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育機構高質量建設研討會暨第四屆“托舉明天?育見未來”托育機構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研修班在京成功舉辦

2024-04-27 04:09
早期兒童發展 2024年1期
關鍵詞:托育嬰幼兒高質量

2023年12月20—22日,由中國兒童中心主辦的“托育機構高質量建設研討會暨第四屆‘托舉明天 育見未來托育機構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研修班”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研修班圍繞《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文件的發布與實施,通過政策解讀、圓桌論壇、專題分享、實地參訪等方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衛生健康委、婦聯等相關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托育服務領域的專家學者,關注兒童早期發展的社會組織,托育機構從業人員和實踐探索者共話托育服務的高質量建設與發展。

開班儀式上,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司長楊文莊首先致辭并作主旨報告。楊司長強調,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要求,是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性工程。

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副部長胡道華致辭:全國婦聯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婦聯陣地作用,積極開展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傳遞科學育兒知識與理念,培育良好家庭家教家風。

圓桌論壇聚焦“推進托育機構高質量建設,促進托育服務行業可持續發展”這一話題,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和文化發展研究部一級調研員佘宇、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慧、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史毅分別從“托育機構質量建設”“托育政策與供給”“女性生育養育意愿”“人口高質量發展”等多視角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中國兒童中心早期兒童發展部副部長王瑛主持圓桌論壇。

中國兒童中心副主任、《早期兒童發展》主編楊彩霞對《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的研制思路與原則、研制步驟、研制結果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和解讀。

以上具體內容已在本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兒童中心成立40周年賀信精神”欄目呈現。

專題分享一:高質量托育機構的環境創設

中國兒童中心學前教育部副部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兒童早期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玲玲圍繞《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中的辦托條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她分享,辦托條件是保障托育機構質量的物質基礎,是托育機構合法經營、規范辦托、專業發展的必備條件。托育機構辦托條件應遵循選址安全、布局合理、允許兒童參與、體現地方特色等原則,提出環境和材料要符合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要生活化、低結構化、低成本和全領域。

中國福利會托兒所科研室主任程丹分享,環境是重要的教養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嬰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物理環境的創設應遵循安全舒適、功能齊全、合理布局、聯結自然的原則,其中在安全舒適原則下,要規避安全隱患,營造具有回應性的柔和的環境,并兼顧嬰幼兒的心理感受,為嬰幼兒預留獨處的空間。心理環境的創設應遵循愛與尊重、溫暖寬松、家園一致的原則,溫暖是心理環境的底色,家園一致是心理環境支持幼兒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學前教育》雜志社副主編、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0~3歲兒童托育專業委員會委員程潔基于德國經驗的本土化思考,介紹了高質量托育機構的一日生活安排。她指出,伴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托幼服務的供求不匹配問題越來越嚴重,“托幼一體化”逐漸成為我國未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并提出了四點可參考的德國托育服務經驗:首先,要在理解家長合理需要的基礎上積極溝通,共同調整;其次,保持一日活動流程的重復性;再次,改變對一日活動安排的刻板預期,安排有準備、可調整的托班一日生活;最后,一日生活的多個環節都可以增加家長的參與度,家長越參與,對機構和教師就會越信任。

專題分享二:基于國家質量標準的保育照護理論與實踐

中國兒童中心早期兒童發展部托育主管楊印圍繞《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中的保育照護指標內涵進行解讀,她結合實地調研全國多所托育機構過程中發現的保育照護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建議。保育照護是托育機構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保育人員不是單純“看孩子”,而是也要關注幼兒發展,要在一日生活中主動對幼兒進行觀察,敏感地察覺發展機會,給予幼兒及時、適宜的發展支持。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國際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0~3歲嬰幼兒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堅勤圍繞“生活回應性托育課程”的實踐探索進行了分享。她指出,托育機構是兒童、教師和家庭共同生活的地方,是傳遞文化、支持家庭、創造童年文化的地方,隨時令、合節律的生活回應性課程旨在提高兒童的生活能力。尹教授圍繞不同的活動形式分享了課程實施的具體案例,指出在一日活動的“設計、觀察與回應”過程中,要營造一個以嬰幼兒為中心的共同生活空間,創造托育園文化與童年文化,實現托育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成都師范學院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0~3歲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頤圍繞“基于觀察的環境課程與兒童發展”專題進行分享。她指出,觀察是質量的保證,是了解嬰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核心能力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是早期學習支持的重要抓手。保育人員要觀察嬰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個性心理特點(氣質、性格、興趣)等,了解0~3歲嬰幼兒在認知、動作、語言和社會四大領域的核心能力。托育機構要為教師創設觀察的環境,為教師隨時隨地的觀察提供便利條件。

