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與現實

2024-04-25 04:44李偉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西融合中國油畫文化自信

摘 要: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是一個歷史與現實的根本性問題,這種研究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油畫發展的脈絡和文藝精神的面貌,也是中國油畫藝術精神構建的歷史與現實順應文化強國戰略的需要。立足當下,追溯古今,對中國油畫藝術興起與發展歷史進行研究,就是對其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的探索。試圖結合不同時代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從五個階段對中國油畫藝術構建的歷史脈絡加以探索,并從新時代文化強國的角度對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給予理論與價值上的分析。

關鍵詞:中國油畫;中西融合;文藝精神;新時代;文化自信

一、中國早期油畫現象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藝精神博大精深。在儒學為主、諸家并蓄的思想場域中,逐漸形成了中國傳統美術文藝精神的審美理想和整體面貌。中國傳統美術文藝精神的哲學觀、宇宙觀都以“師自然、師古人、師造化”的精神構建完美的人生境界,其核心是“自然論”,以天人、心物、形神和文質的統一構建為主,以宏大的自然觀探索崇高的人生價值,這種執著的中華文藝精神深入骨髓,歷經千年,從未改變。北宋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價值追求與人生境界也應驗了這種判斷,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建構的源泉也在于此。

早期中國油畫的出現離不開宗教的傳播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自隋唐時期起,西方傳教士就扮演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他們帶來了歐洲圖畫、書籍等,這些新物象以最直觀的視覺藝術形式開始影響中國美術。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強大的文藝場域中,這些西學傳播有限,影響甚微。宋元時期,亞歐大陸路商道長期阻塞,交流中斷。明清時期,中國有鄭和七下西洋,西方有1514年來廣東的阿爾發耳。隨后,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傳教士陸續出現在廣州和東南沿海城市,他們都有可能是油畫在中國的最早傳播者。

中國現存最早的油畫是《木美人》,雖不知作者為何人,但從畫中女人的端莊氣質上可以看到東方女性的高貴典雅之美。17世紀初,傳教士利瑪竇將油畫作品帶到中國?!独敻]中國札記》詳細記錄了利瑪竇于1601年1月進京覲見萬歷皇帝,他送的禮品中有幾幅油畫和銅版畫。其中的油畫作品以寫實主義手法結合明暗、透視法等技巧得到了一些中國宮廷畫家和文人士大夫的認可和學習,并稱他為“西儒”。其學生游文輝的《利瑪竇像》是有史可查的第一幅中國油畫。清代初期,傳教士的西學技藝得到了清朝統治者的認可,并被聘為宮廷畫師,服務于統治階層。一些宮廷畫家也嘗試將中西繪畫進行結合,“取西法而變通之”,以焦秉貞的《仕女圖》為代表。胡敬的《國朝院畫錄》記錄了焦秉貞的作品結合了西方透視、光影和色彩來豐富畫面內容,但這種西洋畫風格不符合傳統文人畫“尚雅”的審美趣味,所以油畫早期在中國的傳播也有不受待見、備受爭議的一面,被視為不入流的邪淫之物,難入畫品。乾隆年間,油畫在中國的傳播得到了好轉,意大利人郎世寧、潘廷章,法國人王致誠等被聘為宮廷畫師,尤其郎世寧的《平定西域圖冊》《乾隆戎裝像》得到了乾隆帝的好評,改變了乾隆帝對油畫的認識,并讓包衣(家奴)學習油畫,他們成為中國最早學習油畫的群體。1754年,王致誠創作了油畫《綽羅斯和碩親王達瓦齊》,他同郎世寧相比,其油畫語言有較多的保留。1757年,乾隆帝實施了“一口通商”的政策,西洋畫在中國的傳播日漸衰微,只有廣州口岸的藝術活動較為活躍,兼顧中西樣式的“外銷畫”持續繁榮了近百年。1774年,史貝霖在廣州因繪制外銷畫而出名,是廣州地區架上繪畫的代表,推動了清代布面油畫在廣州的發展。喬治·錢納利描繪了當時中國基層社會的溫暖和質樸,與郎世寧所繪的宮廷奢豪形成鮮明對比。此時,油畫傳播過程從“宗教化”轉向了“世俗化”,由上層社會轉移到下層社會,體現出由雅到俗的歷史與現實。

