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電工電子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索與實踐

2024-04-20 10:03盧颯
大學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一流課程課程思政互聯網

盧颯

[摘 要]針對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電工電子課程組以價值觀培養為引領,以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建設為契機,將“課程思政、一流課程建設、互聯網+教學”三者有機融合,構建電工電子“大思政”課程體系,打造了“三重保障”教學團隊、厘定了“三層要素”育人體系、推進了“三階課堂”思政融入、設計了“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系統的“3+3+3+3”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有效提升了課程育人效果。

[關鍵詞]一流課程;課程思政;互聯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2-0096-04

電工電子課程包括電路分析基礎、電路與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及相關實驗實訓,是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電氣工程類、電子信息類等電類專業和測控、機械、質量、安全等工科非電類專業共計12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其中,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面向電類專業,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面向工科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課程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又有很強的工程性和實踐性,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對后續專業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我校電工電子課程經過多年的建設,建成了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省級一流課程。其中,電路分析基礎被認定為國家線上一流課程,電路與電子技術被認定為國家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模擬電子技術被認定為浙江省線下一流課程,電子設計基礎與創新訓練被認定為浙江省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數?;旌想娐废到y設計被認定為浙江省虛擬仿真一流課程。

自2019年以來,課程組以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建設為契機,將“課程思政、一流課程建設、互聯網+教學”三者有機融合,全面開展基于“慕課+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以解決在有限課時內兼顧思政與專業教學的難題,提升思政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盡管課程組教師對課程思政已有一定的認知和實踐經驗,但仍存在思政教學能力不足、知識點與思政理論的教育結合不夠緊密的問題;課程思政資源不夠豐富,未能緊跟學科前沿和時事熱點;電工電子同類課程之間育人要素分散,缺乏針對性且同質化嚴重,難以形成課程群的育人合力;思政融入方式較生硬,且以單向灌輸為主,難以真正觸動學生心靈。此外,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尚未完善,不利于持續改進和提升。

一、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的探索與實踐

(一)打造“三重保障”教學團隊,提升教師思政教學能力

打造由專業教師、思政教學名師、實驗技術人員多方參與、協同育人的電工電子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推動專業教師與思政教師共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挖掘思政元素、設計課程方案、撰寫思政案例等。團隊負責人為省師德標兵、省優秀教師,思想政治素質高,統籌育人工作能力強,同時也是兩門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省本科教指委委員,在專業深度上給予了保障;思政教學名師為教授、博士,在思政高度上給予了保障;團隊全體教師都是熱愛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嫻熟、專業成熟的中青年教師,在執行力上給予了保障。

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兩周一次開展集體備課、思政案例研討、名師示范、專題講座、教師培訓等形式多樣的集體教研活動,提升專業教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建立課程思政資源共建共享的常態化交流機制。課程組全體教師均已加入國家級電路原理課程虛擬教研室及電工電子課程虛擬教研室,與其他高校教師共建共享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促進思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1]。依靠虛擬教研室內數百位教師的集體智慧和群策群力,及時補充當前科技最新動態、時政等信息,以學科發展前沿技術更新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二)厘定“三層要素”育人體系,構建電工電子“大思政”課程體系

基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工學類課程思政的建設要點,結合新工科建設需求,厘定基本要點層、職業技術層和問題解決層“三層要素”育人體系(見圖1)。

對電工電子不同課程育人要素進行協同,避免同質同構情況出現。電路分析基礎課程重學科理論,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涉及行業發展較多,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而實驗實訓課程重實踐,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2]。這些課程的課程思政不應是趨同而應是互補的關系。因此,育人要素應“一以貫之”地融入電工電子課程群,使育人效果形成合力,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建立電工電子“大思政”課程體系,從“思政目標、思政元素、思政載體、思政形式、思政評價”五個方面進行課程思政頂層設計[1],并構建案例引導、知德合一的課程思政實施路徑(見圖2)。從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個層面重新凝練各課程目標;細化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案,上述三個層面在每一章如何落實都有清晰的規劃,對思政元素融入教學方案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建設內容豐富且與時俱進的五大思政育人案例庫;基于數字化技術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重構教學方法;優化課程考核方式,加大過程性考核比重。在線課程和新形態教材均有機融入了思政育人元素,包括視頻、課件、文本等,使得思政融入更有廣度、深度和內涵。

