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究

2024-04-26 10:04張鑫
聲屏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題材陜西影視

□張鑫

新時期地方題材電影的單一敘事功能逐漸減弱,商業性的地方文化或旅游宣傳作用更加明顯,但電影的質量也在逐漸走下坡路。進入新媒體時代,VR、AI 等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陜西地方題材電影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發展出路。5G 技術的普及與運用改變了電影傳統制作宣傳模式,流媒體的出現緩解了新媒體時代電影產業的焦慮,在新媒體時代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產業急需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新路徑。

新媒體時代電影傳播在新環境下的流變與堅守

新時代的電影行業在短短三年發生了巨大的結構性調整,地方題材電影產業應根據傳播環境采取不同的創作和傳播策略,并始終圍繞社會主旋律創作。

傳統院線的衰落。嚴峻的疫情態勢帶給傳統院線沉重一擊,雖然相比起國外我國較早地控制住了疫情的再擴散,但是疫情帶給院線電影的打擊不是短時間能彌補起來的。根據2021 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1 年電影總票房為472.58 億元,從這一數值可知經過三年疫情的沖刷,電影產業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七成,但與疫情前的電影票房還存在較大差距。流媒體的興起也是導致傳統院線電影衰落的重要原因,流媒體的發展為觀眾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線上觀影途徑,迎合了觀眾的觀影需求,因此更多觀眾的觀影選擇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這也導致院線影片的購買率降低。線下院線影院還需維持場地設備和人工的成本消耗、升級影院設備軟件、提高觀眾觀看體驗感,院線電影產業產業利潤大大降低。

地方題材電影在傳統院線的排片量和拍片時間上都不占優勢,流媒體為地方題材電影等小眾電影提供了宣傳與觀看的新渠道,在人們的消費結構改變的當下,地方題材電影產業應及時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制定新的制作與宣傳策略。電影《花木蘭》通過院線與流媒體同步上映的做法就以付費模式同時在迪士尼和線上播映,借助流媒體的發展助推地方電影影響力的擴大。

地方中小型影視公司投資的流失。從宏觀上來說,疫情時期的經濟壓力和傳媒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著電影產業的升級和電影行業的重新規整,而部分規模較小的影視企業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不得已選擇破產或聯合,電影投資也更不均勻地流向規模名氣和實力更大的頭部公司,電影公司逐漸向兩極分化的態勢發展。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相對來說制作成本較低,制片方通常是中小型影視公司,因此各影視公司應該充分利用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的獨特性,積極探索相關衍生業態,擴充產業鏈,吸引投資。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白鹿原》的原址為陜西省西安市東郊,對此可以建設電影主題活動中心、小型主題公園、電影主題沉浸式游戲等,以更好地宣傳電影與陜西文化。

影視拍攝技術的升級。 近年來,5G、云計算、三維圖像生成技術、大數據虛擬現實等詞廣受各界關注,這些技術在電影制作中也越來越廣泛。地方題材電影可以根據影片內容適度借助這些先進技術提高觀眾的觀看體驗,可以增強地方影片的吸引力。電影《阿凡達》《流浪地球》等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大大增強了用戶的視覺體驗,超強的視聽體驗可以讓觀眾產生沉浸式的觀影體驗,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觀眾還能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去“觸摸”恐龍,實現與影片動植物零距離接觸。地方題材電影可以借助此項技術完成對某一歷史時期的場景復原,不僅可以縮減拍攝成本,還可以達到更真實更逼真的效果。LED 虛擬攝制技術近年來應用也十分廣泛,國產LED 屏幕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已有多個LED 虛擬拍攝臨時測試棚和長期棚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新版《獅子王》中非洲草原的場景完全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實現,VR 技術可以幫助完成角色的塑造,營造電影氛圍,已經滲透到電影制作的各方面,并逐漸形成標準化范式,地方題材電影在創作上也要緊跟時代步伐,在完成敘事的基礎上加入先進科技因素,提高影片制作的精細度。

弘揚主旋律基調永不變。新時期電影行業生態與國內電影消費格局發生變化,陜西地方題材電影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弘揚社會主旋律,在重視市場效益的同時兼顧自身質量。地方題材電影的題材相對傳統,表現形式也較為陳舊,升級地方主旋律電影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

首先,精耕傳統題材,創新表現手法。優秀的地方題材影片可以宣傳地方文化,展示地方風景,提升地方形象,因此地方題材影片應繼續加強對當地的文化宣傳,傳遞正能量。地方題材電影可以利用接地氣的優勢,從平民視角入手進行敘述,打造“平民英雄”類型主人公,如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五個平民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此外,地方題材電影也可以在主流題材的基礎上進行適度擴展,加入現實元素。

