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拯分亞型論治失眠經驗介紹

2024-04-25 17:05張盼傅睿
新中醫 2024年6期
關鍵詞:茯神心脾酸棗仁

張盼,傅睿

1. 杭州市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五常分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 杭州 310012

陸拯教授是第二屆全國名老中醫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從醫近七十載,善治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現筆者僅介紹陸拯教授治療失眠的經驗,為臨床治療失眠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

失眠是臨床上的常見病之一,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及睡眠質量的下降,輕則入睡困難或睡眠質量欠佳,重則徹夜難眠。失眠嚴重影響日間生活和工作;反之,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失眠患者數量又呈日漸增多的趨勢。由于中醫藥治療失眠具有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及依賴性小等優勢,有較多患者傾向于選擇中醫藥治療。

1 失眠病癥新認識

失眠,古代醫籍亦有稱不得臥或不得眠。陸拯教授認為,仔細區分,失眠應當包含四種常見情況,即入睡困難、嗜睡、多夢和易醒。每種亞型的失眠,其病因病機及治法方藥又有不同,現分述如下。

1.1 入睡困難表現為不易入睡,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可見于多種疾病。病位在心,但與脾腎肝胃等臟腑有關。證型主要有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肝火擾心、痰食阻胃等。

1.1.1 心脾兩虛——補益心脾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經久不愈,兼有心悸,健忘,面色不華,體倦神疲,四肢無處安放,舌淡,脈細弱。多見于貧血、神經衰弱等。多由思慮太過,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血虛,損傷心脾。心脾兩虛,血液不足,神不守舍,故不易入寐,經久不愈;心血虛少,心神不能依附,故心悸、健忘;血虛不能榮盈色脈,因而面色不華,舌淡,脈細弱;脾虛則精微來源匱乏,不能滋養臟腑、筋脈及肌肉,因而體倦神疲,四肢無處安放。治當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加減(炒白術、茯神、炒黨參、黃芪、炒當歸、甘草、遠志、酸棗仁、木香、龍眼肉)。如脾陽不足,痰濕內阻,不寐甚者,可用養心湯(黃芪、炒黨參、酸棗仁、柏子仁、茯神、茯苓、遠志、川芎、炒當歸、五味子、半夏曲、肉桂、生姜、甘草)補益心脾,溫化痰濕。

1.1.2 心腎不交——交通心腎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反復不愈,兼有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腰酸夢遺,舌淡紅、苔光,脈細數。多見于神經衰弱等。由于素質不足,或久病體虛,或房事過度,至腎陰虧損,不能上濟于心,則心陽獨亢;亦有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于腎。腎水不足,心火獨亢,心腎失于交濟,故不易入寐,反復不愈;腎主骨,骨生髓,髓聚為腦,腎開竅于耳,腎陰不足,腦髓空虛,兩耳失養,故頭暈,耳鳴;陰虛則生內熱,故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酸;腎虛火旺,擾動精室,而為夢遺;陰液不足,虛火內盛,故見舌紅苔光,脈細數。治當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方用加味交泰丸(陸拯驗方:炒黃連、肉桂、生地黃、百合、麥冬、天冬、柏子仁、琥珀、知母、珍珠母、孩兒參),亦可用朱砂安神丸加減(黃連、炙甘草、生地黃、當歸、麥冬)滋陰清火,或用天王補心丹(炒黨參、茯苓、玄參、丹參、桔梗、遠志、炒當歸、五味子、麥冬、天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黃)滋陰養血,平補心腎,三方交替使用。

1.1.3 肝火擾心——清肝寧心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甚至徹夜不寐,兼有心煩易怒,胸脅脹滿,或頭痛,目紅,舌尖邊紅,脈弦數??梢娪谏窠浌倌馨Y及精神分裂癥等。由于情志失調,肝氣郁結,氣郁化火;或肝陰素虛,肝陽偏盛,上擾于心。肝火上擾于心,則心神失寧,故入睡困難,甚至整夜不寐,心煩易怒;情懷失暢,肝氣郁結,因而胸脅脹滿;肝火上炎,擾及頭目,故頭痛,目紅;肝火旺盛,則舌邊紅,脈弦;肝火上擾心神,致心火偏旺,則見舌尖紅,脈數。治當清肝寧心。方用清肝寧心湯(陸拯驗方:生赭石、青龍齒、蓮子心、石菖蒲、合歡皮、柏子仁、琥珀、百合、生地黃、麥冬、孩兒參、炙甘草)。若癥勢較緩者,可用酸棗仁湯(酸棗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滋肝益心。

