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2024-04-18 22:06黃經緯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4年2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新高考高中化學

黃經緯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滿足“三新”課堂教學標準成為教育工作者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以新高考為抓手,分析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新方向,提出大單元教學思路,并以“烷烴和烯烴”的教學為例,優化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旨在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有效落實“三新”教學要求。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

隨著高考改革的穩步落實與推進,針對化學課程的考查不僅是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是對核心素養和生活聯系的評估?!叭采w式”課程無法應對知識的爆炸增長。為迎接新高考的挑戰,教師著手大概念教學的研究。大概念重點關注如何讓學生“帶走知識”,即將大概念的思維方式和問題處理技巧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大概念具有概括性的原理和方法。因此,教師要積極優化大單元教學設計,為概念的積累提供支撐,也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支架。

一、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方向

現階段新高考理念得以貫徹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發生改變,化學教學由知識本位課堂轉變為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堂。作為“3 + 3”模式的重要組成,化學課程應該順應新高考改革的方向,全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適應新高考以核心素養為測試宗旨、以真實情境為測試載體、以實際問題為測試任務、以化學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的特點。

傳統課堂教學是課時主義,忽視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存在水平層次低、符號化、碎片化等問題。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教育領域掀起對大概念的討論熱潮,很多學者和一線教師將大概念作為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方式。大概念是個體認知結構中的連接點,通過吸納、組織,將新舊知識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大概念中的“大”不是龐大,也不是基礎,而是核心,具有較強的遷移價值。大概念支撐下,個體即使走向社會,脫離學習情境,也會在新的情境中應用知識,打破知識之間的壁壘,打通學校教育與現實世界的界限。聚焦到大單元教學層面,抽象概念需要在具體案例中落實、體現出來,與傳統教學理念不同,大概念追求的是少而精。高中化學單課內容相對單一,單課教學時長有限,很難提取關鍵信息,導致大概念學習處于淺層階段,無法探究核心問題。大單元教學具有拓展性結構,既包括一段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又涵蓋各學段、學時中的內容,但都指向一組大概念的單元。因此,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教學新方向是以大概念為指引的大單元教學。

二、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原則

1. 生活化原則

生活化原則指在教學過程中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生活實際,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新高考的特點之一是強調真實情境和實際問題,即將問題設置在生活化情境中,加強學生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把握化學學習與生活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堅持生活化原則,多從生活中取材,多創設生活情境,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

2. 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指的是在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依靠學生、尊重學生、為了學生,最終實現教育均衡,優化教學效果。具體表現為以學生為本。立足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培養興趣特長;接受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獨立性;引導學生自主發展,激發學習能動性??傊?,主體性原則承認學生是化學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旨在為學生提供服務,將教學結果落實到學生身上,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有效運用課堂知識。

3. 互動性原則

互動性原則指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小組合作、課堂辯論等方式突破問題難點。例如,教師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標準將學生分成5人單位小組,小組內部自選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隨后設計探究活動,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在觀點沖突、方法沖突中尋求平衡,得出統一的結論。通過有效互動,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三、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思路

大概念是基于事實抽象出來的概念,呈現出持久性、遷移性的特點。新高考視域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思路主要包括確定大概念、建立目標體系、設計學習活動、實施教學評價等內容。具體而言,針對大概念,教師需要深度解讀課程標準,認真學習反復出現的名詞、短語等。針對目標體系,核心素養是化學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應該提煉宏觀辨識、平衡思想、證據推理、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信息,理解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和表現,并將其落實到教學各環節中,確保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提高綜合素質。針對學習活動,教師需要遵循生本理念,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教學活動,多為學生創設探究任務,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集體合作。針對教學評價,教師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全方位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如觀察量表、隨堂小測驗等。

四、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案例

本文以魯科版《普通高中教科書·化學》選擇性必修3“烷烴和烯烴”的教學為例,對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進行實踐分析。

1. 明確大概念

(1)確定單元教學主題。

本單元以“結構決定性質”為統領,引導學生將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結合起來,并轉化為概念的理解與應用,重點關注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培養,確定單元主題為“烷烴和烯烴”。

(2)立足課程標準要求。

為了明確單元教學價值,需要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稑藴省诽岢龃蟾拍顚τ袡C化合物學習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從化學鍵角度入手,指導學生對比分析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和性質特點,初步構建“結構決定性質”的思維模型,最終用思維模型進行預測,形成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核心素養。

2. 制訂單元目標

(1)教學目標設計。

通過解讀《標準》和單元教學主題,教師制訂“烷烴和烯烴”單元學習目標:了解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能夠根據結構特點進行簡單分類;能夠寫出相關的反應方程式,利用性質簡單鑒別烷烴和烯烴;分析有機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現象,能夠舉例說明;在化學學習與生活之間建立聯系,理解有機化學的現實意義。

(2)評價目標設計。

教師通過建立認知模型,診斷學生的模型認知能力;通過解釋有機化合物的宏觀性質,診斷學生對宏觀現象的認識能力;通過設計實驗驗證、數據分析等活動,評估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通過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實際用途,評價化學價值認識水平。

