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技術集群環境下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

2024-04-25 05:14陳書泱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聲景影像敘事

摘要:“聲景”介入紀實影像敘事研究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隨著以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生成式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和元宇宙為主要構成部分的新技術集群的發展,紀實影像的敘事模式也發生了新變化,“情景再現”“合理扮演”“動畫渲染”“數字建?!钡葦⑹路椒ǔ霈F,聲音敘事的內涵、范圍和功能也不斷轉向,充滿設計感、參與感和沉浸感的“聲景”應運而生。在紀實影像的“聲景”構建中,新技術集群及平臺為其提供了豐富多元的使用場景。為使紀實影像“聲景”敘事模式的轉向如期發生并取得順利進展,觀念的變革至關重要,要求對“主導”和“依附”、“虛”和“實”、“附屬”和“獨立”三對敘事觀念進行變革。在此基礎上,對敘事技術的選擇頁也尤為緊迫。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從理論預設走向實踐構建,不僅是進階性的衍生,還是體系性的變革,必須解決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如敘事平臺的營造、敘事意象的建構、敘事符號的設計、敘事序列的鋪陳,以及敘事心理機制的預設,等等??梢韵嘈?,基于新技術集群賦能的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預示著聽覺文化將重新崛起。文章對新技術集群環境下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展開具體分析,以期為聽覺文化、聽覺經濟發展提供助益。

關鍵詞:新技術;紀實;影像;聲景;敘事

中圖分類號:TP18;TN9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005-0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浙江省課程思政教學建設項目“新技術環境下‘課程思政融入影視攝制類課程的改革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浙教函[2022]51號文;2022年度浙江傳媒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基于新技術集成構建影視攝制類專業課程多元創新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階段性成果,項 目編號:jgxm202207

一、紀實影像“聲景”敘事模式的轉向

“聲景”是聲音景觀的簡稱,指的是由聲音元素所構建的形象景觀。這里的景觀,既可以指社會景觀,又可以指自然景觀,亦即由聲音元素構建的反映社會關系的聲音形態和反映自然生態的聲音形態的綜合,兩者“和睦”共存,共同組成“聲景”。

加拿大學者穆雷· 謝弗(R.Murray Schafer)在《聲景學:我們的聲音環境和世界的調音》[1]一書中為其奠基,系統闡釋了“聲景”的構成、形態、感知、分類和演進。目前,“聲景”業已成為“聲音研究的關鍵詞之一”。但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聲景”研究基本集中于建筑與園林學科、文化與文學學科、生態環境學科、音樂學科等領域,側重于分析各種具有聲景價值的場所的聲環境,包括公共場所、傳統園林、歷史場所等。隨著視聽數字技術的發展,“聲景”介入影像敘事成為新的轉向。

“聲景”能介入影像敘事,其基礎在于“聲音設計”?!奥曇粼O計”最早在1977年由好萊塢電影《星球大戰》的錄音師本·伯特提出[2],指聲音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可以通過“設計”達到敘事的目的?!奥暰啊焙汀奥曇粼O計”是“聲景”的發生學動因?!奥暰啊蹦芘c影像“互文”敘事,完全是因為“設計”貫穿其中,它是主觀見于客觀的產物。

“聲景”介入紀實影像敘事研究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包括電視紀錄片、專題片、紀錄電影、真實電影以及目前流行的網絡紀實劇、網絡紀實性視頻等在內的紀實影像,其區別于非紀實影像的本質屬性就在于紀實性。一般而言,人們往往認為,紀實影像因紀實的本質屬性,只能采制自然客觀的聲音,在聲音的豐富性、多元性和集成性上遠不及非紀實影像。而隨著以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生成式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和元宇宙為主要構成部分的新技術集群的發展,紀實影像的敘事模式發生了新變化,“情景再現”“合理扮演”“動畫渲染”“數字建?!钡葦⑹路椒ú粩喑霈F,其聲音敘事的內涵、范圍和功能也不斷變革,充滿設計感、參與感和沉浸感的“聲景”構建也應運而生。聲音也不再只具有物理性,其還與社會、心理等具有密切關系。紀實影像“聲景”的出現和轉向直接強化了其敘事功能和表現能力。

紀實影像中的聲音元素根據不同的屬性可以分為三大類:語言、音樂和音響。傳統的聲音創作就是運用此三類聲音元素,配合畫面,塑造聲畫統一的紀實影像。其基本路徑有兩條:一是在拍攝畫面鏡頭時,通過錄音的方式現場采集聲音,并由后期聲畫一體進行制作;二是在后期制作時,通過物理性擬音的方式合成聲音,使聲音“貼”上畫面。這種聲音創作的短板是聲音元素比較單一、聲音層次比較單薄、聲音敘事比較單調,聲音往往成為畫面的“依附”,與畫面的豐富多彩形成較大反差,最終影響其視聽功能的發揮。

