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幼融合照護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

2024-04-20 07:27白慧
鹿城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

白慧

摘 要: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家庭結構的變化,老幼融合照護作為新興的家庭照護模式受到了廣泛關注。通過整合資源和促進代際互動,既能滿足老年人的情感和社會需求,又能為兒童提供豐富的學習和成長機會。為了最大化老幼融合照護模式的效果,需要構建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包括理論基礎、實踐策略以及預期效果,以期為現代家庭提供有效的教育和照護支持。

關鍵詞: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

Constructing a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System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ed Elderly and Child Care

Bai Hui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Minjiang Teachers College,Fuzhou,350108)

Abstract: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global aging population trend and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integrated elderly and child care as an emerging family care model has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By integrating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it can meet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needs of the elderly while providing children with rich learning and growth opportunities.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grated elderly and child care model,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system.This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practical strategies,and expected outcomes,aiming to provide modern families with effective education and care support.

Key words:Integrated Elderly and Child Care;Care;Family Education;Guidance Service System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帶來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也給養老、醫療保健資源帶來了壓力,并直接影響了家庭照護和代際互動的方式。與此同時,家庭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如單親家庭、小家庭的增多,以及核心家庭模式的普及,影響了家庭內部的支持系統和照護資源的分配,給家庭成員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的福祉帶來了影響。因此,尋找新的照護模式和社會支持系統,已成為當代社會面臨的重要任務。老幼融合照護應對了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變化的雙重挑戰,促進了兩代之間的互動與學習,打破了傳統的代際隔離,創造了共享、互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有利于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老幼融合照護的背景與意義

老幼融合照護,即老年人與兒童在同一環境中相互照顧和學習的模式,是應對現代社會挑戰的創新方案,基于幾個關鍵因素: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老年人群體不斷擴大,帶來了社會養老負擔的增加和老年人孤獨感的普遍化。隨著社會變遷,傳統家庭結構的瓦解使得兒童的成長環境缺乏足夠的長輩互動,影響到兒童的社會化過程。老幼融合照護通過將老年人與兒童結合,為老年人提供了傳承經驗和感受被需要的機會,同時為兒童創造了與長輩互動和學習的環境,有助于兒童社會技能和情感智力的發展[1]老幼融合照護中,資源可以得到更高效的利用,比如共享空間和設施,降低了對專門養老和兒童照護設施的需求,促進了代際間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然而要成功實施老幼融合照護,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戰,設計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活動和課程以及培訓專業人員,確保不同年齡群體的安全和健康需求得到滿足,以應對老幼不同的照護需求。

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理論框架

(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基本概念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指針對家庭教育領域所提供的一系列系統化、專業化的指導和服務,旨在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提升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能力和效果,其核心在于對家庭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對父母教育角色的全面支持,包括信息提供、教育資源的共享,還涉及對家庭教育狀況評估、個性化教育計劃制定以及定期的跟蹤和反饋,提供家庭教育知識的平臺,如線上線下講座、研討會;設立家庭教育咨詢服務,以解答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構建家庭教育社群,以促進家長之間的經驗分享和相互學習。[2]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全面、多元和動態的服務模式,其目的在于通過提供專業的指導和資源,支持家庭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實現最佳教育效果,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理論基礎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理論基礎融合了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成果,構建了全面而細致的家庭教育理解框架。教育學領域重視教育的環境因素,強調家庭作為孩子初步社會化和學習的首要場所,對孩子認知、情感和社交技能發展有重大影響。心理學理論則提供了對個體發展階段的深刻理解,指導家長更好地認識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為動機,實現更有效的親子溝通和教育方法的選擇。社會學視角則將家庭教育置于更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考察社會結構和文化價值觀如何影響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內容。此外,系統理論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強調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作用、依賴以及互動對家庭教育效果有著很大影響。

(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核心要素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家庭教育理念的確立是基礎,強調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并提倡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方法,旨在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家庭成員間的良好互動。專業指導資源的配置是體系的關鍵,包括提供專業化的家庭教育顧問、心理咨詢師,以及其他相關教育和心理健康專家的支持,為家長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針對特定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解決方案。家庭教育評估與反饋機制的建立是體系有效運作的保障,幫助家長了解教育方法的效果,識別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反饋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家庭持續改進教育實踐,也為專業指導提供了實際依據。社區和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對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通過與學校、社區中心、非政府組織等機構的合作,為家庭提供更廣泛的支持和資源,同時促進家庭與社會的互動和融合。