1.1.4 痰食阻胃——消食祛痰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病程暫短,兼有胸悶脘痞,腹中不舒,噯腐吞酸,矢氣惡臭,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滑。由于飲食失節,脾胃運化失常,積食生痰,痰食互阻,氣機升降受阻,累及心神,發生本癥。飲食停滯中宮,宿滯不化,積濕釀痰,氣機升降不利,上干于心,故入睡困難;因系痰食內阻的實證,故病程短暫;脾胃受傷,氣機被阻,因而胸悶脘痞,腹中不舒;飲食積滯,胃氣失降,則噯腐吞酸;脾氣失運,則矢氣惡臭;痰食阻滯中焦,故脈滑;如食積尚未化熱則舌苔白膩,食積已化熱則舌苔黃膩。治當消食祛痰,方用越鞠丸(香附、川芎、蒼術、神曲、梔子)。如食積停滯不化,可用保和湯(炒麥芽、焦山楂、萊菔子、厚樸、香附、甘草、連翹、陳皮)消導積滯;若食積已化,而胃氣未和,或痰阻胃中,氣機失暢,可用加味半夏秫米湯(陸拯驗方:制半夏、秫米、茯苓、化橘紅、石菖蒲、炒黃連、陳膽星、合歡皮、生甘草)和胃安神。

1.2 嗜睡嗜睡,又稱多寐或嗜眠,指無論晝夜,時時欲睡,喊之即醒,醒后復睡。多有寒濕之邪偏盛,陽氣不足所引起。證型主要有濕邪困脾、中氣不足、陽氣虛弱等。

1.2.1 濕邪困脾——燥濕健脾主要表現為:時時欲睡,喊之即醒,醒后復睡,多見于梅雨季節,兼有胸悶脘痞,身體沉重,四肢無力,不欲言語,舌苔白膩。由于平素過食肥甘厚味,或久居潮濕之地,致濕邪停留中焦,脾陽受困,清氣不升,累及心竅,而成本癥。治當燥濕健脾,方用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如兼濁邪中阻,惡心嘔吐者,可用不換金正氣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姜半夏、藿香、生姜、大棗)芳香化濁,健脾和中;若濕邪上蒙心竅,嗜睡甚者,可用太無神術散(蒼術、陳皮、藿香、厚樸、石菖蒲、甘草、生姜、大棗)燥濕化濁,芳香開竅。

1.2.2 中氣不足——補氣健脾主要表現為:時時思睡,食后尤甚,兼有倦怠乏力,或大便溏泄,舌苔薄凈,脈虛弱。多因素體虛弱,脾氣不足;或熱病之后,脾胃之氣受傷;或勞逸失調,損傷脾氣,致中氣不足,損及于心,發生本癥。中氣不足,脾運無力,清陽失升,心氣失充,故時時思睡,食后尤甚;脾氣虛弱,無以化生精微,肌肉筋脈失于滋養,故倦怠乏力;脾氣虧損,運化不健,因而大便溏泄;舌苔薄凈,脈來虛弱亦屬于中氣不足的征象。治當補氣健脾,方用六君子湯加減(姜半夏、陳皮、白術、黨參、茯苓、甘草)。如兼中氣下陷,腹重脫肛,可用補中益氣湯(黃芪、白術、陳皮、升麻、柴胡、人參、甘草、當歸)補益中氣,升舉墜陷;若中氣下陷而夾濕邪內阻,時時思睡,倦怠短氣,小腹墜脹,胸悶脘痞,可用調中益氣湯(人參、黃芪、陳皮、甘草、升麻、柴胡、木香、蒼術)補益中氣,燥化濕邪。

1.2.3 陽氣虛弱——溫陽益氣主要表現為:嗜眠蜷臥,兼有精神衰疲,食少,懶言,畏寒,肢冷,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多由年老體衰,或久病虛弱,腎陽不足,不能溫煦于脾,使脾腎陽氣俱虛,陰寒偏勝,傷及心陽,形成本癥。脾腎陽虛,陰寒偏盛故嗜眠蜷臥;脾陽虛弱,運化無權,故飲食減少;腎中元陽不足,脾氣虛弱,因而精神衰疲,不欲言語;陽氣不足,內不能溫煦五臟,外不能敷布肌膚,故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弱,亦屬于陽氣不足,陰寒內盛的外候。治當溫陽益氣,方用附子理中丸(附子、人參、炮干姜、炙甘草、白術)。如陽虛兼陰血不足者,可用六味回陽飲(人參、炮干姜、附子、甘草、熟地黃、當歸)溫陽濟陰,補益氣血。

