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技術黑箱”困境之破

2024-04-24 08:14趙春宇黃義兵胡計虎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轉型數字化數字

趙春宇 黃義兵 胡計虎

摘要: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塑造品牌的重要抓手,其中教學數字化轉型是關鍵。雖然傳統教學“課堂黑箱”困境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得以解決,但隨著“離身困境”“離心困境”教學異化現象的出現,“技術黑箱”困境成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議題。在明晰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內涵、邏輯、路徑的基礎上,基于職業教育倫理風險視角,分析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倫理風險的生成和樣態,探討數字信息技術、產教融合、課程思政等元素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積極作用,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技術黑箱;困境破解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24)01-0028-06

2022年8月,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世界職教發展大會上提出,要整體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能級,加強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和數字化轉型。職業院校作為數字職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積極響應國家的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數字化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新生態,不能僅局限在傳統教育方式下做加法。信息技術在傳統教育中一直被狹隘地當作一種教育工具,用以輔助課堂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將傳統教學困境的“課堂黑箱”變成了“課堂白箱”,但一味地強調信息技術工具的應用,又產生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技術黑箱”困境。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在外部數字人才需求和內部教學質量提升的雙重因素驅動下,需立足數字化時代變局,奮力破局,開拓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新局。

一、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

(一)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內涵、邏輯與路徑

1.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內涵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作為一項戰略性、系統性工程,在全面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前,首先需要厘清其內涵和特征?!奥殬I教育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傳統教育和數字化的加法運算,而是涉及數字技術背景下職業教育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角色定位、評價體系、治理體系的全方位、系統性的變革”[1]。從橫向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縱向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數字化在信息化多元性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區塊鏈、AI、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個性化、精準化教與學。同時,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也是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聯動性工程。因此,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可定義為職業教育在完善信息化軟硬件條件基礎上,以價值轉型為導向,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個性化、智能化、動態化,發揮職業院校數字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技能提升功效的過程。

2.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邏輯

(1)需求邏輯:適應數字經濟時代挑戰

“推進教育數字化”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這為教育在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中國建設方面賦予了時代使命。數字經濟時代,職業教育主要訴求在于創設個性化、智能化、終身性的教育和培訓新生態,培育勝任數字化工作崗位的數字勞動者以及具備數字素養和數字生活能力的數字公民??v觀我國教育政策的十年演變,從2012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16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再到2023年教育部印發的《教師數字素養》標準,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我國職業教育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2)目標邏輯:重塑職業教育數字生態

二十一世紀以來的前十年,我國職業教育經歷了快速規模擴張階段,第二個十年屬于內涵積淀發展階段。當下,我國職業教育進入到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新階段,數字化轉型成為創新產教融合機制,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技術手段。截至2022年10月,我國登記在冊的“四新經濟”企業達到2,300多萬,占全部企業數量的46.4%?!八男陆洕睘槲覈洕l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產業的繁榮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職業教育要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對接“四新經濟”,提供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化技術技能人才。因此,不論是內部育人需求還是外部環境變化需要,職業教育通過數字化轉型重塑職業教育數字生態都是十分必要的。

(3)實踐邏輯: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復雜性源于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涉及職業教育的全面轉型再造,是職教數字生態的打造過程。因此,這一轉型既涉及縱向的發展轉型過程,也涉及橫向的全方位轉型,具有多元和發展的特征。在宏觀上,需要做到頂層設計,從國家、省、學校等層面給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描繪一張藍圖,明確政行企校等多主體的職責;在中觀上,需要優化數字資源建設,通過構建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改善數字校園環境,搭建數字場景,為職教數字生態提供資源支撐;在微觀上,需要更新理念、鼓勵創新,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虛擬仿真教學。綜上所述,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實踐,需要從頂層制度設計、資源迭代創新、教學理念創新等層面全面推進。

3.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路徑

李樂帆、黃巨臣[2]在分析職業教育價值理念、制度體系、數字資源、數字應用等方面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塑造數字時代價值理念、完善數字轉型保障體系、校企共建共享數字資源、深化教學科研數字應用等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途徑?;魟倬?、黃巨臣[3]從打造個性教學體系、整合數據信息系統、提升治理協同能力、保證及時供給資源等方面給出了轉型路徑。胡新崗[4]從頂層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組織與運行保障體系、建立內部激勵約束機制、設計數字化資源建設和課程平臺、提升教師數字化信息素養、強化數據分析與共享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綜上,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路徑面廣點多,且各有差異,有的側重于教、有的側重于學、有的側重微觀層面、有的側重宏觀層面。作為全新的教育生態,只有在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協同發力,才能實現數字化的增值賦能。

