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背景下數學教學的優化路徑

2024-04-27 15:42王四蓮
文理導航 2024年14期
關鍵詞:優化路徑雙減教學活動

王四蓮

【摘? 要】新高考改革活動圍繞著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優化數學教學路徑而開展,對高中數學教師及學生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此外,在2021年,一項旨在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培訓負擔和作業負擔的“雙減”政策頒布并實施,對高中數學教學活動同樣有指導意義。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路徑,讓學生減負增效,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能,就需要加強教學路徑的優化探索工作。

【關鍵詞】“雙減”政策;高中數學;教學活動;優化路徑

高中數學教師要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并減少無效學習的時長,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路徑探索和課堂建設中應當將增效提速作為重要的要求,既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又提高教師的備課與教學效率,縮短學生的知識學習周期,節省更多的時間用于開展實踐探索活動等。還需要優化數學教學環節,提高作業質量和完成度,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這對師生而言,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本文針對“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學的優化路徑的要求進行探討。

一、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路徑優化工作的要求

其一,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高中數學教師在其教學活動中應該更多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深入研究“雙減”政策所提出的幫助學生減負的要求,圍繞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落實。

其二,加強學科知識體系的整合與建構工作。高中數學課程內容豐富,涉及多個知識領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方法,將不同領域的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尤其是在教學路徑的優化過程中更應如此,導入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更完善的學習方法體系,完善學科知識體系。

其三,強調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工作。數學是一門邏輯嚴密的學科,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縮短無效學習或低效學習的時長,這就需要學生將更多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進行及時的實踐應用。

其四,逐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活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合作學習,遵從“雙減”政策的指導,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而不是在課下盲目延長學習時間,做大量的習題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和其他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項目式學習,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時的學習習慣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

其五,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進行教學總結與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對教學成果的鞏固,如果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評價習慣和總結習慣,則核心素養會得到更好的培養,“雙減”政策會更有效果。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課堂上的情況進行總結,如“雙減”政策的滲透情況、學生知識學習情況、教師教學情況等。教師尤其要針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同時要注意評價結果的反饋工作,并且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

其六,應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隨著信息技術及相應的設備更新迭代的頻率加快,周期在縮短,很多信息技術設備開始在高中各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電子白板、多媒體、計算機,等。教師應積極利用更多的信息技術設備獲取更多的網絡資源,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參與度,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幫助學生減負提效,并且構建高效課堂和信息課堂。

二、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進行數學教學路徑優化的具體策略

(一)優化課堂導入環節,探索多樣化教學路徑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在優化教學路徑時,應當首先加強課堂導入環節的優化工作,提高教學情境的創建水平。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具體策略優化教學效果:第一,引入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將有趣的游戲、謎題或案例等引入數學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提供背景信息。教師在導入時提供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背景信息和歷史故事,讓學生對數學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初步認識,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和應用價值。在針對指數函數的內容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用良渚文化做案例,分析該函數的應用情況。第三,進行問題式的導入活動,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主題,并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第四,運用概念進行導入。教師在課堂上需要介紹新的數學概念或定理時,可以通過形象的例子或類比的方式進行引出,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在導入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提問,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導入時要強調導入內容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如此一來,既體現了幫助學生減負提效的雙減目標,同時又提高了課堂導入活動的效率,探索了多樣化的導入策略,可以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的路徑。

(二)完善并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提高數學課堂

教學質量

在響應“雙減”政策要求且優化課堂教學路徑的過程中,教師要圍繞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設高質量課堂開展教學環節的優化工作,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高中數學所涉及的所有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挖掘。尤其是要針對正式的教學環節進行優化設計,探索多樣化教學路徑。教師可以將原有的課堂教學環節如導入環節、授課環節、總結環節進行詳細的拆分和優化,形成學生預習環節、教師導入環節、學生導入環節、新知識與新概念探究環節、數學游戲與數學任務的趣味探索環節、教師的授課環節、學生的實踐探究環節、教師與師生對話交流環節、學生主動探究與合作學習環節、學生匯報環節、教師總結環節、課堂作業完成環節等多個環節。要明確各個環節師生的任務,確保學生可以以個體的形式或者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和互動,確保學生的思考是深入的、學習是有效的、解題訓練是高效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課堂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從而強化“雙減”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路徑優化

