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縣域美育師資,賦能美育浸潤行動

2024-04-22 12:00沈家華劉鳳琴
中國教師 2024年4期
關鍵詞:賦能

沈家華?劉鳳琴

【摘 要】美育師資提升對推動美育浸潤行動至關重要。福建省把“省級”師資培訓項目“下沉”到薄弱縣(區),通過“四段式進階提升”模式,拓寬美育教學視野、學習工作坊教學模式、提升數字化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整體提升縣域美育師資專業化水平,賦能福建省美育浸潤行動。

【關鍵詞】美育師資 整體提升 美育浸潤行動 賦能

打造專業化、高素質的美育師資隊伍是落實美育浸潤行動的根本保證與關鍵力量[1]。據福建省學校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調查報告顯示,全省鄉村美育學科教師面臨著數量不足、專業化程度低、年齡老化、視野有限等諸多困難,美育課程的開課率僅為30%。鄉村美育學科教師大部分為兼課教師,專業面較窄,教學質量不高,難以滿足美育教學工作需要,與美育浸潤行動的要求有較大差距[2]。

為解決縣(區)美育師資薄弱的問題,自2022年開始,福建省改革培訓方式,采用“下沉到縣(區)”的方式,擴大省級培訓項目和優質資源覆蓋面?!跋鲁痢笨朔艘酝醒行蕖鞍凑招姓^域均衡調訓學員”的弊端,使美育師資培訓具有整體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了縣域美育師資水平“整體提升”的目標。從“下沉”項目評價結果來看,項目受到“下沉”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研員、受訓教師的歡迎與好評,滿意率達96%。美育師資水平整體提升,意味著教師在美育理論、教學素養、藝術實踐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高,美育教學隊伍整體受益、教學水平整體提升、學生能夠接受更高水平的美育[3]。

一、培訓項目“下沉”,縣域整體提升

提升縣域美育師資教學水平提升,由“集中省城”到送培“下沉縣(區)”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培訓模式探索與創新。項目“下沉”,在教學方面,意味著將優質的美育資源集中輸送到薄弱縣(區),使更多的學生和教師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美育熏陶,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元的藝術形式和更專業的美育教學。這有助于縮小地域間美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4]。項目“下沉”,在文化傳承方面,尤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培訓課程融合當地的文化資源和特色,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項目化學習”,彰顯培訓課程的文化意味、地方文化的親切感與認同感,有助于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增強當地教師、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樹立文化自信[5]。

1. 四級聯動,階梯提升

項目“下沉”,采用“省—市—縣—?!彼募壜搫?、四階段進階提升措施。

第一階段:問題診斷與主題提煉。項目團隊深入了解校情、教情、學情,通過問卷、課堂診斷、座談等形式開展項目調研和問題診斷,找準短板弱項,深度挖掘需求,制訂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培訓課程。

第二階段:集中研修與問題解決。在精準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通過理論研修、示范教學(說課、上課、評課等)、同課異構等開展參與式、研討式、案例式、情境式、體驗式、任務驅動式等研修學習活動。

第三階段:跟蹤指導與行為改進。項目團隊組織專家跟蹤學員學習成效,指導學員改進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技能、提升解決教科研實際問題能力水平,通過研課、磨課不斷改進教學設計,促進生成優質課、精品課。

第四階段:總結提升與輻射示范。通過公開課、說課等方式進行培訓成果展示,擴大項目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

2. 實施要點

首先,將美育培訓項目的政策性目標、定位與學員的專業成長實然需求相結合[5]?!鞍葱枋┯?、科學施訓”,精準調研“下沉”縣(區)的美育師資現狀和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確定適合當地的美育培訓內容,制訂個性化的培訓方案,確保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遴選熟悉美育一線教學實際的實踐型專家。采用“三三制”模式—高校專家、教研員、一線教學名師(藝術家、“非遺”傳承人等)。高校美育領域專家對美育教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深入的研究,保證培訓課程的前瞻性、學術性;教研員負責美育教學的研究和指導工作,以研促教;一線教學名師(藝術家、“非遺”傳承人等)在藝術實踐、教學方法、教材、學生需求等方面有豐厚的經驗積累與藝術實踐成果,可以提供一線教學實踐指導?!叭啤贝_保培訓課程的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理實一體,賦能美育浸潤行動的美育教學實踐[6]。同時,基于中小學美育一線的教學注重實踐和體驗的特征,在理念類集中宣講式培訓的基礎之上,增加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體驗教學、項目式學習等,多樣化培訓模式提升學員培訓學習參與度、培訓知識的轉化度,增強學員的獲得感。

再次,設計必要的線上研修課程,線上與線下混合研修,解決“下沉”縣(區)學員的“工學矛盾”。利用信息化手段,網絡平臺、多媒體資源等,豐富培訓資源,共享美育資源,為學員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和資源[7]。

最后,加強培訓效果評估和反饋。通過對“下沉”縣(區)學員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和反饋,發現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調整和改進。同時,評估結果也可以為后續的美育培訓項目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二、數字化培訓需求調研與優化課程設置

項目組以《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為指導,借助人工智能平臺,構建美育“下沉”項目訓前調研平臺,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縣域學員進行美育教學能力的自我診斷、診斷數據分析,形成主管部門、指導專家、參訓學員三位一體的“科學與真實”的培訓需求,生成更為高質量精準化的培訓需求分析報告,進而設計出更符合實際需求的培訓課程,提升“下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8]。

