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位置作用

2024-04-27 16:45曹曉文
藝術大觀 2024年5期
關鍵詞:中提琴四重奏

摘 要:隨著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音樂演奏規模擴大,樂器種類增加,中提琴逐漸發展,并成為主流樂器之一,在音樂演奏中占據重要地位。中提琴雖然小眾性,但具有獨特的音樂特色和藝術魅力,尤其在四重奏演奏中,中提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提升整體演奏效果。本文首先對中提琴及四重奏做簡要闡述,同時分析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演奏技巧要點,最后重點研究其在四重奏中的位置作用,以望借鑒。

關鍵詞:中提琴;四重奏;位置作用

中圖分類號:J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5-00-03

四重奏一般是指由四把弦樂器組成的演奏形式,其中,包括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相比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中提琴內斂低調,且音色獨特,在演奏中發揮著過渡、音色調節及補充的作用,是弦樂四重奏演奏中必不可少的樂器。

一、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演奏技巧

(一)注重音準

在弦樂重奏演繹中,對音準的精準掌握十分重要,這也是所有樂手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為了達到更好的樂曲演繹效果,樂手應該不斷提高自身演繹水平,強化音準判斷力和控制力,具體如下。

第一,樂手應該對音準概念具有清晰的認知,從某種角度來說,音準這一概念并不是固定和絕對的,而是在演繹過程中,根據演繹形式或某種定律進行具體確定并調節。但是在四重奏演繹中,對于不同樂器配合與協調程度要求較高,因此,樂手應根據作品中自身樂器所對應的風格特點加以具體調節,這樣才能使樂曲聽起來協調和標準。

第二,作為一名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應加大對中提琴的重視力度。目前,四重奏作品中都會加入中提琴的獨奏,這對樂手音樂素養和演繹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樂手應在演繹過程中穩定發揮,充分展現中提琴的演繹技巧,使歌曲呈現飽滿的情感。例如,在斯美塔那《我的生活》四重奏演繹中,中提琴獨奏部分便演繹出了緊張、刺激的氛圍感,在此片段演繹過程中,如果樂手按動琴弦力度過大或者揉弦方式不標準,這都會使樂曲整體呈現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演繹過程中,樂手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還要將自身注意力充分集中在樂器的音準上,同時配合身體的協調,使其在演繹過程中的力度更標準,同時也要避免情緒緊張等,導致力度加大或減小,從而影響音樂效果的呈現。

(二)把握節奏

除了注重音準外,節奏的精準掌握在四重奏演繹中也至關重要。在演奏過程中,節奏是決定樂曲整體風格、感情、性質的重要元素之一,通過節奏的變化能有效推動音樂情節、感情的發展,使音樂更富感染力。目前,在大部分四重奏演繹中,中提琴主要以伴奏形式演繹,用來彌補高音和低音在音色上的空缺,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連接作用,使音樂整體協調。因此,在四重奏演繹過程中,樂手應根據中提琴,對其中對應的情感色彩以及調性的變化重點關注,并根據樂曲節奏加以不同程度的變化,使樂曲整體協調性更強,節奏性明顯。如果在演繹過程中節奏出現問題,此時樂手應參考其他樂器節奏變化迅速調整,避免影響樂曲演繹效果。同時在演奏過程中,中提琴手還應注意其他樂器在節奏、旋律上的空缺,并通過中提琴彈奏進行彌補,提高樂曲整體演奏的流暢性,使聽眾沉浸其中[1]。

(三)強調發聲

一般來說,中提琴在四重奏演繹過程中通常以伴奏形式出現,并在其中對其他樂器音色上的空缺加以彌補和連接,使樂曲整體具有更高的協調性和完整性,增加樂曲表現力和感染力,為了充分發揮出以上作用,樂手需要正確掌握中提琴的發聲方法,在演奏時控制好中提琴的演奏力度、力量以及聲音的平衡性等元素。具體來說,如果第一聲部有小提琴演繹主旋律,中提琴應將音量控制在低于大提琴發聲音量范圍內,并隨著曲調變化不斷遞減,當音樂節奏不斷層疊時,中提琴應考慮發音的延遲性,應在小提琴主導聲部之前強化音響效果。在以上場景演奏時,中提琴樂手要調整好琴弓與琴弦之間的接觸點與接觸面,并控制好力度,保證聲音平衡輸出。

