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市場需求的飼料企業和高校育人協同探索

2024-04-25 16:13
中國飼料 2024年6期
關鍵詞:飼料行業實訓飼料

陳 盼

(河南女子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飼料產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隨著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和影響力持續擴大,飼料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隨之提升。從人才需求的角度看,飼料企業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還更為注重人才的實踐經驗、團隊協作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等綜合素質(宋林佳,2020)。然而,當前高校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導致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難以迅速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加強飼料企業與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成為雙方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1 市場需求視角下飼料企業的人才需求特點

1.1 專業知識技能 在現代飼料行業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專業知識技能已成為飼料企業選拔人才的首要標準。飼料行業的專業知識技能不僅包括動物營養學、飼料原料學、飼料加工工藝學等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涉及飼料配方設計、飼料添加劑應用、飼料質量控制、飼料安全生產等實際操作技能。具備這些專業知識技能的人才能準確分析動物的營養需求,科學設計飼料配方,合理選用飼料原料和添加劑,有效保證飼料產品的營養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趙根良,2021)。同時,他們還能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動態及時調整生產策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1.2 豐富實踐經驗 實踐經驗是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產物,能體現人才在實際工作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對挑戰的智慧。對飼料企業而言,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更能迅速融入飼料企業生產流程,在飼料原料采購、飼料配方調整、生產工藝優化、產品質量控制等關鍵環節能作出快速且準確的決策(張俊華,2020)。他們熟悉行業標準、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能有效溝通協作,確保生產安全和產品效益。此外,豐富的實踐經驗還意味著人才具備更強的創新能力和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遇到技術難題或市場變化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1.3 市場營銷能力 在市場需求視角下,飼料企業對具備 “市場營銷能力” 的人才需求日益顯著。市場營銷能力是指個人或團隊在市場環境中,通過有效分析市場需求、制定營銷策略、拓展銷售渠道、建立品牌形象等手段實現企業產品或服務銷售的能力(賈萍,2020)。對飼料企業而言,具備市場營銷能力的人才能深入了解飼料市場動態,包括原料價格變動、競爭對手情況、客戶需求變化等,擅長運用各種營銷手段(如廣告宣傳、促銷活動、客戶關系管理等)有效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能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2 人才培養視域下飼料企業與高校的內在關聯

2.1 飼料企業是高校育人的實踐平臺 如今的大型飼料企業擁有現代化的生產線、研發實驗室和豐富的市場資源,這些資源為高校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會。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往往只能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而缺乏真正的實踐體驗。但通過與飼料企業的合作,學生可以深入生產第一線,親自參與飼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操作技能,更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李永洙等,2019)。同時,飼料企業中的資深工程師、技術專家和市場營銷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行業洞察,這一寶貴的人力資源可以與高校教師合作,或者作為特聘講師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不僅能帶來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資訊,更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飼料市場的真實需求和發展趨勢。

2.2 高校是飼料企業人才的輸送基地 高校作為知識的殿堂,匯聚了大量的科研資源和教育資源。在此環境下,首先,學生可以接受系統、前沿的專業教育,深入研究和探討飼料行業的核心技術和發展趨勢。通過與行業內的頂尖教授和研究團隊合作,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為日后進入飼料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吳振暉,2023)。其次,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課程設計上,高校不僅提供傳統的理論教學,還結合行業需求開設了一系列實踐課程和實習項目,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真實的飼料生產和研發環境,深入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市場需求,確保了學生畢業后能迅速融入企業,為飼料企業帶來新鮮的思想和創新動力。再者,高校學生在學術研究和實踐活動中經常參與各種飼料行業的項目和研究,讓學生在進入企業前就已經對行業有了深入的了解,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或經驗。當這些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進入飼料企業后,他們可以迅速將所學知識和經驗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推動飼料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3 基于市場需求的飼料企業和高校育人協同策略

3.1 共同建設實訓基地 飼料企業應當積極與高校展開深度合作,共同規劃和建立集教學、科研、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的規劃與建設中,飼料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生產流程和設備配置,結合高校的教學需求,設計出符合實際生產環境的實訓場景,包括飼料原料的接收、儲存和處理區域以及飼料配方設計、混合、制粒、冷卻、包裝等生產環節(王雪梅,2022)。此外,現代化的質量控制實驗室也是實訓基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幫助學生掌握飼料質量分析和安全性評估的關鍵技能。在實訓基地運營過程中,飼料企業應派遣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實訓導師,與高校的教師團隊緊密合作,共同制定實訓計劃和教學大綱。通過組織學生實地參觀、親身參與飼料生產的全過程以及定期舉辦設備操作培訓、生產案例分析等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飼料行業的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有效提升其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

