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兇殺案”想到生命教育

2024-04-17 04:18肖川
新教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兇殺案犯罪率生命安全

肖川

01

網絡上有許多近年全國各地兇殺案件的真實偵破紀實,我為受害人感到惋惜、心痛與遺憾的同時從中總結出這樣一些結論:

第一,這些惡性案件,無論是絕對數,還是相對數,多發生在社會底層。我腦子里一再出現的詞語便是“底層互害”,由于中國社會仍屬于“金字塔”結構,底層民眾的基數大,發生惡性案件的絕對數自然也就大;而且因為底層民眾的生存境況惡劣,受教育程度更低,法律意識,以及尊重、珍愛與敬畏生命的意識都比較淡漠,極端性格的人的比例更高,在遇到矛盾與沖突時,更容易滋生鋌而走險的沖動,傾向于選擇極端手段,導致惡性案件的相對數也就比較大。

第二,兇殺,大多是圖財、劫色和泄憤(包括因“愛”生恨的情殺)。為了避免和減少這類惡性案件發生,要努力做到“不露財、不炫富;穿著莊重,自尊自愛(尤其是女性);友善待人,不樹敵、不結怨”。

第三,除非特別值得信任的人,最好不要有借錢(尤其是大額)這類經濟往來。在兩性關系中,尤其是男性向女性“借錢”,應努力避免。

第四,不要輕信他人,尤其是來歷不明的人——沒有值得信賴的人的介紹,純粹憑個人的“表白”與“宣稱”,都需要存疑和警惕。

第五,刑警的工作非常艱辛,他們應受到高度尊重。刑偵技術的進步,是科技進步的善果,對于降低犯罪率、遏制人們惡的沖動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一個更安全的社會也是社會全面進步的原因與目標。

第六,中小學生命教育的課程資源應該包括一些兇殺的典型案例,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怎樣交友、怎樣化解危機、怎樣解決各種矛盾與沖突。

02

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這也是生命之所以無比珍貴,需要我們高度敬畏的一個理由。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就是死于非命。這也是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要處以極刑的法理依據。一個人,即使窮困潦倒,即使卑微如塵埃,即使有諸多的喪失,只要活著,就有咸魚翻身的希望,就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珍愛生命,可以作為人間倫理的“絕對命令”。沒有任何人有權利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這也就很自然地推導出這一結論:戰爭之所以可惡,就在于它會使許多人死于戰火,使許多人成為炮灰,造成勞動成果的大量損毀——這也間接地導致對生命的摧殘。反對侵略、止息戰爭、珍愛和平,也就成了生命教育的一個永恒主題。

保全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享受生命,以實現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成長與生命幸福,這是生命教育的目標,也是人類社會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03

生命教育(“為了生命、通過生命、關于生命”的教育)的策略與路徑,概括地說,就是“以保全生命實現生命安全,以珍愛生命實現生命健康,以欣賞生命實現生命成長,以享受生命實現生命幸?!?。

“以保全生命實現生命安全”,包括以種種措施防溺水,防其他的意外傷害,以及教會學生在危急時刻的自我與對他人可能實施的救助。

“以珍愛生命實現生命健康”,包括膳食均衡、作息規律、心態陽光、適度運動、遠離毒品等。

“以欣賞生命實現生命成長”,讓學生在教師和家長樂觀的、期待的眼光中,在贊美與欣賞中自信滿滿地成長。

“以享受生命實現生命幸?!?,生命是用來享受的,從對美與卓越的欣賞中來享受生命的意義與樂趣,感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確幸”,捕捉每一次的“暖暖的心流”,以及燦爛生命的每一時刻。

04

降低社會的犯罪率,尤其是減少命案的發生率,需要全社會從多方面努力,比如確保社會的公平與公正,努力保證人們擁有最低保障的生活,引導國民相互尊重與彼此溫暖,讓所有兒童都能夠在有安全感、有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好的社會不在遙遠的彼岸,而在我們每一個人點點滴滴的努力之中:熱情友善地對待他人,向我們身邊的人傳遞愛與溫暖。正如歌曲《愛的奉獻》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边@是可能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努力賦予與提升人們熱愛生活、民胞物與、悲天憫人的生命情懷,讓人們更有愛的需要與能力。減少犯罪,尤其是惡性的刑事案件,有助于建設一個和諧溫暖的社會,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受益者。

05

一個人在童年時遭遇家暴,就有可能摧毀他(她)一生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因為,感受幸福的能力,源于人格:一個對外部世界充滿恐懼與不信任的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一個個人價值感與歸屬感都很差的人,感受幸福發現幸福的能力會大大降低,就更別說創造幸福的能力了。

如果你樂于去做一個實證研究,你就很容易發現:在童年遭受家暴的人群中,犯罪率會更高。原因就在于:人們基本上會是“別人怎么樣對待你,你也就會怎么樣對待他人”;選擇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的家長,更有可能“培養”出有家暴傾向的子女。因此,國家出臺更加具體、細致的防范和制止家暴的法律法規以及有效的舉措,對于減少社會的犯罪率、對于建設和諧溫暖的社會至關重要。在這一點上,發達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鑒與學習。

對一個國家來說,值得追求的是全面的社會進步,這其中就包括降低犯罪率,尤其是減少重大的惡性案件的發生。生命教育追求的正是“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生命情懷”,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會受到犯罪分子的恐嚇與威脅,更不會受到他們的傷害與殺戮。讓所有人頤養天年、盡享美好,也是好社會的重要特征。

(責任編輯:林彥)

猜你喜歡
兇殺案犯罪率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教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設置的困境與策略研究
新都區:強化工傷源頭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守護“洲島”民眾生命安全的衛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設施選用經濟性分析——以G312無錫段為例
生日會上的兇殺案
民生支出對犯罪率惡化影響研究——基于29個省份的面板數據
基于莫蘭指數的盜竊犯罪率全局分布模式分析
基于浙江省犯罪率多變量權重的算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