1.3 多夢多夢,是指睡后亂夢紛紜,或夜夢亡人,不能熟眠而言。多由情志失調或臟腑虛損所引起。但亦有一時情志失調,或勞倦過度,或飲食失節所致,偶爾出現睡后夢擾。證型主要有肝火擾心、心膽氣虛、心脾血虛、心肺氣虛、腎不濟心等。

1.3.1 肝火擾心——清肝安神主要表現為:睡后亂夢紛紜,夢中多見野外草木,或大火燔灼,兼有神煩不安,頭痛,目赤,或胸脅脹疼,舌尖邊紅,脈弦數。此證型可見神經官能癥及精神分裂癥等。由于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郁化火,上擾于心,神失守舍,因而發生本癥。肝中氣火偏盛,上擾心神,故睡后亂夢紛紜,夢中所見多為野外草木,或大火燔灼;氣火偏旺,神失寧靜,故神煩不安;肝火上擾頭目,因而頭痛,目赤;肝氣郁結,絡脈被阻,而為胸脅脹疼;舌紅,脈弦為肝火旺盛之象;舌尖紅,脈數,為心神被擾之征。治當清肝安神,方用清肝寧心湯(見上)。若胸脅脹痛甚者,可加郁金、川楝子疏肝調氣;大便秘結,目赤甚者,可加龍膽草、大黃瀉火通便。

1.3.2 心膽氣虛——補心寧膽主要表現為:閉目入夢即有夢擾,夢中所見多為驚險事物,睡時易于驚醒,兼有心悸不安,遇事善驚易恐,舌質淡,脈弦細無力。本證型多見于神經衰弱等。多因素體不足,心氣虛弱,膽氣不壯,或暴受驚駭,情緒緊張,終日惕惕,致心膽之氣受傷,故引起本癥。心膽兩虛,心虛則神搖不安,故閉目入睡即有夢擾,心悸不安;膽虛則好驚易恐,故夢中所見多為驚險事物,睡時易于驚醒,遇事善驚易恐;心膽氣虛,無以榮舌充脈,故見舌淡,脈弦細無力。治當補心寧膽,方選十味溫膽湯(半夏、枳實、陳皮、茯苓、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熟地黃、人參、甘草、生姜、紅棗)。

1.3.3 心脾血虛——補益心脾主要表現為:睡后夢擾,夢中所見多為往事遺跡,或夜夢亡人,兼有心悸怔忡,遇事善忘,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淡紅,脈細弱。此證型多見于神經衰弱等。由于思慮勞倦,損傷心脾,或吐血、便血,耗損血液,致心脾血虛,神失所主,故產生本癥。心脾虧損,血少神不守舍,故睡后夢擾,夢中所見多為往事遺跡;血虛不能養心,心神無以依附,故心悸怔忡,遇事善忘;脾虛不能化生精微,肌肉筋脈失于濡養,因而神疲乏力;血虛不能榮盈色脈,故出現面色少華,舌淡紅,脈細弱。治當補益心脾,方選十四友丸(柏子仁、遠志、酸棗仁、紫石英、熟地黃、當歸、茯苓、茯神、人參、黃芪、阿膠、肉桂、龍齒)加減。

1.3.4 心肺氣虛——補益心肺主要表現為:睡后夢擾,夢中所見多為悲慘事情,兼有面色 ?白,氣短咳喘,心悸不安,舌淡嫩,脈虛弱。此證型多見于神經官能癥等。多因素體虛弱,心肺不足,或情志失調,喜悲太過,損傷心肺,致神失寧靜,不能安宅,故發生本癥。心肺兩虛,肺虛則魄不定,心虛則神不寧,故睡后夢擾,夢中所見多為悲慘事情;氣虛則血亦虛,不能榮色充脈,故面色 ?白,舌淡,脈虛弱;肺氣虛弱,肅降之職失常,因而氣短咳喘;心氣不足,神不安宅則為心悸不安。治當補益心肺。方選安神定志丸合補肺湯加減(茯苓、茯神、人參、黃芪、熟地黃、遠志、石菖蒲、龍齒、五味子、紫菀、桑白皮)。

