰顯大國胸懷,以和平發展引領時代潮流,使中華文明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走向偉大復興。實踐表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繼承傳統和借鑒外來,更離不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文化引領社會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創造的領域?!巴苿又腥A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4],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糟粕的內容。因此,只有堅持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對其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補充、拓展、完善,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才能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與當今社會相適應、與當代文化相協調,展現出新的時代風采,使之成為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良田沃土,成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源頭活水。

作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習近平文化思想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中華民族的理想追求有機結合,賦予發展道路、理想信念以民族的血脈;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安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有機結合,賦予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以價值的根基;倡導以法為本、緣法而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華民族的法律文化有機結合,賦予治理體系、治理能力以歷史的智慧;倡導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賦予先進文化以文明的底蘊;倡導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既傳承了民胞物與、立己達人、和諧萬邦、天下大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品格,又體現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向往的全球共識,賦予人類共同價值理念以時代的內涵。由此可見,習近平文化思想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脈,又拓展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之魂脈,既是對黨領導中國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又是對中華文化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使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充盈著濃郁的中國味、深厚的中華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廣泛的感召力、穩固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指引我國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在舉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守正創新、開放包容中構筑中華文化新氣象、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可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光輝典范。

二 為推動文化繁榮指明科學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多樣化、立體化、個性化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明顯,對文化產品質量、品位和風格的需求日趨提高。實踐表明,人民越富足,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越強烈;國家越富強,對國民精神境界提升的要求就越迫切。因此,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當今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切實解決好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平衡問題,解決好文化建設中科學文化發展與思想道德發展平衡問題,解決好思想道德建設中思想理論建設與道德風尚建設平衡問題,已經成為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課題,從而決定了文化建設必須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實施文化創作精品工程,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產品,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更加充分,使整個社會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穩步提升。

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觀念形態、知識形態和實物形態的統一,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要,但它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經濟發展所提供的物質支持。觀念形態的東西要發揮認識、教育、審美、娛樂的社會功能,就必須具有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歌舞廳、音像制品、磁盤光盤等物質載體。只有借助于這些物質載體,文化建設才能全面展開。實踐昭示我們,經濟建設不能僅靠物質的手段,它需要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設也不能僅靠精神的手段,它需要物力依托和財力保障,因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是推動文化繁榮的基礎條件,其中人才的培養格外重要。在實際生活中,無論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政策,還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或是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批判借鑒外來文化,都需要一批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文化領軍人才、文化專業人才的有力支撐,從而決定了培養大批能夠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時代新人是推動文化繁榮的關鍵所在?!拔覀凕h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盵5]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方針,健全符合文化發展特點規律的人才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機制,為眾多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和制度環境,為實現文化繁榮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證。

文化繁榮是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本途徑。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大致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基礎性精神文化需求,另一個是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前者主要靠文化事業來保障,后者主要靠文化產業來滿足。文化產業是與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文化產業的本質在于其營利性,文化事業的本質在于其服務性,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要圍繞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總方針,按照文化產品意識形態和商品的不同屬性,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從文化事業發展狀況看,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上取得突破,是當今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維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基本保障。與此同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優化文化產業主體;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拓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豐富群眾性文化生活提供精神套餐,是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內在要求。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要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鮮明主題,細心傾聽時代發展的鏗鏘步伐,生動謳歌改革創新的豐富實踐,從時代變革、中國崛起、人民需求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人物之美,抒發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展示新時代的精神風貌。開發反映現實生活、貼近人民群眾、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富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打造形式多樣、設計精良、體驗豐富、審美高雅、意蘊深厚的文化環境,提供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場消費需求、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文化服務。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實現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有機融合,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創新文化消費模式、拓寬文化交流渠道,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和升級換代提供技術支撐。完善文化管理制度機制,獎勵、扶持、激勵、保護文化理念、內容、形式、技藝創新,努力營造注重作品思想內容、豐富產品文化內涵的社會氛圍,不斷提高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精神能量、文化意蘊、藝術價值,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穩步提升人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以實際行動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譜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樂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革命文化基礎上,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構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體現中國人民對民族解放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的文化形態,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源頭,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紅色基因,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更加鮮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精神上的旗幟,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于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代表著時代進步潮流和歷史發展趨勢,在多樣化的文化觀念和社會思潮中居于主導地位。新時代推動文化繁榮,要求我們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重用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錘煉不畏強敵、不懼艱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注重用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凝心聚力,傳承和拓展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的紅色基因和精神譜系,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激發更為自覺的歷史主動、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 為建設文化強國注入強勁動力

