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體背景下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機遇、困境與路徑

2024-04-25 10:00
林區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紅色信息文化

馮 媚

(重慶郵電大學,重慶 400065)

智媒體是一種實時高效地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和定制化要求的新型媒體形態,旨在創造媒體的智能化、智慧化與智庫化,實現算法推薦模型、人工干預與用戶自主選擇三者的有機統一?!罢l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誰輕視互聯網,誰就會被時代所拋棄”[1]。面對紛繁復雜的媒體傳播環境,處于“拔節孕穗期”的大學生極易遭受多元社會思潮和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因此,正確認識智媒體帶來的機遇與困境,牢固掌握網絡意識形態教育主陣地,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育人功能,是創新高校紅色文化教育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智媒體背景下高校紅色文化教育面臨的重要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智媒體時代,新媒體新技術已成為高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為增強紅色文化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力、影響力創造新的戰略機遇。

1.推動高校紅色文化教育主體多元化

智媒體改變了傳統媒介單向被動的傳播機制,生成以物為主體的傳播效應,使人人皆可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并營造出多元互動、多維發展的信息傳播生態空間?;ヂ摼W的不斷普及應用,使信息傳播壁壘被基本打破,各平臺的無障礙聯通也進一步拓展了信息傳播渠道。信息傳播模式由一對多的廣播式逐漸轉變為多對多的網狀式,媒介技術賦權推動話語權去中心化,話語主體由單一化轉向廣泛化、大眾化。在此背景下,傳統紅色文化教育主客體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智媒體的運用,有效促使學生根據個體需求通過智能搜索引擎高效快捷地進行線上紅色文化資源的精準查找和自主學習,推動了教育模式由單向灌輸轉變為雙向互動,教育主體由一元化轉變為多元化,教育客體由被動受教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構建了“全員皆教,人人皆師”的紅色文化育人新格局,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寓教于學。

2.推動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載體生動化

智媒體的誕生標志著媒體融合發展步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其依托物聯網、虛擬現實、大數據、云計算、5G、人機交互等新興技術,采用動靜結合的信息傳播方式,有效融合多種媒介的功能優點,形成涵蓋圖像、影音、VR、AR、MR、H5、直播等形式的一體化傳播體系,提高了信息傳播效率,擴大了信息傳播效能。智媒體的可視化呈現和互動化傳播豐富了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載體。在教育過程中,將紅色文化與智能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積極運用聲色合一的動圖、視頻以及其他可視化媒介平臺,創造更直觀形象的虛擬情景,讓學生置身于智媒體所營造的參與式、互動式、體驗式場景之中,獲得更真實的多維感官體驗,更好地感受紅色文化、領悟紅色精神,全面提升了鑄魂育人實效。智媒體實現了紅色文化由實體化向數字化的轉變,由平面化向立體化的轉變,以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教育形式增強了紅色文化教育的交互性、感染力和沖擊力,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寓教于樂。

3.推動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環境開放化

智媒體的產生及運用有效拓展了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途徑,促使教育環境更為動態開放。在傳統紅色文化教育中,由于教育資源、教育成本、教育場地、教育設施等條件的限制,教育環境相對閉鎖,教育活動主要圍繞課堂教學展開,教育主客體獲取資源和信息的渠道較為狹小。而智媒體的即時性、包容性特征使其能夠匯集生產并傳輸海量信息,最大限度地突破時間限制和空間掣肘,促進教育信息獲取便捷化。隨著智媒體技術的成熟發展與廣泛應用,高校逐漸打造出開放式的學習場館。一方面,依托智媒體構建虛實交融、多維互動的教學環境,提供更為開闊的教育空間和學習平臺,將激發學生的情感認同作為紅色文化教育的落腳點,聯合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三種方式將“說教式呈現”轉變為“情景式體驗”。另一方面,依靠智媒體打破固定教育環境的桎梏與束縛,消解師生情感交流的隔膜與距離,為紅色文化教育提供更為自由平等的表達空間和交流場域,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寓教于情。

4.推動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整合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資源主要來源于教材和校內平臺,資源獲取渠道的單一、信息收集方式的落后導致教育資源更新不及時、不對稱,缺乏完整性、針對性與時代性。相較之下,包羅萬象的智媒體則讓海量信息的整合與分析變得煥然一新。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挖掘、分析、傳送信息,改變傳統“一刀切”的信息分布方式,深度把握信息的個性與共性,實現信息內容的立體化、全程式傳播,為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整合創造了良好契機。智媒體數據的云端化以及移動終端的便捷性促使教育主客體在不受時空約束的條件下收集與紅色文化教育相關的內容,且對信息資源進行加工處理與優化整合,系統建立蘊含豐富教育素材的紅色文化資源庫,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與影響力,不斷增強先進教育內容的時代感與吸引力。此外,智媒體具有信息發布精準化、信息內容定制化、信息體驗全息化的功能特點,能夠在全面了解學生的信息需求、行為習慣與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為其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滿足其差異化、多樣化的紅色文化需求,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寓教于人。