1.3.5 腎不濟心——補腎寧心主要表現為:睡后夢擾,夢中所見多為水中事物,兼有心悸,易煩,頭暈,目眩,兩耳鳴響,或遺精,舌紅,脈細數。本癥可見于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后期等。由于素體不足,腎陰已虧,不能上濟于心,或房事過度,泄精頻繁,耗傷腎陰,虛火妄動,上擾心神,故形成本癥。腎陰不足,水不濟火,心火內動,神志被擾,故睡后夢擾,夢中多為水中事物;腎陰虧損,心火亢盛,故致心悸,易煩;陰虛于下,陽盛于上,因而頭暈,目眩,兩耳鳴響;虛火擾動精室,故致遺精;腎陰虧損,心火偏旺,故見舌紅,脈細數。治當補腎寧心,方用天王補心丹。若心火旺盛,不能下交于腎,心腎失交,宜用加味交泰丸交通心腎。

1.4 易醒易醒,指睡眠反常,不能熟睡,時時欲醒而言。常與不寐、多夢互相聯系,僅主次不同而已。癥因主要有心肝血虛、心膽氣虛等。

1.4.1 心肝血虛——滋肝寧心安神主要表現為:睡眠不熟,時時醒來,兼有面色少華,心悸,健忘,頭目眩暈,舌淡紅,脈弦弱。本證型可見于貧血及神經衰弱等。由于素體虛弱,營血不足,或喜怒太過,思慮勞倦,耗傷陰血。心主血,肝藏血;心血不足,肝血虛少,則心神失于所養,肝魂不能安寧,因而形成本癥。心虛神失所養,肝虛魂不安寧,故睡眠不熟,時時醒來;心血虛損,故心悸,健忘;肝血不足,不能上注頭目,因而頭目眩暈;心肝血虛,不能上榮面舌,充盈脈道,故面舌少華,舌淡紅,脈細弱。致當滋肝寧心,養血安神。方用酸棗仁湯。如心肝血虛損及于脾,兼見氣短,自汗,神疲,食少,可用黑歸脾丸(熟地黃、白術、茯神、當歸、酸棗仁、人參、黃芪、龍眼肉、木香、甘草、遠志、生姜、大棗)補血安神。

1.4.2 心膽氣虛——補心寧膽定驚主要表現為:夢眠不安,易于驚醒,兼有心悸不寧,膽怯驚恐,甚則坐臥不安,飲食少思,舌淡、苔白,脈弦虛。此證型可見于神經官能癥及精神分裂癥等。多因素體柔弱,心氣不足,膽氣不壯,或精神過度緊張,損傷心膽之氣,致神魂不能寧靜,故引起本癥。心虛則神不安宅,膽虛則魂不寧靜,故夢眠不安,時易驚醒,心膽兩虛,意志不定,故心悸不寧,膽怯驚恐或坐臥不安;虛怯不止,累及脾胃,致脾運不健,胃納失常,因而飲食少思;心膽虛弱,則見舌淡,脈弦虛,氣虛則夾痰濕而苔白。治當補心寧神,寧膽定驚。方用十味溫膽湯。如兼心血不足,膽氣虛弱不甚,可用平補鎮心丹(酸棗仁、五味子、天冬、麥冬、熟地黃、遠志、人參、山藥、肉桂、龍齒、朱砂、茯神、茯苓、車前子)補益氣血,鎮驚安神。

2 失眠專用藥對

以上介紹了陸拯教授治療失眠各亞型的主要臨床表現、病因病機、治療方法及其方藥。而在臨床應用中,也十分擅長運用藥對治療失眠證,臨床應用中均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選用常用的幾組藥對,分享如下。

2.1 龍骨-牡蠣,潛陽鎮心寧神龍骨:味甘、澀,性平,歸心、肝、腎、大腸經,具有鎮靜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作用。主治失眠,怔忡,驚癇,癲狂,眩暈,自汗,盜汗,遺精,久瀉,崩漏,帶下等。飲片可分生、煅兩種:生藥味甘澀,性微寒,鎮靜安神、平肝潛陽力勝,多用于失眠、怔忡、驚癇、癲狂、眩暈;煅藥味甘澀,性平,收斂固澀(包括斂汗固精、澀腸止瀉、止血療帶、生肌斂瘡)力強,多用于自汗、盜汗、遺精、久瀉、帶下、瘡瘍不合等。