3.2 定制化飼料人才培養 為確保高校培養出的專業人才能更精準地滿足飼料企業的實際需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飼料企業與高職院校就專業人才所需的專業背景、技能要求和職業素養等展開溝通,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的教育資源制定出一套針對性強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通常包括理論、實訓和實習3 個主要環節。以三年制的飼料及相關專業為例,第一年主要集中在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上,總學時達到550 h ;第二年加強核心課程的學習,總學時達到1200 h ;而在第三年,學生將進行長達38 周的實踐學習,確保他們能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為滿足飼料企業對一線生產、操作人員的職業要求,高職院校還應特別要求學生取得國家認證的職業資格證書,通過與行業、企業、教師三者的緊密合作,按照 “職業- 任務- 能力- 項目” 的模式,共同提煉出適合的課程體系,確保學生能獲得企業真正需要的包括但不限于飼料生產技術、品質管理、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職業能力(馮志華等,2023)。

舉例來講,2019 年,作為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與農牧企業之一,遼寧新望科技有限公司隸屬的新希望集團與農牧學院簽訂了合作辦學訂單培養協議書,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學校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詳細地剖析與重構,增加了如飼料生產工藝、飼料質量控制等與企業實際需求緊密相關的課程。同時,企業也派出資深工程師和專家定期到學校進行授課和實訓指導,確保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情境緊密結合。這一 “訂單式” 培養模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和對口率,也確保了飼料企業能得到真正合適的高素質人才。

3.3 產學研深度合作 飼料企業在與高校的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時,需要聚焦于飼料行業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如飼料原料的高效利用、新型飼料添加劑的研發、飼料加工技術的改進等方面,希望通過產學研合作來取得突破。以飼料原料的高效利用為例,企業可以與高校合作,共同研究如何提高非常規飼料原料(如農作物秸稈、食品加工副產物等)的利用率。通過優化飼料配方和加工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保證飼料的營養價值,不僅有助于企業開發新的產品線,提高市場競爭力,還能為高校的研究機構提供豐富的實踐案例和數據支持(周可華和張春娥,2020);在新型飼料添加劑研發方面,產學研合作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如針對當前飼料行業中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企業可以與高校合作研發替代性的如益生菌、酶制劑等新型飼料添加劑,改善飼養動物的腸道健康,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合作項目的推進下,企業不僅能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還能在行業內樹立環保、健康的品牌形象。

在實施產學研深度合作的過程中,人才的培養和交流非常重要。飼料企業可以設立專門的實習崗位或研究生工作站,為參與合作項目的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學生可以參與飼料配方的設計、生產工藝的優化、產品質量的檢測等環節,了解飼料生產全流程。同時,企業還可以派遣技術人員到高校進行授課或開設講座,分享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趨勢,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職業素養。

3.4 人才就業與企業招聘對接 隨著現代畜牧業的發展,飼料企業對飼料配方師、營養調控師等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需要將這些具體崗位的需求與高校的專業設置進行匹配,確保招聘活動更具針對性。接下來,飼料企業應與高校的學生就業指導機構緊密合作,共同策劃和組織招聘會。如在春季學期末,企業可以與高校聯合舉辦一場專門針對飼料專業的招聘會,展示公司的基本情況、發展前景和崗位需求,還可邀請公司的技術專家或高管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飼料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在招聘過程中,企業需要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項目經驗,如在招聘飼料配方師時,應特別詢問學生在校期間是否參與過相關的課題研究或實驗項目,并要求學生提供詳細的實驗報告或研究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飼料企業能更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當然,為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飼料企業還會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職業發展機會。

3.5 企業與高校實現師資共享 飼料企業的資深專家和技術骨干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對高校學生來說非常寶貴。因此,飼料企業可以主動與高校聯系,推薦合適的專家和技術骨干擔任相關課程的兼職教師或開設專題講座。如可以邀請飼料配方設計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到高校為飼料科學專業的學生講授飼料配方設計的實踐技巧和應用案例,讓學生能了解在實際生產中的操作要點和問題解決方法。同時,高校的專任教師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飼料企業的實踐中來,如飼料科學相關專業的教師可以利用暑假時間到飼料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飼料產品研發項目,在此過程中教師能深入了解飼料行業的最新動態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對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極為有益。為了更好地實施師資共享策略,飼料企業和高校還可以共同建立師資交流平臺。如雙方可以定期舉辦師資交流會,邀請企業的專家和高校的教師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人才培養需求以及教學科研合作等議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深入剖析市場對飼料人才的需求特點,探討飼料企業與高校的內在關聯,文章基于市場需求提出了共建實訓基地、定制化飼料人才培養、產學研深度合作、人才就業與企業招聘對接以及師資共享等一系列飼料企業與高校育人協同策略,旨在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推動飼料行業人才培養與實際需求更加緊密相連,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歡
飼料行業實訓飼料
四種青貯法 飼料新鮮又適口
粵海飼料
羊飼料的營養成分及配制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飼料行業分析報告
飼料行業質量體系建設思考(二)
飼料行業質量體系建設思考(一)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飼料Ⅱ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