新技術集群的產生使得紀實影像的聲音創作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它的賦能使得紀實影像的聲音創作朝著“聲景”敘事轉向和進階。所謂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就是在新技術集群賦能下,運用上述三類聲音元素進行充滿設計感的“塑形造像”,與畫面一起講述乃至獨立講述具有地域、時代和個性特色的故事,為構成紀實影像奠定基礎。由此,在紀錄片歷史上曾風靡一時的“畫面+解說”的格里爾遜敘事模式[3]趨于解構。

由此觀之,在我國紀實影像聲音創作的各個發展階段,對“聲景”敘事的認知不斷豐富,從無到有,從不自覺向比較自覺邁進?!奥暰啊睌⑹驴缭搅恕颁浺簟钡姆h,朝著充滿設計感的立體式、實證性和多元化方向發展。

二、紀實影像“聲景”敘事觀念的變革

要使紀實影像“聲景”敘事模式的轉向如期發生并取得順利進展,觀念的變革至關重要?!爸鲗А焙汀耙栏健?、“虛”和“實”、“附屬”和“獨立”這三對敘事觀念因此亟須變革。

人類從遠古走來,古代人類以視覺聽覺并重的形式認知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聽覺甚至重于視覺。如古希臘文學的經典“荷馬史詩”就是源于口頭創作、經過長時間口耳相傳而形成的口頭作品,“聽覺”在此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4]。中國古代文化對視聽關系的認識則是很樸素的。眼耳鼻舌身,雖然視覺位列五覺之首,但在多數文辭中是聽在前視在后,如聲色俱厲、聲色犬馬、繪聲繪色等。很多詩歌中,如“夜半鐘聲到客船”“聽取蛙聲一片”等,也多強調聲音。令人回味無窮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聲音反襯手法,更凸顯了自然山林的幽靜,是為“聲景”描述的絕唱。

麥克盧漢認為,在人類早期的聽覺文化階段,“在部落文化中,經驗由占主導地位的聽覺生活來安排,聽覺生活壓制著視覺價值”[5]?!耙曈X價值”之所以在后來壓制“聽覺價值”,完全是因為主要作用于視覺的文字的發明。在影像技術發明后,由于默片局限,因此觀者產生畫面重于聲音的感知。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畫面與聲音的關系慢慢得到平衡。在如今新技術集群環境中,視聽覺關系有出現反轉的趨勢。由新技術集群賦能的聲音“敘事”使純粹的聲音媒介的傳輸成為越來越普遍的人際交流,由此聽覺的地位將進一步凸顯。像《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等紀錄片,在聲音層面運用新技術集群精心設計以構建“聲景”,正是為了滿足新技術時代受眾的聽覺需求。

但是在影像藝術中,由于聲畫關系的積習,因此畫面是聲音的“主導”、聲音是畫面的“依附”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近年來,新技術集群在賦能紀實影像畫面敘事的同時,也不斷加持其聲音的敘事,聲音創作已然構建出各種自然和社會的“景觀”。如紀錄片《創新中國》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已故播音員李易的聲音進行解說,用“虛擬”的聲音搭建起“創新中國”的具象細節,由此直接凸顯作品的創新主題[6]。在這樣的案例中,紀實影像的聲畫敘事打破了“主導”和“依附”的界限。

紀實影像又稱非虛構影像,其鮮明的特征就在于“真實性”。隨著新技術集群運用于紀實影像的聲音敘事,還原聲音環境、構建聲音景觀、擬態聲音空間成為現實。利用數字建模形成的聲音具象較之原本運用模擬技術生成的聲音具象更立體、逼真,更符合客觀“聲景”和社會“聲景”,更契合人的感知。這一聲音景觀既是虛的,又是實的,且是更高層面的實。這就是紀實影像聲音敘事“虛”和“實”的辯證觀。如紀錄片《河西走廊·使者》中,與刀光劍影搏殺場面相“配”的是紛繁蕪雜的聲音矩陣:兵器撞擊聲、人喊馬嘯聲、兵士打斗聲,等等[7]。這種利用多種虛擬技術構建的“聲景”立體、集中、真實,極好地詮釋了紀實影像聲音敘事“虛”和“實”的辯證觀。

