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創傷后應激障礙中磁共振影像學診斷的應用

2024-04-18 06:04王院兵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江西吉安343900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4年5期
關鍵詞:杏仁核層間紋理

王院兵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人民醫院放射科 (江西 吉安 343900)

內容提要: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T2加權像(T2WI)的海馬和杏仁核影像學為依據,探討其在腦卒中創傷后應激障礙中的診斷應用。方法:選擇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診的66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統計患者的臨床資料、量表評分、MRI影像信息。結合海馬、杏仁核最大層面的T2WI圖像特征,提取對應的紋理特征參數,應用LASSO回歸降維并構建診斷腦卒中后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與非PTSD的海馬和杏仁核影像組學模型。結果: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在人口學、臨床特征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腦卒中后PTSD患者在改良年齡相關白質改變量表評分、PTSD癥狀清單平民版評分大于非PTSD患者(P<0.05)。借助LASSO回歸有效篩選出9個海馬、14個杏仁核紋理特征參數,并構建診斷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的影像學模型。結論:應用海馬和杏仁核T2WI影像學模型來診斷腦卒中后PTSD患者時具備較高效能,臨床可通過應用磁共振影像學來加強對腦卒中后PTSD的診斷及評估。

腦卒中也被稱為“中風”“腦血管意外”,它屬于急性腦血管病癥,通常是人體腦部血管突然破裂、血管阻塞致使血液無法流入大腦而產生的腦組織損傷病癥[1]。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則是指暴露在創傷性事件下出現的嚴重應激性精神障礙,以往研究發現,在患有心肌梗死、腦卒中時可能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帶來威脅[2,3]。除此之外,在出現腦卒中創傷后應激障礙時,還會降低人體對藥物的依從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再梗死的風險[4]。臨床在對該癥狀患者實施診斷時,多借助患者的臨床表現、量表評分等,這些方法缺乏客觀性?;诖?,本文結合有關病例,旨在利用磁共振(海馬及杏仁核T2加權像)影像學,探討其在診斷腦卒中創傷后應激障礙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診的66例腦卒中患者,包括男36例,女30例,年齡37~62歲,平均(52.50±5.60)歲。

納入標準:①均屬于腦卒中患者;②患者的意識清楚,具備認知能力;③臨床基礎信息資料真實且完善。

排除標準:①合并腦腫瘤等其他疾??;②存在認知障礙;③患有精神類疾??;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資料缺失,不支持對圖像開展紋理分析者。

1.2 方法

對上述66例腦卒中患者,結合臨床診斷結果,將其分成腦卒中后PTSD組、非PTSD組,每組33例。對上述患者執行磁共振影像學檢查。

檢查期間,應用飛利浦Achieva 1.5T磁共振成像系統掃描儀的8通道頭顱線圈,掃描序列涉及T1加權像(T1WI)、T2WI、T2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T2-FLAIR)、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執行矢狀位TSET1WI 掃描期間,對應的參數設置如下:TR 為2000ms、TE 為9.9ms、TI 為860ms、 視野240mm×216mm、矩陣為320×240、層間厚度5.5mm、層間距離為0.55mm。

執行軸位TSET1WI掃描期間,對應的參數設置如下:TR為1530ms、TE為9ms、TI為681ms、視野為240mm×204mm、矩陣320×240、層間厚度5.5mm、層間距離0.55mm。

執行軸位TSET2WI掃描期間,對應的參數設置如下:TR為6000ms、TE為96ms、視野為240mm×204mm、矩陣320×320、層間厚度5.5mm、層間距離0.55mm。

執行軸位T2-FLAIR掃描期間,對應的參數設置如下:TR為8500ms、TE為94ms、TI為2440ms、視野240mm×204mm、矩陣256×179、層間厚度5.5mm、層間距離0.55mm。

執行軸位EPIDWI 掃描期間,對應的參數設置如下:TR 為6700ms、TE 為88ms、視野240mm×231mm、矩陣162×162、層間厚度5.5ms、層間距離0.55ms。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的臨床特征,統計基礎信息資料,主要包含患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狀況、家庭人均收入(每月)、職業、體質量指數、有無醫療保險等,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應用量表實施評分,在調查患者的家庭功能滿意度時,可借助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其主要由家庭健康度、合作度、成長度、親情度、親密度幾部分,若所得分值在7~10分范圍內,表明家庭功能良好,在4~6分說明存在中度功能障礙,在0~3分說明屬于嚴重功能障礙。

判斷患者的神經損傷程度,即在病癥初期及發病后,利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實施評估,量表中單項維度分值在3~5分,在分值較高的條件下表明神經損傷更為嚴重。

在執行PTSD診斷時,借助創傷后應激障礙自評量表(PTSD Checklist-Civilian Ⅴersion,PCL-C)予以評估,其中涉及再體驗、回避、警覺性增高等癥狀群,在所得分值滿足≥50分條件下,并結合精神訪談,判斷屬于PTSD陽性。

了解患者的腦白質營養不良情況,即于發病后的第14天應用改良年齡相關腦白質改變(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ARWMC)量表來對白質營養不良實施評分,明確其部位及嚴重狀況,按照部位劃分,包含額葉、頂枕葉、顳葉、幕下區、基底節區五個部位,單個區域分值在0~3分,統計出患者兩側大腦半球各區域的得分。