二、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位置作用

(一)為樂隊聲部提供支撐

隨著音樂理念的不斷革新,中提琴在樂隊演奏中的地位也不斷提升,逐漸發展成為主流樂器。同時,中提琴也在不斷優化,并在樂隊演奏中擔任聲部連接的重要角色,其地位無可比擬。以莫扎特《降E大調小提琴與中提琴炫技序曲》為例,在該曲目演奏中中提琴的演奏技巧嫻熟細膩,其中,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演奏高聲部,并將三度與六度音充分結合,形成全新的二重奏,而大提琴則在該曲目中演奏低音合聲,由于小提琴與大提琴在聲部演奏上有著明顯差異,因此需要利用中提琴彌補兩個聲部中上的失衡,從而使整體演奏效果和諧、流暢,同時也能使兩個聲部在銜接過程中更為自然、緊湊,提高樂曲整體演奏的流暢性,為聽眾營造良好的聽覺盛宴。目前,中提琴主要應用于室內演奏中,并憑借自身音色特點和功能,成為中聲部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樂器,因此它在室內樂演奏中占據重要位置,具有較高的功能價值。以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為例,該曲目最初為弦樂合奏,后來隨著音樂的發展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其中,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也是莫扎特多重奏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自誕生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并被廣泛流傳,是一首具有極高音樂價值的中提琴演奏曲目。從歌曲演奏角度來看,目前大部分樂曲中主旋律都是依靠小提琴高音演繹,而中提琴在其中負責無旋律的中聲部伴奏,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使樂曲在演奏過程中流暢、和諧,使樂曲更富感染力和表現力[2]。

(二)它是高低聲部的連接橋梁

中提琴最早起源于16世紀意大利,它是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化而來的,起初中提琴僅用于弦樂合奏,雖然它能夠獨奏曲目,但是由于當時音樂理念落后,弦樂獨奏在當時并不受到大眾所認可。直到19世紀中期,音樂風格發生變化,中提琴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在獨奏曲目和室內樂演奏中被廣泛使用。中提琴的音樂特色主要體現在中聲部方面,在樂曲演奏時,通過自身優勢彌補高音和低音之間音色上的不足,起到良好的銜接作用。同時,中提琴還能對樂曲整體主旋律進行伴奏,使樂曲聽起來和諧、流暢,使弦樂曲的音樂魅力得到充分展現。從某種角度來說,中提琴與小提琴在本質上并沒有太多區別,但是卻與大提琴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主要體現在音樂體系上,中提琴融合了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優點,除了具有大提琴的柔和深沉音色外,還具有與小提琴相似的演奏技巧,但是又區別于小提琴的獨特演奏技巧,具有明顯的獨特性,使用方向也較為清晰,因此中提琴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從樂器的音域角度來看,由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之間在音色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小提琴負責高音部分演奏,大提琴則負責低音和聲,而中提琴的中音部可以和諧地將二者連接,起到關鍵的橋梁作用,并彌補小提琴與大提琴音域中的空白和參差,保障樂曲整體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此外,中提琴在演奏過程中還能發揮出一定的色彩作用,并將其充分融入樂曲中,使樂曲感情色彩濃烈,使音樂在不同的場合、環境以及意境中表達出不同的感情效果,使聽眾與其產生共鳴。從藝術角度來看,中提琴的音色柔和、低調,能夠營造出一種悲涼凄美的感覺,在樂曲演奏中,起到一定的舒緩和過渡效果。同時,在演奏中,中提琴能夠將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特色有機結合,使樂器整體協調統一,營造出良好的聽覺效果。由于中提琴音色本身具備一定的特色,在音樂理念不斷發展過程中,中提琴的地位逐漸得到提高,并得到大眾的認可,因此也提升了中提琴在弦樂重奏中的重要性,一般來說,大部分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都會將自身情感融入中提琴旋律中,使其有機融合,以此增加歌曲的感情色彩,使歌曲表達的意義與內涵更深刻。以歌劇《黑桃皇后》為例,創作者在背景曲目中靈活運用中提琴,通過獨特的音色和演繹技巧,使音樂所處場景真實生動,營造出陰森恐怖的感覺,為觀眾打造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在該歌劇背景曲目演繹中沒有加入中提琴,所呈現的視聽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由此可見,中提琴在四重奏中能起到良好的連接作用,同時也能在樂曲演奏中增強樂曲及背景的氛圍感,使其呈現出良好的效果[3]。

(三)有特殊的情感表達力

對于創作者、演奏者還有聽眾來說,音樂都會成為他們表達和體驗精神或情感的媒介。創作者通過音符將自身情感和寫成樂曲,演奏者通過樂器傳遞情感,而聽眾則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與其產生共鳴,這樣便形成了一個情感循環,更能突顯出音樂的藝術性和靈魂。從樂器的本質上來看,不同樂器由于其自身特征不同,所表達出的情感色彩也各不相同,且單一性明顯,因此在弦樂四重奏演繹過程中,需要樂器間的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出藝術特色和優勢,使演奏者更完美地表達音樂。從演繹角度來說,中提琴融合了小提琴和大提琴音色上的優勢與特點,使其演奏出的效果更具特色,對于悲傷緩慢的曲子在演繹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中提琴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由于中提琴自身音色較為低沉,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因此在四重奏樂曲演繹中能夠將更復雜的情緒表達出來,而這種特效則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無法實現的,從而給樂曲營造出一種優雅、神秘的氛圍[4]。