牡蠣:味咸,性微寒,歸肝、膽、腎經,具有平肝潛陽、化痰軟堅、收斂固澀、制酸止痛的作用。主治頭目眩暈、手足瘛疭、自汗盜汗、胃痛吐酸,遺精、崩漏、帶下、瘰疬、癭瘤等。飲片可分生、煅兩種:生藥味咸澀,性微寒,平肝潛陽、化痰軟堅力勝,多用于頭目眩暈、手足瘛疭、瘰疬、癭瘤;煅藥味咸澀,性平,收斂固澀、制酸止痛力強,多用于自汗、盜汗、胃痛吐酸、遺精、崩漏、帶下等。

龍骨、牡蠣,常用于肝陽上亢、陰不入陽,或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的失眠多夢患者,兼見頭暈、自汗、盜汗。頭暈較重的肝陽失眠患者,一般選用生龍骨10~30 g 先煎,生牡蠣10~30 g 先煎;自汗、盜汗嚴重的陰虛火旺失眠患者,選用煅龍骨、煅牡蠣各10~30 g,與其他藥物同煎。

2.2 化橘紅-天南星,化痰寧心安神化橘紅: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等作用。主治濕痰或寒痰咳嗽、食積嘔惡、胸悶等。

天南星:味苦、辛,性溫,歸肺、肝、脾經,具有祛風止痙,燥濕化痰等作用。主治破傷風、癲癇、中風、咳喘等。飲片可分為生制、姜制、膽制三種:生藥味苦辛,性溫,有毒,祛風止痙力專,多用于破傷風、癲癇、中風;姜制藥味苦辛,性溫,燥濕化痰力勝,多用于濕痰咳喘;膽制藥味苦性涼,清熱化痰,熄風定驚力強,多用于熱痰咳喘、急驚風、癲癇等。治療痰濕、寒痰引起的多夢、嗜睡,常用姜南星;治療痰熱引起的失眠、多夢,常用膽南星。痰食阻滯者,亦可配伍使用。

化橘紅、天南星雖無直接的安神作用,卻能通過化痰,而間接起寧心安神之作用,常用于由痰邪引起的失眠、多夢、嗜睡等表現,臨床當辨寒痰、濕痰、熱痰之不同,合理選用南星制品。一般化橘紅3~10 g,南星5~10 g。

2.3 靈芝-琥珀,益腦鎮驚安神靈芝:靈芝味甘,性平,具有益腦安神、補氣健體的作用。善治不寐心悸、精神疲乏之證。

琥珀:琥珀味甘,性平,具有鎮驚安神、散瘀通淋的作用。善治不寐心煩,血淋澀痛之證。

靈芝、琥珀合用,靈芝補而不滯,琥珀散中有收,而安神定驚之力加強。一般靈芝10~20 g,琥珀3~5 g,入煎劑。因琥珀口感難以服用,不易吞下,沖入中藥又常漂浮于藥汁之上,因此,取粗屑煎服,經臨床驗證效果不減[1]。

2.4 茯神-遠志,祛痰利水安神茯神:味甘、淡,性平,歸心、脾經,《名醫別錄》載茯神“主辟不祥,治風眩、風虛……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等。具有寧心、安神、利水作用。主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等。

遠志:味苦、辛,性溫,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止咳的作用。主治失眠、健忘、精神錯亂,咳嗽多痰等。飲片可分為甘草制藥、蜂蜜炙藥兩種:甘草制藥味辛苦微甘,性溫,以安神益智力勝,多用于失眠、健忘、精神錯亂;蜂蜜炙藥辛苦微甘,性溫偏潤,以祛痰止咳力強,多用于咳嗽痰多。

茯神、遠志合用,常用于脾虛、濕滯、痰阻的失眠多夢患者。一般選用茯神10~15 g,遠志4~6 g。因遠志對黏膜有刺激作用,故生藥內服較少,臨床辨證選用甘草制或蜂蜜炙藥。