1840年后,中國社會推動了“西學東漸”。19世紀下半期,引進、傳播和改變促成了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為深刻的社會巨變。經歷了清末一系列的社會運動,清政府主動公派留學生,但很少涉及美術領域,僅有通過游歷歐美參觀學習的官史文人,如薛福成、康有為、徐詠清、張聿光、周湘等游歷了多國美術館及博物館,他們直面大師名作,改變了中國文人以往對于油畫的膚淺認識,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了西畫的影響。時代的局限性導致中國油畫只能是中國畫法參用西法繪制,這種繪畫方式也是該時期油畫的特色。19世紀末,在留學潮流與外來文化的影響下,中國油畫藝術逐漸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被重新定義,也成了中國文化構建的一部分。

1911年之后,在西方科學主義思潮進入美術領域的影響下,留學熱潮日漸興盛。在面對社會現實需求的背景下,出國留學成為振興民族美術的捷徑。隨著中西文化合流及“洋畫運動”的深入展開,西方美術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引進和傳播,并逐漸打破了千年以來文人畫一統天下的局面,促使中國美術重新迸發出生機與活力。當時的油畫以絢麗的色彩、厚重的筆觸和強烈的對比等特有屬性續寫了中國遭受外來侵略的歷史與現實。此外,中國油畫以國粹的形式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以本土化構建為主的思想被大眾認可,在全民族救亡圖存、奮起抗爭和爭取民族獨立的道路上,油畫藝術成為時代主題中最活躍的藝術領域之一。由片段拼湊的形態向全面啟蒙時代進行轉換和發展,其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呈現出“思潮跌宕、流派紛呈”的景象,成為20世紀中國重要的視覺藝術。

二、中國油畫藝術的啟蒙與實驗

1919年的“五四運動”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是中國油畫真正啟蒙與實驗的開始。不論中國油畫藝術的現代化,還是外來油畫藝術的中國化,中國藝術界都堅定地邁出了啟蒙與實驗的步伐。

首先,思想構建發生變化,如陳獨秀提出“美術革命”,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李大釗竭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等;其次,留學畫家學成歸來,推動了油畫走出傳統、重視寫生,將中西繪畫進行結合;最后,“五四運動”思潮催生了大眾審美情趣的變化和油畫藝術現代性構建,語言、文化、藝術等都以簡化易懂的形式傳播先進文化和革新思想,通過大眾化文藝思想塑造現代國民形象。油畫藝術本土化的思想加強,藝術家從表現技法、風格樣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將藝術語言、表現手法、藝術風格等藝術問題的變革視為中國藝術現代性理想構建的前提。面對西方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藝術的成功實驗,藝術家們也想以此構建中國油畫藝術現代化的本體框架。

另外,美術教育改良革命推動了中國油畫藝術現代性構建。留學畫家以習得的經驗付諸中國藝術教育實踐。例如:李鐵夫將純正的西方油畫引入中國藝術場域中,以現實主義、古典主義結合印象主義的表現技法,改變了中國早期油畫“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窘境,樹立了“中國油畫”新模式;李叔同是第一個接受西洋畫學習的留學生,于1910年回國并在天津任教,他提倡寫生和使用人體模特進行教學,組建了“寧社”“樂石社”“洋畫研究會”等來倡導美育。隨著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學院派”油畫興起。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成立了“畫法研究會”,邀請了賀良樸、湯滌、李毅士、吳法鼎、陳師曾、徐悲鴻等繪畫名家為導師,以兼容中西、提倡科學的精神研究美術。1919年,江可卿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天馬會”,使不同媒介的藝術、不同年齡的藝術家和不同風格的人們進行藝術交流,推動了中國美術的革新。大量的文人畫復興運動在中外產生了互動效應,也回應了這一時期的德國表現主義,此后大批社團和眾多學術周刊產生,這些學術社團周圍聚集著眾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并形成自由的藝術氛圍,這種自由的學術氛圍和提倡各自革新的愛國畫家,共同推動了中國油畫的發展。1930年以后,中國美術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傾向于悲壯的社會現實和政治宣泄,服務于政治宣傳,油畫藝術曾經向往自由主義的理想精神開始退潮。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一切為抗戰、為救亡成為時代的呼喚,民族救亡的浪濤使藝術的流派之爭戛然而止,組織全社會一切力量抗戰救國的呼聲高起,愛國性質的民族救亡思想占據了時代主流,民族救亡的歷史使命蓋過了一切藝術流派和思想之間的爭論,文藝成為抗日動員宣傳和發動人民群眾的文化武器。為培養黨的文藝宣傳干部,服務于新民主主義的文藝事業,延安魯藝以“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情懷,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藝青年,如美術學家王朝聞、油畫家羅工柳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20世紀40年代,中國到了最艱難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為調動一切抗日力量服務于抗戰宣傳。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廣泛深刻地講述了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文藝工作中的政策,直到今天,它還是中國文藝構建的重要法寶。