(二)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倫理風險的生成與樣態

1.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倫理風險生成

“倫理風險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出現的不確定性,該不確定性會對個人的道德情感,以及對外的道德行為和道德規范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因此而產生的不確定的負面影響,例如心理失衡、行為失范、機制失控、社會失序等等?!?sup>[5]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打造一種全新的教育生態,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將會發生根本性變革。

數字化技術具有便捷、高效的特性,容易使教師和學生忽視教育的根本和學習的本質,從而造成“教書育人”“人的發展”目標的異化乃至迷失,產生數字化轉型中的倫理風險。該轉型中的倫理風險主要涵蓋技術倫理風險以及教育倫理風險。技術倫理風險是指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和合理性所引發的設計風險、算法風險以及數據安全風險等。數字化轉型使得數字技術和教育倫理深度融合,原來的“手段—目的”會轉變成“以手段為目的”,如果技術的工具理性沒有設計好,就會嚴重影響其價值理性,進而產生教育倫理風險。

2.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倫理風險樣態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涉及技術、職業、教育、社會等多重領域的跨界,同時數字化轉型不單單是漸進式的單向流程改進,而是系統性的重塑,這一轉型過程產生的倫理風險涉及目標失衡、主體失調、規范失控、行為失序等方面(見表1),需要對這些倫理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認知,進而調整數字化轉型中的“技術尺度”和“行為規范”,提升育人成效,讓技術真正賦能職業教育。

二、“課堂黑箱”與“技術黑箱”之變

(一)數字化轉型初步探索:“課堂黑箱”變“課堂白箱”

1.教師:標準化教學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自2010年開始舉辦以來已歷時13年,這段時間也是我國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初步探索階段,教師通過信息化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成為教學改革的風向標。教師注重教學的流程設計,注重全過程留痕管理,通過大智移云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的教學標準、教學單元設計、教學活動、考核過程、考核結果等流程和結果通過信息化予以實現和展現,傳統的“課堂黑箱”教學過程被打開[6]。

2.學生:智能化學習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辦賽理念,經過十多年大賽的軟硬件投入,職業院校逐漸完善了各專業的現代化實訓中心和智能化實踐平臺,加上信息化教學平臺,學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踐過程、考核結果等流程和結果通過智能化實踐平臺和信息化教學平臺予以呈現,傳統的“課堂黑箱”教學效果被打開。

3.學校:大數據管理

自教育部2015年啟動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以來,各院校加大了教學信息化平臺建設,按照實時預警、持續改進的原則,實時收集學校、專業、教師、學生、課程等五個層面的運行數據,通過考察各項預期指標的完成程度以及橫向縱向對比,及時發現問題,診斷改進,從而實現了學?!敖涷炛卫怼毕颉翱茖W治理”的轉變,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以“課堂白箱”的形式公開。

4.課程:持續性診改

課程層面的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以課程建設規劃和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優化課程標準和教學設計,規范教學和學習過程,通過智能化實踐平臺、信息化教學平臺和教學診改平臺及時收集呈現教學相關數據,根據課堂信息、質量信息、實踐教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課程教學質控點指標數值,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常態糾偏和階段改進,從而實現課程質量的持續提升(具體流程見圖1)。

(二)數字化轉型探索之困:“課堂白箱”變“技術黑箱”

1.線上教學之“離身困境”

當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主流方向,大部分公共選修課成為純線上課程。職業教育是動手與動腦、認知與情感、實踐與體驗為一體的系列活動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知識、技能、方法加以記憶和理解,也需要動手實踐、感受環境、展示團隊成果、認知實習等“具身性”活動。然而傳統的在線課程教育中,教師和學生僅僅以“信息人”的角色存在于信息化場景中,師生的身體和感知完全被信息化場景所遮蓋,職業教育的教育內容、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評價過程面臨嚴重的離身困境[6]。

(1)在線職業教育內容:強心弱身

傳統在線職業教育內容以文本化、視頻化的方式呈現于在線教育場景,師生的身體和知覺被信息化場景所隔絕,產生教學內容“離身化”現象。一方面,受身心二元論以及本科學科教育理念的影響,職業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在線教育的重點仍然以知識記憶、實踐要領記憶理解為主,忽視了體驗和經歷的重要性,沒有將職業教育環境與社會職業環境有機融合,學生視野難以打開;另一方面,在線職業教育培養高水平復合型技能人才尚未建立有效的理論和實踐機制,需要在技術研發、校企雙主體育人、數字化育人場域拓展等多方面協同發力,才能讓職業教育內容上升到身體和體驗層面。

(2)在線職業教育活動:強身弱心

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改革普遍存在強身弱心的現象。張靜、徐慧、羅衛紅等[7]對30個職業院校的50個信息化課堂實錄視頻進行實證研究發現,課堂教學活動普遍存在技術泛化、課堂華而不實、學生沉浸技術景象認知能力缺失、教師職權讓位于技術等異化現象。在線職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容易走向“強身弱心”的極端,看似活躍的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次數、互動氛圍兼具,但學習效果并不明顯。

