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2024-04-22 21:09王文婷
傳播與版權 2024年7期
關鍵詞:課賽崗課賽證課程體系

王文婷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大高校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迎來了新的挑戰。作為應用型高校,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方法,分析“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與困境,闡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性,并提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建構路徑。

[關鍵詞]崗課賽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X”證書制度;課程體系;實踐操作能力;復合型人才

智媒體時代的到來,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當今時代,技術更迭加速,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成為高校面臨的難題。當前,傳統的新聞傳播教育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實踐操作技能的重視,使得市場需求與現實人才培養出現脫節現象。在“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高校如何通過構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進而培養擁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復合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是文章研究的重點。文章以應用型高校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為例,探討“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崗課賽證”融合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背景

“崗課賽證”從誕生到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2014年5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首次提出“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1],明確了課程內容的來源渠道,是“崗課”融合的依憑。2018年2月,教育部等37個部門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章程》[2],明確了技能大賽的意義和總體要求,為“賽課”融合奠定了理論基礎。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3],指出應當將專業證書內容與課堂相融合。2021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提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三教改革,‘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提升教育質量”[4],為“崗課賽證”融合指明了方向。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崗課賽證”融合成為教育領域培養人才的新方向。

為構建“崗課賽證”融合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高校應基于社會和市場發展需求,圍繞傳媒行業實際崗位需求設置課程,將技能大賽的評價標準作為課程的考核標準,并且以職業技能證書作為評價人才能力的重要依據,通過將“崗”“課”“賽”“證”融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面向社會的復合型人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實訓為主、教學輔助、競賽推動、證書考核”,即高校將實訓作為主要手段,輔以課堂教學、競賽實踐和證書考核等,實現多種手段的有機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5]。如何將“崗課賽證”合理融合,發揮其重要作用,是高校面臨的新問題。因此,高校應當把握“崗課賽證”融合的內涵。

二、“崗課賽證”融合的內涵

應用型高校在探討“崗課賽證”融合時,要明確其內涵。在“崗課賽證”中,“崗”指工作崗位、“課”指課程體系、“賽”指職業技能大賽、“證”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課程體系處于核心地位,高校只有將崗位、大賽、證書與課程體系相聯系,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目的[6]。為了更好地實現“崗課賽證”融合,高校需要以課程設置為載體,加深崗位、大賽與專業技能證書之間的聯系。

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與困境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不斷探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新的發展路徑,就現狀而言,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以下問題。

(一)課程設置仍偏重理論性,實踐課程缺乏吸引力且與市場脫節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仍偏重理論性。目前,各大高校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大多包括中外媒介史、網絡技術基礎、新聞學理論、網頁設計與基礎等課程。在現有課程設置中,實踐課程的比重較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學生在低年級對所學的實踐課程如短視頻拍攝、短視頻剪輯等的興趣較高,但是在掌握基礎操作能力后,其缺乏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的積極性以及內驅力。當今時代,傳媒行業飛速發展,這要求學生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但在現實中,學生在學校所學的技能往往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導致許多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發現所學內容與崗位需求之間存在錯位。

(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而且要求教師與時俱進,及時了解傳媒行業發展動態,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的前沿技術。當下,部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師在理論方面雖然能力較強,但是在實際操作方面仍然缺乏經驗,如果其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就很難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實踐類課程的學習。

(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評價方式單一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主要從知識水平、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7]。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雖然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但是在教學評價方式上呈現單一化特點,往往以作業、考試、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評價。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無法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達到真實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四、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在“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高校構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培養出滿足行業需求的人才,高校需要改革教學模式,重構課程內容,使教學全過程可以和設計任務成功對接[8]。

(一)提高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校構建“崗課賽證”融合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是為了更好地提升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高??梢酝ㄟ^以工作崗位定位課程,將社會與學校聯系起來,要求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學以致用,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成就感。隨著網絡與新媒體的高速發展,許多崗位應運而生,如新媒體運營師、AI訓練師等,就目前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下所培育的人才而言,學生所掌握的技能仍無法滿足市場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