三、中國早期國家敘事形式的油畫藝術構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掀起了油畫藝術發展的新篇章。初期的社會語境相對開放,各門類藝術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油畫家們在時代與變革中力求新作為,他們的油畫作品以鮮活的形象和強烈的視覺效果塑造現代美術的新面貌;美術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油畫藝術的構建,油畫在題材內容、表現方式、作品內涵上都呈現全新的面貌。油畫藝術構建在于國家敘事下的油畫與歷史、油畫與現實的關系,即在現實主義和“人民性”文藝理想邏輯基礎上構建的以“為人民服務”的時代主題或“人民性”的藝術。油畫作品是對生活、對現實、對時代以及對生命和人生理想的感受、認識、理解和想象的表達,因此中國油畫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賦予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反映基層社會現實的生活景象成為藝術創作的源泉,畫家們在人物和環境的題材構建上將各種各樣的趣味場景充分表現出來。同時,創作聯系現實成為畫家們的創作理想,這一思想對油畫藝術的建構影響延續至今,這也催生了中國油畫藝術在20世紀50年代走向自我建構的本土新樣式,淡化了“西畫”的影響,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各個美術院校的推動下明確了畫種和具體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油畫藝術注定偏愛社會主義寫實風格,文藝創作與革命戰斗有不解之緣,長期的革命現實鑄就了20世紀50年代油畫藝術家的革命寫實主義風格和浪漫主義氣息。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第一代油畫藝術家經歷了革命現實的長期洗禮,他們的藝術風格帶有濃郁的革命氣息。先是胡一川、王式廓等從延安走出來的油畫家,后有羅工柳、莫樸等緊隨其后,他們都是以革命題材創作為主的油畫家。其次,留學畫家的油畫創作也主動回歸于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現實文藝敘事形式的影響下,他們的藝術創作風格、樣式以及思想習慣也日趨人民化,原以抽象或表現主義為主的風格,開始走向社會主義的現實寫實創作,寫實性更能適應當時中國的時代主題,以徐悲鴻為代表的學院派寫實畫法得到了推崇。再次,堅持自己藝術思想獨特性理念的油畫家,繼續提倡中西結合的創作方法。最后,20世紀60年代初,主流藝術思想和宏大主題性的油畫創作給中國現代油畫注入了全新的動力,其中不少畫家創作了一些關于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的優秀作品,這種以“主題性”或“符號性”為特征的創作,催生了精神昂揚、形式剛健的現代中國油畫藝術形式。

1965年,在嚴峻的國際形勢壓迫下,中國社會步入了危險境地。1966年,藝術與藝術家的劃分出現了偏差,文藝的自由發展被阻斷,藝術呈現出“概念化”和“公式化”的面貌,油畫藝術發展被粗暴干預,風景、肖像畫等近乎絕跡,人體油畫被禁止。20世紀70年代初,油畫創作成為領袖、群眾、藝術家“三結合”“三突出”的產物,以暖色調、精描和細磨的筆觸突出“紅、光、亮”的宏大場面和英雄氣概。

1974年以后,中國油畫藝術有所復蘇,主要表現在改變了以往空泛、宏大、疏于表面的文藝風格,藝術視野下沉至悲情與通俗的社會現實與生活中。油畫家走出了社會的牢籠,重新審視現實生活,將現代主義藝術與現代觀念有機結合。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老、中、青三代油畫藝術家,重新肩負起時代使命,以飽滿的熱情迎接當代藝術文明的到來。