(3)在線職業教育評價:身心分離

評價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起到的是“指揮棒”的作用,其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要明確為什么評、評什么、如何評等?!半x身化”的在線職業教育評價容易產生身心分離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評心不評身。由于線上職業教育活動中學生并未具身參加,因而陷入無身可評的困境。二是評身不評心。把虛擬的簡化互動作為實踐活動的標準,本質上還是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而沒有關注學生的實際經驗和感受,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的發展。三是身心分評。教學過程中簡化全員全過程評價,隱性目標因場域、時間、精力等因素影響往往被簡化成問題,與顯性目標考核相割裂,產生身心分評現象。

2.線上教學之“離心困境”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的人性化開發應用,便捷性和高效性得以充分展示,容易讓教師產生技術依賴,陷入技術功利主義陷阱,而忽視育人的根本任務。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設計一鍵復制、作業智能化推送和批閱、學習過程和結果智能化預警等等,原先占用教師大量時間的工作可以通過智能化技術來完成,此時,容易讓教師迷失職業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將教學主體地位讓位于信息化數字化工具,由此帶來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主體失調風險將大大影響職業教育隱性目標的實現。線上教學具有便捷和高效的特征,對學生自主性、自覺性要求很高,而職業院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偏弱,學習中不走心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技術黑箱”困境之破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因教育理念、學習習慣、技術研發、綜合教育生態形成的發展和過程性,以及產生的課堂教學“技術黑箱”困境需要被重視和積極應對。破解離身困境需要加大AI、VR、MR、5G、大數據可視化、數字孿生、沉浸式體驗等數字信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8],破解離心困境需要在管理理念、職業發展、產教融合、課程思政等領域發力,構建職業教育數字化生態。

(一)“離身困境”之破

1.基于數據分析技術智能化重構教學內容

個性化、精準化學習是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方向之一,教學內容設計及展現形式是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教學內容設計一方面需要考慮理實一體化教育的需要,既要關注學生職業知識、技能的培養,也要關注學生情感、價值觀、職業素養的養成,確立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在線職業教育目標體系;另一方面,需要確立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職業教育教學內容標準。隨著數字化技術背景下職業教育虛擬世界的形成,職業教育教學環境和過程將不受時間、空間、資源特性的約束,教育隱性目標將通過技術手段予以實現,同時,“數字化轉型涉及到技術域、社會域、職業域與教育的跨界融合”[9],開發基于虛擬現實場景的在線職業教育內容標準顯得尤為重要,以防止技術開發偏離在線職業教育目標體系。

基于虛擬現實場景的在線職業教育教學內容開發完成后,學生要通過人工智能教學內容推薦系統實現個性化、精準化學習。該系統基于數據可視化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一方面,將學生學習的軌跡進行數字化表征,包括學生的物理實體和數字孿生體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所有學習過程,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技術形成學習者理實一體化學習畫像;另一方面,構建數據建模,研究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專業課程知識體系、學習規律等,確定科學的教學內容推薦算法和模型。另外,設計交互性、高效性用戶界面,在推薦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基礎上提升學習者體驗,提高教學服務質量和成效。

2.基于沉浸交互技術人性化設計教學活動

沉浸式、交互式是職業教育數字化生態學習的重要特征,沉浸交互式技術也是虛擬仿真環境的支撐條件。以AI、VR為技術支撐的虛擬教育環境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建設于2020年啟動,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隨之發布《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指南》,要求切實推進虛擬仿真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從本體論來講,沉浸式交互能夠充分調動學習者的感官和情緒,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實現學習者操控數字孿生個體,高度仿真完成工作流程和技術工藝,從而實現具身化學習。

基于虛擬現實場景的在線職業教育生態打造是一個持續過程,虛擬仿真資源和虛擬仿真中心建設需要用發展的眼光持續推進。首先要秉持具身化思維設計在線職業教育活動,開展兼顧學生身心協同發展的教育活動,在優化技術和平臺的同時采取校企雙導師主體、引企入校、虛擬仿真商業環境等措施;其次,創新虛擬仿真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不能過度依賴技術和平臺,需要在虛擬和現實場景間有機切換,激發學習熱情。比如虛擬環境功能在線上場域中完成,或者通過現實場景活動影響虛擬場景的變化等,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與文化、勞動教育、美育等有機融合。

