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科實踐能力的方略

2024-04-18 11:35董世強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8期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董世強

【摘要】物理課程是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發揚學生的科學精神.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注重加強培養學生學科實踐能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略,讓學生經歷探究科學知識的過程,助力學生全面汲取物理核心素養,提升實踐能力.本文對初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科實踐能力的方略進行詳細的闡述與說明.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科實踐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物理課程教學既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實踐技能的訓練,也注重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等方面的培養.因此,思考提高學生學科實踐能力的方略,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有面向全體學生的育人理念,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從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角度出發,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方略,激發并維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潛能得到發展增添助力,幫助學生打下日后學習、生活、工作的基礎,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現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教學目標.

1? 貼近學生生活互動,引入物理學習主題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生活認知水平,由此展開師生互動,引入物理學習主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熟悉學習重點內容,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展開對物理知識的深度學習,使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得以提高.

例如? 在教學“溫度的測量”這一節時,首先,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觀看冬去春來、冰霜云霧等關于天氣的視頻,讓學生在觀察中認識到這些視頻畫面都關系到溫度.接著,教師從衣、食、住、行方面與學生互動,在交流中幫助學生了解溫度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學習主題.然后,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取出冷、溫、熱三杯水,讓學生憑感覺判斷溫度,在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趣味的同時,認識到僅靠感覺判斷溫度的高低是不行的,從而引出溫度計,帶領學生探索溫度計的種類、構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之后,教師為學生設計測量不同水溫度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學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幫助學生了解設計溫度和熱力學溫度之間的關系.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總結這節課的學習重點.這樣,貼近學生生活互動,引入物理學習主題,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現實價值,理解溫度的物理意義,切實達到提高初中學生物理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

2? 微課視頻輔助教學,提高學生探究興趣

2.1? 應用微課視頻導入,烘托物理學習氛圍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注重微課視頻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應用價值,從而在備課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創建符合教學重難點的微課視頻,以直觀情境提高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科學研究方法,以求順利提高初中學生學科實踐能力,在教育數字化戰略支持之下促進初中物理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例如? 在教學“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變化”這一節的導入環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了解到自然界雨、雪、霜、雹從何而來,電冰箱、空調、高壓鍋的工作方式,我國航天技術的顯著成果,等等,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令學生充分感受生活和生產技術中的物態變化,體會物理與社會和生活的密切關系.這樣,應用微課視頻導入,使學生處在學習氛圍濃厚的物理課堂之中,充分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促進學生學科實踐能力的生成,有效推動初中物理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發揮了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支持作用.

2.2? 借助微課視頻總結,深化學生系統理解

初中物理教師身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可以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借助微課視頻引導學生總結學習重難點,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之下形成對所學內容的系統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物理學科的現實工具價值,從而充分提高初中學生學科實踐能力,達到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 在教學“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變化”這一節的總結環節,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旨在讓學生能夠逐步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然后,教師播放總結性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查漏補缺,并安排學生在學習小組中交流水的三態循環規律,思考如何用所學知識認識生活、解釋實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最后,教師設計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微課視頻的作業.這樣,通過借助微課視頻總結學習重點,深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系統理解,又設計觀看微課視頻的作業,幫助學生鞏固了學習內容,切實達到了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大大促進了學生物理學科實踐能力的生成.

3? 設計生活問題探究,促進學生物理實踐

3.1? 基于教學重點提問,理論聯系實踐思考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確定教學重點,思考與教學重點相關的生活元素,從而創建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從理論聯系實踐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以活躍的思維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掌握終身學習發展必需的物理基礎知識和方法.

例如? 在教學“運動與靜止”這一節時,通過分析教材可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機械運動的概念和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因此,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出發,對學生提出問題:“籃球場上哪些物體在運動?哪些物體是靜止的?運動和靜止分別有什么特點?”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之后,教師對學生說道:“要描述物體的運動,需要確定一個標準,同這個標準相比較,描述物體怎樣運動的.”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參照物的選擇,培養學生以物理語言描述物體運動與靜止狀態的學科實踐能力.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學習內容.這樣,基于教學重點提問,使學生從理論聯系實踐的角度進行思考,幫助學生認識物體運動的相對性,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順利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

3.2? 結合學生認知提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提出合理問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領悟物理課程的現實價值,產生深度學習的主動性;再基于學生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初中學生物理學科的實踐能力,構建初中物理品質課堂的教學目標.