當今世界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的競爭,而且包括文化實力的競爭。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深深澆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民族的力量,最終體現為精神的力量。因此,一個民族的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v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盛。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在于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獨特而輝煌的中華文化。實踐表明,只有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形成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才能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一意志,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發憤圖強,蓬勃向上;才能挺起脊梁,百折不撓,眾志成城,使整個民族同心同德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砥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盵6]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宏偉藍圖相承接,我們黨提出了到本世紀中葉分步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著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不斷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具體說來,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深入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發揚光大,公民素質明顯提高;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穩步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不斷完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文化發展繁榮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這一切使文化強國建設有了明確的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為建設文化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路徑。

對于文化強國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有著明確的實踐要求。其中,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政治保證,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話語權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本質要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建設文化強國的精神支撐,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靈魂工程,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工作重點,確立人民中心的文化價值取向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內在規定,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條件,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感召力引導力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應有之義。這些實踐要求昭示我們,文化強國建設必須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文化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為條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取向,著力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各項制度,著力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以便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充分展示中國文化的顯著優勢和光明前景,始終保持中國文化的本質特征和身份認同。

在對內形成強大的輿論引導力的同時,對外形成強大的國際傳播力,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題中之義。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一個關系中國在國際社會發出什么聲音、堅守什么立場、表達什么主張、樹立什么形象的大問題。只有掌握國際傳播規律,提高國際傳播藝術,使我們的國際傳播既入鄉隨俗又入情入理,既有深入肺腑的力度又有溫暖心靈的溫度,切實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這在客觀上要求我們統籌推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對外開放格局,完善中國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提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推動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價值理念、文藝作品、文化成果走向世界,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立場、中國主張、中國形象的了解和理解;通過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以此向世界展示一個社會和諧穩定、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展示一個堅持改革開放、注重全面發展的中國,展示一個熱愛和平友好、日益繁榮富強的中國。

四 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開辟廣闊前景

作為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文明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積極成果,是人類創造的各種社會財富的珍貴結晶?,F代化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顯著特征,是人類文明量的積累、質的躍升的過程。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往往代表著不同的文明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盵7]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世界文明的中國形態與人類文明的社會主義形態有機融合的偉大創造,既反映了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蘊含著不同于其他國家現代化的獨特的價值意蘊,既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全面發展的過程,也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推進的過程,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集中體現和顯著標志。

中華民族傳統文明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構成中華文明的有機整體。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之上形成的,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展的,是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根本標志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簡言之,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就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促進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的長遠眼光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新使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文化自信和政治自信的高度統一,彰顯了黨在政治上的使命擔當與歷史主動的有機結合,展示了我們黨傳承和發展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的奮進姿態和博大胸懷,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具有重大的時代價值。人類文明發展史表明,現代國家必須具有現代文明,民族復興必然伴隨文明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本身就包含著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是簡單再現昔日的輝煌,其實質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當代中國的豐富實踐有機融合起來的新型文明,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不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而且為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開辟了廣闊前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將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成而形成,也將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而發展,是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文明,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契合的文明。因此,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盵8]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文明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促進,構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成機理。中華文明包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中國式現代化將中華文明引入現代化軌道,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實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任重道遠,需要有可靠的保證、穩固的根基、科學的路徑和切實可行的目標引領。首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可靠的保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關鍵取決于黨。歷史和現實雄辯證明,只有始終不渝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牢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才能將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獨立自主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能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起來、眾志成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才能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其次,立足中國國情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穩固的根基。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當今我國的基本國情,就是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發展階段上對我國國情所做的總體性、根本性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既要抓住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機遇,又要準備迎接一系列新挑戰,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負重致遠。

