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路徑

2024-04-22 09:54丁亞玲
傳播與版權 2024年7期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丁亞玲

[摘要]文章聚焦教育元宇宙核心技術,結合沉浸式理論,分析高校圖書館建設沉浸式學習空間的作用以及高校圖書館沉浸式學習空間建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建立沉浸式學習空間機制、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共建共享服務平臺、提升館員服務能力的高校圖書館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路徑,為高校圖書館開展服務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教育元宇宙;沉浸式學習空間;高校圖書館

在2022年5月召開的“元宇宙與虛實交互前沿系列論壇—天堂的具象:圖書館元宇宙的理想”論壇上,趙星指出,當前圖書館可重點研究“線上虛擬場館與場景建設”等五個應用場景[1]。盡管目前圖書館在元宇宙領域的探索還處于初期階段,但是圖書館引入虛擬現實技術早有實踐。2006年11月,聯盟圖書館系統(ALS)與聯機圖書館活動(OPAL)合作,在虛擬世界“第二人生”上建立了名為“Cybrary City”的信息島,為學習者提供圖書館服務[2]。2008年9月,我國首個交互式虛擬數字圖書館系統—“國家圖書館虛擬現實系統”上線。隨后,各高校圖書館陸續引入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習者提供服務。由此可見,在數字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正在向第三代圖書館發展,沉浸式學習將成為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

一、沉浸式理論概述

在《設計的法則》一書中,立德威爾將“沉浸式”這個概念解釋為“心流”或者說“流體體驗”[3]。張文超等認為,沉浸式學習指學習者完全投入學習活動,這種學習狀態也被稱為“心流狀態”[4]?;诖?,沉浸式學習可定義為“一種以目標為導向、以績效提升為反饋結果的學習方式”。學習者通過沉浸式學習可以明確學習目標,并不斷激勵自己提升學習能力,最終達成學習目標。在沉浸式學習的過程中,沉浸感的形成大多基于學習者的多重感官體驗以及他們主觀上的學習意愿。

二、高校圖書館建設沉浸式學習空間的作用

沉浸式學習空間具有四個典型特征:沉浸式體驗、交互性、構想性、具身性。第一,沉浸式體驗。沉浸式體驗指高校圖書館通過克服現實世界的物理限制,為學習者創建一個區別于單一、扁平化現實世界的虛擬學習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學習者能夠從感官沉浸轉變為行為沉浸,從而獲得較強的參與感和體驗感。第二,交互性。交互性指學習者通過在沉浸式學習空間中構建自己的“第二人生”,強化與學習環境的協作互動,從而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此外,高校圖書館借助3D、VR等技術建設沉浸式學習空間,還能夠與學習者實現更深層次的互動。第三,構想性。構想性指在沉浸式學習空間中,高校圖書館通過結合學習者的認知,為學習者提供非結構化的學習體驗。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學習者的學習背景、年齡、興趣、愛好等多重因素,其在沉浸式學習空間中將會獲得完全不同的學習體驗。第四,具身性。具身性指學習者需要全然投入沉浸式學習空間,利用該空間所提供的觸覺反饋、體積捕捉技術以及動作傳感技術等獲得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同時,沉浸式學習空間也可以幫助學習者重新構建感知,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基于上述這四個特征,沉浸式學習空間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獨特優勢。第一,拓展學習空間。沉浸式學習空間能夠使高校圖書館突破時空的限制,通過計算機圖像建模技術,構建真實世界中無法想象的、完全共享資源的圖書館場景。第二,增強學習效果。沉浸式學習空間能夠幫助學習者通過自身的感知獲得知識,形成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從而對知識理解更加徹底、更加深入,且記憶也更加牢固。第三,降低建設成本。在現實生活中,高校圖書館收集齊所有文獻信息資源存在較大難度,即使能夠實現,也將付出高昂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而通過建設沉浸式學習空間,高校圖書館可以在提高文獻信息資源儲備的同時,降低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三、高校圖書館沉浸式學習空間建設存在的困境

(一)沉浸式學習空間建設機制不完善

目前,沉浸式學習空間在技術、應用、評價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面臨挑戰。沉浸式學習空間建設涉及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觸覺反饋等技術,是支持學習者在沉浸式學習空間開展智能化學習、AR可視化學習、模擬社交的前提。但是,當前這些技術還不夠成熟、且設備成本較高。雖然Alphabet等設備龍頭公司推出了一些較為成熟的VR設備,但是這些設備價格高昂,這對一般高校圖書館來說難以承擔,且高清晰的全景三維顯示技術等還處在研究階段。此外,目前沉浸式學習空間的教學設計和內容開發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完整的運行機制,使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二)潛在的知識產權以及隱私泄露風險

由于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涉及大量的數字內容,且這些數字內容來自不同的網絡端點,因此可能引發知識產權糾紛?;诖?,如何確保這些數字內容的原創性、合法性、安全性,如何減少或避免盜版、抄襲等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維護和平衡內容創作者、使用者和提供者的權益,都是高校圖書館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此外,在數字化時代,隱私泄露也成為高校圖書館建設沉浸式學習空間需要面對的另一項挑戰。羅格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AR/VR頭盔內置的運動傳感器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利用并竊取敏感信息,從而導致用戶隱私的泄露。