受聲音是畫面“依附”的傳統認知的桎梏,聲音往往被局限于畫面的“附屬”,至多為發揮“配合”作用。由新技術集群賦能的紀實影像的“聲景”構建,以視聽并重的形式,成為紀實影像敘事的“半壁江山”,由此具備與畫面同樣的完全性敘事功能,乃至可以脫離畫面的獨立性敘事功能,這意味著聲音依附于畫面表意的傳統“聲音觀”得以改寫。紀錄片《尋味順德》片頭通過放大具有生活煙火氣的多元音響,如餐館切菜聲、漁船汽笛聲、空中鳥鳴聲等,對環境聲音進行有力的渲染。用豐富的聲音元素構成的“音響群落”營造出欣欣向榮的“順德之晨”的“聲景”,呈現出順德普通民眾的生活圖景[8]?!耙繇懭郝洹卑殡S活色鮮香的影像聲聲入耳,將沒有邏輯關聯的畫面串聯在一起,具有縫合影像、流暢轉場、加快敘事節奏的功能。顯然,在此處“聲景”具備獨立的敘事功能,聲音在某種意義上超越畫面成為主要敘事元素。

聲音元素是構成紀實影像的兩大核心元素之一,新技術集群在作用于紀實影像畫面元素的同時,也作用于其聲音元素。與畫面元素一樣,聲音元素因獲得新技術集群的加持而極大地增強了全面記錄和捕捉社會現象和自然景觀的能力,由此聲音元素成為紀實影像“聲景”敘事的基礎。

在新技術集群環境下,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主要是通過采集、保存、處理和分析聲音元素進行的。其具備的敘事功能表現為轉換時空、塑造形象、渲染氛圍、構建空間等。

21世紀以來,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與新技術集群的產生有著十分緊密的內在關系,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集群的產生和發展,使得“技術化聲音”應運而生[9]。

所謂“技術化聲音”就是以新技術集群生成、提純和復壯的聲音。在紀實影像中,“技術化聲音”與自然、社會的真實聲音融合,同構豐富多元的紀實影像“聲景”,由此使其具有更強的表現力。這些“技術化聲音”重新定義了紀實影像聲音與受眾的關系。在當今新技術集群環境下,受眾的聽覺素養也在不斷提升,那些缺乏“聲景”構建的紀實影像,即便畫面精良,也會在海量視聽信息流中“下架”。

當然,基于新技術集群進行“聲景”敘事是紀實影像聲音創作的重大轉向和進階,其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精致的“聲景”敘事已然成為我國紀實影像敘事的新觀念、新追求和新常態,并且正不斷進階中。

三、紀實影像“聲景”敘事技術的選擇

從根本上變革紀實影像“聲景”敘事觀念后,對其敘事技術的選擇則更為緊迫。

近年來,新技術集群在紀實影像領域的應用,給紀實影像帶來了多方面的改變,如敘事理念獲得進一步革新,敘事形態得以進一步擴展,敘事融合獲得進一步推進,敘事能力進一步強化。

在紀實影像的“聲景”建構中,新技術集群及其平臺為其提供了豐富多元的使用場景。包括杜比全景聲在內的多平面立體聲技術,將基于聲道的混音方法與基于動態音頻對象的混音方法相結合,形成由基礎多聲道元數據音響和可移動聲音元素組成的混合音響,即多平面立體聲(MultiPlaneSound)。它又稱沉浸式聲音,能增強聲音的沉浸感和臨場感。如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10],有電鋸聲、吸塵器聲、修復木器的摩擦聲等豐富的同期聲,這些用立體聲技術構建的“聲景”傳遞出文物修復師寄寓其中的思想、情緒,帶領觀眾沉浸式進入文物修復的內在場景。

包括5.1、5.2和5.3在內的藍牙無線通信技術,使得短距離范圍內的音頻信號連接和數據傳輸臻于化境,為耳機和其他音頻信號設備提供更好的聲音體驗。借助包括藍牙耳機在內的各種數字化聽覺設備,紀實影像的受眾可以隨時隨地沉浸在由“技術化聲音”賦能的“聲景”中,精心設計的聲效全方位作用于受眾的聽覺體驗。如《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等紀錄片,采用新技術視音頻標準,不僅生成了令人驚艷的影像畫面,還建構出令受眾沉浸其間的聲音景觀,由此更為全面而深刻地認知和體驗敘事對象的命運和生存狀態。

人工智能生成技術在數字音頻領域的應用也日漸普遍,逐漸發揮其有聲語言的敘事功能,為聲音內容生產帶來了便捷性,有效地構建起紀實影像的“聲景”。已故播音員李易曾擔任紀錄片《創新中國》的解說,由李易生前形成的大量聲音素材構建的龐大數據庫,經人工智能技術優化,使解說緊貼畫面內容及其情感設定。類似的人工智能生成技術還運用在數字人[11]的聲音敘事上,如新華智云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使數字人化身紅色文化講解員,為游客構建“紅星楊”場域“聲景”。在紀實影像的“聲景”中,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有序整理聲音素材,還能對聲畫進行自動對位處理以及比對翻譯。