例如? 在教學“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這一節時,首先,教師基于學生認知提出問題:“百米賽跑中怎樣比較誰跑得快?你是怎樣判斷的?”由此帶領學生探究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科學方法.然后,教師為學生提供兩輛不同規格的玩具小汽車A,B,以及長木板、鐘表、刻度尺等工具,對學生提出問題:“如何定性比較兩輛小車運動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如何定量比較小車A,B運動的快慢?”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理解速度公式v=st.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科學探究的過程做整體回顧,設計以速度公式解決現實問題的作業.這樣,結合學生認知提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展開科學探究,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生成,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實踐能力,實現構建初中物理品質課堂的教學目標.

4? 結合社會發展教學,探討物理學科價值

為了學生能夠保持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情,提高初中學生物理學科實踐能力,教師可在分析教材的過程中,確定物理對社會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從而結合社會發展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師生共同探討物理學科價值,培養學生樂于參與科學技術活動的積極性,助力學生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必備的關鍵技能不斷進步、成長.

例如? 在教學“新材料及其應用”這一節時,首先,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播放納米技術、記憶合金、高溫超導陶瓷等新材料的起源、性質、特點、屬性和應用,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現實價值.然后,教師與學生探討新材料的發展方向,師生共同展望前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對新材料及其應用的有關信息進行整理、加工,從而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使學生在總結過程中體會到物理學科的實踐價值.最后,教師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學對社會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以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結合社會發展教學,師生探討物理學科價值,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參與物理課堂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學科實踐能力貢獻力量,有效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5? 注重學科相互滲透,提高學生綜合思維

5.1? 跨數學學科,培養學生工具思維

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采用跨數學學科的教學方略授課,培養學生的工具思維,使學生形成以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程與物理課程密不可分,從而促進學生以數學思維展開物理學科實踐,發展學生的多元能力.

例如? 在教學“光的傳播”這一節時,首先,教師跨數學學科,對學生提出問題:“大家都知道科學計數法怎么表示嗎?”從而幫助學生奠定數學基礎,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工具學科,培養學生的數學工具思維.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在實驗演示中使學生認識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之后,教師從數學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用c表示,數值是3×108m/s,并安排學生隨堂練習,為學生提供應用數學知識解題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實踐能力.最后,教師安排學生交流跨數學學科學習的體驗.這樣,通過跨數學學科教學,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多元發展.

5.2? 跨語文學科,促進學生文化理解

語文學科,包含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學習一切課程的基礎學科.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認識到語文學科對學生學科實踐能力提高帶來的幫助,從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跨語文學科引入學習主題,在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物理學科實踐能力,在新課標課程理念指導之下推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例如? 在教學“透鏡”這一節時,首先,教師跨語文學科,引入古詩“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將其融入學習主題.然后,教師再從生活出發,引導學生思考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幫助學生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規律,在實踐過程中使學生了解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最后,再引導學生梳理學習重點.這樣,跨語文學科,促進學生文化理解,再引導學生展開科學探究,充分提高學生學科實踐能力,順利實施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

6? 結語

總而言之,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時代背景下,提高學生學科實踐能力,應當注重將教學方略多樣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緊隨時代發展,以豐富的教育理念,專業的教學能力,創新更多貼近學生生活互動、微課視頻輔助教學、設計生活問題探究、結合社會發展教學、注重學科相互滲透等教學方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推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宋佳麗.實驗微課在初中物理中教學的實踐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24):83-85.

[2]馬曉東.生活點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3(13):109-111.

[3]韓影.“情境場”視域下學生物理關鍵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3(18):97-99.

[4]張振誠.“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體驗類作業的設計與實踐[J].學苑教育,2023(13):62-63+66.

猜你喜歡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談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藝術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研究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取舍有道,方為有效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