九曜教育咨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星星圍繞“科學化、規范化保育照護的規范化操作指引”進行分享。她認為,現代托育機構是一個多面性、多結構的有機結合體,必須通過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才能獲得高效益。她分享了撫育安托育中心制定的喂奶、換尿布、調理區SOP標準作業流程,以及小月齡養育照護的實踐案例,指出嬰幼兒的早期學習是在生活中進行的,并通過案例分享告訴照護者要敏感觀察到生活中支持兒童早期學習發展的機會。

專題分享三:基于國家質量標準的衛生保健與安全保障

中國兒童中心實驗幼兒園后勤副園長王素梅圍繞《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中的衛生保健和安全保障部分進行解讀。衛生保健和安全保障是嬰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托育機構要堅持安于先、細于勤、織好網的原則,為嬰幼兒織牢織密衛生和安全之網。她認為,建立完善規范的衛生保健制度是開展好工作的基礎,安全保障要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保障體系,制定應急預案,責任到人,同時以適兒化的方式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為嬰幼兒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兒童保健部副研究員徐軼群從全生命健康周期視角分享托育機構的衛生保健體系建設與實踐。她從健康管理、傳染病防控、營養+運動、良好衛生行為習慣、安全管理五方面介紹了衛生保健工作體系與實踐。她分享了托育機構照護實踐中的各種記錄表,如晨午檢及班級巡視觀察記錄表、托育機構全日健康觀察記錄表、嬰幼兒營養性疾病及常見疾病登記表等,并提出可以借助《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征象篩查表》對有特殊需要的嬰幼兒進行識別與指導。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員耳玉亮圍繞“托育機構嬰幼兒傷害預防與處置”做專題分享。他指出,傷害是我國兒童的首位致死原因,是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威脅,會對兒童的身心和生活產生終身影響。托育機構要高度重視傷害預防工作,識別危險環境,尤其要從兒童視角判斷環境風險,通過清除、隔離、鈍化、固定、保護等行動盡快去除危險,維持安全水平,并定期進行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及時整改。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宋慶齡托育園園長王若琛結合實際工作分享了托育機構的安全管理實踐。王園長指出,保護嬰幼兒的身心健康與安全是托育機構的首要任務,宋慶齡托育園從嬰幼兒身心保護、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安全預案與演習、安全教育五方面為嬰幼兒提供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此外,宋慶齡托育園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實施網格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巡查臺賬》,定期對公共場所、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檢查記錄,守護嬰幼兒健康成長。

12月22日上午,主辦方組織線下學員實地參訪了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和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宋慶齡托育園,并就環境創設、課程內容、活動組織、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實踐探索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至此,“托舉明天 育見未來”研修班已成功舉辦四屆。每年一屆的研修班旨在通過前沿政策、理論與實踐的交流與分享,助力托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兒童中心會繼續聚焦兒童、聚焦專業、聚焦未來,關注和洞悉中國托育機構發展的政策法規、熱點難點痛點,匯聚行業力量破解發展難題,力求提高托育骨干師資隊伍的理論素養和實操能力,為促進新時代托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供稿:中國兒童中心早期兒童發展部)

猜你喜歡
托育嬰幼兒高質量
私人還是公共:我國托育服務體系供給范式研究
《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的托育服務:國家義務與機構角色
解決托育難題需合力托底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中西部托育事業發展研究院籌備暨陜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啟動會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雁塔校區召開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護理嬰幼兒五不宜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