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學素養為目標的中藥學專業研究生課程建設

2024-04-20 04:52劉小莉林玉萍普春霞高倩
大學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思政元素科學素養教學模式

劉小莉 林玉萍 普春霞 高倩

[摘 要]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是中藥學專業研究生的專業課程,學科交叉性很強。針對新時代下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和一線應用創新人才的要求,以培養研究生科學素養和科研能力為目標,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了多維度的探索,課程內容上突出前沿性,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豐富了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的建設內涵,為培養中藥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可持續利用等領域素質高、能力強的科研人才服務。

[關鍵詞]中藥資源學進展;教學模式;科學素養;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2-0029-04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具有科研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1]??茖W素養能力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2]。專業課程教學是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的一個基礎環節,直接關系研究生教育的質量。中藥學專業研究生核心課程中藥資源學進展在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方法實施和教學評價方面的建設上存在一些問題。

中藥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是中醫藥事業和中藥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藥資源保護及其可持續利用[3]。圍繞“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主題,有關中藥資源概況、中藥新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藥資源調查技術、中藥資源的品質形成和調控、中藥資源保護等領域的研究方法推陳出新,研究成果不斷增加。如何有效地向研究生傳授中藥資源研究的新思路、新技術和新方法,培養具有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的研究和應用型專業人才,為中藥資源研究儲備知識和能力,是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議題;體現研究生課程教學的高度和深度,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谝陨蠁栴},教學團隊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改革。

一、課程內容突出前沿性

研究生課程的內容應具有精深度、前沿性。課程的精深度是衡量教學內容專業化、學科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前沿性則體現了課程內容的先進性、高端性和創新性[2]。云南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緊緊圍繞“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主題,采用專題化的教學模式,基于中藥資源品質下降、資源匱乏、以假亂真、品種混亂和本底不清等問題,設置了4~5個教學專題,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時代性,為科學研究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具有顯著的學科交叉性特點。例如“中藥資源品質評價”專題涉及遺傳學、植物生態學、植物化學和組學等學科知識與方法?!爸兴庂Y源開發利用”專題涉及植物分類學、分子生物學、植物化學和藥理學,“中藥資源調查”專題涉及地理信息學、植物分類學、信息學和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本課程需要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中盡可能地將各專題內容以及交叉的學科知識進行有機交融,以重要文獻為案例,使學生體會多學科融合創新的重要性。

二、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完成研究生培養目標的保障。針對研究生教學學術性、交互性強等特點,教學團隊在教學方法上突出案例教學,綜合專家講座式教學、辯論式教學、PBL教學、參與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等 “立體化”教學方式,全面支撐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實現。

基于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根據特定的教學專題和內容設計特定的教學方法,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是本課程教學探索的重點。

(一)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依托,以自主學習為基礎,以交流為手段,以激發學生潛力、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目的的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4]。研究表明,側重結合實際案例的講解,并兼顧相關知識的拓展是研究生課程中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方式[5-6]。本課程“中藥資源的保護”“中藥資源品質評價”“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等專題案例教學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以“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為例,教師借助云南中醫藥大學西南特色民族藥地不容的開發利用案例,分享了地不容資源分布、化學成分分析、活性和增效減毒研究、藥物開發等,開闊了學生的科研視野,拓展了學生的科研思維。

案例教學法解決了純粹理論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應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推理、批判思維。

通過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普遍反映收獲很大,開闊了科研視野,了解了中藥資源面臨的各種問題,加深了對研究熱點及新技術的認識,并了解了本學科前沿研究進展以及學科交叉的重要性,促進了自己課題思路的形成。

