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融合路徑

2024-04-24 08:26邱志凱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跨學科成果學科

摘要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針對跨學科任務群指出,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所謂的語文跨學科學習并未真正將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有機融合起來,背離了新課標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理念?;诖?,可以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解決語文學習問題;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轉化語文學習成果;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拓展語文學習主題。

關? 鍵? 詞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問題解決式融合路徑;成果轉化式融合路徑;主題探究式融合路徑

引用格式 邱志凱.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融合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4(11):48-5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針對“跨學科任務群”指出,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要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1]??梢?,語文跨學科學習能夠助力學生打破學科壁壘,轉變學習方式,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簡單將語文與其他學科疊加起來展開教學,并未真正理解跨學科學習的內涵,背離了新課標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提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理念。

跨學科指的是超越某個單一學科邊界而進行的涉及兩個或更多學科的知識創造活動??鐚W科學習是整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的觀念、方法與思維方式解決真實問題、產生跨學科理解的課程與學習取向[2]。因此,跨學科學習不是簡單將多學科聚集到一起,組織學生展開學習,而是以某一學科學習為主導,依據一定的學科學習融合路徑,整合多學科的觀念、方法與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在實踐探究中綜合運用知識技能,深化認知理解,提升綜合素養。我們在下文重點探討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融合路徑。

一、問題解決式融合路徑: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解決語文學習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核心問題的巧妙設計可以使教學設計有整體感,學生在核心問題的引導下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全面地展現主體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探索[3]??梢?,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驅動學生開展學習,能有效整合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诖?,我們可以沿著問題解決式路徑,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基于教學目標和學情需要,有意識地預設或生成囊括多學科觀念、方法與思維方式的核心問題,以解決核心問題為抓手,沿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路徑,構建多學科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解決核心問題,實現多學科學習活動的有機融合。

以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為例,課文包含《囊螢夜讀》和《鐵杵成針》兩個文言小故事?!赌椅炓棺x》講述的是晉朝人車胤在夜晚借助囊中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學習的故事;《鐵杵成針》講述了李白年幼時遇到欲將鐵棒磨成針的老婦人而深受感動,堅定其持之以恒求學決心的故事。兩則故事都展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堅持不懈地勤奮學習,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在預習時,有學生質疑故事的真實性。經交流,教師發現學生對“《囊螢夜讀》和《鐵杵成針》中記載的故事是真的嗎?”這一問題興趣濃厚,見解不一?;诖?,教師順應學生興趣需要,借助科學和道德與法治相關學習活動解決語文學習中產生的這一問題,融合構建以“叩問小古文”為主題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如圖1)。

整個跨學科學習活動從語文學科學習活動——閱讀 《囊螢夜讀》 和《鐵杵成針》兩則文言文出發,以解決語文學習活動中生成的核心問題——“《囊螢夜讀》和《鐵杵成針》中記載的故事是真的嗎?”為抓手,構建科學學科學習活動——開展“螢火蟲亮度”測試實驗、觀看“鐵杵成針”實驗視頻并完成分析報告。學生通過科學學習活動發現:螢火蟲的微光難以達到夜晚看書需要的亮度,將鐵杵磨成針的方式費時費力,并不是古人制作繡花針的首選。此時,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探討對核心問題的見解。在學生結合科學實驗數據,對文言文故事中的虛構性感到費解時,教師設置道德與法治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圖文并茂的拓展資料中,了解我國傳統文化中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使學生從中受到精神鼓舞,助力其跳出對核心問題淺表層面的是非判斷,升華對文學作品虛構性承載的教育意義和文化價值的理解與認識,從而解決問題。整個跨學科學習活動的構建,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將語文學習活動與科學、道德與法治學習活動有機融合,促使學生以探究故事真偽性為目標,積極學習和調用多學科知識,深化對文言文故事虛構性的認識和理解,有效提升了語文核心素養。

二、成果轉化式融合路徑: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轉化語文學習成果

成果導向教育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所取得的學習成果[4]。它注重學生的能力訓練和培養,而不是傳統的“以學科知識為王”。它不是純粹灌輸知識,而是圍繞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組織和開展教學,提供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5]??梢?,以成果輸出為導向來組織跨學科學習活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跨學科任務群第二學段中指出要引導學生嘗試運用科學、藝術、信息科技等知識和技能,富有創意地設計并主動參與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等校園活動。我們可以基于學生語文學習的預設成果,結合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校園或社會活動背景,引導學生運用多學科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完成成果轉化為抓手,沿著“確定成果—生產成果—輸出成果”的路徑,構建多學科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轉化學習成果,實現多學科學習活動的有機融合。

