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開放大學旅游學院

2024-04-25 07:31劉增輝陳紅云
在線學習 2024年3期
關鍵詞:武隆重慶辦學

劉增輝 陳紅云

在重慶開放大學的轉型發展中,各基層開大創辦的特色學院是其亮點之一,也是重慶開放大學破解同質化發展難題、實施基層辦學單位差異化發展戰略的成果。由武隆開大創辦的重慶開放大學旅游學院就是其中之一。

從2019年開始建設的旅游學院已初見成效,一批高素質人才為當地的旅游業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已有在籍學生101人,行政管理??圃诩?16人。其中,2021年秋以前的學生已全部畢業。更重要的是,旅游學院的建設表明,只要緊密結合地域和產業發展需要,與當地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密切協作,就可以拓展辦學空間,為開放大學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從區域發展尋找辦學特色

突出辦學特色,是基層開大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特色從哪里來?只能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尋找。重慶市武隆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不僅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四塊金字招牌,還是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近年來,武隆區旅游業開展“第三次創業”:以建設國際知名旅游勝地為目標,圍繞提檔仙女山第一戰場、建設白馬山第二戰場、夯實鄉村旅游第三戰場“三大戰場”的發展需要,將商旅、文旅、農旅、體旅、康旅、科旅等產業發展引向深度融合。這就帶來了廣闊的旅游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市場。

在此背景下,重慶開放大學決定由武隆開大創辦旅游學院,以滿足旺盛的教育需求。根據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和地域底色,武隆開大旅游學院確立了“以山川為課本,凸顯地域底色,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的建設思路,以旅游專業與旅游行業合作辦學為目標,推動“兩教”(學歷教育、社區教育)融合,將學院建設成全區乃至全市的旅游從業人員繼續教育中心、全區全民終身學習中心、全區社區教育與非遺傳承指導中心,從而推動武隆開大轉型升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夯實特色人才培養根基

從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建設,再到教學內容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旅游學院全面體現了突出特色的發展思路。

在專業設置上,緊扣區域產業發展需要,將旅游管理確定為重點特色專業,帶動法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學前教育等專業協調發展。

在課程體系建設上,學院以培養能勝任旅游行業企業有關業務及各職能崗位的初中級管理人才為目標,從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整合入手,注重兩教融合,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以國家開放大學課程為基礎,以地方特色課程為輔助,構建了“國家開放大學必修課+市校選修課+地方特色課1門(人文武?。?地方特色實踐課”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內容上,學院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育,并注入了具有武隆特點產業發展的內容。比如,在“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教學中注入武隆旅行社接待與經營方案的設計、在“酒店管理概論”教學中加入武隆酒店分類管理元素等。目前,重慶開放大學精品優質課程“人文武隆”已納入教學計劃,并在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重慶開放大學教學資源平臺全面上線,全市開放教育學生在“地域文化”課程中可選、可學、可考。旅游學院注重教材建設,由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武隆印象》,已用于武隆開大“人文武隆”課程中。此外,學校還向相關企事業、中小學幼兒園等單位贈送該特色教材300余本,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與好評。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學院堅持培養和引進并舉,探索“本校+辦學體系+區域內校際校企”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形成了“名師引領、雙師主體、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特色專業師資隊伍。一是本校從中職學校引進1名具有旅游專業本科學歷的專職教師;二是加強與重慶開放大學管理學院合作,聘請7位旅游教研室的教師作為專業建設指導專家;三是加強校際合作,聘請中職學校旅游專業教師、基層社區學校非遺文化傳承教師為兼職教師;四是加強校企合作,聘請合作單位研學主管為實踐指導教師。同時,加強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鼓勵教師參與1+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考評員考核等方式,豐富師資隊伍結構,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為激勵學生就讀,旅游學院為鄉村振興對口幫扶鎮報讀開放教育專本科的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從2019年到2024年共減免學費30余萬元。

多方攜手培養特色人才

辦學特色體現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人才培養注定不可能以學校一己之力完成,需要各方攜手,這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開放大學的“開放”屬性。

旅游學院注重合作辦學類型的多樣性,與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合作辦學,先后與區職業教育中心、基層社區學校簽訂了實踐基地共建協議,與重慶市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校企合作衍生出“1+X”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開放教育學生理論素養與實操能力的雙提升。比如重慶開放大學旅游學院、重慶開放大學管理學院、武隆旅游產業公司三方通力合作,分管共育:重慶開放大學旅游學院負責學生的交通與生活費用,校企合作單位武隆區旅游產業公司負責紀律管理與公派學習,校際合作單位重慶開放大學管理學院負責提供住宿與培訓費用,并組織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到重慶開放大學參加“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職業等級證書培訓。此外,重慶開放大學旅游學院利用普通話培訓基地,組織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參加普通話培訓并免費測試,以獲取普通話等級證書,現已有50余名開放教育學歷學生獲得該證書。

以旅游促鄉村振興

旅游學院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鄉村振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旅游學院的教學有一個特點,即重視實踐教學,將課堂建在山川之上。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深刻領悟課堂所學的內容;所撰寫的實踐報告、完成的畢業設計,又為當地旅游業提供重要的參考,服務區域發展。

旅游學院投入20余萬元,將9個教學實踐基地建在景區、鄉村旅游景點、社區學校、鄉村振興“第一書記”幫扶村等地。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景區管理課組織學生開展了武隆旅游景區情況調查,學生經過調研撰寫了景區調查報告70余份;思政課社會實踐課開展了武隆旅游產業發展實踐與武隆旅游“第三次創業”實踐與思考,組織學生深入知名景區和鄉村旅游景點,了解家鄉產業發展的現狀,參加旅游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實踐,撰寫實踐報告共計1200余份。

緊扣鄉村旅游產業需求,旅游學院在社區教育大講堂中邀請市內外專家講學、聘請校內外專兼職教師舉辦講座,并打造農家樂經營與管理、鄉村旅游禮儀、鄉村旅游規范文明、非遺文化傳承等旅游培訓課程,制作社區教育微課11個。此外,旅游學院還在市級深度扶貧鄉——后坪鄉、國家知名旅游特色小鎮——仙女鎮、鄉村振興對口幫扶鎮——長壩鎮等地開展以“旅游”為主題的培訓,受益村民達3000余人。

針對景區景點工作人員希望提高普通話水平的需求,旅游學院組建了普通話工作室。迄今,工作室已參與學院非學歷培訓3期,組織普通話培訓與測試6期,服務1500余人,有力促進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了鄉村旅游人才的普通話水平。

旅游學院招收的是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者或具有同等學歷人員。當這些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接地氣、綜合素質高、敢于承擔責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是用人單位領導和同事給出的一致評價。

旅游學院的成功創辦,提升了武隆區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打造了區域旅游特色,推動了武隆旅游產業提檔升級,同時也探索了重慶開大體系轉型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使武隆開大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目前,武隆開大正以成功創建重慶開放大學旅游學院為契機,沿著“以山川為課本,凸顯地域底色”的方向繼續向前,以特色發展促進旅游學院高質量發展,不斷把開放大學的辦學成效書寫在巴渝大

地上。

責任編輯:周淼? 郵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歡
武隆重慶辦學
重慶客APP
“大美武隆”詩詞選登
抗美援朝運動中的武隆人
重慶武?。贺毨丝谝劳新糜螛I脫貧
重慶人為什么愛吃花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逗樂坊”:徜徉相聲里的重慶味
在這里看重慶
自然的遺產 世界的武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