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背景下H5新聞作品的實踐與創新

2024-04-22 09:54溫馨蕊
傳播與版權 2024年7期
關鍵詞:媒體融合

溫馨蕊

[摘要]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國新聞獎于2018年首次設立媒體融合獎項,其中以H5為表現形式的新聞作品頻頻出圈,獲得眾多受眾喜愛。文章以第32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的H5新聞作品為研究對象,深入挖掘、分析其媒介特性,對其新聞主題、內容線索、結構邏輯、藝術風格、傳播矩陣和功能價值六個方面的實踐特征與創作邏輯進行總結,旨在通過拆解優秀H5新聞作品的實踐特征與創作邏輯,總結H5新聞作品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新聞從業者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創作融合媒體產品提供參考。

[關鍵詞]媒體融合;H5新聞作品;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我國媒體融合的概念源于2014年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而2020年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將此概念深化延伸,對傳統媒體的報道策略與形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聞從業者也面臨全新挑戰。H5是媒體融合語境下新聞報道的創新形式,本質上是一種融合報道,其出現印證了亨利·詹金斯提及的“媒體業正在經歷另一個范式轉換”[1]。融合報道以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超鏈接、H5、AI、VR等多媒體元素靈活運用、綜合體現,是對新聞內容和敘事呈現的深度整合,是注重提升受眾體驗、增強新聞報道服務意識的必然結果[2]。

一、H5融合報道在中國新聞獎中的運用

中國新聞獎是中宣部批準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為深入貫徹落實媒體融合發展決策部署,中國新聞獎于2018年首次設立媒體融合獎項,其獲獎作品代表國內融合報道新聞作品的最高水準。據相關統計,第32屆中國新聞獎(以下簡稱“本屆新聞獎”)獲獎作品中,H5新聞作品占比達到50%,可以說,H5新聞作品憑借獨特的實踐特征與創作邏輯,展現非凡的傳播效果,已成為融合報道的主力軍。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H5新聞作品的實踐特征與創作邏輯

(一)新聞主題:超前策劃宏大敘事,緊密聯系個人命運

重大主題報道指“圍繞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動及相關社會熱點所進行的集中而且大規模的戰役性報道”[3]。相比傳統的文字、圖片等表現形式,H5在重大主題報道中展現其描述宏大敘事的巨大優勢。從媒介形式來看,新聞從業者運用H5技術進行重大主題報道需要對內容進行超前策劃。在本屆新聞獎獲獎的H5新聞作品中,有13件作品涉及重大主題,6件作品以建黨100周年為選題,6件作品以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為創作主題,均是新聞從業者經過長期的資料梳理、追蹤采訪、實地調研才得以產出的扎實的新聞作品。例如,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精心打造的《復興大道100號》,制作周期超過100天,創作團隊反復閱讀黨史資料,最終該作品在手機端呈現長50余頁,包含300多個歷史事件和場景、5000多個人物和400多座建筑。從呈現效果來看,H5在宏大敘事中運用豐富的交互形式,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又例如,新華社打造的《2021,送你一張船票》在開篇提示受眾填寫出生年月,并結合歷史回顧的方式將受眾的個人命運與百年黨史緊密聯系起來,從而使受眾切身感受百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內容線索:穿針引線實現共情,極大提高作品完播率

相比圖文報道,H5新聞作品在開啟加載、翻頁切換、游戲交互等環節注重敘事線索的設計,為受眾提供一個豐富而連貫的敘事體驗,使受眾在互動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第一,以時間事件為線索。H5新聞作品可以對時間跨度較大的故事、事件進行梳理,分段解釋說明。例如:《2021,送你一張船票》以“南湖紅船”作為畫面視覺主要元素并貫穿整個作品;《復興大道100號》則是借助慶祝建黨100周年時黨中央提出的“復興號巨輪”的概念,采用一鏡到底的播放方式,帶給受眾沉浸式體驗;《一根紅線穿百年》運用Flash技術繪制出一條動態延伸的紅線,鮮活勾勒黨在百年奮斗中的重要歷史瞬間。第二,以個體經歷為線索。H5新聞作品通過描述個體經歷,挖掘塑造典型人物故事,可以反映時代風貌,表達真摯情感,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例如:《手機里的小康生活》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口中“半條被子”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之孫朱小紅從貧困戶到過上“小康生活”的真實圖景;《稻子熟了》則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為雜交水稻事業奉獻畢生的感人故事為敘事線索進行創作;《那碗甜水》則選取全國脫貧攻堅模范人物、伽師縣水利局局長劉虎帶領團隊鋪網引水的事跡作為敘事主線。第三,以人物群像為線索。相比個體經歷,群像塑造往往更具有感染力,在本屆新聞獎獲獎的H5新聞作品中,不乏以人物群像為線索的優秀之作。例如:《有“棚”自遠方來》講述了援藏干部將蔬菜大棚搭上高原的群像故事;《答卷人》圍繞29名“七一獎章”獲得者的功勛事跡展開,將他們崇高的品德與偉大的建黨精神進行呈現;《你的眼睛》以蘇州攝影志愿者在云貴川扶持山區兒童時拍下的攝影作品為線索,加以真實人物原聲的講述,極具感染力。