四、改革開放與當代油畫

1978年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發展。中國文藝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環境,油畫藝術在續寫與傳承、構建與創新的主題下達到高潮,中國當代油畫藝術不辱使命,披荊斬棘,出現了類似20世紀初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和古典主義藝術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中國油畫新的思想解放運動率先在一批非學院派畫家的推動下開展。1978年,37位北京油畫家自發成立“春潮畫會”,后改稱“北京油畫研究會”。同時“星星畫會”“同代人畫會”等全國各地民間美術社團百花齊放。1978年到1984年之間的美術創作,主要是否定前一階段的美術形式,追求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放棄“大、紅、光”的藝術形式,構建以人性解放為主的當代文藝。對此,我們可以將改革開放以來的油畫藝術概括為中國當代油畫藝術。

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油畫快速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反映改革開放新氣象、新面貌的藝術作品。同時,主流藝術、實驗藝術、大眾藝術也盎然興盛。藝術構建在對以往的反思中得到了解放,新思潮、新團體、新理念等都推動了這一時期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各大藝術院校油畫工作室的建立,促進了油畫教育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油畫構建從歷史反思走向藝術反思,文藝化藝術思潮激蕩翻涌,中西文化藝術碰撞激烈,當時的油畫家們以寫實主義為主,通過探索新的藝術理念,以嶄新的語言形式塑造蓬勃生機的視覺藝術。1978年,高小華以寫實主義油畫《為什么》揭開了“傷痕美術”的序幕;1980年,羅中立的《父親》(圖1)以寫實的視覺效果給那個時代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1982年,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圖2)在人與自然的神秘中探索人們內心的傷痕感;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在“巴比松畫派”的展覽影響下,以少數民族題材反映出渾厚的民族精神;1983年,靳尚誼的《塔吉克新娘》彰顯了寫實油畫的魅力??傊?,美術潮流的大變化反映了思想的大解放,新思想、新樣式、新風格和新畫派都伴隨著各種外來藝術的融入,形成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美術包容多樣的風格。當代著名油畫家孫為民稱之為“新古典主義”,他認為“新古典主義”絕不是簡單的選取和裹挾,而是有“可以意會而難以言表”的油畫表現意味。范迪安對20世紀80年代中國油畫進行了評價:“中國油畫通過探索新的理念和注入新的形式語言能力,以一種不斷增長的蓬勃生機,構成了中國油畫最為豐富的一頁?!痹谛驴萍嫉闹蜗?,中國前衛藝術走向世界,視覺藝術、跨媒體藝術都紛紛呈現出新穎的樣式。

20世紀80年代中期,藝術觀念的個性化和藝術形式多樣性在新觀念的推動下得到了更新,大眾審美趣味的變化體現在重多樣、輕統一的“八五新潮”中。一方面,西方現代主義藝術觀念成為追捧的對象;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藝術被重新重視,藝術表現、象征、意象和抽象等成為當代藝術的主流。藝術家們開始審視、思考中國美術的發展,如王廣義開啟了“新潮美術”的發展大幕,其作品《大批判》用油畫藝術記錄了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激動時刻。20世紀80年代后期,“新潮美術”風云乍起,油畫中的“表現性”元素開始抬頭,歐美前衛藝術思想助推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思想解放,走出了以往意識形態的禁錮,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藝術本身出發進行創作。例如耿建義、徐冰、朱澄等油畫家以充滿活力和前衛思想沖擊著舊傳統,以圖像和符號為元素,或從傳統繪畫中尋找創作靈感?!靶鲁泵佬g”門類眾多,以反對傳統和形式新穎的特征著稱,是借助西方現代藝術發現藝術情趣的一種視覺實驗,通過對傳統藝術的再創新而獲得的視覺啟發,以此達到內心愉悅的目的,如森達達、栗憲庭等人就是這樣博取大眾眼球的?!鞍宋逍鲁薄笔侵袊敶谝淮嗡囆g運動,其以學院學生為主體進行集體實驗,是對表現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有益嘗試。新潮藝術家的油畫創作鐘情于現代生活和自我體驗,藝術形式與以往的通俗寫實不同,也沒有太多西方油畫的影子,其作品形式含蓄朦朧,多表現為“無標題”的暗示或印象。此時,一直被批判的抽象藝術也開始發展,具象、意象和抽象油畫藝術的穿插交融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主要形式,新生代藝術家的崛起構成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油畫歷史上最為豐富的一頁。