(三)資源缺乏協調和融合

當前,高校圖書館尚未建立統一的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平臺,使“信息孤島”成為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高校圖書館的數據標準不統一,導致數據在共建、復制、移植上受到限制,難以實現共享與交換。高校圖書館之間的文獻信息資源處于較為獨立的狀態,不能有效地共享和交流、整合和融合,也降低了文獻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和價值。此外,高校圖書館建設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庫成本高、難度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沉浸式學習空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發展。

(四)館員面臨新的職業挑戰

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需要館員的參與和引導,這對館員的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術層面,館員需要掌握沉浸式學習空間涉及的相關技術并能及時解決技術問題,保障沉浸式學習空間的正常運行;在教育層面,館員需要具備在沉浸式學習空間中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能有效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在服務層面,館員需要具備及時收集、整理學習者的建議和意見并不斷優化和改進服務的能力。然而,當前部分館員對相關技術的了解和掌握還不夠深入,也缺乏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尚未能有效地組織和管理沉浸式學習空間中的教學活動,無法及時地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四、高校圖書館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路徑

(一)建立沉浸式學習空間機制

為了將虛擬現實技術融入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中,打造沉浸式學習空間,高校圖書館需要進行合理的頂層設計(如圖1)。

高校圖書館需要運用3D視覺、AI等技術構建沉浸式學習空間,并建立一套能夠實現交互性、共享性和具身性的虛實共生系統。該系統是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圖像顯示技術等多種技術構成的復合體,為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建設提供全場域與多維度的支持[4]。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將學科主題與VR場景相匹配,利用開放可獲取的大數據資源,應用技術工具,深入挖掘學習者所需要的知識,從過去以“館藏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過渡,使學習者在沉浸式學習空間中既可以享受個性化導覽服務,也能夠開展休閑娛樂,獲得沉浸式體驗。

為了滿足學習者沉浸式學習的要求,高校圖書館還必須綜合考慮物理空間區域大小、功能定位布局、緩沖區、障礙物以及沉浸式體驗設備等多個因素來建設沉浸式學習空間,確保學習者擁有良好的使用體驗。高校圖書館應當注意物理空間的適配,既要保證學習者在獲得沉浸式空間體驗時有足夠的空間自由走動,又要避免因空間過大而導致追蹤信號丟失;在選擇墻面材料時,高校圖書館需要考慮學習者在使用VR設備時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加強家具設計、優化空間布局等多種方式來增強學習者對物理空間的沉浸感和體驗感。

(二)注重知識產權保護

第一,相關立法部門應建立和完善沉浸式學習空間的知識產權制度,明確沉浸式學習空間知識產權主體的責任和義務,規范沉浸式學習空間內容的生產、傳播和使用的流程與標準,明確知識產權的歸屬、轉讓、保護等程序和條件;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及時處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第二,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知識產權教育和培訓力度,通過開設相關課程或專題講座,舉辦知識產權讀書活動等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知識產權,提高學習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第三,高校圖書館應發揮沉浸式學習空間的技術優勢,通過數字水印、數字指紋、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沉浸式學習空間的內容進行標識、追蹤、驗證和保護,保障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共建共享服務平臺

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協同育人的組織機構,通過搭建聯盟、聯合體等多種形式促進高校圖書館間的合作,加快共建共享資源服務平臺,實現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功能、技術平臺等的共建共享。高校圖書館也應通過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統一的資源服務平臺、統一的數據管理制度,將各自獨立的文獻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各館之間文獻資源的互聯互通,使學習者不僅能夠跨越地域和時區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源,還能夠在沉浸式學習空間中互相交流討論,形成一個開放和共享的學習社區。

(四)提升館員服務能力

第一,提升館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水平。高校圖書館應通過培訓、交流等手段,提升館員在虛擬現實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這包括加深館員對虛擬現實技術概念的理解,拓寬館員對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場景的認知,使其具備VR設備維護的能力等。第二,提倡館員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優化圖書館傳統服務。虛擬現實技術促進了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創新和拓展,使館藏借閱、閱讀推廣等傳統服務也發生了變化。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引導館員主動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創新工作流程和服務模式。第三,制訂專門評價和考核館員的機制。高校圖書館應建立一套針對館員績效評價的機制,綜合設計館員的新技術學習情況、工具應用、課程整合以及學習者滿意度等多重評價指標。

五、結語

在教育元宇宙的框架下,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建設沉浸式的學習空間,為學習者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高效化的知識服務和閱讀體驗。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習者的滿意度和增強學習者的使用黏性,也是高校圖書館現代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李洪晨,許可,張闖,等.元宇宙圖書館 一座看得見的天堂:“天堂的具象:圖書館元宇宙的理想”論壇綜述[J].圖書館論壇,2022(07):1-6.

[2]楊新涯,錢國富,唱婷婷,等.元宇宙是圖書館的未來嗎?[J].圖書館論壇,2021(12):35-44.

[3]張文超,袁磊,閆若婻,等.從游戲化學習到學習元宇宙:沉浸式學習新框架與實踐要義[J].遠程教育雜志,2022(04):3-13.

[4]徐銣憶,陳衛東,鄭思思,等.境身合一:沉浸式體驗的內涵建構、實現機制與教育應用:兼論AI+沉浸式學習的新場域[J].遠程教育雜志,2021(01):28-40.

猜你喜歡
高校圖書館
中文電子書館配市場發展探析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高校圖書館辦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當代高校圖書館“大閱讀”服務模式探討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