三、老幼融合照護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對兒童教育的影響

老幼融合照護為兒童提供了獨特的學習環境,其中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成為了兒童學習的重要資源,兒童不僅能學習到傳統的知識和技能,如語言、藝術和手工活,還能從老年人的生活經驗中學習到社會規范、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積攢跨代的學習經驗,對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老幼融合照護促進了兒童情感智力的發展,與老年人的日?;?,使兒童學會了同理心、尊重和關懷他人的能力,豐富了兒童的情感體驗,在實際生活中培養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此外,老幼融合照護還對兒童的社會化過程產生了積極影響。[3]在與老年人的互動中,兒童學會了如何在不同年齡和背景的人群中有效溝通和合作,建立多元化的社會接觸,有助于兒童拓展社會視野,對融入和適應社會具有重要作用。老幼融合照護環境中,老年人的關愛和支持為兒童提供了安全感,對于兒童自信心的建立和情感穩定性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對老年人福祉的影響

老幼融合照護模式對老年人福祉的影響是顯著且多維的。為老年人提供參與社會和保持活躍的機會,改善其生活質量,提升其幸福感。通過與兒童的互動,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年人有了新的學習機會,有助于心理健康和認知能力的維持。老幼融合照護促進了老年人社交參與的多樣化,在與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交流中,老年人能夠體驗到不同的社交風格和溝通模式,減少孤獨感,提高生活滿意度,保持對社會發展的關注和理解,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此外,老幼融合照護還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有意義的時間消遣方式。與兒童共度時光,參與教育和娛樂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強身心健康,延緩衰老的過程,提高生活質量。老幼融合照護還能夠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狀態,與樂觀、充滿活力的兒童相處,能夠帶給老年人正面的情緒體驗和心態,減輕可能面臨的抑郁和焦慮情緒,給予正面的情緒反饋,維護老年人心理健康。

四、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立的策略

(一)完善政策體系,提高政策覆蓋面和針對性

建立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首要策略是拓展政策覆蓋的家庭類型和人群范圍。當前社會家庭結構多樣化,包括傳統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跨文化家庭等,每種家庭類型都有其特殊的需求和問題。因此,政策制定時必須充分考慮多樣化的家庭形態,確保政策能夠覆蓋到不同類型的家庭,并有效應對特有的問題。對于單親家庭需要更多地關注如何提供額外的支持,幫助單親家長克服養育和工作的雙重壓力;針對跨文化家庭,則需要考慮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促進文化間的理解和尊重。此外,政策還需關注不同經濟水平和地區背景的家庭,為經濟較為困難的家庭,提供財政援助、教育資源的補充和其他形式的支持。[4]針對城鄉差異,應考慮到城市和農村家庭在資源獲取、教育機會等方面的差異,制定相應的措施以縮小差距。差異化政策措施的制定是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成功的關鍵,不同家庭的需求千差萬別,因此必須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政策來滿足不同需求,針對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庭,政策應包含提供專業的醫療、心理輔導及教育支持;而面對老年人與兒童共同生活的家庭,則需考慮如何提供適合老年人的醫療保健服務以及如何創建適宜的學習和娛樂環境以滿足兒童的成長需求。家長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提供必要的資源和課程來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還需為老年家庭成員提供相關的培訓,能更好參與到兒童的教育和照護中,如提供老年人的養老知識、健康管理課程等。

(二)加強政策宣傳與培訓,提高政策執行力與知曉率

為確保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有效實施,加強政策的宣傳力度有助于提高社會對這一體系的認知度,確保政策能夠被廣泛理解和接受。應采用多渠道宣傳策略,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多種媒介進行廣泛宣傳,覆蓋不同年齡和社會群體,在不同的社會層面上建立對這一政策的廣泛認知,宣傳內容需要具有針對性和吸引力,準確傳達政策的核心內容和旨意,展示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帶來的實際效益和積極影響,基于案例分享、成功故事等方式,可以更生動、直觀地向公眾展示這一體系的積極作用。與社區、學校、養老機構等合作,舉辦相關講座和研討會,是提高公眾認知度的有效方式,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有助于解答公眾疑問,增強對政策的理解和支持。[5]加強政策執行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是提高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執行力和服務質量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專業、熟練的工作人員是確保政策得以有效執行和落實的基石,需針對政策執行人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培訓,包括對老幼融合照護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服務態度等方面,確保每位工作人員都熟練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執行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可促進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的進一步建立,應完善其監督管理體系,包括定期績效評估、持續的培訓和職業發展規劃等,確保政策執行人員始終保持高水平的工作動力和服務質量。