20世紀90年代,中國油畫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髓的影響下不斷前進。前輩們嚴謹理性的油畫觀念被年輕藝術家的個性張揚和“無厘頭”的視覺演繹取代。中國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和全球化語境對中國油畫構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不但影響了畫家自身的藝術觀念,還推動了藝術市場的發展,藝術團體和藝術出版也達到了高潮。此時,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體現在“主旋律”的多樣性內涵、表現與幻想、現實與人生、“波普”與“反諷”、演繹與意象、抽象與觀念、女性主義覺醒、綜合與邊緣狀等方面。

五、藝術的自信——新時代的中國油畫精神

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文藝同中國制造一樣享譽世界。中國油畫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以往模仿西方和改進傳統上,還體現在強調展示中國文化崛起的藝術自信上,其以開闊的步伐、獨特的樣式、豐富的內容得到了越來越多外國人的認可,并對世界藝術產生了一定影響。信息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嶄新語境下的油畫藝術,是跨語境、跨學科的多元融合形成的“時代性藝術”。從傳統藝術、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三個領域構建油畫時代主題,也就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構建,應注重原創性、當代性、國際性。此外,文化的進步推動了國內外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油畫展覽、收藏、拍賣也如雨后春筍,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促進了國際藝術交流。全國各地的“雙年展”“主題展”“巡回展”“交流展”等層出不窮。此時,油畫以其獨有的視覺魅力展現出中國人的審美理想和大國形象,如王宏劍的《復蘇的土地》、駱根興的《西部年代》、黃永玉的《我的祖國·我的人民》等,都是這一時代不同風格的代表作。

到了2010年,中國油畫藝術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時刻。對于中國油畫藝術來講,民族精神、民族傳統是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只要我們確立了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方向,中國油畫藝術就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新時代主題下的油畫藝術構建,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油畫藝術創作和理論構建。黨的文藝方針是新時代文藝創作的源泉,也是油畫藝術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的準則。如:2012年圍繞“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脫貧攻堅方面的城鄉創作應運而生;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中國油畫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油畫創作和交流又添新彩。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當代油畫藝術創作題材的特點是多樣性、逐夢性,反映出新時代的成就和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主題,以往很少出現的題材也被藝術家們爭相表現,因此,其構建的終點應歸根于人民。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具有不同于西方現代油畫發展的獨特性和多元性,西方現代油畫的優秀性和多元性視域在于主題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并立足于延續豐富歷史的發展基礎。而中國油畫從誕生至今,歷經百年,題材和內容始終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現實和歷史?!叭嗣袷菤v史的創造者”,所以“人民性”是中國油畫藝術的底色,更是不同于西方現代油畫藝術創作的突出特點。

從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可以清楚看到中國油畫藝術構建在體制內的新變化,從以樹立大國形象為主轉向了以人民生活題材為主。然而,中國當代藝術也存在被西方藝術的當代化裹挾現象,很多中國藝術家仰視西方當代藝術。對此,藝術家??苏\將這種“當代藝術”稱為“被當代”,也稱為“媚外”。直到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舉行,中國文藝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媚外”的藝術觀念逐漸褪去,我們得以用清晰的視野去審視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當代性理想構建,可以看到產生于本土并與現實緊密相關的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和創作題材的巨變。如今,大眾審美方式發生改變,油畫藝術創作的審美角度也愈發傾向于日常生活。具體來說,就是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和當代藝術的視野下沉,油畫家從滿足現實生活中人民群眾的審美情感和精神需求出發。此外,油畫藝術的發展動力還在于創新性的探索,構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油畫藝術的創新是當代油畫藝術時代性的任務,也是新時代下文化強國賦予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的直接體現,油畫的主旋律在于藝術家以包容的心態立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結合中外視覺藝術表達方式,以油畫藝術的基本語言和藝術手段訴說開放包容的中國故事,致力于油畫藝術本土化和創作風格多樣性的中國特色油畫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以體現鮮明的民族樣式與中國特色文化自信,如跨媒介油畫藝術展覽,其依托科技給人帶來了視覺震撼,特別是線上展覽的發展。人們借助互聯網媒介,實現了“足不出戶,如身臨其境”,這也是當代藝術媒介轉型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中國當代油畫還參與了城鄉公共空間的主題性建設,構建城市與新農村、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視覺文化場域,這種新藝術場域中的油畫藝術體現出回歸藝術服務人民群眾的特征。

