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法融合: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模式研究

2024-04-22 16:47顧鋒峰
家長·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學科

顧鋒峰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指向綜合育人的學科大課堂實踐成為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課題。這一實踐以綜合育人為目標,致力于充分挖掘小學生的潛能性、獨特性和發展性,通過跨學科主題教學,發揮課程協同育人價值,促進學科內知識的整合,以及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此外,該實踐還強調知行合一、學思結合的理念,旨在不斷提升每一個小學生的學科理解力與綜合實踐力,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的創新實踐。在這一背景下,探索并推廣這種綜合育人的學科大課堂實踐模式,能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支持。本研究深入探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大課堂綜合教學模式,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五育素養。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應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其在道德與法治領域得到全面、深刻發展。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的意義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具有深遠的意義。關注“指向綜合育人的學科大課堂實踐研究”,我們著眼于教師素養的提升,將其視為教學改革的決定性力量。教師的核心素養包括師德、理念、知識、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在道德與法治領域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素養的提升不僅是學科大課堂轉型的必要條件,更是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注入新動力的關鍵。關注教師素養的實踐不僅為課程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也為學校課程實踐路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操案例。

(二)適應教育變革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具有深刻的意義。關注“指向綜合育人的學科大課堂實踐研究”,我們意識到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教育技術的不斷變革為傳統課堂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隨著電子白板、平板等工具在現代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技術的進步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教育者需要適應這一變革,巧妙地將技術融入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在適應教育技術變革的過程中,網絡的利用、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以及新技術的支撐,成為學科大課堂轉型中亟需關注的問題。巧妙地整合這些技術手段,教育者可以打破傳統課堂的束縛,創設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中。

(三)創新評價方式

在“指向綜合育人的學科大課堂實踐研究”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評價方式的革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的重要作用。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過程性評價的反饋與糾正功能起著關鍵作用。強化過程性評價,不僅有助于關注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著眼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解讀、感悟。在學科大課堂綜合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從傳統關注學生“學什么”轉向關注學生“如何學習”以及“是否學會學習”,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科理解力與綜合實踐力的發展情況,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精準評估。這一革新不僅關注學生學科知識的獲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思維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科大課堂綜合教學實踐應當不斷調整并尋找適合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評價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動其全面發展。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策略

(一)打破學科界限,促進多學科知識的整合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道德法治觀念,其中一項關鍵的教學策略是打破學科界限,通過主題設計促進多學科知識的整合。筆者以《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為例,探討如何開展綜合教學。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是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涉及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首先,為了更好地促進多學科知識的整合,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主題時結合語文、科學、體育等多學科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全面理解主題。教師制定綜合的教學計劃,能夠將語文閱讀與科學實驗相結合,讓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文獻來了解煙酒與毒品對身體的危害,同時進行簡單的科學實驗,觀察并理解這些物質對生命的影響。

其次,在綜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例如,設計角色扮演活動,模擬拒絕煙酒與毒品的場景,培養學生正確的拒絕態度和應對能力。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夠增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對誘惑時的抵抗力。此外,學??梢匝垖I人士、家長代表等進行專題講座或座談會,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用的信息和經驗。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夠在社會層面上加深學生對拒絕煙酒與毒品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

綜合教學的核心在于通過跨學科的知識整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更為全面、深入的理解。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中,以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為例打破學科界限,綜合運用語文、科學、體育等多學科的知識,在實踐和互動中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治素養。

(二)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經驗、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師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聯系起來,能夠使道德與法治教育更具實效性和生活性,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弘揚優秀家風》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家庭生活,了解并分享家庭中的優秀家風。這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小組分享等形式實現。學生可以分享家人之間的互助、關愛、尊重等優秀家風,使課堂內容與親身經歷相聯系,增強學習的真實感。教師還可以通過實地考察或采訪社區內的優秀家庭,讓學生親身感受和了解優秀家風的具體體現。這種形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到優秀家庭的品質,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學到更多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觀念。

其次,學??梢匝埳鐓^家長代表、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士舉辦講座,分享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弘揚優秀家風的經驗和心得。這樣的親身經歷和案例分享能夠更加生動地展示優秀的家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課堂內容與社會實際聯系得更為緊密。