(三)推進“三階課堂”思政融入,提升課程育人效果

依托自主研發的多門國家級、省級線上一流課程,全面開展基于“慕課+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將基礎知識放到線上供學生自學,騰出學時空間,提煉高階科研問題進行分析解構,引入線下課堂研討,并借助雨課堂獲得即時的教學反饋,保障課程思政建設質量和效率。設計“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沉浸式思政融入路徑,課前挖掘思政元素,構建思政思維;課中融入思政案例,體會思政內涵;課后評價思政效果,踐行思政理念。通過線上線下、課前課中課后,全時間、全空間融入思政元素,啟發學生對工程倫理的思考、對逆境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實現從“教師灌輸”到“學生主動感悟”的轉變。以“電路元件”這個知識點的教學為例,課前發布天才歐姆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課堂上引入學科前沿——憶阻器、工程應用——實際電源建模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意識;課后布置拓展任務——超級電容及其應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重構教學方法,探索并應用專題嵌入式、案例穿插式、隱性滲透式、討論辨析式和項目研討式等多元化課程思政融入方式,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機融合、雙向互動[3],使課程思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學生認同度高,達到了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依托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學術化的教學導向[4],把學生的思想、興趣、精力和志向引導到學科前沿、社會需求、責任擔當、科技強國上來。

(四)構建“三位一體”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促進課程思政質量持續提升

構建以過程評價與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多元化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把學生的價值觀、學習態度、思想品質、職業素養等納入考核指標[3],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和思想道德修養水平的同步提升。

以電路分析基礎課程為例,課程考核包括線上考核、雨課堂測試、課堂研討、小組項目、實驗考核和期末考試6個環節(見圖3)。細化各環節過程考核標準,每個考核點都融入相應的思政元素,使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通過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理論實踐多環節、多維度考評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果、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5],有效發揮課程考核的診斷、評價、導向和激勵作用[6],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水平的同步提升,實現“知識+技能+態度”“三位一體”考核。

除了考核學生對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學”的效果,還設計了對教師“教”的效果的評價。設計了教師上課量化打分表、學生問卷調查表等,通過課后訪談、學生問卷調查、量化打分等形式,對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不斷改進完善,有效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3]。

二、課程思政實施成效

(一)課程育人效果提升

自2019年以來,融合思政育人的電工電子課程教學資源、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我校教學實踐中的持續應用,有效促進了價值塑造、能力提升和知識傳授的有機結合,課程育人效果明顯提升。學生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表明,95%以上的學生對電工電子課程感到滿意,認為電工電子課程有助其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工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其科技報國的責任和擔當。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和工程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在和電工電子課程高度關聯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智能車等A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21人、省級獎264人。依托思政主題,學生在2023年度的浙江省第十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賽中獲得銀獎。

(二)課程思政成果豐碩

我校電路分析基礎、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被評為浙江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團隊被評為浙江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基層教學組織。出版了融合課程育人元素的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態教材3部、浙江省“十四五”新工科重點教材1部。教師思政教學能力大幅提升,獲浙江省第三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浙江省第二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課程思政”微課專項賽二等獎、浙江省本科高?!盎ヂ摼W+教學”優秀案例特等獎等省部級獎勵8項。團隊教師因師德師風優秀、教書育人表現突出,獲浙江省師德標兵、浙江省優秀教師等省級榮譽5項、校級榮譽2項。

(三)輻射示范作用顯著

建設的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累計共享高校多達700余所,受益學生達6萬多人。融合課程思政的省級教材為全國百余所高校選用,成果亦被浙江傳媒學院、寧波工程學院、武漢工商學院、臺州學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樹人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大之江學院等幾十所高校推廣應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成果負責人應邀在中國高校電工電子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研討會等全國、全省的研討會及各兄弟院校作課程思政建設分享報告40余場。課程育人效果突出,被浙江衛視宣傳報道?!吨袊逃龍蟆?、學習強國、《錢江晚報》等多家媒體對課程改革成果進行宣傳報道,產生了廣泛影響。

[ 參 考 文 獻 ]

[1] 創新“四雙四環”模式 打造課程思政樣板[J].在線學習,2021(12):64-66.

[2] 李蕉,方霽.高校課程思政體系化建設的路徑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22(11):64-71.

[3] 孟子敏,李莉.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的若干問題及改進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22(3):51-57.

[4] 趙洱崠,于彤彤,劉力緯,等.育心明德? 道術相濟:建構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課程思政之路[J].中國大學教學,2018(9):52-55.

[5] 何俊美,陳紅梅.基于“三教”改革的教學設計與實施[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21(15):108-109.

[6] 孟繁杰,郭寶龍,張玲霞,等.新時代“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20,42(3):38-40.

[責任編輯:周侯辰]

猜你喜歡
一流課程課程思政互聯網
“四個回歸”背景下《國際貿易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試析“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的“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
“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探討
面向應用型本科的《程序設計基礎(C)》一流課程建設探討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