2022年以來,新時代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是“人民性”文化理念下的構建與反思,旨在探尋其藝術根源,構建新時代中國油畫藝術自信?!敖魅f里,綿延不絕”,新時代中國油畫藝術構建的創新性體現在“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理念上。新時代當代藝術的語境和創作環境的質變,催生了以反映人民生活為中心的油畫主題創作,“人民性”油畫成為創作的主旋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現象。學者黃宗賢將此現象概括為“圖像的景觀化、情感的疏離化和媒介的娛樂化”,使油畫作品成為一種廉價的、膚淺的視覺消費品,或沒有人文價值的空殼,也可以說是“無厘頭”的藝術。當下很多油畫藝術創作流于形式、走馬觀花,脫離了人民群眾現實的藝術關切,再加上媒體宣傳過于功利,脫離了本性和初心,沒有準確傳達大眾的心聲和審美訴求??傊?,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值得反思,其發展任重道遠。

六、結語

中國油畫藝術構建的主題性研究包含的是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中國藝術,是全面深刻地呈現油畫藝術在中國社會變革中的主題,也是從東西文化碰撞中由弱到強的中國文化自信。中國油畫藝術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以開闊的步伐、獨特的樣式、豐富的內容得到了越來越多外國人的認可,并對世界藝術產生了一定影響。新時代中國文藝的發展遵循的是內修和外拓的原則,從民族團結和愛國精神等根源上找到中國當代油畫連接時代文藝的脈絡。在和平崛起后的東西文化和價值觀沖突中,中國當代藝術如何尋找平衡、新科技介入后中國文藝的發展問題等,這些既是當代中國美術理論研究的基本問題,又是當代中國文化強國戰略的實踐問題。新時代豐富了油畫藝術的時代性內涵,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中國文藝以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油畫藝術也以講好中國故事為題材,在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活動中充當先鋒。因此,研究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是當代藝術歷史與現實的使命,中國油畫藝術的文藝精神與理想構建的本質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服務文化強國的戰略構建。

參考文獻:

[1]王寶峰.張載對馮友蘭思想的影響[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135-138.

[2]李宏偉.近現代油畫創作的中國元素研究[J].藝術百家,2011(增刊2):244-248.

[3]黃宗賢.延綿于中國現當代藝術中的精神文脈:寫在延安《講話》發表80周年之際[J].美術觀察,2022(5):20-22.

[4]林崗.從戰地文藝到人民文藝:重讀《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文藝評論,2021(1):49-57.

[5]朱其.一對一的觀看還有多遠?:何多苓新作解讀[J].中國藝術,2009(2):45-49.

[6]胡清清.新中國時期蘇聯美術理論及畫冊的編譯與研究:1949~1960年[J].藝術探索,2015(4):30-34,4.

[7]肖龍.新中國十七年(1949-1966)勞動者主題繪畫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2019.

[8]張毓秋.樣板戲創作模式的全面移植:文革時期藝術創作模式化問題的探討[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0.

[9]水天中.新中國油畫60年[J].美術,2009(11):92-101.

[10]趙彬,楊帆.現代中國油畫人物創作對“形變”的探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9):69-70.

[11]孫獻華.異域與傳統:中國當代鄉土油畫的雙重面向[J].藝術百家,2012(4):217-219.

[12]唐釩.略論中國寫實主義油畫的潛力[J].美術大觀,2011(11):38-39.

[13]范迪安.“歷史的溫度: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展”前言[J].美術研究,2015(4):4-6.

[14]陳海燕.“一帶一路”為文化產業筑夢[J].商業觀察,2016(3):93-94.

[15]??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建構中國當代藝術之可能[J].美術,2020(1):21,23.

[16]黃宗賢.延綿于中國現當代藝術中的精神文脈:寫在延安《講話》發表80周年之際[J].美術觀察,2022(5):20-22.

作者簡介:

李偉,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

猜你喜歡
中西融合中國油畫文化自信
小議中國油畫的本土化
中國油畫本土化的發展情況芻議
多元文化格局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油畫對中國畫元素借鑒的演變及實際應用價值分析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淺析中國油畫的繪畫特征
潘玉良油畫的藝術特點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用符號三分法分析中國旗袍文化之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