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程多寶的軍旅文學對英雄敘事傳統的當代轉化

2024-04-17 10:23孫亞儒
文學藝術周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江流軍旅英雄

英雄敘事,通常是指作家在文學作品中通過敘事結構、敘事方式、敘事價值等方式來表達英雄故事為什么被講述以及如何被講述的過程。作家程多寶的軍旅小說在對英雄主義的自覺追求中,繼承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尋根文學的文化傳統,又秉承著新時期以來軍旅文學英雄敘事人性化的訴求。同時,他將文學目光聚焦于中國傳統敘事資源,巧妙地對中國英雄敘事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努力擴展和探討英雄的文化內涵, 進一步豐富了英雄的形象書寫。這種寫法“對高揚中華民族的英雄意識,培養民族的英雄氣質、英雄信仰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因此,他的這種對新時期以來軍旅文學的大膽突破與嘗試,彰顯出了他對中國現代文明與古典傳統交相輝映的獨特審美意味。

一、“英雄觀念”歷史祛魅與“英雄形象”的重塑

21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對英雄概念的“能指”與“所指”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當代作家盡管在作品中依然高揚英雄主義旗幟,但早已跨越了政治意識形態的束縛, 對“英雄”進行了重新定位。因此, “英雄”觀念不斷更新并逐漸回歸民間的評級體系中。

程多寶的軍旅小說是對長期以來以“崇高、嚴肅、神圣”為代表的傳統英雄觀念的歷史祛魅。他在作品中沒有選取宏大的敘事背景和敘事主題,而是對“無名英雄”以及在戰爭過程中被誤解、被傷害的“普通人”進行深入挖掘,向讀者呈現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戰爭歷史故事。同時,程多寶的軍旅文學還體現出了濃郁的鄉土氣質。他筆下的主人公多數是農民軍人。對“農民軍人”這個主題領域的深入挖掘,顯示了程多寶對中國當代軍旅文學的民間大眾英雄概念解構的藝術自覺。

程多寶在小說中通常不是從國家或者民族的立場出發來祭奠以往革命歲月中英勇犧牲的先烈,而是從個人的立場來表達他的歷史觀。紀實性和傳奇性通常是他的軍旅作品的故事主題。他的軍旅小說所記載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很多都存在原型。1999—2003年期間, 程多寶擔任150萬字長篇紀實作品《二野勁旅》采寫組長。在創作期間,他帶領團隊搶救性地采訪了數百名自1955年以來授銜少校以上的開國元勛,他還親自考察采訪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士……這些經歷為他在小說中原汁原味地呈現戰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队⑿圯叧觥贰督魈斓赝狻贰痘蛟S你沒看過日出》《宣城往事》《啊,延安》等描寫戰爭題材的中短篇小說均是作者取材于現實生活的具體實踐。在軍旅文學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中,他真實還原了“小英雄”平凡又不普通的軍旅生涯和社會身份。在他的筆下, “個人敘事”取代了“國家敘事”,英雄是“知”與“未知”的共同體。因此,他的這種寫法賦予了“英雄”當代價值。

程多寶在小說中不斷回望中國傳統敘事經典,還特別注重借鑒中國傳統古典的“俠文化”敘事元素,重塑了具有古代俠義精神的英雄形象,實現了中國“儒”與“俠”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的交融。這是他對新時期軍旅小說中的英雄文化做的重大突破。小說《江流天地外》兼容并蓄地吸收了中國傳統儒家、道家的文化思想,使得小說作品具有鮮明的文化印記的武俠精神?!督魈斓赝狻酚脤毤?、胡金枝、福安、有常、童花、程勝利這六個人的視角,分別描寫了抗美援朝時期鋼八班的八位普通戰士為了掩護主力軍轉移而全部犧牲的故事?!督魈斓赝狻返挠⑿垭m然平凡但不普通,小說中福安的忍耐、有常的無私、童花的堅守、程勝利的犧牲……都繼承了中國古代的“義”的傳統?!皞b”指的是俠士精神,也就是毫不退縮的勇氣與信心?!傲x”指俠士對社會和他人的道義與責任。這種“義氣”絕不僅僅是指傳統文化中的“義氣”,還指的是作者賦予“俠義”的現代意義,即戰爭年代戰士之間深厚的革命友誼、革命情感與可貴信任。

