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優質護理對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后恢復的影響

2024-04-22 06:33王鳳新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穿孔優質腹腔鏡

王鳳新

(高唐縣中醫院急診科,山東聊城 252800)

上消化道穿孔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嚴重并發癥之一,起病急、病情進展快,需盡快治療[1]。目前臨床多采取手術治療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較為常用,能取得顯著效果[2]。但手術為有創操作,會對機體造成強烈刺激,引起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增加手術風險與術后康復難度[3]。由腹腔鏡手術帶來的術后疼痛、并發癥等,會進一步影響術后康復進程。此外,多數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受發病時疼痛、手術認知不清等影響,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加重應激反應。 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強化基礎護理、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以提升護理服務水平[4]。 知信行理論是行為干預理論,以學習、認知為基礎,信念、態度為動力,通過健康教育,使個體做出行為改變[5]。 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21 年5 月—2023 年3 月收治的92 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分組對照,探究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優質護理對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 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所采用的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 例。觀察組男25 例,女21 例;年齡23~74 歲,平均年齡(49.68±8.22)歲;病程1~7 h,平均病程(3.69±0.42)h;穿孔直徑3~7 mm,平均直徑(5.06±1.12)mm。 對照組男24 例,女22 例;年齡22~75 歲,平均年齡(50.27±8.09)歲;病程2~8 h,平均病程(3.77±0.54)h;穿孔直徑3~8 mm,平均直徑(5.12±1.34)m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經超聲、腹部穿刺等檢查確診;(2)空腹發病,腹部疼痛劇烈,伴有手足厥冷等癥狀;(3)符合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指征;(4)臨床資料完整;(5)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伴有肝、腎功能不全;(2)合并傳染??;(3)合并營養不良;(4)有胃腸道手術史、急慢性傳染疾病等。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檢查、評估、健康教育等;指導患者進行胃腸減壓,術中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術后強化病情觀察,及時向醫生反饋異常狀況;出院時告知患者居家注意事項、復診時間等。持續隨訪3 個月。

觀察組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優質護理:(1)組建護理團隊。 由護士長、5 名3 年及以上責任護士組成優質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負責計劃的制定與質量控制,組員則負責護理工作的執行;組長組織成員參加知信行、優質護理、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護理知識培訓會,為期1 周,配合相應的考核,成績合格后工作。(2)優質的健康教育與信念培養。術前向患者發放健康手冊,詳細講解手冊內容;鼓勵患者提問,并認真解疑答惑;用手機在床旁播放有關視頻,一一解釋視頻內容,強化教育。 創建醫患交流群,護士定期向患者推送疾病知識、預后良好病例,鼓勵患者在群內交流經驗;責任護士每日總結患者康復情況,并向患者告知,對其的配合行為進行表揚與鼓勵;對于一些依從性欠佳的患者, 則一對一進行交流,以了解原因,并幫助解決。 (3)優質的行為指導與維持。①早期活動行為:協助患者養成良好行為,麻醉前去枕平臥,頭部偏向一側;術后以溫水潤唇、漱口;麻醉清醒生命體征穩定后,指導其在床上進行簡單運動,盡早下床活動,家屬監督訓練,維持運動持續。②疼痛護理行為:術后采取持續多模式鎮痛,持續至術后72 h;教會患者學會使用疼痛評估工具, 指導患者呼吸放松;如疼痛嚴重則立即反饋醫生,尋求幫助。③飲食行為:營養師評估營養狀態,制定針對性營養支持方案;盡早拔除胃管,進食流質食物,保持腹腔引流管暢通。④延續性指導:發放出院指導手冊,備注醫護人員聯系方式;每周微信群推送居家康復知識小貼士,指導患者居家期間堅持養成健康行為,遵醫囑用藥、飲食等,如有不適立應立即求助醫護人員;每月1 次微信視頻或語音隨訪,在線提供居家康復指導。 持續隨訪3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負面情緒:護理前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6]和抑郁自評量表(SDS)[7]進行評估,每個量表均為20 個條目,高分100 分,評分越低表示患者負面情緒越輕。