在樂團演出中,中提琴手通過靈活演奏中提琴,可以進一步豐富樂曲整體的感情層次,使聽眾沉浸其中。以斯美塔那《我的一生》為例,該作品是他在1874年耳朵失聰后創作的富有深刻意義與內涵的音樂作品,雖然那時耳朵聽不見,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反而敢與命運抗爭,并全身心投入音樂創作中,該作品以弦樂四重奏的形式描繪他的一生,音樂不同章節代表了他不同時期的狀態,其中,第一章感情色彩濃烈,講述他青年時期的狀態,那時他向往自由,對生活和音樂充滿了激情與熱愛。該曲目第一章由第一、二、三提琴的三和弦同時彈響,瞬間刺激聽眾,激發聽眾的聽覺感官神經,使觀眾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演繹現場中,隨后第一、二小提琴進行節奏型伴奏,大提琴負責低音和聲,仿佛故事進入了正題,作者通過音樂將自己的一生娓娓道來,在演繹過程中,中提琴負責主旋律,同時,從該曲目中也可以看出中提琴打破原有的音樂理念,實現了伴奏到獨奏的角色轉變,同時這樣更能突出樂曲本身的情感色彩,在那一刻,中提琴便有了靈魂、有了感情,仿佛是作曲家的化身將音樂和故事同時演繹出來,增強樂曲表現力。在演奏過程中,中提琴需要強調自身表現力,琴弦發音要有力量感,換弦過程中要利落干脆,突出作者青年時期的精神狀態,活潑且有力量。此外,在曲目《c小調中提琴協奏曲》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將自身情感充分融入樂曲中,充分展現了作者當時憂郁、悲傷的情感。在其中一小章節的演繹中,通過主題演繹,使樂章整體基調呈現安靜、柔和、溫柔的效果,給人們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深入人心,增強了整首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四)能夠用于演奏主旋律

隨著音樂理念和音樂風格的不斷發展,中提琴在樂曲演繹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大部分作曲家對中提琴演繹方式格外關注,并對其創新應用在樂曲演繹中。在傳統觀念里中提琴一般只能作為伴奏演繹,而現如今,中提琴實現了音樂風格和地位的轉變,由傳統的伴奏演繹轉變成獨奏演繹,并沖到樂曲主旋律,使音樂整體藝術性明顯。以曲目《G大調中提琴協奏曲》為例,該曲目打破了傳統的音樂理念,將中提琴作為主旋律演繹,是中提琴演繹風格和地位轉變的革命性作品,這也標志著中提琴的主旋律演繹形式的開始,人們能夠以此為借鑒,創新出更具有標志性、藝術性的音樂作品,通過對其深入研究和分析,使中提琴在日后獨奏演繹上呈現出完美效果,提高中提琴在音樂演繹中的可塑性,滿足音樂創新化發展需求。該曲作者泰勒曼在創作過程中將協奏劃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風格都獨具一格,使整體效果呈現得富有特色。例如,在第一章演奏過程中,其主要作用為烘托氣氛,打造出莊重嚴肅的氛圍,為后續曲目演繹打好基礎;第二章在演奏過程中節奏變化明顯,使該部分樂曲層次性明顯,加強聽眾的感知,提升歌曲的認同感;第三章則是表現出作者對藝術的態度,熱烈且富有激情,引起聽眾產生共鳴,此歌曲內涵得到升華;第四章的演繹在風格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既輕松愉快,又激烈緊張,該部分是針對中提琴自身特點量身定制的,充分展現出中提琴的藝術價值。該曲目整體通過不同形式和技巧的演繹,使歌曲更富藝術性和感染力,將作者內心情感以及對音樂的熱情充分展現出來,引起聽眾的共鳴,使整體演出效果更完美[5]。

三、結束語

隨著音樂理念的不斷革新,中提琴在其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在演奏過程中,樂手通過掌握扎實的彈奏技巧能夠使中提琴為樂隊聲部提供重要的因素支撐,同時能夠作為高低聲部連接的橋梁,此外,中提琴在四重奏演繹中有著特殊的情感表達力和感染力,并隨著音樂理念的革新,中提琴還能夠在四重奏中以主旋律進行演繹,使作品整體藝術性得到提高與升華,為聽眾打造良好的聽覺體驗,引發共鳴,使其藝術性得到充分展現。

參考文獻:

[1]葉林琳.新時代背景下中提琴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的藝術價值[J].藝術教育,2023(07):88-91.

[2]張盛詠.拉威爾《F大調弦樂四重奏》(M.35)創作語境下的中提琴聲部演奏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23.

[3]樊魚樂.中提琴弦樂室內樂四重奏的音樂形式與演奏技巧研究[J].藝術品鑒,2023(15):146-149+169.

[4]唐睿卿.中提琴在樂隊演奏中的作用[J].明日風尚,2022(21):13-16.

[5]胡悅.弦樂四重奏《小小水車八尺長》曲式和演奏[J].藝術品鑒,2022(09):154-156.

作者簡介:曹曉文(2003-),女,甘肅蘭州人,本科,從事音樂表演研究。

猜你喜歡
中提琴四重奏
室內樂小品兩首
老余
中提琴演奏藝術的特點與發展
走西口弦樂四重奏
中提琴上的“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協奏曲》
談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作用
芻議中提琴的發展史及演奏藝術
肖斯塔科維奇密碼(八)——第八弦樂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維奇密碼(七)—— 第七弦樂四重奏 op.108
略談中提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