程多寶筆下的英雄形象都是以“日?!睘榈咨?,用神圣、平凡和堅韌、脆弱相融合的方式來體現英雄的日常行為,讓小說作品實現 ?了從“神性”到“人性”的自覺轉化。程多寶擅于從邊緣人物身上挖掘樸實感人的內心世界與人性之美,堅持以“生活化”的方式描繪出人物的美麗心靈。短篇小說《再見,香雪》中那位普通的邊防馴犬兵秦超,現實生活中被自己的現女友香雪拋棄,又要面臨退伍離開他心愛的軍犬香雪。一聲“再見!香雪”的呼喚,包含了邊防戰士的艱辛與無奈,也體現出戰士們為了守護祖國的邊疆而奉獻的青春與對土地的熱愛。在描寫營盤生活的時候,他筆下的軍人形象取材廣闊,將軍人還原到日常生活中,通過深入他們內心的隱秘空間,充分展現這一群體的獨特性。他常常把敘事視角由外部客觀世界推向小說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加注重對人性、人心、人的價值的挖掘。作者以現實生活為支撐,從個人角度表達了對生活細節和生命本真的探尋以及對歷史與人性的深刻反思。

二、英雄敘事模式的重構

程多寶在軍旅小說中對英雄塑造方法的創新在于:借鑒了中國傳統英雄敘事中傳統古代的折子戲和春秋筆法的創作方式;重塑了英雄 的傳奇性、群體性的特質;繼承了中國傳統小說寫實主義傳統,同時還對中國“俠文化”的敘事傳統做了進一步探索。

程多寶的軍旅小說在敘事結構上借鑒了古 代傳統的折子戲的手法。在《江流天地外》中,作者分別用了六個人物的敘述視角來從不同的 角度講述自己眼中的故事,巧妙地將時代的沖 突與人物的矛盾放入極為平常的生活細節之中,與古代折子戲的創作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程多寶還對這種敘事模式進行創新,他的 多部描寫戰爭的小說均采用了戰爭年代兄弟尋 親的故事模式?!蹲粉櫍?950》講述了兄弟二 人在歷史的風云變化與巧合中造就的不同的人 生命運?!痘疖?,火車》中,火車作為現代文 明的產物,承載了兄弟二人少年時期對未來美 好世界的憧憬與想象,但也見證了兄弟二人迥 異的前途命運。程多寶是用非常具有偶然性和 傳奇性的敘述模式,體現他對戰爭、歷史的獨 特反思。與此同時,程多寶還借鑒了中國古典 敘事文學中的春秋筆法,即在開頭就用簡短幾 句話將整個故事的矛盾沖突交代清楚。這種簡 潔與明確的寫法,對讀者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小說《或許,你還沒有看過日出》開頭講道:“一紙命令,突然被編入陸續赴朝參戰的后續 部隊,對于趙長林所在的志愿軍A師來說,戰 前準備猝不及防?!盵1] 小說開頭就將戰爭的不 可預知性以及戰爭的殘酷性通過這幾個字生動 地表達了出來。

程多寶的軍旅小說延續了古代傳統英雄敘事模式中的傳奇性、群體性的特點,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洪子誠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把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的英雄敘事小說大致分為兩類:史詩性的小說和傳奇性的小說??梢哉f,程多寶的軍旅小說延續了史詩性的特點,繼承了傳統評書的英雄敘事的形態,基本采用了臺階式的分層塑造英雄的方法。受傳統英雄敘事的影響,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豐富多彩的寫人方法等傳統小說的突出特點,在程多寶的軍旅小說中得到了自覺的繼承并發揚光大。中篇小說《英雄輩出》以主要英雄為中心,通過一波三折的藝術情節,將這個英雄放進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中,又將不同的英雄人物故事交織起來,和其他英雄人物共同組成英雄群像,既借鑒了古典名著的英雄敘事的結構形態,又體現出了現代小說的網狀結構,尤其是對集體斗爭的描寫氣勢恢宏,使小說情節極具魅力。同時,程多寶的軍旅文學沒有追求宏大敘事,也未追求小說中的史詩性的效果,而是將敘事視角“向內轉”,關注被人忽視的戰爭之下普通軍人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凸顯出了他對民間立場的認同感的軍旅文學寫作姿態:既沒有知識分子的功利性,也沒有市場化的媚俗。在小說《火車,火車》《追蹤:1950》《江流天地外》《英雄輩出》《或許,你沒有看過日出》等作品中,程多寶重視在時代大背景之下的普通戰士的精神境界,將戰爭的復雜性與戰爭人物經歷的傳奇性聯系在一起來塑造英雄。

三、英雄敘事語言的革新與英雄敘事意象的沿襲

程多寶對漢語的語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敏感,能夠自覺用鮮活的俚語和充滿著民間意味的傳奇來塑造“無名英雄”?!督魈斓赝狻返拿恳粋€敘述人都從“我”的視角來講故事,每個人物具有不同身份和特點,在敘述上又有著各自不同的“說唱”特色。因此,小說在六個敘述人周復循環的講述中,讀者便擁有了上帝視角。此外,程多寶在《江流天地外》里面 寫了胡金枝因為兒子下落不明喊魂的場景:“福安啊,我的兒,你一天不回家,娘天天喊你的魂,把稻堆山喊裂了:生,喊不來你;死,也要喊來你……”[1] 這種帶有民間說唱傳統的喊魂描寫,生動地將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思念呈現了出來。