1.4 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 觀察患者的臨床特征與對應量表評分

將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的信息進行統計對比,發現其在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受教育狀況、從事體力勞動、家庭人均收入、醫療保險、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病史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同時,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在發病初期及發病后的NIHSS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腦卒中后PTSD患者的再體驗、回避及警覺性增高癥狀評分、PCL-C總分均明顯大于非PTSD患者(P<0.05),見表1。

表1.觀察患者的臨床特征與對應量表評分(n=33)

2.2 對比觀察患者的腦白質、梗死病變特征

在將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實施對比時,觀察到額葉、頂枕葉、顳葉、幕下區、基底節區的ARWMC量表單項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量表總分卻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對比觀察患者的腦白質及梗死病變特征(n=33,±s,分)

表2.對比觀察患者的腦白質及梗死病變特征(n=33,±s,分)

項目腦卒中后PTSD組腦卒中后非PTSD組P額葉單項評分1.56±0.80 1.37±0.85 0.467頂枕葉單項評分1.42±0.92 1.33±0.80 0.735顳葉單項評分1.15±0.65 0.88±0.65 0.163幕下區單項評分1.20±0.75 0.83±0.72 0.108基底節區單項評分1.42±0.50 1.10±0.75 0.107 ARWMC量表總分6.75±1.50 5.51±1.60 0.012

3.討論

在患有腦卒中病癥后,還可能引發人體表現出多功能障礙,嚴重的狀況下,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構成直接威脅[5]。以往研究表明,腦卒中后PTSD癥狀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對藥物依從性、病癥復發等方面帶來不利干擾[6-8]?;诖?,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準確評估、合理判斷其是否發生PTSD尤為重要,這也會對患者的預后改善帶來影響。在臨床應用期間,借助相關問卷、量表、精神病學訪談等方式可實現對腦卒中后PTSD病癥的診斷和評估。在應用不同評估方式下,最終獲得的腦卒中后PTSD患病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究其原因,在于使用到的問卷、量表有所不同,同時,如果是由不同的精神科醫師來進行診斷,受限于醫師工作經驗、掌握技巧等方面的差異,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結果[9,10]。從神經影像學角度出發,使用磁共振波譜成像、彌散張量成像、靜息態功能MRI來實現對腦卒中后PTSD的診斷,相對而言,在使用上述方法期間,對檢測設備的軟件、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應的序列趨于復雜,需要保證設備的準確性、可重復性等。

結合以往診斷實踐,發現在利用常規MRI期間,很難精確診斷出部分神經退行性以及精神類病癥,也難以準確地觀察到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臨床病理特點[11,12]。不過,可從神經纖維結、肽累積等方面出發,了解其分布特征和強度變化,并確保其在常規MRI圖像上可呈現出對應的紋理模式,隨后借助紋理分析可加以識別。相對而言,在應用MRI紋理分析期間,能夠觀察到量化細胞水平的變化,按照形態、結構的分布特點,挖掘出有關ROI組織的高通量信息,這也為應用影像學方式來診斷腦卒中后PTSD病癥奠定了基礎?,F階段,有關腦卒中后PTSD影像學研究相對較少,此次研究結合海馬與杏仁核T2WI影像學方法,探討其在腦卒中創傷后應激障礙診斷中的應用,從而了解該種方法的應用價值。從大腦生理結構來講,海馬、杏仁核屬于大腦邊緣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它們可影響到個體學習、認知、記憶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發現海馬和杏仁核的形態、結構、功能變化和腦卒中后PTSD的病理生理學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此次研究開展過程中,有效提取了腦卒中患者的海馬、杏仁核T2WI圖像紋理特征參數,并借助LASSO回歸降維篩選出有效的紋理參數,合理創建對應的影像學模型?;谂R床診斷,發現LASSO回歸通常被視作影像學分析中的高維數據分析工具,按照其設計理念,可有效避免過度擬合,借助相對較小的樣本來實現對大量紋理特征的分析和判斷。

基于此次研究結果,發現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發病初期及發病后的NIHS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腦卒中后PTSD患者的再體驗、回避及警覺性增高癥狀評分、PCL-C總分均明顯大于非PTSD患者(P<0.05);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額葉、頂枕葉、顳葉、幕下區、基底節區的ARWMC量表單項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量表總分存在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此次研究開展期間,選擇接診的66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觀察腦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學信息。發現在應用T2WI圖像的海馬、杏仁核影像學模型進行判斷時,針對腦卒中后PTSD具有不錯的診斷性能,上述結果表明海馬和杏仁核影像學模型能夠成為臨床診斷及評估腦卒中后PTSD的一種方式,通過觀察潛在的影像學標志物,可實現對病癥的診斷。

猜你喜歡
杏仁核層間紋理
李曉明、王曉群、吳倩教授團隊合作揭示大腦情感重要中樞杏仁核的跨物種保守性和差異
顳葉內側癲癇患者杏仁核體積變化的臨床研究
基于超聲檢測的構件層間粘接缺陷識別方法
MRI測量中國健康成人腦杏仁核體積
基于BM3D的復雜紋理區域圖像去噪
簡述杏仁核的調控作用
使用紋理疊加添加藝術畫特效
基于層間接觸的鋼橋面鋪裝力學分析
TEXTURE ON TEXTURE質地上的紋理
結合多分辨率修正曲率配準的層間插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