(三)結構邏輯:功能敘事兩線并行,層層深化受眾情感

在本屆新聞獎獲獎的H5新聞作品中,多種結構邏輯均有體現,這些作品根據不同新聞選題、傳播目的、傳播場景等,發揮自身的敘事優勢。第一,并列式結構。并列式結構在H5新聞作品中比較常見,它可以通過功能按鈕將并列的部分以清晰的邏輯進行展示。例如,《雪山下有個“熊貓村”》通過手繪磽磧藏族鄉的四季景觀,展現不同季節的磽磧藏族鄉生態環境。但是,這樣的結構往往較難使各板塊之間產生交融與共鳴的效果,因此新聞從業者在設計并列式結構的H5新聞作品時往往陷入工作量較大,很難做出彩的困境。第二,起承轉合式結構?!捌稹小D—合”是我國藝術創作中一項重要的表現方式,H5新聞作品往往將敘事進行篇章化編排,形成不同層次的表達,最終在結尾處表達心曠神怡的意境,抑或是宏偉壯闊的時代藍圖。例如,《答卷人》共分為傳承、守望、卓越、忘我、青春五個華章,對29名“七一勛章”獲得者的感人事跡進行編排,將五個華章的人物排布在“起—承—轉—合”的韻律中,烘托了人物珍貴的品格特質,增強了作品的沖擊力。第三,遞進式結構。相比起承轉合式結構,遞進式結構更注重逐步烘托情感,闡述道理,最終實現邏輯說服力和情緒張力的釋放。例如,《稻子熟了》從袁隆平先生“在中國的鹽堿地上種出高產水稻”的夢想講起,敘述他帶領團隊培育品種的全過程,隨后又講述他對單季稻畝產世界紀錄發起沖擊以及給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的心愿,作品尾聲再現了袁隆平先生離世前家人們圍繞在他身邊吟唱的真實情節,將情緒推向制高點,向袁隆平先生表達深切懷念與敬意。

(四)藝術風格:原創手繪備受贊譽,豐富受眾視覺體驗

H5新聞作品出于對原創度的考量,素材往往需要創作團隊自己繪制。在本屆新聞獎獲獎的H5新聞作品中,手繪形式頗受青睞,如:《2021,送你一張船票》《復興大道100號》的手繪采用小人書連環畫風格,呼應作品主題對時代的追憶;《稻子熟了》采用木版畫風格繪制,粗獷線條和渾厚刀法使得袁隆平先生的形象生動傳神;《雪山下有個“熊貓村”》則使用JavaScript系列編程軟件做補間動畫,實現流暢逼真的視覺效果。

(五)傳播矩陣:充分整合渠道資源,線上線下進行矩陣傳播

H5新聞作品的制作周期長、成本高,因此,“一次新聞策劃+多次、長時、全媒體傳播”已形成行業共識,衍生品開發也可延長話題生命力,提升傳播效果。H5新聞作品的推廣一般在傳統圖文稿中插入二維碼,使受眾在閱讀圖文的過程中被引導至H5體驗環節。作為融合媒介,大多數H5新聞作品會嵌入長短視頻、主題宣傳片、攝影作品、繪本等內容,這些內容也可以獨立在其他媒介中進行循環展播。例如,《答卷人》為適應全媒體傳播的需要,將其衍生的1條長視頻、5條短視頻、29幅繪本在不同媒介平臺進行推送,全網瀏覽量超過10億人次。同時,不少H5新聞作品也內嵌個性化生成的海報,便于在社交媒體進行圈層化傳播。此外,實地展館還可以拓寬連接受眾的維度,讓創意實現最大化傳播。例如,《復興大道100號》在北京三里屯商圈開設線下互動體驗館,共設10個還原歷史生活場景的主題展區,同時設計巨型百米長卷刊登在西湖天幕LED大屏上,并在其他商圈戶外大屏、地鐵站、高鐵站等生活場景構建多維互動傳播矩陣,完成多品類全鏈條全域傳播。