3. 設計單元活動

在制訂單元目標的基礎上,下面以“烷烴”為例設計單元活動。

(1)認識烴類物質。

教師創設貼合學生生活的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有機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信息,分析有機化合物在組成上的相同之處,了解食物、藥物、能源等物質的成分——碳元素。隨后,教師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出示資料卡:地殼中碳的質量分數較小,如此小的質量為什么會包含種類豐富的有機化合物?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形成認知沖突,開始自主探究學習任務,在教師提供的碳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推測共價鍵數量。接下來,教師介紹碳原子的成鍵特點,并且用化學歷史資料幫助學生體會模型對物質結構學習的重要性。隨后,教師展示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和牙簽,重新組裝材料,表示碳原子結構圖,要求學生動手模仿,探究碳原子的成鍵方式。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搭建有機化合物結構的步驟和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前后桌相互交流討論,思考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式、鏈狀結構、碳原子的成鍵方式等問題,簡單認識有機化合物的類別。

(2)認識烷烴結構。

教師利用課前做的甲烷模型引導學生思考:在真實的甲烷分子中,五個原子也是處于同一平面嗎?教師在充滿疑問的課堂氛圍中展示資料卡,向學生介紹甲烷分子結構的發展過程和結構特點,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空間結構。教師運用任務群教學方法,設計子任務:根據球棍模型搭建2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的鏈狀有機化合物,搭建3個碳原子和8個氫原子的鏈狀有機化合物。通過設計子任務引導學生思考:碳原子的空間結構為什么是鋸齒形狀?通過搭建原子結構圖,幫助學生直觀認識烷烴的“四面體”結構特點。隨后,教師鼓勵學生觀察甲烷、乙烷、丙烷的結構圖,同時寫出分子式,啟發學生思考:以上物質在組成和結構上有相同點嗎?通過歸納結構圖的特點,得出烷烴的概念和結構通式。接下來,教師講解烴、烷烴的概念,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了解烷烴相關信息,歸納出烷烴分子式的通式,掌握同系物的概念。最后,教師組織學生搭建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的鏈狀有機化合物,學生初步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大概念。

(3)認識烷烴性質。

教師向學生提供凡士林護膚品,學生涂抹后體會其滑膩、水沖不易掉等特點,說明烷烴不溶于水。親自體驗后,學生加深對烷烴物理性質的了解,教師出示資料卡,歸納烷烴物理性質的遞變規律,幫助學生形成“用途反推性質”的次級概念認知思路。教師分別展示氧化反應、取代反應實驗,引導學生調動既有知識經驗,學會用微觀視角解釋宏觀現象,發展化學核心素養。

(4)烷烴的命名。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碳原子數大于3的烷烴,讓學生思考當烷烴存在同分異構體時,如何對其中一種結構進行準確命名。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認真分析、討論,體會習慣命名的不完整性。隨后,教師引入概念——烴基,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不同烴基的結構和對應名稱,幫助學生辨析概念。接下來,教師引出系統命名法,講解利用系統命名法對烷烴進行命名的步驟,學生通過師生交流互動,掌握系統命名較為復雜烷烴的方法。與此同時,教師啟發學生用系統命名法對戊烷的3種同分異構體進行命名,進而展示多種烷烴的結構簡式,鼓勵學生利用系統命名法對物質進行命名,并觀察學生的命名完成情況并進行指導。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表格提供的書寫步驟,完成己烷的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的書寫,并用系統命名法進行命名。學生先自行總結烷烴的命名,然后相互交流,發表意見。

4. 優化單元評價

單元評價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首先,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教師設計課堂觀察量表,引導學生填寫對應內容,完成過程性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品質,學生先自評,反思自己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運用了哪些方法,是否主動參與探究活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是否形成化學思維。填寫表格后小組間相互傳遞,從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兩個角度入手,完成互評任務。其次,完成單元學習后,教師組織隨堂測驗,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教師結合學生單元評價調整教學計劃,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五、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反思

實踐研究發現,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例如,將甲烷、乙烷等有機化合物的性質歸納為“結構決定性質”大概念,教師以結構為切入點,運用“結構—性質—用途”模式引導學生遷移烷烴、烯烴的學習情境,再通過演繹推理幫助學生實現單元教學目標。此外,教師組織學生搭建球棍模型,學生課堂參與度、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而且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加強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削減了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增強。

單元教學無法依靠單一課時完成,更不是通過幾個課時的知識串聯就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教師需要持續探索教學資源,不斷完善教學過程。一是留有足夠的調整空間:教師設計單元教學計劃時要考慮到其動態變化的特點,為新方法、新理念的引入打好基礎;二是及時反思和總結: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單元教學將知識作為整體研究對象,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需要提前考量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學生知識、能力、思維等維度的發展現狀,從整體上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記錄學生反應,反思需要調整的教學內容。在動態發展性原則的指導下,始終保持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綜上所述,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體現在通過大單元學習,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可行性體現在滿足新高考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完善教學流程,通過明確大概念、制訂單元目標、設計單元活動、優化單元評價,為學生創設高質、高效的化學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鞠靜. 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組織策略探究: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J]. 中國教師,2023(5):87-89.

[2]陳露. 核心素養視域下基于化學大概念的單元教學實踐[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3):113-115.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新高考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新高考來了,家長該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浙江新高考化學《有機推斷與合成綜合題》的特點分析與復習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