依據科學、精準的培訓需求調研,為培訓課程設置與優化提供支撐。這包括根據學員的實然需求和一線教學的客觀要求調整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授課專家等。優化課程設置有助于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通過個性化、定制化的課程設計,我們可以滿足學員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學習體驗和滿意度。同時,可以確保培訓內容與美育浸潤行動保持同步,提高培訓的實用性和前瞻性[9]。

以2023年詔安縣“下沉”項目為例,培訓課程優化具體過程如下:采用引領性專家理論宣講與助手輔導實踐結合、公共通識類課程與平行的“個性化”選修選學課程結合、固定教學與走班結合。在培訓內容優化方面,專業技能模塊設置了傳統剪紙、創意兒童版畫、數字影像手機App三種學員意愿度高的課程供學員選學,平行分班教學,專業教師現場輔導。圍繞學員熟悉的“魅力詔安古城”主題模塊學習,學員通過傳統剪紙、紙版畫、數字影像手機App三種藝術形式進行藝術實踐[9]。從實施結果來看,學員學習參與度高、學習積極主動、作品完成率高。

三、 嫁接特色工作坊教學模式,提升美育教學品質

工作坊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它結合了傳統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優點,具有實踐性、互動性、主題性、靈活性的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互動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習環境。每個工作坊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或技能點,學員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身實踐、小組合作等方式,深入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10]。社團工作坊教學拓展了美育課堂教學、整合學校美育資源,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眱炐銈鹘y文化傳承的重要與關鍵一環在“學校的傳承”。福建作為 “非遺”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數量眾多、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與地域特征。項目組引導學員學會開發優秀地方課程資源,圍繞文化傳承、文化認同開展特色的工作坊教學。同時,廈門市作為福建省美育的高地,多年來,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工作坊、社團。其中,紙藝以其便捷性、通用性等特征廣受一線教師歡迎,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項目組遴選廈門市東安小學創意紙藝(剪紙)社團,嫁接“下沉”項目,讓學員全流程學習特色工作坊教學創建理念、創建路徑、教學實踐、成果生成,學會整合學校美育資源,打造特色社團開展工作坊教學,增強了美育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3]。2022年、2023年,東安小學湯美霞老師的剪紙社團與“下沉”縣域學員所在學校形成校校聯盟的紙藝工作坊教學交流,啟發學員將紙藝工作坊教學模式拓展到兒童水墨畫、動漫、書法篆刻、軟陶等領域,融入課后服務的社團課程中,賦能美育浸潤行動。

四、數字技術賦能美育教學與資源開發

數字化是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新時代不可或缺的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在美育教學與課程資源開發領域里,數字技術以其豐富的工具和手段,為這一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美育創新與發展[11]。

數字技術推動了美育課程的個性化教學。通過智能推薦系統,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求,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藝術作品或學習資源。同時,在線評估系統也能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

數字技術為美育課程資源開發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破解美育教學資源不均衡難題,為美育教學和課程資源開發賦能,助力訓后美育教學的“可持續”。數字技術為“下沉”縣(區)一線美育教師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也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創新和課程設計的多樣性,為“下沉”縣(區)美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8]。

近年來,手機影像類App發展迅猛,基于手機界面,高效、便捷拍攝編輯短視頻,生成動畫視頻,制作微課,通過整合多媒體資源,如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技術為課程注入了更多活力。這不僅豐富了課程內容,還創新了教學方式,使得美育教學圖文并茂,更加生動有趣且富有創造力。

五、結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以美育浸潤行動建設美育育人環境。專業化、高素質的師資力量直接關系美育浸潤行動的有效推進。

隨著美育師資提升項目“下沉”持續開展,縣域美育師資迎來了整體提升的新契機。這一重要舉措讓優質美育資源惠及美育教學薄弱縣(區),有力賦能美育浸潤行動。通過項目的深入推進,縣域美育師資在教學理念、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為縣域美育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美育項目“下沉”實施,是對當前縣域美育的一次重要改革,值得我們繼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崔允漷,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26-429.

[2] 楊振坦.美育助福建教育大美其美[N].中國教師報,2017-06-07(11).

[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EB/OL].(2015-09-28)[2024-01-20].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4] 孫勇,范國睿.我國學校美育工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2018(10):70-75.

[5] 張超,尹愛青.新時代美育教師的培養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6):45-47.

[6] 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EB/OL].(2023-12-23)[2024-01-20].https://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2401/t20240102_1097467.html.

[7] 戴禮章,丁常春,黃瓊,等.縣域鄉村教師有效培訓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55-157.

[8] 趙磊磊,張黎,代蕊華,等.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教育:基本邏輯與實踐路向[J].中國教育學刊,2022(6):14-21.

[9] 魯曉波.以“大美育”為引領構建育人新格局[J].中國高等教育,2021(12):17-19.

[10] 房玲玲,楊穎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校美育工作[EB/OL]. (2019-11-26)[2024-01-1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126/c40531-31474190.html.

[11] 唐海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師資培訓模式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2(31):13-16.

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鄉村學校美育發展路徑與方法實踐策略研究”(項目編號:FJ2020B105)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福建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研修部)

責任編輯:胡玉敏

猜你喜歡
賦能
Chinese Abstract
傳統文化如何為新聞工作者賦能
以“賦能”理念塑造團隊內部管理的良性生態
區塊鏈在監管科技領域的實踐與探索改進
“賦能”資本論
打造有自媒體基因的傳統出版
賦能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大藍鯨”系統:打造增強型的新廣播
知識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究
爭鳴|少兒音樂教育需重新為音樂“賦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