包括VR/AR/MR在內的拓展現實技術,使人類的存在方式開始走向虛擬化境地。2012年,具有開創意義的虛擬現實紀錄片《饑餓洛杉磯》(Hunger in Los Angeles)[12]采用CGI+聲音建模的方式制作。該片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使受眾通過頭戴式VR設備感覺置身于洛杉磯街頭排隊領救濟糧的“現場”?!艾F場”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的各種虛擬聲音構建了饑餓的“聲景”,讓觀者沉浸在“饑餓”中。中國首部虛擬現實紀錄片《山村里的幼兒園》[13]通過一名山村幼兒園教師口述建構的“聲景”,全景式展現山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

此外,5G技術的使用提升了音頻素材的傳輸速度,其高速率、低延時和大連接的優勢使得紀實影像的“聲景”建構可以在不同的地域節點同步線上進行,也可以協調廣域的后期制作工作站遠距離聯合收集和制作,還可以遠程使用儲存海量聲音素材的服務器在云端進行聲音制作。這些都有助于紀實影像音視頻的傳播,為聲音數據的版權保護也提供了有力支撐。

各種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攝制新技術的出現,也在重構畫面敘事的同時變革聲音敘事。如從傳統的降格攝制進階而來的延時攝制技術[14],將具有時間跨度的畫面內容加以濃縮,而聲音則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為延時攝制營造了真實可信的“聲景”環境。如紀錄片《本草中國》[15]中表現本草興衰榮枯畫面時,就使用了延時攝影的方法,與其相得益彰的是運用多元聲音技術合成的,表現花枝綻放、拔節而生的聲音,其與森林里的蟬鳴聲、溪流聲、風拂葉動聲等背景聲融為一體,構建出豐富的森林植物“聲景”,賦予受眾意境深遠的聽覺體驗。

可以肯定,新技術集群使用于紀實影像的敘事,在使其畫面更精準的同時,也將使聲音更具象。新技術集群對紀實影像的“聲景”建構至關重要,其沉浸性、陪伴性、形象性等特征將使受眾的感官不斷被“規訓”,全新的聽覺感受也將被重塑。

四、結語

新技術集群環境的產生使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從理論預設走向實踐構建。這不僅是進階性的體現,還是體系性的變革。目前,其還僅處于“破題”階段。要使紀實影像的“聲景”敘事在新技術集群環境賦能下走向常態化,還必須解決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如敘事平臺的營造、敘事意象的建構、敘事符號的設計、敘事序列的鋪陳,以及敘事心理機制的預設,等等??梢韵嘈?,由此帶來的成效將促使聽覺文化重新崛起。

參考文獻:

[1] R .穆雷·謝弗.聲景學:我們的聲音環境和世界的調音[M].鄧志勇,劉愛利,譯.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5-7.

[2] 索南夏因.聲音設計:電影中語言、音樂和音響的表現力[M].王旭鋒,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32.

[3] 黃文達.外國電影史教程[M].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36.

[4]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34.

[5] 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98-99.

[6] 張澤宇. AI合成語音的聲音景觀建構方式與影響[J].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3(1):69.

[7] 董儒.深厚歷史感的建構策略:以歷史人文紀錄片《河西走廊》為例[J].電影評介,2023(9):77.

[8] 肖寧.美食類紀錄片同質化競爭中的破局思考[J].文化產業,2022(32):34-35.

[9] 康凌.在現當代文學研究中思考“聲音”[J].中國圖書評論,2021(8):16-24.

[10] 劉書琪,李夢雪.新媒體環境下“非遺”類紀錄片對外傳播發展研究:以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為例[J].聲屏世界,2022(21):74.

[11] 馮婷,袁小群.虛實共生環境下數字人敘事的構成要素探析[J].中州學刊,2023(12):166-171.

[12] 顧亞奇. VR紀錄片移情效應的技術邏輯與影響因素[J].中國文藝評論,2023(8):29.

[13] 邱嘉秋.中國首部VR新聞紀錄片山村里的幼兒園創作全錄[J].傳媒評論,2016(4):24-25.

[14] 陳李鵬,王俊忠.基于延時攝影技術的城市宣傳片創作及傳播研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10):34.

[15] 孫虹,雷建軍.從《本草中國》看傳統文化紀錄片緣何贏得觀眾[J].中國文藝評論,2019(12):96-105.

作者簡介 陳書泱,講師,研究方向:影視藝術。

猜你喜歡
聲景影像敘事
當代城市聲景研究進展
《白噪音》中后現代聲景的死亡倫理思考
基于分析軟件“CiteSpace”的聲景研究英文文獻知識圖譜分析
論晚清史詞的“詞史”特質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電影《逃離德黑蘭》的現實主義影像剖析
影視作品中數字化影像的審美形態研究
融合與分離:作為一種再現的巫術、文字與影像世界的構成
略析沈從文小說創作的藝術特質
《奔跑吧兄弟》影像的娛樂美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