3.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科學化構筑評價體系

數字孿生是將真實世界進行虛擬化表現,本質上是通過復雜的虛擬模型和數字技術將特定的物理世界對象進行精準復制。在線職業教育評價出現“身心分評”現象,主要是因為教師數量上無法滿足每一位學生的身心一體化評價,數字孿生技術將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相互連接,具有實時交互、虛實共生、可視、高效分析和可擴展性等特點。學生的數字孿生體能夠在虛擬仿真教學環境下完成工作流程模擬、技術技能訓練、學習成果展示等活動,學生在職業教育活動中的動作、情感可以通過數字孿生體的再現和仿真模型進行數字化記錄,從而實現身心一體化評價。

數字化轉型下的職業教育教學評價體系設計需要關注技術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之間的平衡。如果工具理性占主導,容易產生技術本位思想。如將教師主體身份讓位于技術,則難以有效實現“具身評價”。為了實現學習評價的全過程留痕、可追溯、公開公平等目標,需要運用可穿戴設施、情感計算等形式收集學生行為、生理等多模態數據,運用姿態識別、表情識別、情緒識別等分析技術,圍繞知識遷移、團隊協作、職業素養等領域開展多維度、全方位評價。同時,考慮不同學生個體差異,積極倡導個性化、多元化評價,自主選擇實務操作、調查報告、訪談等評價方法,積極探索增值評價,關注學生成長。

(二)“離心困境”之破

1.圍繞數字化產業,強化智能教育特色,打造數字工匠之師

(1)課程思政育人,做靈魂工程之師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課程思政以知識作為載體,探尋人類對自然、社會和人的發展規律的思考,以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目標。應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和道德規范,讓學生產生認同并自覺融入,通過價值觀引導和正能量傳輸激發學習熱情,進而完成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使命。

(2)數字技術育人,做數字工匠之師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教師需更新數字化教學理念,改進數字化教學方法,提升數字化教學能力,包括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數字化教學設計、數字化教學實施、數字化教學評價等。政府和學校應加大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師培養力度,研究設計數字化職業教育教師的培養標準,明確培養模式,搭建培養平臺,科學評價培養成效,打造數字工匠教師團隊。

(3)職業技能育人,做職業規劃之師

職業技能培養是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能力培養提升的有效途徑。職業技能競賽強調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教師要通過職業技能培養使學生了解社會經濟發展態勢,掌握行業發展方向,熟悉行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變化,錨定職業發展坐標。當學生職業規劃導師的同時,教師也能強化自身定位和特色,彰顯自身價值。

2.打造新生態職教,強化多元協同育人,實現自主學習

(1)明確職業發展方向,面向未來學習

方向是行動的指南。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高職院校應使學生通過專業培養標準、職業生涯課程學習以及企業認知實習、雙導師引領、虛擬仿真中心工作模擬等,對未來職業環境、職業發展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明確職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素養等,促進學生實現自主學習。

(2)融入數字職教生態,進行高效學習

學生在提升自主學習意識的基礎上,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和崗位需求,通過職業數字化教育平臺可以實現個性化、智能化學習;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多場域的學習環境、智能化的學習平臺又可助力學生“高效學習”。

(3)實施定期診斷改進,實現終身學習

建立在沉浸交互、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技術條件下的虛擬現實教學平臺能夠實時、全程、全面地記錄學生學習動態過程,并以可視化形態展現出來。學生在自我設定目標的基礎上,可以及時自我診斷,發現問題或給出診改意見,從而實現“終身學習”。

注釋:

①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網址為https://www.gov.cn.

參考文獻:

[1]王敬杰.新時代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困境與路徑[J].職教論壇,2022,38(9):7.

[2]李樂帆,黃巨臣.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內涵、挑戰與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31):48-57.

[3]霍勝君,黃巨臣.技術驅動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運行機理與推進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9): 60-67.

[4]胡新崗,黃銀云,沈璐,等.高職院校教學數字化轉型:價值意蘊、實施邏輯和推進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23(8):83-89.

[5]焦晨東,黃巨臣.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倫理風險及其應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21):14.

[6]張黎.從信息化在場到身體在場:元宇宙賦能在線職業教育具身化轉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02): 71-78.

[7]張靜,徐慧,羅衛紅.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異化表現、成因及優化路徑:基于教育視頻課例的實證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23):27-34.

[8]艾興,張玉.從數字畫像到數字孿生體:數智融合驅動下數字孿生學習者構建新探[J].遠程教育雜志,2021,39(1):41-50.

[9]劉暢,黃巨臣.資源、場域與平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多重制度邏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6):15.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重點項目(2021jyxm0463);安徽省財經商貿職業教育集團產教融合專項課題(2022CJRH02)。

作者簡介:趙春宇(1983―),男,江蘇淮安人,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審計;黃義兵(1979―),男,安徽壽縣人,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營銷、職業教育;胡計虎(1980―),男,安徽靈璧人,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轉型數字化數字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轉型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灃芝轉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