其次,地方題材電影應將宣傳地方文化放在首位,講述地方文化故事,堅定地方文化自信。中華大地地大物博,各地區的自然環境、生態資源、風土人情和風俗文化習慣之間有很大區別,從業者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當地文化上,深度挖掘當地特色,將地區因素充分與影片融合。陜西民俗電影《老腔》作為一部講述“非遺”的故事片,通過講述陜西關中平原特色唱腔——華陰老腔的傳承和發展,向觀眾展示出關中平原的風俗民情。該片既有動人的故事情節,又不乏人文精神,是地方題材電影創作的模范典例。

新媒體時代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發展路徑探析

電影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技術、人才的支撐,新媒體時期優質的地方題材電影不管是在內容創作、電影發行還是塑造品牌方面都需要創新發展。

提高行業融資意識。優秀電影作品的創作需要資金的投入和支持,資金扶持能夠助推電影制作與落地,《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2017)進一步明確了電影行業資金投入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地方題材電影要想在后疫情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首先需要保障有足夠的啟動資金。整體上看,陜西地方題材電影融資方面并不充裕,地方融資法律并不完善,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部分陜西地方影視公司因缺乏融資在制作電影時只能盡可能地縮減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電影的質量。陜西本土文化電影《白鹿原》在上映后雖然爭議較大,但不能否認該電影制作的精細程度。制作與投資是緊密相關的,該電影投資近1.4 億元,劇組為了拍攝陜西麥田畫面在當地租地并栽種300 畝反季節麥子,但是到九月份開拍時麥子仍未成熟,為了一比一還原《白鹿原》電影場景的真實性,導演多次輾轉甚至去到內蒙和山西榆次老城動用上萬名群眾拍攝,短短十五秒的鏡頭花費三百萬元,足以顯示電影拍攝的用心程度。

擴展地方題材電影產業鏈。電影獲得市場投資的前提是在保證自身價值的基礎上發揮對周邊相關產業鏈的帶動作用,投資者看到該類型電影的可開發性,便會加大對電影的投資概率或力度。影視與游戲的結合開發已經較為常見,《仙劍奇俠傳》系列電視劇憑借高質量劇情與良好聲譽選擇與終端游戲聯動,最終取得了不錯的結果。目前陜西地區普遍對電影衍生品重視程度較低,缺乏對優質影視產品的營銷。本土化影視恰好可以借鑒這一點,推出高質量本土文化電影,帶動周邊產業鏈的開發,陜西本土化電影可開發與當地自然風俗相關的旅游業等,增加經典拍攝地的經濟效益。如抖音流行電視劇《王寶釧與薛平貴》中“王寶釧挖野菜”梗,網民查到歷史上王寶釧的寒窯原址就在陜西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不少網民前去打卡,這無疑是高質量影視所帶來的附加旅游產業效益。

地方題材電影發行模式轉向“輕發行”?!拜p發行”是指去中心化的發行方式,這種方式相對于線下發行模式來說更加簡便,宣傳渠道也轉移到線上,這種宣傳模式并不能稱得上是一種新模式,早在前些年部分影片就通過貼吧、豆瓣等線上網站進行宣傳,只不過現在線上宣傳已經成為主流?!拜p發行”宣傳模式更適合地方題材電影,因為相對于傳統影片宣傳的“重發行”來講,后者主要是通過地面推廣和各種廣告完成,傳統宣發模式中影視公司和市場是分割開來的兩個部分,協調難度高,同時該模式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也更高。在后疫情時代,“輕發行”更顯現出強大的優勢,大大簡化了地面運營程序,借助各種媒體平臺多角度多層次的對電影內容和背景或幕后故事進行宣傳和介紹來提高觀眾對影片的期待,電影在線上進行宣發能夠產生更大范圍的影響力。例如,影片《我的姐姐》在抖音和快手都設置了官方賬號,首先,在這些平臺發布劇中最虐心最吸引人的片段,提高觀眾對該影片的興趣。其次,賬號發布“姐弟”幕后打鬧互動的Vlog 花絮,借助00 后小花張子楓和實力派演員肖央、朱媛媛等演員的名氣助推電影宣傳。最后,推出“給姐姐的一封情書”姐弟故事征集活動,用該話題吸引受眾參與。線上宣發模式即使在無法進行線下活動的疫情時代,也能取得很好的宣傳效果,而地方題材電影成本預算較低,“輕發行”模式相對來說更加適合。