(三)建立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和咨詢服務

建立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是實現老幼融合照護的關鍵步驟,機構應配備一支由教育專家、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和其他相關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這樣的跨學科團隊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和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咨詢服務。例如,教育專家可以提供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指導,心理學家可以幫助解決家庭成員的情感和心理問題,社會工作者則可以協助家庭更好地融入社區和社會,負責對專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持續教育,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技能。機構應依托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開發出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教育指導方案和工具,經過嚴格的評估和測試,確保能有效支持家庭教育,特別是在老幼融合照護方面。個性化的教育指導和咨詢服務是滿足家庭多元化需求的核心,包括老年人與兒童的雙向教育支持,也就是說,老幼融合照護不僅關注兒童的教育,也需關注老年人的教育和需求,為老年人提供關于現代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訓,以及如何與年輕一代有效溝通的指導,服務方式應靈活多樣,包括面對面咨詢、在線教育資源、電話或視頻會議等,確保不同需求和條件的家庭都能方便地獲取服務,為確保服務的有效性,機構應定期對所提供的服務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必要的調整。

(四)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活動,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技能

建立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開展線上線下家庭教育活動,通過實踐導向的工作坊和培訓課程,家長可以學習具體的教育技能和策略,如關于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如何鼓勵和引導孩子的學習等,組織家庭參與的互動活動,如家庭日、親子游戲等,促進家庭成員間的交流和理解,提升家長的教育技能,增強家庭內部的凝聚力和互動。為了進一步提高家長教育素養和技能,應為其提供全面的家庭指導服務體系建立的相關資源,如關于家庭教育、兒童發展、老年心理等方面的書籍和手冊,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學習和應用教育理論;制作和提供各種教育主題的視頻和音頻材料,該種形式的資源易于獲取和消化,尤其適合忙碌的家長在碎片時間中學習;開發線上資源庫和教育工具,如教育應用程序、互動軟件等,以提供更多樣化和互動性的學習體驗,幫助家長更有效地與孩子互動,提供對孩子行為和學習進展的監測和反饋。[6]

(五)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評價體系,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

為了確保老幼融合照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效果,應建立全面且系統的評價體系。其中,服務滿意度是評價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可通過問卷調查、面談或在線反饋等方式來收集,應涵蓋家長、兒童、老年人等所有服務受益者的感受和意見,以全面了解服務的接受度和滿意度,問卷可以包括對教育活動、資源可用性、工作人員的專業程度、服務的及時性等方面的評價。服務質量的評估關注服務的專業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包括對教育內容的適宜性、教育方法的科學性、服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等進行評價,采用專家評審、服務標準的符合度檢查、服務成果的實際影響分析等方法。評價體系還應考量服務的參與度(如參與活動的家庭數量、活動的頻率等)和對家庭教育的實際影響(如家庭教育環境的改善、家庭成員間關系的提升等),通過定期的跟蹤調查和長期的效果研究來評估。建立了評價體系之后,定期的反饋收集和評估結果分析是確保服務持續改進和優化的關鍵,收集的反饋應涵蓋服務的各個方面,如活動內容、服務方式、服務人員的態度等,并進行詳細的分析,以識別服務的強項和弱項。幫助機構理解服務的整體效果,指出具體的改進領域,結果分析后形成詳細的報告以便于管理層和關鍵利益相關者進行審查,基于評估和反饋結果,以提高服務效果為目標進行服務內容和方式的調整和改進。

五、結語

綜上所述,老幼融合照護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是多維度、跨學科的復雜過程。通過建立專業的教育機構、開展多樣的教育活動以及構建有效的評價體系,這一服務體系能在提高老年人福祉和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同時,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理解。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多樣化的挑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可構建和諧、包容的家庭環境,促進社會的整體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素萍,林慧圓.互聯網背景下廣西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調查研究[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4):71-82.

[2]周廷紅,徐東.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構建的探索[J].基礎教育研究,2022(8):83-85、88.

[3]冉潔瑩,陳杰,鄭禮,李良兵,李靜.構建協同融合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J].四川教育,2022(4):20-22.

[4]王婷婷,尚靖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5(S1):91-95.

[5]構建各方協同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8):124-124.

[6]邊玉芳,鞠佳雯,孫水香.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區域推進:基本特征、現實困境與實施路徑[J].教育科學文摘,2022,41(1):29-30.

(責任編輯 蔚紅霞)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
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離異單親家庭教育問題研究
淺析隔代教育對兒童成長的影響
混血家庭的悲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