再次,推進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科學的路徑。推動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就是質量和效益替代規模和速度成為首要目標,不斷提高文化建設發展的質地和成色,形成高質量的供給、高質量的需求、高質量的配置、高質量的投入產出,大幅增強文化實力和綜合國力,使文化發展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方向邁進。

最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切實可行的目標引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百年孜孜以求的夢想,是億萬人民一心向往的目標,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描繪了國家發展的美好藍圖,展示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集中體現了富強中國、民主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和美麗中國的有機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的中華民族經過不懈奮斗,徹底改變近代以來曾經遭遇的落后挨打的局面,使中華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前列,以昂揚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從而表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日,就是建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之時。

五 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

當今世界有80 億人口,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 多個民族,5000 多種語言。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群芳爭艷。如同宇宙不能只有一種色彩,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種文明、一種社會制度、一種發展模式、一種價值觀念。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人類社會創造的各種文明,都閃爍著璀璨光芒,并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共同為人類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精心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同時,也在積極謀劃人類文明發展,倡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的全球文明倡議,推動以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在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正確思想指引和強大精神動力的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中華文化自古就有開放的傳統,在其發展演進過程中,不僅以除舊布新的智慧啟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納百川的氣度擁抱世界文明,吸收借鑒了世界許多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形成了多元共生、自成一體的文化形態?!爸腥A文明的博大氣象,就得益于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開放的姿態、包容的胸懷?!盵9]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中華醫藥、中華烹飪、中華武術、中華典籍正以各種創新的方式走近各國人民;中國戲曲、民樂、書法、國畫正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明傳播格局的形成,使中國智慧和中國技藝在實現“洋為中用”的同時,也通過“中為洋用”,彰顯出中國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貢獻的大同情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繼承發揚尊重、包容、擇善從之的優良傳統,貫徹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合提煉、為我所用的原則,正確對待民族文化,理性對待外來文化,善于借鑒一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國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管理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是對內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還是對外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都離不開融通中外、貫通古今?!盵10]“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光大,也是對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借鑒汲取,通過把包括文學、戲劇、影視、音樂、舞蹈、美術等在內的有益外來文化同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元素,打上中國烙印,形成中國風格,為中華文化注入持續不斷的豐富資源,從而使中華文化始終立于世界文化發展的潮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盵11]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暢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路徑,而且為人類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基于國情條件和現代化的一般規律,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與顯著優勢,又具有解決人類共同問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世界意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旨在推動自身不斷發展和實現人類共同進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之志,既以開放的心態吸收人類文明進步成果和現代化建設經驗,又厚德載物,心憂天下,在根本改變了中國人民前途命運的同時,深刻影響著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F代化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打破農業文明與世隔絕的狀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人類不分地域、國別、種族連接成一個命運共同體,需要世界各國攜起手來共同應對來自自然界的風險挑戰和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秉持天下一家、命運與共的理念,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主張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于切實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所蘊含的理念、主張和經驗,超越了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人民的贊同和支持,為國情相近、道路相通的國家擺脫貧困、加快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照和借鑒。不僅如此,中國在現代化建設中所取得的成就,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和無比優越性,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增添了新的活力,極大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力量對比失衡狀態,使處于低潮的世界社會主義看到了新希望,從而堅定了人們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前途的信心,為人類對美好社會制度的追求提供了新機遇,為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世界的發展開辟了新通途。

猜你喜歡
現代文明中華文明中華民族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摩擦力催生現代文明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犬之島》:形式主義的美學突圍與現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當原始人遭遇現代文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