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苯酞聯合卡巴拉汀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

2024-04-19 03:28劉領章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4年10期
關鍵詞:巴拉丁苯血管性

劉領章

血管性癡呆為老年人群多發癡呆性疾病,屬于獲得性智能損害綜合征,以腦出血、腦梗死為主要病因[1]。血管性癡呆患者腦部血液供應不足,腦組織獲得氧氣、營養物質含量低,患者易出現記憶力下降、語言功能障礙、情感障礙、思維異常、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癥狀,嚴重影響治療效果,降低生活質量[2]。作為臨床發病率逐年升高的老年腦病,如何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睡眠質量是目前研究熱門課題[3]。臨床對血管性癡呆患者主要進行藥物治療,其中卡巴拉汀和丁苯酞均為臨床治療老年癡呆性疾病常用藥[4]。本研究觀察丁苯酞聯合卡巴拉汀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并分析此方案在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睡眠障礙方面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麻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病程5~20(12.89±1.21)個月;其中高血壓26例、糖尿病18例;有吸煙史22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病程4~21(12.63±1.05)個月;其中高血壓25例、糖尿病18例;有吸煙史23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5]:(1)符合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經臨床查體、臨床病史、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確診;(2)年齡≥65歲;(3)入院時病情穩定(非急性期),臨床癥狀以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為主,發病后意識清醒,認知功能正常,逐漸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合并睡眠障礙;(4)臨床資料完整;(5)患者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6]:(1)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功能損傷者;(2)發病前已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者;(3)合并腦部腫瘤、顱腦外傷史、相關手術史者;(4)近期有卡巴拉汀、丁苯酞用藥史或存在用藥禁忌證者;(5)其他原因引起的癡呆性疾病患者;(6)中途退出研究或隨訪失訪者。

1.3 治療方法 2組入院后均行降壓、調脂、降糖、抗血小板集聚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膠囊(Siegfried Barbera,S.L.生產)初始劑量每次3 mg口服,每天1次,根據患者癥狀表現每間隔2周調整1次劑量,單日最大劑量12 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0.2 g口服,每天3次均于餐前服用。比較2組治療2個月時療效。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后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估2組患者認知功能,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估2組患者睡眠質量,采用Barthel指數評估2組患者生活質量。其中MoCA評分包括視空間與執行能力、命名、記憶、注意、語言、抽象、延遲回憶、定向功能評定,總分30分,≤26分認定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PSQI評分共18個項目、7部分內容,每部分內容計0~3分,總分21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Barthel指數滿分100分,<20分說明患者功能缺陷嚴重,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賴他人;20~40分說明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很大幫助;>40~60分說明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幫助;>60分則表示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1.4.2 相關實驗室指標:治療前后采集2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獲得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2組胱抑素C(CysC)、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中樞神經特異蛋白(S100B)水平。

1.4.3 不良反應[7]:包括頭暈頭痛、癲癇發作、心絞痛、肝功能異常、皮疹、皮膚瘙癢等。

1.5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認知功能明顯改善,睡眠基本恢復正常;(2)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與認知功能有所改善,睡眠質量有所提高;(3)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認知功能及睡眠質量均未改善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85.00%(χ2=3.914,P=0.048),見表1。

2.2 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MoCA評分、PSQI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MoCA評分、Barthel指數均較治療前上升,PSQI評分下降,且觀察組上升/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2.3 相關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血清CysC、BDNF、S100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CysC、S100B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血清BDNF水平上升,且觀察組降低/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相關實驗室指標比較

2.4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5.00%,低于對照組的20.00%(χ2=4.114,P=0.043),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3 討 論

血管性癡呆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老年性癡呆癥,發病率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8]。血管性癡呆屬于非變性癡呆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在癡呆患者中,血管性癡呆患者占15%~20%。此病發生與患者大腦深部深穿支動脈梗塞,引起腦組織長期缺血缺氧導致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血管性癡呆患者常伴有腦血管病史,以腔隙性腦梗死、腦梗死、腦出血后遺癥等為主,同時伴有肢體無力、四肢麻木、偏癱等。目前,臨床關于血管性癡呆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治療此病方法缺乏特異性。血管性癡呆常因腦血管梗死、血液灌注量減少、腦出血等原因致病。研究發現,此病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或由腦出血引起認知功能障礙[9]。到目前為止,血管性癡呆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癡呆癥,早期實施有針對性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癥狀。了解血管性癡呆影響因素及加強發病機制研究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有研究發現,在血管性癡呆影響因素中包括可干預、不可干預因素兩種類型[10]??筛深A因素主要指血管性因素,而不可干預因素則包括人口學因素和遺傳因素。針對血管性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與房顫、多飽和脂肪酸攝入、多種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其中,高血壓、糖尿病是血管性因素中重要組成部分。臨床防治血管性癡呆中,控制血壓、血糖是重要目標。研究發現,患者血壓長期處于異常高水平狀態,可影響腦組織血液灌注量,降低血管自主調節功能,損害腦組織、影響腦部代謝,從而對患者認知功能造成損傷。因此有研究者認為,高血壓是引起腦血管獨立危險因素。此外,糖尿病也是明確的引發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11-12]。

臨床治療血管性癡呆以藥物為主??ò屠∽鳛槟X選擇性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屬于氨基甲酸類藥物[13]??ò屠ρ苄园V呆的治療作用主要體現在延緩膽堿神經元對乙酰膽堿的降解作用,促使膽堿能神經傳導,同時增強腦皮質等部位中乙酰膽堿效應作用,主要適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14]。丁苯酞可引發腦缺血后引起的腦組織受損、腦神經元病變。丁苯酞用于血管性癡呆患者治療中,在改善腦血管灌注同時,可有效糾正癡呆癥狀,改善患者認知功能[15]。

臨床多項研究結果均顯示,早期血管性癡呆患者可出現記憶障礙、執行能力、注意力等認知功能受損表現[16]。在上述表現同時,血管性癡呆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礙。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血管性癡呆患者出現早期認知功能同時,睡眠質量不同程度降低。特異中樞是產生和維持睡眠的主要部位,存在于腦干藍斑核中,神經沖動可經丘腦向上傳導至大腦皮質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組織缺氧缺血、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上述病理改變可引發睡眠中樞系統功能,造成睡眠質量下降。有研究結果證實,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相互影響,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越嚴重,睡眠障礙嚴重程度隨之升高。同時,此病患者睡眠障礙程度也會對認知功能恢復造成影響[17]。改善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對改善其睡眠質量意義重大[18-1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MoCA評分、Barthel指數與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PSQI評分與血清CysC、S100B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論相一致。

綜上所述,丁苯酞聯合卡巴拉汀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巴拉丁苯血管性
“鞭炮”巴拉拉
丁苯酞聯合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巴拉萊卡琴:從指尖流出的動聽旋律
俯瞰城市
聰明蛙與巴拉龜
一種過氧化物交聯天然-丁苯絕緣橡膠及其制備方法
丁苯酞對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血管性癡呆中醫治療探析
通絡止痛方治療血管性頭痛60例
養腦復聰湯治療血管性癡呆3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