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例如,模擬家庭中的沖突場景,讓學生扮演家庭成員,通過協商和溝通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通過以上方式,教學內容不再是抽象的理論知識,而是與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社會實際聯系緊密的生活化內容。這種緊密聯系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更為健康、積極的家庭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因此,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經驗、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是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的重要方向。

(三)發揮課程協同作用,促進其他學科的發展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中,發揮課程協同作用是為了促使道德與法治課程更好地輔助其他學科的發展,提高學科之間的整合度,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以下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為例,具體探討如何通過發揮課程協同作用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可以將《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課程內容與語文、政治等相關學科進行有機融合。例如,閱讀相關法律文本,并結合語文教學,讓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了解法治知識。同時,講解法律背后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融入社會學科,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淵源和背景。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案例分析、模擬法庭活動等形式,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例如,讓學生模擬法庭審理,體驗法治實踐,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這種跨學科的實際運用,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法治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再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專題講座、邀請法律專業人士進行講解,拓寬學生的法治視野。這不僅使課程教學更具實際意義,也讓學生能夠聽到專業人士的親身經歷和見解,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最后,在發揮課程協同育人價值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項目學習、綜合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科之間的互動。例如,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法治項目研究,結合社會、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以上綜合教學策略不僅有助于提高各學科的整合度,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全面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和社會責任感。這種全面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應對法治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法治素質。

(四)將知識運用與學科思維相結合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中,將知識的實際運用與學科思維相結合是一項關鍵措施。教師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相結合,在培養學生學科思維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將這一概念與社會、地理等多個學科進行有機融合。例如,在討論中引入地理元素,分析不同地區的公共秩序狀況,使學生了解公共秩序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通過歷史背景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公共秩序的發展歷程,引發學生對社會發展的深刻思考。

其次,設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模擬城市中的交通管理,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公共秩序的理解。這樣的實際運用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使學習更具實踐性和生活性。

再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相關視頻、新聞報道等多媒體資源,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不同地區的公共秩序狀況。這種多媒體的運用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認識到公共秩序對社會的重要性。

最后,注重學科思維的培養是綜合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例如,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提出改善公共秩序的建議并進行理性辯論,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可能解決方案。

以上方式將知識的實際運用與學科思維相結合,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理解公共秩序的同時提升學科思維的能力。這種綜合教學策略不僅提高了學科整合度,還能夠為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科素養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素養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綜合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素養。在這一背景下,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教學為例,我們應當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強調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教師可以通過道德教育的案例分析、情境模擬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首先,通過角色扮演,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權利與義務之間的平衡,從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例如,教師模擬社會環境,讓學生體驗言論自由、公平公正等權利,認識到言論自由包含的責任和義務。

其次,在講解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智育素養。教師可以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融入相關學科中,如語文、社會等,通過多學科整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獲得相關法律知識,又能夠提升語文閱讀能力。舉例而言,教師可以選取法律文本,讓學生進行解讀和分析,提升學生的法律思維和語文能力。

再次,教師還可以引入體育元素,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紀律性和團隊協作能力。例如,組織模擬法庭運動比賽,讓學生在競技中感受到公正和規則的重要性,進而體驗團隊協作的價值。

最后,美育素養也是綜合教學的重要一環。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教師可以引入美育元素,讓學生通過繪畫、寫作等方式表達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理解。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還有助于學生通過藝術形式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道德與法治的內涵。

上述教學方式能夠更全面地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素養,加強學科整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合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課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教師個人素養的提升、教育技術的變革以及評價方式的創新都是關鍵因素。在實踐中,我們應不斷探索和完善這一教學模式,以更好地滿足未來社會對學生綜合素養的需求。在未來的研究和實踐中,我們需要持續努力、不斷創新,探究更多有效的培養途徑和方法,以培養出具備創新思維、社會責任感和法治觀念的學生,培育更全面、更有擔當的新一代公民,為建設和諧、法治社會貢獻力量。

注: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五期(立項)課題“指向綜合育人的學科大課堂實踐研究”(課題批準編號:2023JY15-L184)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超學科”來啦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