3 病案舉例

筆者有幸跟隨陸拯教授臨床學習3 年,步入工作崗位后時常遇見失眠患者,以陸拯教授所授之法應用于臨床,效果甚佳,分享如下。

例1:陸某,女,59 歲,2020 年12 月23 日初診。反復睡眠不佳20 余年。夜間淺寐,醒后不能再次入睡,曾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長期服用西藥抗焦慮和助眠,因親人去世后睡眠不佳加重,甚則徹夜難眠,伴胸悶不舒,潮熱汗出,夜間盜汗,手足心熱,大便干結,4~5 天1 次,舌紅、苔黃膩,脈弦細數。診斷:失眠(入睡困難);證屬心腎不交。處方:炒黃連8 g,炒柴胡6 g,肉桂、陽春砂仁各4 g,黃柏、炒黃芩、麥冬各10 g,龜甲、合歡皮、酸棗仁、熟地黃、雞內金各15 g,琥珀5 g,靈芝、石決明、淫羊藿、火麻仁、白術、炒麥芽各20 g,煅龍骨、地骷髏各30 g。7 劑,每天2 次,每次1 包,約200 mL,飯后口服。

2021 年1 月6 日二診:不耐中藥味苦,故每晚服用1 包即半劑,半月服盡,睡眠較前有所好轉,大便較前通暢,2~3 天1 次。原方減陽春砂仁,加夜交藤30 g,14 劑,煎服方法同前。

2021 年2 月22 日三診:服藥后睡眠較前好轉,能入睡,夜間可睡4~5h,但但感腹部脹滿,大便偏干結,每天1 次,又不慎感冒,惡寒發熱,前額頭痛,咽喉疼痛,周身肢節酸痛,少量咳嗽。處方:原方減黃柏、龜甲、合歡皮、淫羊藿、熟地黃,加制大黃、白芷各5 g,荊芥、玄參各10 g,薄荷6 g,羌活4 g。5 劑,煎服方法同前。

2021 年10 月10 日四診:2 個月來睡眠不佳又有反復,難以入睡,大便每天1 次,微干,舌紅、苔薄白,脈弦。處方:生白術、山藥、炒谷芽、炒麥芽各20 g,炒白芍、茯苓、炒黨參各15 g,白扁豆、陳皮、柏子仁、制遠志、廣藿香、蒲公英各10 g,甘草8 g,紅棗12 g,炒柴胡、木香各6 g,首烏藤30 g。7 劑,煎服方法同前。

按:患者素體不足,久病體虛,致腎水不足,心火獨亢,心腎失于交濟,故不易入寐,由來二十年,反復不愈;陰虛則生內熱,出現手足心熱,潮熱盜汗;陰液不足,虛火內盛,故見舌紅脈象細數。然則患者除心腎不交外,又有肝郁化火擾心之象,患者因親人去世,肝氣郁結,故胸悶不舒;肝氣化火擾心,擾動心神,加重徹夜難眠;舌紅、苔黃膩、脈弦為肝火之象。一診取加味交泰丸合天王補心丹交通心腎、清心安神之義,兼清肝寧心湯疏肝解郁,佐潤腸通便。方用黃連、黃柏、黃芩、柴胡、龜甲、麥冬瀉虛實之火;肉桂引火歸元;柴胡、合歡皮疏肝,酸棗仁與琥珀、靈芝安神,與麥冬又奏潤腸通便之效;煅龍骨、石決明鎮驚安神;淫羊藿、熟地黃取“善補陰者,必陽中求陰之意”補肝腎;火麻仁、地骷髏、生白術潤腸通便,雞內金、炒麥芽、陽春砂仁顧護胃氣。二診諸癥如前,原方基本不變。三診出現感冒,急則治標,減滋補之藥,加荊芥、羌活、白芷祛風除濕,玄參、薄荷利咽止痛。四診正值秋雨綿綿,濕氣困乏,忽冷忽熱,腸胃不適,以脾胃為根本,參苓白術散加減健脾為主;睡眠不佳反復,加首烏藤、柏子仁、遠志安眠為輔。

例2:仲某,女,50 歲,2022 年11 月12 日初診。睡眠不佳十余年。十余年來睡眠不佳,入睡困難,或易醒,醒后難以再次入睡,面色少華,神疲乏力,形體偏瘦,胃脘常有隱痛,大便干結,解之乏力,有胃炎腸化病史及腸息肉切除史,有長期服用安眠藥史,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膩,脈浮緩帶弦。診斷:失眠(入睡困難、易醒),證屬心脾兩虛。處方:枳實、白芍、麥冬、當歸、白扁豆、黨參各15 g,防風8 g,炒枳殼、荊芥、川芎、郁金各10 g,山藥20 g,薏苡仁、靈芝、白術、首烏藤各30 g,炒柴胡5 g。7 劑,每天1 劑,水煎服。

