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大班一日生活的研究
——以河南省新鄉市G鄉的兩所民辦園為例

2024-04-14 23:03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范琪琪
幼兒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大班戶外活動教學活動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范琪琪

一、問題提出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提出應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一日生活管理,影響著幼兒一日生活的質量。一日生活活動多樣且繁雜,教師需要對各種活動的組織與安排進行整體優化,才能保持幼兒在園的愉悅感與幸福感。一日生活管理,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鄉鎮民辦幼兒園大班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他們的一日生活管理是怎樣的?筆者以河南省新鄉市G鄉的兩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G園和Y園的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梳理民辦幼兒園大班一日生活管理的現狀,并提出優化策略。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G園是一個有20多年歷史的“老”幼兒園,在當地有一定的名氣,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Y園是已開辦4年的“新”幼兒園,憑借場地寬敞、硬件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等優勢,成為當地的“新寵”。以下是兩所幼兒園的基本情況。

G園是一所普惠性民辦園,成立于2001年1月,曾獲得市示范性幼兒園的稱號。2007年經過一次搬遷,現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園內設有跑道、滑梯、攀爬架等,有多功能廳、保健室。G園有2個小班、2個中班、4個大班,現有園長1名、副園長1名、教師22名。小班及中班每班配備兩教一保;大班每班配備兩位專職教師,另外還有兩位教學老師負責給四個大班的幼兒“上課”。教師隊伍中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有12人,大班的兩位教學老師曾是小學老師。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持證率為50%。

Y園也是一所普惠性民辦園,成立于2018年10月,占地面積9600平方米,建筑面積6992平方米,能容納24個教學班。這所幼兒園有新穎別致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活動室,且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施。園內設有多功能廳、美術室、閱讀室等。戶外有塑膠運動場地、大型多功能器械、沙池、戲水池等。Y幼兒園設有1個托班、3個小班、3個中班、3個大班,現有園長1名、副園長1名、教師30名,每個班都是配備兩教一保。其中??茖W歷的教師占70%、本科學歷的教師占30%,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持證率為80%。

(二)研究方法

筆者采用非參與式觀察法,對兩所民辦幼兒園7個大班的幼兒一日生活進行時長半個月的觀察并記錄,包括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戶外活動。觀察時間在大班下學期,正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此外,筆者采用了訪談法,對園長、大班教師進行正式訪談,利用幼兒入園離園時段對大班幼兒家長進行非正式訪談。在獲得教師和家長的同意后,將訪談內容以錄音的方式進行保存并及時轉化為文本資料。

三、研究結果

(一)大班一日生活安排整體特點

第一,緊湊、零碎。從兩所幼兒園大班一日生活安排表(參見“表1”)來看,幼兒園將一日生活分割成時間緊湊相連的多個環節——G園設有22個環節,Y園設有17個環節??傮w看來,幼兒園環節設置較細致且環節數量較多。除午睡環節外,G園單個環節的時長在10~40分鐘,其中時長30分鐘及以下的環節占比50%;Y園單個環節的時長在10~50分鐘,其中時長30分鐘及以下的環節占比58%。

第二,生活、游戲、教學交替進行。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主要有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操節活動、教學活動四個類別。由“表1”可以看出兩所幼兒園的大班一日生活均有這四種活動安排,四種活動穿插進行;整體呈現教學活動在前,操節活動、游戲活動在后,多種生活活動交替進行的特點。