二、智媒體背景下高校紅色文化教育面臨的主要困境

智媒體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促進紅色文化與智能技術相互依存、共生交融,為紅色文化教育的發展創造新機遇、開辟新路徑的同時,其獨特的內容生產、分發、反饋方式也通過算法這一隱蔽的手段影響并重塑著大學生關于紅色文化的認知模式和行為主張,給高校紅色文化教育帶來巨大挑戰。

1.算法的迎合性會削減教育內容的選擇能動性

智媒體推動信息生產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突出表現為其能針對異質化目標群體進行知識圖譜構建和“用戶畫像”。它依據算法邏輯挖掘用戶的歷史數據,并在獲知個體特征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用戶的差異需求和行為習慣向其提供精準的信息匹配。這種個性化推薦推動信息與受眾之間面對點的連接,實現由“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根本轉變。但在算法“工具理性”的長期作用下,人們會逐漸形成數字技術依賴,沉浸于算法推薦所構建的“知識同溫層”“認知舒適區”,甚至在不同群體、代際之間造成認知撕裂與對立。在高校紅色文化教育中,當教育主客體過度依賴智媒體,持續被動地關注接受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被算法裹挾,將主動篩選教育內容的權力讓渡給算法,逐步削減自身的選擇能動性,進而導致選擇能力受限,認知視野變窄,最終會面臨由于信息的同質化而深陷“信息繭房”和認知盲區難以自拔,由于認知偏差而淡化精神信仰的困境。

2.信息資源的碎片化會擾亂紅色文化教育秩序

“電子媒介在促進文化集中化的同時,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盵3]在智媒體時代,雖然形式多樣的媒介平臺能夠憑借精準的算法推薦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資源,但部分不良媒體為了引人注目、渲染炒作,采編發布的內容往往以偏概全、斷章取義。成長于碎片化生活環境中的大學生難以接觸完整全面的信息,缺乏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尤其在看似“數字化”“標準化”算法規則的作用下,他們會逐漸產生讓算法代替自身進行信息篩選、獨立思考、科學決策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從而弱化思想的邏輯性、全局性和批判性,使認知發展趨于淺層化、單向化和片面化。隨著智媒體的全方位滲透,網絡信息碎片化傳播愈發明顯,加之不良媒體歪曲篡改革命歷史、污蔑抹黑英雄人物的惡意宣傳,弱化了紅色文化的本真要義和正向激勵作用,造成部分大學生思想意識腐化、價值觀扭曲,擾亂了規范化、系統化的紅色文化教育秩序。

3.傳播失范行為會加劇教育網絡陣地建設難度

智媒體突破了以往傳統媒介的局限,實現了無障礙放射式信息傳播,擴大了受眾的信息接收面,為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在數據挖掘、信息傳播等環節中智媒體也存在著失序失范現象,加大了網絡教育陣地的建設難度。一是智媒體傳播的淺泛化增強了網絡監管審核難度。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應用門檻不斷降低,使信息生產傳播主體日漸泛化,網絡環境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在“眾聲喧嘩”的網絡空間中,部分網民濫用言論自由的權利,肆意宣揚暴力、色情等負面信息,導致網絡傳播內容良莠不齊。辨識能力不足的大學生極易迷失在這片“信息漩渦”中,繼而引發思想異化、價值偏離等問題。二是智媒體傳播的隱匿性提高了網絡監管治理難度?;ヂ摼W賦予人們跨越現實社會以數字符號化的存在方式進行人際交往的虛擬身份,構建一種扁平化網狀的交往關系結構。在網絡社會中,網民表達意見、釋放情感、張揚個性的需求愈發強烈,但虛擬主體具有明顯的流動性、隱匿性,加之智媒體結構的開放性、媒介資源的擴散性、法律規范的漠視性等使得信息傳播形式盤根錯節,給網絡監管治理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

4.非主流社會文化思潮削弱紅色文化價值認同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蕩,社會文化思潮體系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ヂ摼W為主流文化思潮的傳播提供新場域,但開放、虛擬的網絡特性也使眾多非主流文化思潮日益侵蝕著網絡空間。這種魚龍混雜的網絡環境消解著紅色文化的崇高性,弱化紅色文化話語權,最終導致紅色文化價值認同危機。在沒有硝煙的網絡輿論戰爭中,紅色文化逐漸被糟粕文化、低俗文化稀釋,不斷遭受歷史虛無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潮的沖擊。大學生作為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主體,正處于意識形態發展的關鍵階段,但價值取向多元化、價值判斷能力缺失致使他們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更易受到非主流文化思潮的影響,難以形成關于紅色文化的正確認知,從而降低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同時,在市場經濟的影響和流量的資本邏輯引導下,各媒體平臺為了博取關注、迎合受眾心理,其內容生態的呈現趨向泛娛樂化、極端化,導致紅色文化傳播出現明顯邊緣化、過度商業化等現象,消融了紅色文化教育的引領力、輻射力和聚合力,削弱了紅色文化的價值認同。

