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快遞哪家強

2024-04-25 05:04邱俊霖
初中生寫作 2024年3期
關鍵詞:軍情土堆驛站

邱俊霖

打開一個網購平臺,隨心所欲地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過兩天,快遞小哥便送貨上門了。有些急速的快遞甚至用不上一天就能將物品送到家門口……網購或許是時下最流行的購物方式了。古代,人們是如何想盡辦法寄送快遞的呢?

驛站和民營快遞

說到中國古代的快遞行業,自然繞不開驛站。在先秦時期,各諸侯國就有類似的驛站機構,秦滅六國之后各國通信系統得以統一,從此以后,驛站制度便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的固定制度。

漢朝時每30里(15千米)便設有一個驛站,而盛唐時驛站設遍全國,光是驛站的“打工人”便有近兩萬人。元朝時強化了驛站制度,馬可波羅曾記載:“無人居之地,全無道路可通,此類驛站,亦必設立?!闭f的就是當時即使是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也有驛站設立。清朝還曾在京師設“皇華驛”,相當于全國驛路的總樞紐,清代郵驛最高日速度可達800里(400千米),俗稱“八百里加急”。

驛站基本運送的是公文和軍情,大部分時候是為軍事服務的,所以驛站是隸屬兵部管理的部門。除了驛站之外,中國古代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快遞種類。

比如北魏時期設置過一種“函使”,這是一種專門負責傳遞官府信件的官差,與今日的郵差相似。類似的快遞機構明代也有,明代有個特有的衙門叫作“行人司”,里面的快遞小哥叫作“行人”。顧名思義,行人是一個專門負責跑腿的崗位。

此外,宋朝時還設立過一種“斥堠鋪”。斥堠,原為邊境上設立的放哨和偵察的哨所,南宋時因為長期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處于交戰狀態,于是,斥堠又被賦予了通信、驛傳等職能,最終被整合為軍情通信機構“斥堠鋪”。

除了運送軍情和公文,古代的快遞系統還能郵運糧食。明朝由于遷都北京,而傳統的產糧地區在江南,為了方便快遞糧食物資,當時的明廷還在各水陸交通要道設置了一個叫作“遞運所”的部門,其主要職責就是管理遞送糧物。

至于私人快遞的運輸,則主要依靠“民營快遞”。比如明代永樂年間由寧波幫商人首創的“民信局”,其業務包括寄遞信件物品、經辦匯兌等。到了清代,則出現了“鏢局”,這些都屬于民營機構。

此外,古人運輸快遞,除了徒步和騎馬外,也會使用其他的動物來代步。唐朝時有一種“明駝使”,使用的代步動物是駱駝。在元代,由于當時的遼陽行省地域廣闊,氣候極其寒冷,人們便想到了用狗拉雪橇的方式來運送快遞。

防迷路的辦法

在科技并不發達的古代,沒有智能導航設備,那么,古代的快遞小哥們在外該如何辨別方向呢?

對于早期的人類來說,出行在外,除了張口問路、做標記,觀察天象也是較好的導航方式之一。人類很早便知道太陽東升西落的規律,通過太陽的方位辨別方向。到了夜晚,太陽落山,聰明的古人便通過星辰來辨別方向?!对娊洝飞险f“東有啟明,西有長庚”,便是通過天上的星辰和方向對應來確定方位的。

不過,這樣導航畢竟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遇到陰雨天氣,就需要有人造導航工具。早在商代,官方便很注重修建道路,當時的統治者創建了由都城通向各地的道路體系,人們出門時順著官道走,就能到達想去的城市。此后,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非常注重對于官道的修建。

已經能夠找到方向,可是又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長的距離,身在何處呢?這時就需要丈量路程,于是出現了一種叫作“堠”的路標,即在官道邊每隔一定的距離堆個石堆或壘個土堆作為路標,既可指明道路走向,又可計程。

到了唐代,“堠”依然是以土堆和石堆為主。當時的日本僧人圓仁到過中國,并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其中描述:“唐國行五里立一候(堠)子,行十里立二候(堠)子,筑土堆,四角上狹下闊,高四尺或五尺不定。曰喚之為里隔柱?!笨梢?,到了唐代,“堠”的設立方式是十里(5千米)雙堠,五里(2.5千米)單堠。

猜你喜歡
軍情土堆驛站
熱情的小土堆
休閑驛站
休閑驛站
休閑驛站
休閑驛站
環球軍情速覽
挑戰大土堆
環球軍情速覽
環球軍情速覽
土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