(二)豐富課堂教學效果檢驗途徑

高校通過構建“崗課賽證”融合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能夠豐富課程教學效果檢驗途徑。學生參與比賽和獲得證書不僅能夠激發其學習熱情和獲得學習內驅力,還能夠有效地檢驗其實踐操作能力。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高校應改變單一的考試考核方式,通過項目實踐、實際操作等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考核過程中,高校應注重增強學生的專業學習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出更多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

五、“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建構路徑

(一)需求調研與課程體系合理規劃

通過開展深入的需求調研,高校能夠全面了解不同崗位的技能要求以及學生的現有能力水平,從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與規劃。在此基礎上,高校應精心組織課程內容,確保學生所學的技能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通過系統學習與實踐,學生不僅能夠熟練掌握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等專業軟件的操作方法,還能提升攝影攝像能力以及圖片處理與設計能力。這樣,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日后順利就業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高校還應以就業為導向,緊密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重點,增強教育教學的時代性和前瞻性。通過這些舉措,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為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二)教師隊伍建設與資源整合

目前,部分高校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師隊伍中缺乏具備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效果。為了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高??梢圆扇∫韵聝煞N措施。第一,高??梢苑e極引進具備跨學科實踐操作能力的優秀教師。這些教師通常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貼近行業實際的課程內容。第二,高校還應加強對教師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訓。高??梢酝ㄟ^提供實踐培訓與學習機會,鼓勵教師參加培訓課程、研討會等,幫助他們更新知識與技能體系,并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這樣,教師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具備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

(三)構建以工作崗位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高校要緊密結合社會實際發展情況,了解社會需要。高校應當以工作崗位為導向構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根據市場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的需求,引“課”入“崗”,著力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專業技能的培養。通過將“崗”與“課”相結合,高校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并設置適當的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真正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崗位。

(四)通過比賽促進“教”與“學”,引“證”入“課”

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高??梢酝ㄟ^組織專業技能比賽,促進“教”與“學”?;诿嫦驆徫恍枨蟮娜瞬排囵B現狀,高??梢詫W生所需技能融入專業技能比賽,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比賽中所需應用的技能作為考核標準,并且通過比賽提供學生展示技能的舞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專業技能比賽來檢驗學習成果,激發學習內驅力,通過比賽增強學習的成就感與獲得感。

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規范學生的學習方式,高校須通過引“證”入“課”,在課堂中融入專業證書考核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進而增強學生的專業學習獲得感。目前,我國應用型高校開始推行“1+x”證書制度?!?+X”證書試點工作的開展源于2019年國務院印發實施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該方案鼓勵學生在完成學校專業課程的同時,獲取與工作職位、崗位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9]。

六、結語

如何構建合理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優秀人才,已成為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為了加強工作崗位與學校之間的聯系,高校應探索一條“崗課賽證”融合的發展路徑,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其中,“課”作為核心與載體,承擔重要的職責,高校應將“崗”“賽”“證”融入“課”,打通發展壁壘,進而形成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新型發展模式,為市場源源不斷地提供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14-05-02)[2024-02-01].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711415.htm.

[2]教育部等37部門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章程》的通知[EB/OL].(2018-08-04)[2024-02-01]. http://jyt.shaanxi.gov.cn/news/qitawenjian/201804/04/13793.html.

[3]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

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10)[2024-0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4]習近平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N].人民日報,2021-04-14.

[5]曹雪姣,沈曉斌.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崗課賽證”融合的教學實踐:基于 1+X 證書制度的視角[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3( 01):38-43.

[6]王曉,王彤. 文化自信視域下“1+X”模式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以“綜合英語”課程為例[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3):57-59.

[7]栗興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8.

[8]楊國利,楊陳慧. 高職院?!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的問題表征與解決策略研究[J].職業教育,2023(05):70-73.

[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EB/OL].(2019-02-13) [2024-02-01].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猜你喜歡
課賽崗課賽證課程體系
“崗課賽證”融通在職業本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改革中的應用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及成效——基于“崗課賽證+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討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高職英語“課賽”結合中的教學映射
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賽”有效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