(六)功能價值:加快推進融合轉型,拓寬“新聞+服務”外延

業界一般從傳播、服務、治理三個維度對媒體深度融合的成效進行評價考量。其中服務包括黨政服務、公共服務、商務服務等類型[4]。新聞從業者提升H5新聞作品的服務價值,是深化媒體融合、促進主流媒體轉型的重要發展策略。在本屆新聞獎獲獎的H5新聞作品中,不少作品采用“新聞+服務”的運營模式,深入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并取得不錯的社會效果。例如:《今年清明節,請幫家鄉的烈士尋親》通過嵌入AI圖像修復技術,再現100位烈士的面容,并成功幫助61位烈士找到親屬;《點亮事實孤兒的未來》依托江蘇省“夢想改造+”關愛計劃,通過VR技術傳播事實孤兒的生活現狀,并引導受眾通過公募鏈接獻出愛心。

三、H5新聞作品存在的不足

(一)內容層面:缺乏即時新聞,以新聞策劃為主

H5新聞作品生產需要精心的新聞策劃,新聞從業者需要對報道時機、報道手段、報道藝術進行策略制訂,以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然而,H5新聞作品策劃往往素材量大、制作周期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聞從業者很難對即時發生的事件進行充分加工。因此,新聞從業者要不斷思考H5新聞作品在時效性和趣味性的權重,專注精品內容的打磨,杜絕為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而粗制濫造。

(二)形式層面:刻意追求獨特,豎屏張力不足

當前,H5作為許多廣告商常采用的社會化營銷技術手段,已經被開發出許多創意玩法。不少橫屏閱讀的H5新聞作品強調受眾與內容的互動,并取得不錯的傳播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豎屏H5新聞作品依舊是移動場景下內容呈現的最佳選擇,復雜的互動對受眾來說愈發失去吸引力,因此那些單純為了追求互動設計而不考慮內容適配度的橫屏H5新聞作品很難再有較大的傳播力度。新聞從業者應該對受眾閱讀習慣進行調研,將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豎版H5新聞作品的信息量、增強其豎屏內容的視覺張力上。

(三)傳播層面:地方媒體聲量不足,缺乏地域特色

縱觀本屆新聞獎獲獎的H5新聞作品,可以看出中央級媒體在傳播矩陣的構建上占據絕對資源優勢,其H5新聞作品的瀏覽量均以億級起步。其中,《2021,送你一張船票》作為建黨百年報道中的現象級作品,完播率甚至達到98.34%。而相比中央級媒體,地方主流媒體應發揮社會守望者的獨特功能,為本鄉本土服務[5]。

雖然地方主流媒體在體量、流量、技術、人才等方面不及中央級媒體,但是在地域特色上具有天然優勢。例如:新江蘇客戶端針對蘇州攝影志愿者支教云貴川山區兒童的事例創作的《你的眼睛》;新疆石榴云平臺為宣傳新疆伽師縣脫貧攻堅模范人物劉虎創作的《那碗甜水》。因此,地方主流媒體應將當地獨特資源用活,以真誠、小而美的故事打動人心,而非和量級更大的媒體比技術或創意。

四、結語

中國新聞獎是新聞界最高榮譽,其優秀作品代表全國新聞創作的最高水準,其中獲獎的H5新聞作品為媒體融合時代的融合報道提供新的創新思路與方向。新聞從業者應當緊跟時代發展,學習掌握融媒體制作技術,認真總結優秀作品的特征,從中汲取營養,從而為受眾生產更多高質量的融媒體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M].杜永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馮莉,丁柏銓.融合報道:傳播特點、呈現策略及敘事特征[J].新聞愛好者,2021(11):17-22.

[3]潘知常,鄧天穎.大型新聞行動:以整合傳播推進重大主題報道:《江蘇新時空》重大主題報道的成功實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03):49-51.

[4]姬德強,朱泓宇.傳播、服務與治理:媒體深度融合的三元評價體系[J].新聞與寫作,2021(01):25-31.

[5]曾祥敏.穩中求變 深度探索:第29屆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評析兼論內容融合創新[J].新聞與寫作,2019(11):29-36.

猜你喜歡
媒體融合
重建用戶連接打造廣播的“生活形態圈”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主持人的發展策略研究
新媒體時代下紙媒新聞采編的現狀與轉型探索
淺談媒體競合下我國純網綜藝節目發展策略
媒體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研究
“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