(二)大班一日生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緊張的一日生活,生硬的過渡環節。G園和Y園在大班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組織中都表現出缺少彈性的設計、靈活的計劃執行與流暢的環節過渡等問題,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管理有較明顯的“緊張”“高控”的特點。在對兩所園大班教師的采訪中得知,由于在一日生活中需要考慮各種因素,還要承受幼兒園管理層、家長的壓力,為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教師更傾向于嚴格遵照時間計劃表或園內的統一安排。遵照時間表,意味著活動的開展可能無法追隨幼兒的興趣。幼兒可能在短暫的活動中意猶未盡,表現出不滿的情緒,這樣的安排與管理也影響了幼兒堅持性、專注力的發展。在轉換與過渡環節,G園教師沒有進行有效配合,消極等待問題很嚴重。教師沒有提前告知幼兒便直接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口頭督促幼兒匆忙地結束上一個環節。多數幼兒表現出無所事事或茫然無措的狀態。Y園采取了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過渡,但效果不理想。轉換環境的嘈雜,閱讀時間短暫,讓幼兒無心沉浸于閱讀之中,也出現了幼兒消極等待的問題。以上現象表明,教師未能重視過渡環節的教育價值,過渡環節質量欠佳。

第二,忽視自主游戲的重要性。G園大班未安排自主游戲,沒有為大班幼兒提供自主游戲的時間和機會。G園的園長表示這也是迫于家長的壓力——家長希望孩子能在大班下學期學習更多知識以迎接小學一年級,所以幼兒園以犧牲游戲時間為代價開展了更多的教學活動。據了解,G園的大班家長非常贊同這樣的安排,認為孩子多學習知識將來在小學一年級才跟得上。Y園有40分鐘的自主游戲時間,幼兒可以參與區域活動,自主選擇區域、材料、伙伴。但是筆者通過觀察發現,教師所提供的區域材料、玩具大多是結構化的桌面材料,類型單一且缺乏操作性。游戲進行10分鐘后,幼兒就喪失了興趣,使得自主游戲時間變成幼兒相互追逐打鬧、無所事事的消極時間;教師則坐在班級中看護幼兒的安全,較少發生師幼互動。筆者對Y園大班教師進行訪談,得知多數教師將區域活動理解為讓幼兒自己在區域內活動,只要保證幼兒不吵架、不受傷即可。甚至有的教師認為自主游戲時間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給教師的放松時間,教師可以用來填表、寫書面材料等。

第三,教學活動具有“小學化”傾向。G園一日有三個教學活動。筆者通過觀摩發現,教學活動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流程、教學特點都有“小學化”傾向:教學內容是小學一年級的拼音、識字和算術;教學方式是講授法,教師在前面講,幼兒坐在下面聽,偶爾有簡單的互動;教學流程是先引出學習內容,經過多次反復強調,讓幼兒記憶,然后由本班兩位專職教師進行課后作業輔導;教學特點與幼兒的學習方式、學習特點與發展規律嚴重不符。通過對G園兩位教師的訪談,筆者了解到她們并不認為這是“超前化”學習,小學教學形式就是如此,提前讓大班幼兒適應也沒什么不好。Y園大班幼兒在6月末匯報展示的內容是內務整理能力與學習能力,其中學習能力的展示內容以拼音、識字、算術為主。筆者通過觀察三場大班匯報展示,發現Y園在教學內容上仍然“超前化”,教學方式上雖然采用了幼兒喜歡的游戲法,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去學習、鞏固所學知識,但游戲組織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仍然是教師主導、幼兒被動接受,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幼兒分組還是材料選擇,幾乎全部由教師決定。

第四,戶外活動時間及形式匱乏。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受到許多方面的制約,如場地、天氣、季節、教師對戶外活動認知觀念與行為是否統一等。G園和Y園的大班一日生活安排表中戶外活動(加上早操時間)時長分別是85分鐘和80分鐘,但實際上大班幼兒戶外自主活動時長都不足30分鐘。在戶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上,除一起做早操外,大多是由教師組織、帶領的集體活動。在問及為何不讓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表示園所場地有限,時間太長會影響其他班級戶外活動,而且自主活動時幼兒總愛追逐打鬧,不好管理,于是就只開展集體活動。Y園的戶外設有沙地和戲水池,大班幼兒一周有一次由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玩耍的機會,但玩耍的內容、形式由教師安排。