(2)生理應激反應:術前、術后24 h,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分離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測定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皮質醇(COR)水平。

(3)術后恢復情況:術前、術后72 h 統計兩組患者疼痛評分,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8]進行評價,總分10 分,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越輕,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進食、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

(4)并發癥:記錄感染、出血、口腔黏膜損傷并發癥發生率。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負面情緒對比

護理前,兩組負面情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負面情緒對比[(±s),分]

表1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負面情緒對比[(±s),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相比,aP<0.05。

組別SA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46)對照組(n=46)t 值P 值59.47±6.04 60.22±5.13 0.642 0.523 40.36±5.68a 46.24±4.57a 4.572 0.000 61.22±5.73 60.20±6.62 0.790 0.432 43.10±5.25a 50.64±6.17a 6.312 0.000

2.2 兩組應激反應對比

術前,兩組應激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觀察組ACTH、COR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應激反應對比(±s)

表2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應激反應對比(±s)

組別ACTH(pg/ml)術前 術后24 h COR(μg/ml)術前 術后24 h觀察組(n=46)對照組(n=46)t 值P 值10.36±1.29 10.15±1.06 0.855 0.396 12.42±1.88 15.26±2.43 6.269 0.000 16.39±1.26 16.20±1.41 0.682 0.497 17.31±2.28 19.25±1.77 4.559 0.000

2.3 兩組術后康恢復情況對比

術前,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2 h,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進食、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s)

表3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s)

組別VAS 評分術前 術后72 h 進食時間(h)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n=46)對照組(n=46)t 值P 值4.45±1.15 4.51±1.22 0.243 0.809 1.28±0.31 2.01±0.46 8.926 0.000 25.44±3.79 30.45±3.57 6.526 0.000 11.13±2.08 15.29±2.77 8.145 0.000 5.52±0.69 6.78±1.14 6.413 0.000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3 討 論

上消化道穿孔是消化內科常見危急重癥,疼痛可迅速波及全腹,難以緩解,易誘發腹膜炎。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發展日益成熟,腹腔鏡胃腸修補術逐漸用于消化道穿孔治療中[9-10]。 然而微創手術所致的并發癥、疼痛、負面情緒等仍是影響患者術后身心康復的主要原因,因此,手術治療期間需要加強護理配合,促進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SAS、SDS 評分, 術后24 h 的ACTH、COR 水平及術后72 h 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肛門排氣、進食、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優質護理在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知信行理論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指導,將行為轉變的過程分為知識獲取、信念樹立、行為養成三個連續過程, “知” 是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信” 是正向積極的態度、 “行” 是正確的行動。 優質護理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患者飲食、心理、疾病認知等對病情控制的影響,采取相應干預手段,以減輕危險因素,進而滿足患者護理需求。 開展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優質護理,通過豐富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術與疾病的認知水平,使患者重視并配合醫療工作;以提問的方式推進談話, 在此期間可明確患者認知不足之處,進而針對性的糾正。 信念的樹立是行為轉變的關鍵,通過病友交流、護患交流提高患者信心,并激發抗病潛能,增強自我主觀能動性,促使患者堅持健康行為。且良好的護患溝通與病友交流可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使患者以平穩的心態接受手術,減輕生理應激反應。 優質疼痛護理過程中及時評價疼痛程度,以輔助相應程度的減痛措施,有效增強疼痛護理效果,緩解術后疼痛,減輕疼痛對患者情緒的影響,同時疼痛的緩解有利于促使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具有針對性的營養支持,滿足機體營養攝入需求,增加抗病能力,預防感染。此外,出院后以微信的形式進行隨訪,及時掌握患者居家康復需求,通過對患者采取針對性地幫助與指導,解決康復難題,全面促進身心康復,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

綜上所述,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優質護理能夠改善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患者心理狀態,降低身心應激反應,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促進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

猜你喜歡
穿孔優質腹腔鏡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旋切器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中的應用體會
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預防及處理
完全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控制與處理
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