工作。

(三)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提高數學作業設計質量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路徑優化的過程中,應當完善教學流程,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造,其中就包括作業環節。教師要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同時減少作業的數量,讓學生真正地提高作業的完成度,提高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展示提前設計好的數學作業,讓學生進行當堂訓練或課后訓練,利用課下時間和自習課時間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這樣才能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避免無效學習和低效學習。

教師所設計的數學作業可以包括如下幾類:其一,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預習下一節課所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需要認識的數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學習方法,可以布置導學案的預習任務。其二,課堂作業。需要學生當堂完成并且進行反饋,這一類作業通常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或者是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這一類作業還可以創新設計。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小游戲、數學故事閱讀任務、創新度較高的習題作為課堂作業直接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當堂訓練,從而提高課堂知識的實踐運用效率。其三,課后作業。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應當明確強調要縮短學生的作業時間,根據本次課程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設計作業。既要發揮課后作業鞏固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作用,又要確保不增加學生的課業壓力。教師可以采用分層作業、游戲作業、小組作業等形式優化現有的作業設計,對具體內容要做到因實而動,添加計算訓練、邏輯訓練、圖形訓練等題型,確保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數學作業,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實踐

運用。

(四)緊密依托教材,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

“雙減”不是盲目地幫助學生減負,而是要在減負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質量?!半p減”不是要減少對學生的干預,反而是要強化對學生的指導,強化在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活動。在此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主動作為,結合教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干預,需要結合教材要求和新高考改革要求落實教學路徑的優化任務。教材中有大量內容可供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活動,有大量習題可供學生進行習題訓練,有很多拓展延伸的數學故事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師要加強對教材的研讀工作。

以數學必修第一冊第四章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為例,導入內容便有關于良渚文化的相關描述,以及指數函數的應用描述,可以為教師的導入活動提供素材支撐。第一節中的探究與思考欄目可以為學生的公式學習和函數規律總結提供幫助。習題4.1中更是有10道練習習題可以直接進行習題訓練,在第二節中有放射性物質的衰減的拓展內容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和感悟,總結其中的指數函數模型,然后分析指數函數的圖像及性質。

總之,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依托教材設計教學環節,決定教學的主要內容與形式,從教材的課標要求出發決定課堂教學的任務目標。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如想象能力、計算能力等,讓學生感受到課堂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的變化,進而適應優化后的課堂教學路徑。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很多中學數學教師都開始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優化備課模式、教學方法,探索相應的教學路徑,依托高中數學教材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的探究工作。本文針對“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學的優化路徑要求進行探討,結合教情與學情變化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和優化后的教學路徑,相信會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助力。在后續的研究活動中,將會不斷選擇新的研究方向進行實踐探討活動,如在“雙減”背景下加強實踐活動,探索導入數學實驗和趣味常識的有效策略;探索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材和資源,包括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及開放性作業等;探索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制訂師資培訓的具體策略,還會探究與其他學科教學活動進行融合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陳進發.“雙減”下縣域學?!叭灰惑w”協同育人的機制與作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3):113-115.

[2]楊雪峰.“雙減”背景下基于新課標的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路徑[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5):44-46.

[3]姚薇萍.解讀“新課標”著眼“升要求”:淺談“雙減”背景下的數學作業設計[J].新智慧,2023(15):121-123.

猜你喜歡
優化路徑雙減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信息安全下企業經濟信息管理分析
運用激勵理論開展企業管理面臨的困境分析
新形勢下的黨群干群關系及優化路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