陜西電影人才質量與數量雙提高。 不管哪一行業,人才始終是核心競爭力,電影人才同樣也是電影行業發展生生不息的內驅力。如今中國正在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對電影人才的需要更加急迫,地方題材電影更需要優秀的電影人才引領。陜西地方電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達到輝煌巔峰離不開眾多電影人才的奉獻,西影廠便是當時人才基地的代表,涌現出了一大批著名電影人如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和王全安等,但由于當時電影改革深化和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很多優秀的電影從業者離開陜西去北京、上海等城市謀求新發展,西影廠也由于人才的流失漸漸走向低潮。因此,陜西應重視人才培育與發掘,扶持青年電影人才,鼓勵陜西電影人或陜西地方題材電影的創作。

目前陜西多所高校都設有影視專業,甚至很多學校如西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和西安財經大學等都設置了專門的影視基地去深入探究電影行業并培養專業型電影人才,說明有很強的的影視人才培養意識。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將影視專業與實際結合,各學校應結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培養專業化人才。政府應設立與電影相關的比賽或項目推動高校與業界的合作,幫助影視專業的學生與實踐接軌,全面提高專業素質。此外,政府應出臺鼓勵留省創業與工作影視人才的政策,避免優秀影視人才流失。

深耕陜西文化,提升電影內容質量。 隨著影視相關技術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受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電影內容上。陜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歷代建都地址和絲綢之路起點,自古以來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在中國革命時期,陜西作為洛川會議、瓦窯堡會議和“七大”等重要會議的召開地和“延安精神”的發源地,見證了抗戰時期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與歷史變遷,為陜西留下了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此外,陜西獨特的民俗文化也是該地區影視文化的重要因素,如風格粗獷灑脫的陜北民歌、豪放高昂的關中秦腔、精致趣味的陜西剪紙藝術等。陜西也是著名的文學作品創作地,陜西作家柳青、賈平凹、路遙、陳忠實等都是耳熟能詳的文學大家,他們的作品中包含大量陜西的人文歷史因素,并且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被翻拍成電影,如賈平凹2005 年出版的小說作品《高興》在2009 年被翻拍成同名電影,加之賈平凹的“名人效應”,該電影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果。青年優秀導演田波拍攝的以陜西著名作家柳青為主人公的電影作品《柳青》也在2021 年上映。陜西有著深厚的文學資源,在如今產業化發展的大趨勢下,陜西文學作品與電影的結合為陜西地方電影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徑,在內容上應著眼于陜西豐富的文化資源,根植于優秀的民俗文化傳統。當地題材電影發展反過來助推陜西文化傳播,甚至可以通過電影宣傳發展當地旅游業,增加電影產業的附加值。

塑造地方題材電影品牌。 電影產業作為軟實力的一種,形成品牌效應是該產業發展的有效戰略,尤其是在商業化時代,企業的品牌反映出消費者的認可程度,即使在被疫情影響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也更傾向于那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因此地方題材電影產業建立品牌策略是極為重要的。陜西地方電影產業本身已經形成品牌,西安電影制片廠就是典型代表,《黃土地》《紅高粱》等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的影片都出自西安電影制片廠。西安電影制片廠的繁榮期在21 世紀初,《無人區》《天地英雄》等優秀影片皆出自這個時期,這些優秀影片的出現也助推了西安電影制片廠品牌的塑造。此外,好的文學作品也是品牌塑造的重要一環節。優秀電影必定要有優秀的文學作品做支撐,陜西民俗電影《秦腔》改編自曾獲“茅盾文學獎”的文學作品《秦腔》,電影《白鹿原》改編自陳忠實的著名作品《白鹿原》,電影《黃土地》出自陜西著名編劇張子良的作品《黃土地》,可見電影與文學作品之間存在相互助推的關系,改編自優秀文學作品的優質電影也會反過來推動文學作品的傳播,二者共同打造影視產業口碑,促進地方影視發展。

結語

電影在傳播主流價值觀和強化地方意識形態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陜西地方題材電影需將“向全國講好陜西故事,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作為初心不動搖,順應新媒體時代社會與市場的需求,充分挖掘優秀陜西地方元素,擔起塑造陜西文化品牌的責任,共同致力陜西地方題材電影新發展。

猜你喜歡
題材陜西影視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陜西自貿區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砥礪奮進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趕超越在陜西
影視風起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影視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6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