2022 年11 月21 日二診:服藥后大便干結較前好轉,但睡眠不佳未見緩解,舌淡、有齒痕,苔薄凈,脈寸浮緩,關尺沉滑。原方減郁金,炒枳殼10 g加至15 g,加黃芪、茯神各15 g,火麻仁20 g,酸棗仁10 g。7 劑,每天1 劑,水煎服。

2022 年11 月26 日三診:服藥后入睡較前容易,醒后能再次入睡,但昨日不慎飲食后出現胃脘隱痛不適,遂停藥來診,舌淡有齒痕、苔白,脈寸浮緩,關尺滑。處方:原方減當歸、炒柴胡,加焦神曲、香茶菜各30 g,姜半夏10 g。7 劑,每天1 劑,水煎服。

2022 年12 月2 日四診:服藥后胃脘隱痛緩解,但偶有脹滿,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脈寸浮緩。原方減姜半夏,加木香10 g,7 劑,每天1 劑,水煎服。

2022 年12 月12 日五診:服藥后基本能入睡,可睡5~6 h,中途不易醒,胃脘不適基本消失,但肛周瘙癢,舌淡紅、有齒痕,脈寸浮滑,關尺弱。原方減麥冬、六神曲,加桂枝8 g,黃柏5 g,7 劑,每天1 劑,水煎服。

2022 年12 月20 日六診:睡眠可,大便通暢,每天1 次,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脈細緩。原方減火麻仁、香茶菜、木香,加當歸12 g,藿香、厚樸花各10 g。7 劑,每天1 劑,水煎服。繼續觀察。

按:患者心脾兩虛,神不守舍,故不易入睡、易醒,由來十余年,經久不愈;血虛不能榮盈色脈,因而面色少華,舌淡;脾虛則精微來源匱乏,不能滋養,因而神疲乏力、大便難解,脈緩弱;脾胃虛弱,運化不健,故胃脘隱痛不舒;水濕困脾,故舌淡胖有齒痕。治當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加減,靈芝、首烏藤、郁金安神,按之有弦脈,加郁金、炒柴胡解郁;黨參、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生白術益氣健脾滲濕;白術、當歸、白芍、川芎補氣血以通便;枳實、炒枳殼行氣通便;麥冬潤腸通便;脈象浮,覺有表證,加荊芥、防風祛風解表。二診弦脈不明顯,減郁金,睡眠不佳未見改善,加茯神、酸棗仁、黃芪健脾寧心安神,火麻仁配酸棗仁,加重枳殼,以加強通便之功。三診睡眠有所改善,但胃脘不適,減當歸、柴胡,加焦六神曲、香茶菜、姜半夏和胃消食止痛。四診胃脘脹滿,苔白,濕氣困乏,減半夏,加木香順氣化濕。五診舌象濕氣困乏,加桂枝溫化濕氣,肛周瘙癢為濕氣化熱,加黃柏以清下焦濕熱,兼防桂枝溫燥。六診睡眠、大便可,胃脘不適消失,減火麻仁、香茶菜、木香,舌淡、苔白仍為濕氣困脾,心脾氣血虧虛之象,加藿香厚樸花芳香化濕、當歸補血。因一直寸脈呈浮象,此為表證,荊芥、防風貫穿藥方始終,以祛風解表,2022 年12 月25 日患者再因咳嗽來診。

4 小結

陸拯教授認為,失眠應當根據具體表現分為入睡困難、嗜睡、多夢和易醒等四種情況,并較為全面地分析了不同亞型失眠的病因病機及方藥治療,列舉了特色藥對,豐富和發展了失眠的治療思路和方法,為臨床治療失眠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筆者臨床應用多以陸拯教授之法,其效甚佳。

猜你喜歡
茯神心脾酸棗仁
茯神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質量控制研究進展
酸棗仁:失眠嗜睡均可調
過桃花村
治神經衰弱
茶香沁心脾 茶方養五臟——樂氏同仁茶飲
茯神小米粥治失眠
酸棗仁湯治療甲亢失眠的效果觀察
Overview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n the Poria with Hostwo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歸脾湯與酸棗仁湯合用治療抑郁癥25例療效觀察
安臥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9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