三、智媒體背景下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路徑

《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加強網絡傳播能力建設,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盵4]為占領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陣地,順應智媒體賦能紅色文化教育的時代趨勢,高校要以優化教育內容為出發點,強化價值引導為落腳點,切實有效地推進紅色文化教育。

1.優化紅色文化教育內容

面對信息選擇維度有待擴容的問題,高校應依托智媒體打造“網絡、課堂、實踐”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以增強深度、把握“時”度、提高“活”度為著力點,加強教育內容供給,提升紅色文化教育引領力。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立足學生需求創作文化精品。教育者要主動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聚焦的文化“熱點”“難點”創作教育主題,主動設置議題,有針對性地提供優秀紅色文化作品。同時,在創作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促使他們將紅色文化內化為精神動力,外化為實踐遵循。二是堅持與時俱進,提升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的時代感。教育者要在彰顯時代主題、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的精髓要義與時代價值,拓展運用富有時代內涵的紅色文化素材,精準開發豐富的紅色文化網絡學習資源。三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生活化。高校要深入發掘運用底蘊深厚、貼近實際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創造性轉化網絡話語表達形式,提升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加快建設數字化校外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促使學生在互動式體驗中產生思想共鳴,實現紅色文化教育內外貫通。

2.建構紅色文化傳播矩陣

面對信息碎片化的傳播困境,高校應構建以技術為支撐、人才為砥柱的紅色文化傳播矩陣,占領智媒體傳播陣地制高點,增強紅色文化教育影響力。一是創新教育范式,綜合運用先進網絡技術。高校要樹立“智思維”,整體把握智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和規律,積極發揮新興媒體優勢,依托人工智能、立體視覺等先進技術打造智能學習平臺,設計沉浸式學習場景,開展精準化、可視化的教育教學。同時充分融合校報、校園廣播等傳統媒體進行優勢互補,力爭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校園媒體矩陣,提升媒體融合的協同育人實效。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專業骨干人才。高校要建構“智隊伍”,通過整合多方力量、普及專業知識、開展技能培訓、增強實踐鍛煉、完善考核機制,培育造就一批善用各種智媒技術工具、熟諳紅色文化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從而為紅色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適應智媒體時代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3.改善紅色文化教育環境

面對千變萬化的網絡環境,政府、學校和媒體應聯合發力,堅持預防、監管、懲戒三管齊下,加強網絡治理,筑牢陣地防線,守好輿論戰場,增強紅色文化教育滲透力。第一,政府要發揮網絡管控的主導作用。國家網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要對智媒體進行有效監管,建立健全監管制度,規范智能技術的使用,堅決抵制打擊非法網絡平臺。同時完善各類信息的發布與傳播機制,定期開展信息排查工作,從根源上遏制淺薄化、低俗化內容的傳播擴散。第二,高校要對校內信息傳播進行嚴格把關。通過不斷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建設功能完善的防火墻,建構完備的網絡信息數據庫,及時甄別過濾不良信息,防止其對學生的侵蝕,并在師生群體中建立一支思想素質過硬的網絡意見領袖隊伍,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第三,網絡媒體要做好輿論引導和宣傳工作。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風向標,要堅持社會效益至上,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加強正能量宣傳。尤其在內容生產輸出過程中,智媒體平臺更應向紅色文化傾斜,加大紅色文化智能推薦權重,為紅色文化教育的開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輿論生態。

4.強化紅色文化價值引導

面對非主流社會文化思潮的沖擊,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強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激發紅色文化教育凝聚力。首先,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一要加強紅色文化理論知識的輸出,幫助學生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二要加強網絡道德和媒介素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提高信息辨別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其次,發揮校園文化浸潤作用。在物質文化建設方面,學校要不斷開發利用建筑設施、文化景觀、教學場所等,將紅色文化以多樣化的藝術手法和形象化的表現形式融入校園物質文化中,使紅色文化與校園環境融為一體,推動紅色文化教育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學校要借助“兩微一抖”、官方網站等平臺傳播紅色文化,并通過豐富多彩的紅色文藝活動、娛樂競賽活動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達到“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最后,發揮社會實踐深化作用。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搭建“需要—動機—行為”聯系的橋梁,將紅色文化內化為個體意識,外化為行為習慣,推動紅色文化教育“入心”“入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盵5]在智媒體背景下,高校應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推動紅色文化教育傳統優勢與新興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積極探索新模式新途徑,聚焦紅色文化的現代價值,建構紅色文化育人體系,彰顯紅色文化精神力量,讓紅色文化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

猜你喜歡
紅色信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紅色是什么
紅色在哪里?
誰遠誰近?
追憶紅色浪漫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文化之間的搖擺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