(二)課堂討論、辯論式教學法的應用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理念倡導學生通過自學、研究、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綜合思考的能力[7]。思辨能力是高素質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思辨能力不足會直接影響人的創造能力、研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8]。本課程在“道地藥材”專題的講授中,采用PBL+辯論的形式進行教學,包括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教師在課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課下查閱文獻進行自學。第二個環節是將學生分成兩組,請兩組學生基于文獻自學分別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例如:道地藥材的關鍵特質是什么?形成各自觀點。第三個環節是由每組學生闡述本小組的觀點。最后,教師就所有觀點與學生共同分析,并做出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下一輪討論的問題:“道地藥材是如何形成的?”,依然由學生通過研究文獻自學、分析、討論、闡述和總結來完成對該內容的學習。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基本能夠總結出道地藥材的形成是因為有優良的基因型、適合的環境條件以及合理的栽培加工技術,但部分學生較難發掘其深層次的原因。因此,教師在總結環節要引申出化學表型的概念,通過講述化學表型與道地表型的關系等問題,加深學生的認識。此外,教師在學習通上補充道地藥材形成機制的最新文獻:道地藥材“形優質優”的分子調控機制、從內生菌的角度闡明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積累機制以及與道地藥材形成的關系等。整個教學過程立足于“以問題為核心”的理念,師生圍繞問題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突出價值引領的作用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介質,思想政治教育則是課程傳遞、建構與內化的活動與過程[6]。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學校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協同推進專業與思想政治兩類課程的同向并力[9]。研究生課程更應該以育人為基點,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立足學科視野、理論和方法,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課程思政是一種能夠在立德樹人實踐中有效提升育人成效的教育方式。研究生中存在少數懈怠、“躺平”以及混文憑的現象,因而在課程中融入價值引領很重要。為使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入教學,課程團隊進行了深入挖掘和嘗試,例如堅持開展道地藥材的基因環境與品質形成研究工作,加強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助力鄉村振興,體現了科學研究精神;屠呦呦團隊從黃花蒿中發現青蒿素的歷程,體現出了繼承發揚、發掘創新、團隊精神和堅持不懈等思政元素;著名民族醫藥專家楊競生獻身藏藥考證事業的案例,體現出科研人員精益求精、積跬步以至千里的工匠精神等。課程思政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案例如表1所示?;诎咐龓斓耐诰蚝蛻?,教學團隊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專業素養為切入口,幫助學生增強專業自信,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使命感,激發學生樹立目標、提高品德。

為了更好開展地思政案例教學,教學團隊平時注意關注醫藥領域的科技新聞,學習大量書籍史料,拓寬人文和專業知識面,從而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教學水平,努力做到不說教,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為了體現知識、能力和思政素養的融合,教師充分利用媒體報道、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互聯網教學平臺,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將思政案例在線上系統呈現出來。

三、課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

研究生課程考核有助于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是檢查學生科學研究情況的重要抓手。研究生的課程教學目標不同于本科教學,其更側重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應用,因此,更應注重對學生的考核。

第一,考核形式上,教學團隊注重學生能力情況的考核,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討論、課堂發言、課堂匯報和調研報告等環節,將學生的課堂表現計入總成績,以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第二,考核內容上,教師更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學科發展動態、運用文獻資料進行科學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加強研究。圍繞學生所在課題組的研究對象,挖掘某一資源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中藥資源匱乏、資源品質評價標準不科學、資源品質形成機制不清、資源亟待開發等具體問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查閱文獻、小組匯報、討論和總結等形式,增強學生閱讀分析文獻、歸納總結的能力。終結性考試環節中,教學團隊主要通過考查學生綜述、文獻研讀報告、簡易項目申請書等撰寫情況,綜合評估學生對本課程專業知識的運用情況及科研素養綜合能力,尤其通過撰寫簡易項目申請書這種考核方式,全面考查學生對所學課程內容的理解、應用情況以及科研思維創新能力。

通過多維度的考核方式,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思維辯證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建立起能夠全面評價學生能力的考核體系。在實際考核時,應該根據每一屆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宜的課程考核方式,將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有機結合起來,使科研與教學良性互動,推動 “科教融合”,同時,跟蹤學生在科研實踐中的表現,進行“閉環改進”。

四、結語

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都需要不斷積累和創新。云南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學進展課程教學團隊經過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堅持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課程建設中,在創新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有效地運用現代教學理念,建立多元考核評價機制,夯實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全面突出對學生科學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致力于培養中藥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等領域素質高、能力強的科研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楊濤,陳文雅,劉曉芳,等. 以“四個面向”為引領培養中藥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 高教學刊,2022,8(25):48-51.

[2] 陳晨,李艷梅,李倩,等. 學術型研究生科學素養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2,14(15):155-159.

[3] 段金廒,宿樹蘭,嚴輝,等. 2016―2020 年我國中藥資源學學科建設及科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 中草藥, 2021,52(17):5151-5165.

[4] 王根順,李立明. 從案例教學看研究生教學改革方向[J]. 中國電力教育,2011(4):38-39.

[5] 宗芳,李志瑤,唐斌. 研究生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 現代教育科學,2014(3):129-131.

[6] 何玉海. 關于“課程思政”的本質內涵與實現路徑的探索[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10):130-134.

[7] 杜祥云,KOLMOS A, HOLGARARD J E. PBL: 大學教育的改革與創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29-35.

[8] 劉鳳娟. 國內外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研究[J]. 大連大學學報,2014,35(3):134-136.

[責任編輯:蘇祎穎]

猜你喜歡
思政元素科學素養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淺談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學語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