以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是寓言故事單元,語文要素是“讀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單元圍繞寓言主題編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 《鹿角和鹿腿》 《池子與河流》 四則寓言。通過單元學習,學生要厘清故事情節,感知人物形象,從而讀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形成“寓言就是在小故事中寄寓大道理”的學科觀念?;诖?,教師在學生學完本單元后,將自由創編寓言故事作為學習成果。為實現語文、英語、美術的跨學科學習,教師以學校暑期將接待外國小朋友為活動背景,確定繪制漢英雙語原創寓言故事繪本,融合構建以“寓言繪本創作季”為主題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如圖2)。

整個跨學科學習活動以完成最終學習成果——漢英雙語原創寓言故事繪本為抓手,構建“讀寓言 明道理”和“談寓言 寫寓言”兩項語文學科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系統學習單元內的四篇寓言故事,感知文中蘊含的道理,讀寫結合,傳播原創寓言故事。為轉化語文學科學習成果,教師構建了“漢譯英 寫譯本”的英語學科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根據原創文本,學習相關的英文單詞,了解相關的構句語法,從而生成漢英雙語寓言故事文本。最后,為推進寓言故事繪本化,教師構建了“畫配圖 做繪本”的美術學科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繪圖過程中學習相關的構圖技巧和配色方法,助力學生結合雙語文本,完成繪本制作。整個跨學科學習活動的構建,以成果轉化為切入點,將語文學習活動與英語、美術學習活動有機融合,促進學生以轉化和輸出成果為目標,積極學習和調用多學科知識,深化對寓言故事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三、主題探究式融合路徑:借助其他學科學習活動探究語文學習主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跨學科任務群中指出,要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6]??梢?,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不是隨意拼湊的,而要圍繞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進行構建?;诖?,我們可以從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中提煉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關、富有探究意義的文化思想、現象規律等作為主題,圍繞主題,明確探究過程中需要涉及的多科學科觀念、方法與思維方式,從而確定參與學科,并沿著“聚焦主題—探究主題—拓展主題”的路徑,構建跨學科學習活動,實現多學科學習活動的有機融合。

以統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文《中華美食》為例,課文所屬單元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識字單元。課文要求學生認識如炒、煮、煎、烤、蒸等與烹飪方式有關的漢字,其中蘊含的傳統飲食文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但在實際生活中,部分學生由于勞動經驗的缺乏,對字詞指代的烹飪方式較為陌生,以至對字義的感知較為淺表和空洞,難以從漢字中體味出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诖?,教師以“舌尖上的中國”作為探究主題,旨在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了解中國美食的特點,認識有關烹飪方式的字,感受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诖?,教師沿著“聚焦主題—探究主題—拓展主題”的路徑,融合構建包括語文和勞動學科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如圖3)。

整個跨學科學習以探究“舌尖上的中國”為切入點,構建“聚集主題 體驗烹飪”“美食推薦 分享滋味”“趣報菜名 發現秘密”“尋味春菜 感受春天”四項學習活動?!熬奂黝} 體驗烹飪”旨在引導學生聚焦本次學習探究的主題“舌尖上的中國”,在家人的協助下制作一道家常菜,通過勞動實踐,近距離感受炒、煮、煎、拌、蒸等烹飪方法,為深化對中華美食的理解做好鋪墊;“美食推薦 分享滋味”旨在讓學生分享美食制作過程,結合“語文園地”中描述食品滋味的詞語,向同學介紹菜品口味,推介自己制作的美食,助力學生在勞動實踐的基礎上,圍繞探究主題,積累字詞,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加深對中華美食制作和口味的認識;“趣報菜名 發現秘密”旨在讓學生在相聲《報菜名》的趣味情境中,讀準《中國美食》一課中有關食材和烹飪方法的字音,發現中華美食常以烹飪方法加食材進行命名的方法,感知形聲字構字的規律,了解 “火字旁”與“四點底”都與火有關,進一步促進學生夯實字詞基礎知識,深化對中華美食文化的感受;“尋味春菜 感受春天”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春菜的種類和制作方式,在挖春菜、做春菜、品春菜的過程中,再次感知中華美食獨特的烹飪方式,拓展對中華飲食文化的理解認知。整個跨學科學習活動的構建,緊密圍繞探究主題,將語文學習活動與勞動學習活動有機融合,促進學生在勞動實踐和言語活動中,主動學習、積累和運用多學科知識,有效落實語文學習的目標要求,提升了語文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增設跨學科任務群,旨在打破語文教學的局限性、邊界性,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通過學科融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融合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勢,我們可以依據多條融合路徑構建跨學科學習,促使學生在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整合多學科觀念、方法與思維方式,綜合運用知識技能,進一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4-35.

[3] 張華 .論理解本位跨學科學習[J].基礎教育課程,2018(22):7-13.

[4] 張穎磊.問題驅動促進深度學習[J].新課程,2020(43):162.

[5] 武慧榮,裴玉龍,程國柱,等.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運輸組織學有效教學設計[J].中國冶金教育,2019(06):22-26.

[責任編輯:陳國慶]

猜你喜歡
跨學科成果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超學科”來啦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