程多寶在他的軍旅小說中借鑒了中國傳統通俗文學敘事語言特點,講究語言的通俗化和大眾化。小說《啊,延安》的開頭用下雨的突發性來引出整個故事: “那天早上,日頭一開始還一個勁兒吐著笑臉,一轉身工夫,突然就有了雨,還是一場說來就來的雨?!盵2]同時,口語化和故事化是程多寶在軍旅小說中最常用的藝術特征。小說《英雄輩出》的開頭:“野戰軍報社記者即將下連采訪的消息,是一連長姜成玉突然宣布的:聽好了,打起精神來……”[3] 簡短幾個字,就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這種寫法接通了民間敘事傳統中宋代話本的“說話”特征,即為了吸引大眾,講的故事要完整,情節要曲折生動。

程多寶在小說的敘事中繼承了中國傳統寫實主義的敘事方式,特別注重文學作品中情節特別是細節的真實性。他在作品中靈活掌握從容又緊湊的整體故事敘事節奏,將歷史印記逐漸滲透到小說故事的每一個細節,凸顯對人的強烈關注,從而讓文學作品具有很強的思想深度和文學意味?!队⑿圯叧觥分袑懙搅死钋爸緦Σ稍L他的記者邱靜怡的微妙的感情,這是英雄作為普通人對心儀的女性的油然而生的“情竇初開”。

在有關戰爭敘事的小說中,程多寶的小說還注重對小說故事意境的營造,用民間化和鄉土化的敘述語言以及個人化的敘述視角,聚焦軍人的情感生活,將景與事相融合,營造出了別樣的鄉土軍旅敘事風味塑造出了具有鮮明性格特征和鄉土氣息的“平民英雄”?!痘疖?,火車》的開頭:“應該是剛一記事那會兒,一般都是天色泛亮的當兒,那扇像是比他們兄弟倆的爹娘臉孔還要蒼老幾倍的柴門,估計是嗓子眼兒里得了治不好的毛病,豁著漏風的嘴巴,半啟半閉著,哪天不是吱吱呀呀的,還總是裂開一道縫?”[1] 程多寶在小說中巧妙地將敘事視角進行多次的切換與轉化。小說中的美學意象像是串聯整個故事的引子,跨越時間的長河,將早已物是人非的不同客體通過這樣的意象充分結合起來,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小說《江流天地外》的開頭:“也不知道怎么了,自打福安離家出走,好些年了吧?我總覺得頭頂上方,似有似無地吊著一只鷹。有天, 我想了起來,這只高懸的鷹早就有了,不管你看不看它,它就釘在天上,白天太陽晚上月亮那么一般高?!盵2] 像這種帶有敘事意象的敘述方式在程多寶的小說中很常見,如《江流天地外》中的水壺、《火車,火車》中兄弟倆對“火車”這一意象的想象, 《追蹤:1950》里面對金條的追蹤以及對方言的利用等均表明了作者在敘事上對傳統英雄敘事的借鑒。

著名學者孟繁華認為: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英雄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一個沒有英雄或者不需要英雄的時代,在革命者向職業軍人轉化的時代,如何塑造英雄、特別是如何塑造和軍隊、戰爭相關的英雄,如何釋放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當代軍人被壓抑了的愛國主義激情,構成了軍旅作家正在承擔的‘英雄文化的現代焦慮?!盵3] 當下,面對各種文學思潮及社會現實,有關英雄敘事的文學作品陷入被消解的困境中,隨著商品經濟的不 斷發展,世俗功利性、消費娛樂性的文化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時尚”,人們對集體主義不再推崇,軍旅文學卻堅守著較為統一的文學創作標準。因此,如何在繼承英雄敘事傳統的基礎上,在敘事主題、敘事方式及英雄形象的塑造、敘事語言的轉化等方面對當代文學進行創造性地轉化,讓英雄敘事傳統不斷在重構中走出困境,創作出真正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 派的當代軍旅小說,是每一位作家的使命和職責。作家程多寶通過軍旅文學對英雄敘事傳統的當代轉化,不但體現出了他強烈軍旅情懷和時代擔當,而且為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中英雄敘事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參照。

[作者簡介]孫亞儒,山東體育大學博士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海外華文文學。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日照市作家協會理事,在報刊發表多篇文學評論作品。

猜你喜歡
江流軍旅英雄
英雄犬
軍旅青春正步走
江流兒故事類型與民間“報冤”心態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吹響鄉村文化振興的新號角——讀《橫江流韻》隨想
胸懷軍旅夢
本期主題:軍旅
重走英雄路
林宥嘉:軍旅回歸,重新上路
曲江流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