四、大班一日生活管理優化策略

(一)一日生活安排靈活及過渡流暢

一日生活安排,應是教師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生活經驗靈活進行的活動安排。只有這樣,幼兒園對生活環節所做的分解才有助于幼兒日常習慣的養成,否則幼兒的發展在過于制度化的時間、空間中只會被壓制。幼兒園管理者要給予教師充分的時間安排自主權,彈性作息的制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小銜接的關鍵內容。大班年段的教師可以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特點以及幼小銜接的需要,制訂年段作息時間;各班教師也可以依據本班幼兒的實際需要,制訂班級作息時間,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一日生活中的活動類型多樣,各環節之間的銜接直接影響了活動的質量??此屏闵⒍虝旱倪^渡環節,實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紐帶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重視過渡環節,采取有效策略,抓住教育契機,開展各種具有教育價值的活動。教師應鼓勵幼兒在過渡環節中做力所能及的服務他人的事情;或讓幼兒提前做好環節過渡的心理準備,即活動結束之前幾分鐘告知幼兒并交代下一個活動的準備工作;或采用手指操、歌謠、游戲、猜謎語等形式,引導幼兒在過渡環節減少消極等待。

(二)支持幼兒開展自主游戲

開展自主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增強自我認知,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提升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助力幼兒構建自己的經驗世界。自主游戲所帶來的學習品質的提升,對幼小銜接大有裨益,以教學代替游戲是不可取的。自主游戲并非是教師對幼兒放任自流、對幼兒游戲不管不問。教師不必刻意地介入幼兒游戲,但也不能在一旁被動地看幼兒游戲。教師應先觀察幼兒如何選擇材料、如何與同伴交流互動、如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然后根據情況,找準時機,用適宜的方式介入和引導,在游戲后及時給予反饋評價。

(三)教學活動內容適宜及組織恰當

針對大班幼兒,教師應以《指南》和《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以下簡稱《指導要點》)為主要參考依據,選擇活動內容。面對大班家長的“小學化”教育觀念,教師首先應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然后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逐漸建立正確的幼小銜接理念。在大班下學期,教師也不可急功近利并讓幼兒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知識。正確的做法是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培養大班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品質、學習積極性,比如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學習的堅持性、發現問題的能力、做事的專注力、探索的興趣等。

教學活動可以以集體形式開展,但集體教學活動并非以整齊劃一為原則,而需要在時間、空間、指導方式上進行調控。雖然兩所園的很多教師能夠有意識地采用個別、小組形式,但仍然比較缺乏有效的師幼互動,同時也缺少人文關懷。采用多樣化的組織形式,目的在于增加幼兒自主探究與發現的機會,調動幼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獨立選擇的機會,以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保障戶外活動時間及多樣的活動形式

開展戶外活動,有利于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的體質?!吨改稀分兄赋?,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吨笇бc》中也提出大班幼兒要能連續參加體育活動半小時以上。根據《指南》和《指導要點》的要求,幼兒園應高度重視大班幼兒的戶外活動,尤其要保證戶外自主活動時間,并且適當增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提高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強幼兒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耐力。一些硬件設施稍差的幼兒園短期內很難改善一日生活中戶外活動的安排,這更需要幼兒園管理層與教師積極探索和協調,不能因此減少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與機會。

一些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多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開展,幼兒被禁錮在教師的規定和范圍內。這樣的戶外活動形式和內容會打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教師應多鼓勵和支持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可以根據本園的基礎條件和教職工特長,開展園本特色戶外活動如籃球、乒乓球、跳繩等;還可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入園帶領幼兒開展不同形式的戶外活動。

猜你喜歡
大班戶外活動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組織幼兒園情境式戶外活動的探究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想要一個家》
戶外活動開始啦
我是一顆閃亮的小星星——大班繪本閱讀活動《高個子皮皮》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從大班閱讀活動“七只瞎老鼠”說說課堂提問這點事兒
淺析戶外活動對廣播的推廣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